古代君主的避殿
避殿,顾名思义,即君主离开处理军国大政的正殿,以示暂时规避和自责。何为殿?《说文》释云“堂之高大者也”。《白虎通》则言其为“天子之堂”。所以,对一般臣民来说表示谦逊和悔过要“避席”(离开座位)、“避寝”(独居),相应于君主来说,就要避殿以省察过失。
避殿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六韬·立将篇》言: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军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我国古代有敬天畏神的传统,大小之事求决于天,甲骨文的卜贞即此。如果有被认为的不祥之迹出现,如水旱自然灾害等天变及兵祸等,君主要立即对此作出反应,以答天谴。春秋战国时,齐国大旱,赤地千里,晏子就请求“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泊共忧,其幸而雨乎”;魏国御廪灾,魏文侯自动“素服避正殿”以示赎过。到了汉代,《史记》载:吴王刘濞等七国反叛,景帝即诏将军曰:“楚王卬等重叛无道,朕素服避正殿。”董仲舒认为:君主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上天临御宇内,君主若有过错,上天即通过自然灾变及兵祸来告诫他,君主应立即自我调节、自行检讨,以求上天的宽恕和赦免,这种自行检讨的方式就是避殿,或下罪己之诏。从而站在儒家正统立场上,把避殿说纳入其天人合一的系统,使避殿之说系统化、理论化。并且,为后来历代皇帝所遵奉和履行。东汉明帝时,内忧外患交织,钟离意即上疏要明帝“躬自刻责,降避正殿”。明帝虽心不乐之,无奈还是依此而行。
唐宋而降,避殿说仍行。如绍兴15年夏天,彗星出现,司天局、礼官认为不祥,虽秦桧反对皇帝避殿,高宗仍诏“朕甚惧焉,卿(秦桧)等可图消弭之道”,最后避殿减膳,暂不登朝,下令宽恤民力,疏出滞狱。绍兴31年金人叛盟南下,高宗为了激励将士,收复民心,又诏:“朕德不足以怀远人,致金人复叛盟好,劳我将士,蒙犯矢石……自今月24日,当避正殿、减常膳。”
总的说来,我国古代君主理论中的避殿说,是儒家利用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理论构造的,以此来约束君主的活动,使其有所节制。但封建君主亦因此得到解脱罪责的途径,尤其是,是否避殿有时也取决于君主的政治需要,由他来决定。
皇帝求“金丹”
历代帝王大抵都是“得做皇帝想神仙”的。秦皇、汉武大名鼎鼎,尽人皆知,不需多说,便是唐代,许多皇帝也相信吃了道士炼的“金丹”,便可长生不老。结果是,初服似乎有效,服得多了,慢慢中毒,等到毒性大发,立刻一命呜呼,任何神医也束手无策了。
唐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都是惑于道士“金丹”之说,死于非命的。当时不少贵戚大臣也跟着效法,甚至大文学家韩愈也不能免俗。白居易有诗云:“退之服硫磺,一病迄不痊。”就是说他服金石而死。
明世宗嘉靖皇帝更是个迷信入骨的人,道士把黑铅炼成白粉,叫什么“先天玉粉丸”,说服了可以长生,他也照服不误。终于长期患病,药石无灵。
清代雍正皇帝,在位仅13年,死得非常突然。因此不少传说认为他被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行刺而死。但也有人说他是服用道士的“金丹”致命的。他曾一再秘密下诏宠臣,暗中查访外间“有道”的道士,于是便有个白云观道士贾士芳来到北京,向他施展法术。雍正皇帝大为嘉奖。甚至批示宠臣李卫说:“朕安,已痊愈矣。朕躬之安,皆得卿所荐文贾儒(即贾士芳)之力所致。”可见他对道士的信服。不料过了两个月,旧病又发,贾道士再向他“口诵经咒,并用以手按摩之术”,也无法治好他的病,他便忽然龙颜震怒,说贾道士对他“蛊毒魔魅”,下令处死了。一个人吃了丹药,很容易暴怒,因为这些药都是使精神亢奋的毒剂。雍正如此喜怒不常,其原因很可能也是中了“金丹”的毒。看来,雍正皇帝被刺之事,未必是真,而他因纵欲而病,因病而服道士的丹药,故而暴崩,倒是近于事实的。
帝王的业余爱好
人皆有爱好,帝王亦然。
大家知道,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在文学上都有极高的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还有隋炀帝和清乾隆帝,都擅长写诗。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昏庸荒淫的皇帝,1127年为金兵所虏,后瘐死于异乡。但此人在书法、绘画、诗词方面都很精通,称其为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当之无愧。
赵佶的瘦金体
东汉灵帝刘宏根本不是个皇帝胚子,即位后便在宫中开小铺,做生意。他自穿商贾服,监督采女(宫娥)贩卖,以此为戏。有此种怪癖的还有晋惠帝司马衷,他在宫内“卖葵菜、苤蓝、鸡面之属,亏败国体”。他有个儿子在宫中同人一起杀猪卖酒,竟锻炼到可以用手估掂肉的斤两,不差毫厘。南朝宋少帝刘义府亦为此类角色,他对治理朝政毫无兴趣,却于宫中开了个酒铺亲自酤卖,当上了店掌柜。齐废帝更是别出心裁,与宫女在后苑建立有机构的贸易市场,由爱妃潘氏总管,自己甘受总管指挥。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亦曾在宫中设置街市,令另外一些太监扮作顾客买货,与店主相持不下,再令别的太监扮作管理市场的“市正”官来调解。朱厚照本人还到各家“酒店”、“妓院”饮酒,在哪家饮醉了,就在哪家歇宿。清朝的慈禧太后,也在颐和园前山辟一条买卖街,杂陈百货,悬挂匾幌,由后妃太监扮作买者卖者,兼有高官混迹其间,像真事似的互相讨价还价。
