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缘与人缘
690200000005

第5章 第一辑书评集萃(4)

第一辑书评集萃(4)

说不尽的晚清?道不完的民国

—《倒计时》《烽火智囊》读后

伍立杨先生总是能让人惊讶:在网络阅读越来越流行,对纸质出版冲击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伍先生竟然能一下子出两本书!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且羡慕不已,况且,所出版的既不是杂乱无章的杂文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随笔选,而是具有中心议题正经八百的学术专著——《倒计时——晚清迷局中的生死较量》《烽火智囊——民国幕僚传奇》,这就更让人惊讶了。

伍立杨先生的勤奋是遐迩闻名的,《倒计时》《烽火智囊》应是他的第22、23本著作。作为德、识、才、学俱备的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倒计时》《烽火智囊》写得既有广度,更有深度,资料丰富,结论扎实,文笔灵动。

《倒计时——晚清迷局中的生死较量》共分三篇:一路倒车冲向悬崖;变法者的摇摆与执着;拼着头颅颈血的寻求。上篇写最高决策层颟顸愚顽,坚决不进行变法,维护既得利益,倒行逆施,最终使国事不可收拾,导致改朝换代。中篇述重要的变法者的缺乏经验,人格缺陷使变法以失败告终。下篇叙革命者对政治改革绝望转而诉诸武力,直接进行暗杀、爆炸等暴力行动,个体行为积累成群体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每篇又分若干小节,而且都标有富有吸引力的题目,方便读者,短者三百字,长者数千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读来趣味横生,毫无枯燥感。

相对于20余万字的《倒计时》,30多万字的《烽火智囊》内容更丰富。除了序篇和结语外,全书包括15章,论述了从孙中山到陈布雷各式各样幕僚(参谋、智囊、军师、策士)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通过幕僚们的纵横捭阖各展其能,反映了波澜壮阔的民国时代。

众所周知,晚清和民国,非常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人才辈出。这是中国几千年真正出现的两次大师喷涌的时代,其他任何朝代都无法相比。道理很简单:国家没有统一。一旦统一了,随着文字的统一,跟着而来的就是思想统一,口径统一。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要思想定于一尊。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无不如此。晚清已经出现了民间报纸,可以对皇室提出批评,已经有了民主的曙光,有了结束独裁的可能,命运就是这样吊诡,历史又走回了老路,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还得不停地折腾。

中央集权制,不可能放弃对思想的管束。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更要命的是:绝不容忍其他思想存在。中央集权制很容易导致专制,压制思想。只有在乱世,如春秋战国和晚清民国,统治者的注意力在对外而不是对内,需要招揽大批人才;经世致用的读书人怀抱出将入相的理想各为其主,各显其能,才会出现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烽火智囊》描述的正是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人才。

伍立杨先生出经入史,取材广泛,举凡电文、回忆录、笔记、自述、日记等等,无不广搜博览。而又古今对比,中外打通,纵勾横连,使各种史料都活了起来。加之典雅的语言,充满激情的叙述,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方法,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史德,使《烽火智囊》妙趣横生,有益有趣。

姜子牙、张子房、诸葛亮、刘伯温……都比主人有智慧,怎么都没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唐太宗多,魏征少”,也许是种事实。想当皇帝的多,具有忠心和智慧的少。一心为民的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他们会为了一己私利而闭目塞听,固执己见,拒绝纳谏,为一姓专制卖命的幕僚无能为力,无所作为,也不可能有好下场。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可以加上一句:一切历史都是悲剧史。

幕僚而没有事功,就容易被人遗忘。我们对诸多风流、风云人物,如陈友仁、何晏、雷铁厓等民国幕僚能知道多少?即使对驰名的幕僚如吴稚晖、章太炎、蒋纬国、邱清泉、白崇禧、陈布雷等又能知道多少?用作者的话说:“近代中国社会,干戈扰攘,很多关