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手艺精湛,爱好盖房子,常赴大兴土木造宫的现场,操作斧锯凿削,干得比一般木匠还要强。干活正起劲时,不理朝政大事,太监魏忠贤便抓住时机奏事,皇帝总是说:“你们去办吧,我知道了。”最滑稽的要数北齐后主高纬,他在宫中建了大量贫苦村舍,常换上破烂衣服沿门行乞。
五代十国时前蜀后主王衍的德行更为糟糕,他的喜好是半夜扮作狼虎,潜入诸宫惊吓嫔妃。受惊者往往一命呜呼,他却嬉笑自如,毫不在意。
帝王文学世家
我国历史上天子门第,擅长文学的,举出“三曹”、“七萧”。曹操、曹丕、曹植为建安文学的创始人。曹孟德是罕见的政治家兼文学家,诗风沉雄古朴,时露霸气而有新意。曹植则“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故有“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之誉。魏文帝曹丕才情不弱,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典论·论文》又开文学评论之先。曹丕异母弟曹彪、其子曹睿、孙子曹髦也都有诗名。这样算来,曹氏文学相袭有四代。
南梁武帝萧衍从小爱好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他登上帝位后,俨然以诗坛首领自居,他的八个儿子中,竟有萧统、萧综、萧纲、萧纶、萧绎、萧纪六个儿子能诗善文。其中以萧纲才气最大,他自幼聪颖,自述“七岁有诗癖”,他当太子时与庾肩吾、庾信父子等文人雅士唱和,开创了“宫体诗”。后来萧纲被俘囚禁,临死前还写出了《被幽述志诗》,可见他对文学的专注。另外萧统编的《文选》(世称《昭明文选》),对后世影响甚大。萧绎曾为名负一时的神童,五岁能背《礼记》篇章。后来萧绎瞎了一只眼,依旧博览群书不倦,他还擅长写回文诗。
南唐李氏父子都不是称职的天子,但却是历史上罕见的文学帝王。李璟其父李昪,创立南唐国,治政有方,但也不乏才气,李昪9岁时写出了《咏灯》诗,李璟的文学修养多少受到家庭的熏陶。李昪长得眉清目秀,举止雍容儒雅,陆游赞他“多才多艺,好读书”,他10岁就作《咏新竹》诗行世。李璟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小令,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安石认为其意境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上。李璟的七子李从善、九子李从谦均能诗文,第六子李煜则是中国词坛上第一流名家,堪称词国皇帝。李煜相貌俊秀,风采飘逸,相传宋神宗赵顼观其画像,赞叹倍加。李煜词分两个阶段,前期的词文采洋溢,但情调不免柔靡;亡国后才知愁滋味,其词情真意切,不加粉饰,更兼他洞晓音律,擅长白描,将抽象化的感情形象化,以明净、优美的语言,摆脱了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李煜的次子李仲宣,4岁能填词,是个早慧的神童。可见李氏四代,均与文学有缘。
明人张溥曾说:“帝王之家,文章瑰玮,前有曹魏,后有萧梁。”似乎还应该加上“南唐二主”。曹、萧、李三家的文学相袭,大概也是一个奇迹。
帝王中的戏迷
我国古代戏剧的盛行与发展,与皇帝的喜爱有着密切关系,他们中曾出现过不少“戏迷”。
皇帝中的第一位戏迷,当推秦二世胡亥。他登位后沉湎于声色,尤喜歌舞。命人在“傩”(古代戏曲前身)的基础上将曲谱配管弦,填上词,发展成有情节的戏曲,这就是今天陕西“秦腔”的前身。秦朝还设有戏曲音乐机构“乐府”,专为宫廷服务。
汉武帝对戏曲也非常重视。他曾将乐府进行一次扩充改组,使这个机构变得十分庞大,仅乐工就有上千人。
盛唐时代的唐明皇李隆基是一位著名的“戏迷”,他不但有歌舞癖,还将梨园辟为训练戏曲人才的教场。从此,“梨园”便成为戏曲界的代称。
明太祖朱元璋积极倡导戏曲活动,并命人设立专门培养伶人、歌伎的机构“教坊司”。他还常亲自根据元代杂剧的曲子写词,如他有首词曰:“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就是根据元代一杂剧的楔子“君起早,臣起早,来到朝门天未晓,长安多少富豪家,不识明星直到老”改写的。
明嘉宗朱由校嫌看戏不过瘾,索性客串做票友。有一次,与高永寿同演《雪访赵普》,他在戏中扮演宋太祖。时值初夏,他竟冒暑穿上冬装戏服,可见其用心之诚,戏瘾之大。
清代康熙帝曾下令将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在宫中排演,并常莅“广和楼”观戏,还颂赐戏联曰:“日月灯红海油风雷鼓板天地间一番戏场,尧舜旦文武末莽操丑净古今来许多角色。”此事传诵一时,广和楼之名亦因此大振。
乾隆皇帝三次南巡,皆喜观赏戏剧。北归后遂召苏、皖名伶入都,供奉南府,为清代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入京之始。此时湖北的二黄、西皮渐传北方,高腔、昆曲衰微,皮黄日盛。乾隆帝还耗巨资在圆明园建造了一座大舞台。所以过去有人认为,乾隆帝是京剧的开山鼻祖。
慈禧太后更是古今第一大戏迷,几乎天天看戏,对京剧很精通。她嫌观戏不过瘾,有时还着戏衣与李莲英联袂歌舞。
帝王中的球迷
历代帝王中有不少“球迷”。我国古代的球类运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叫“蹴鞠”的足球,是以皮革为外壳,里面装满毛发的实心球;另一种叫“击鞠”,是骑在马上用球杖打的球,即马球。蹴鞠运动起源较早。《汉书·艺文志》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如果这一“传言”属实的话,那么上古时代的黄帝,就是中国第一个球迷了!
据记载,汉高祖刘邦对蹴鞠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但自己爱好踢球,而且爱看比赛。为此,专门在宫苑中建了一个大规模的“鞠域”,作为竞赛之用。汉武帝刘彻也是一个球迷。在他当政时所进行的对匈奴的战争中,行军所到之处,都设立球场,把踢球作为训练士兵的方法。
唐代的球迷皇帝最多。公元709年,唐中宗李显把养女金城公主送到吐蕃去和亲的时候,就曾在宫中举行和吐蕃队马球比赛以示庆贺。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哥哥宁王都是马球健将,著名画家韩幹、李公麟都曾多次画过他们打马球的画。唐宣宗李忱在十六宅建筑雍和殿,每月都要和皇室王侯们在那里打两三次球。唐僖宗李儇迷恋马球简直到了不务正业的程度,他不是斗鸡就是踢球,还洋洋自得地吹嘘:“我要是应考‘打球进士’,准考头名状元。”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都是球迷。宋代无名氏画的《宋太祖蹴鞠图》就画了他俩和赵普、石守信等人踢球的情形,栩栩如生,甚为精彩。宋徽宗赵佶也是球迷,他规定每年他的生日,文武百官祝寿后,内廷的球队要进行足球比赛,以饱眼福。
辽代的帝王穆宗耶律璟不但经常在宫中打球,而且还远去应州(今山西应县)打球,可见球瘾之大。圣宗耶律隆绪在位的前期,史书说他“击鞠无度”,说明他对马球已“迷”到不恰当的地步了。后来谏议大夫马得臣怕他受伤和影响朝政,便冒“欺君之罪”上书要他不要打马球。所以,他大概可以称得上辽代的第一球迷。
金代也有一些球迷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不但自己经常在常武殿打马球,而且还鼓励老百姓都打马球。金哀宗完颜守绪酷爱打马球。由于技术不高,他请了一个叫撒合辇的人教他打马球,为此还受了他母亲的一顿臭骂。
宫闱丑事说男宠
面首,在古代原指壮健姣美的男子。《宋书·臧质传》:“(臧质)纳面首生口,不以送台,免官。”面首还有一个引申义,就是指妇女正式婚姻以外的男宠或男妾。同书《前废帝纪》载:南朝宋废帝刘子业荒淫无度,有一次他的姐姐山阴公主对他说:“妾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于是刘子业为山阴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盖“面取其貌美,首取其发美”(胡三省语)。
其实,蓄养男宠并非自山阴公主始。据说秦始皇的母亲原是巨贾吕不韦的爱姬,吕出于政治投机,把她献与落难的秦公子子楚(后来的秦庄襄王),生下秦始皇。庄襄王死后,秦始皇继位,母亲当了太后。她对已经当了丞相的吕不韦旧情不断,依然不时私会。吕不韦怕惹祸,便物色了一个健美的男子嫪毐,伪施宫刑后送与太后当太监,借以摆脱太后的纠缠。嫪毐果然大得太后的爱幸,前后生下两个私生子。嫪毐因此贵埒王侯,未免骄横起来。一次,他醉中与人发生争执,竟大言不惭地说:“我是皇帝的假父,你算得什么东西……”结果是西洋镜戳穿,嫪毐灭族不算,还连累吕不韦一起倒了大霉,这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传》,算是早期有关男宠的较详细的记述。
随着封建礼教的加强,宫禁也愈来愈严,但宫廷的“秽行”依然没有绝迹。特别是那些手握重权的上层妇女,如大周武则天女皇陛下、唐中宗韦后都有蓄养男宠的“秽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封建卫道士出于“为尊者讳”,加强了对文字的控制,有些宫廷“秽行”则未必能见诸记载。
太监娶妻种种
太监虽然都经过阉割,但有些仍然可以娶妻,又有资格养儿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不少。
西汉元帝时,太监石显受到宠幸,贵倾朝野。到成帝登位时失宠,罢了官。《汉书》说他“与妻子徒归故郡,忧懑不食,道病死”。可见他不仅有妻,还有子。
东汉灵帝时,有个太监王甫,是作恶多端的“十常侍”之一。后来在夏城门被杀,他的妻和儿子也因此充军发配到交趾地区。
唐代著名太监高力士,娶吕玄晤的妹妹为妻。肃宗时代专权的太监李辅国,娶元擢的女儿为妻。
梁师成是北宋末年弄权的太监,他也有老婆。这个太监老婆死的时候,苏东坡儿子叔党和秦少游的女婿范温,都以亲人的身份去哭吊一番。
北魏时有个太监叫刘腾,官为太府卿,封长乐县开国公,与元叉同掌朝廷生杀大权。于是有个叫赵隽文的官僚要求做刘腾的养子。同时有个叫王琛的,因罢官在家,为了再度出山,也要求做刘腾的养子,其实刘腾早已有妻也有子。他的老婆名叫“时”,封为钷鹿郡君,两个儿子也都官拜郡守、尚书郎。刘腾死时,自称是他的养子,到灵堂披麻戴孝的共有40多人。
封建帝王宫廷丑事极多,能见于记载的不过万中一二。西汉的太监李延年,在宫中执事甚久,同宫女奸淫。北魏时,孝文帝的皇后趁皇帝出兵打仗同太监高菩萨通奸,皇帝知道,亲自审问,她直认不讳。宋代有个太监林亿年,在外间的别墅中安置了不少娼妓。童贯也是太监,腮下却有一尺多长的胡子。凡此之类,都不是真太监。
“官吏”小考
所谓官,最早寓有管理的意思,是负责维持秩序、督保生产、征收赋税和处理诉讼事件的人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朝廷治事处,曰官”。官的数量,随着政务的复杂而逐渐增多;官的职任,随着体制的发展而分工愈细,因此,“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
吏,古代百官的通称。《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于三吏。”“三吏,三公也”。汉朝以后,始称位职低微的官员为吏。秩四百石至二百石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为少吏(见《汉书·百官公卿表》)。至明清则称各衙署之房吏书办无俸禄而供事于官的人为吏。“吏”进身为“官”称“吏道”。这一仕途,起始甚早。在唐代称“流外入流”,宋代称“流外补选”,金、元叫“吏员出职”,明代则简称“吏员”。在元代,通过科举入仕的人数极其有限,时人认为“止是万分之一耳”,大多数官员都来自吏员出职。曾有人指出,元代官员十分之九出自刀笔吏。
“官衔”何义
“官衔”是旧时官吏的封号、品级和官职的统称。《辞源》解释此词时,引了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当时选曹补受,须存资历,闻奏之时,先具旧官名品于前,次书拟官于后,使新旧相衔不断,故曰‘官衔’。”
清人王士真的笔记《池北偶谈·官衔》另有一种解释:“官衔二字,习俗不识其义。《家语·礼运篇》云:‘官有衔,职有序。’注:衔,治也。《执辔篇》云:‘古之衔天下者,其以六官总治焉,故曰衔四马者执六辔,衔天下者正六官。’官衔之义本此。”这种解释较为可信。一般说,官指官吏的职分,即官职。《周礼·大官·太宰》:“二曰官职,以辨邦治。”而衔则是官吏的等级,即官阶。这样说“官衔”是旧时官吏的封号、品级和官职的统称才讲得通。看来,封氏之说有些望文生义。
古代选官制度略述
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中国古代尧、舜、禹相“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
夏、商以后,开始了“家天下”。《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以为礼”。这里的“大人”,旧注释为“诸侯”,实际还应包括官吏,而“世及”之法,不仅仅是诸侯的传位原则,同时也是官吏的任用规程。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周世官制的特点,在于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相结合。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主义。到了战国,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
秦汉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度。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汉武帝以前,是察举制产生、确立期,其后则是此制的规范发展时期。三国时期,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其具体做法:“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政府据此以授官职。
隋唐之后,门阀势力衰落,中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科举制所取代,察举制时代结束。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制度,基本特点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丁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两宋时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以及宋之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都无一例外地沿用了科举制度。明清时期,科举制达到了极盛。
明清时科举制臻于成熟。作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学校储才以应科目,而科举则必由学校。随着我国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极度发展,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尤其八股文这种内容无比空虚、形式无比呆板的文字游戏,造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空前的大悲剧。1904年,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如果把上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过程简化归纳,则可表示如下:
世官制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约前21世纪—前221年):第一阶段:世官制初期 (夏、商;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第二阶段:世官制发展、鼎盛期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第三阶段:世官制衰落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0年—公元前221年)
察举制时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第一阶段:察举制产生、确立期 (秦、西汉前期;约公元前221—约公元前87年)第二阶段:察举制发展、鼎盛期 (西汉后期、东汉;公元前87年—公元220年)第三阶段:九品中正制时期 (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0年—公元581年)
科举制时代(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公元581年—1904年):第一阶段:科举制初创期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60年)第二阶段:科举制发展期 (两宋、元; 公元960年—1368年)第三阶段:科举制成衰亡期 (明、清;1368年—1940年)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所谓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我国古代职官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做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现将国家机构中的职官介绍一下。
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匈奴称“单(chán)于”、单于妻称“阏氏(yānshī)”,乌孙称“昆莫”,高车称“候娄訇(fú)勒”,鲜卑、柔然、突厥、回纥(hé)、契丹、蒙古等称“可汗(kèhán)”,简称“汗”;吐蕃称“赞普”。
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其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回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è)。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格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职官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武官
西周军政不分,统治者既管行政,也管军事,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领兵作战的将帅。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武职的幕僚称参军或参军事。
唐朝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左右御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威军(势力最强,中设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为统军。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兵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禁兵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是军事行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简称都监),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
元朝成吉思汗时的卫队叫“怯薛”,首长称怯薛长。忽必烈时,成立左、右、中、前、后五卫亲军,作为拱卫京师的常备军,每卫设都指挥使统领。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绿营兵也称绿旗兵,是清入关后招募汉人组成的。管辖绿营兵的称九门提督。驻防各地将军的职衔都冠以所驻地名。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营”。
监官与谏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秘书与文学侍从
秘书是指在君主左右从事文字图书等工作的官员。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的职务分化、发展出来的。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掌书、御书、尚书等不同的称呼;为备君主随时咨询的文学之士称为学士、博士、博闻师等。
秦汉时的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属兰台。兰台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à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通名崇文院。后又在此中建秘阁,设龙图阁、天章阁等十一阁,分藏太宗等皇帝的御书和御制文集。三馆和诸阁,通称馆阁。馆阁之选,皆天下俊杰,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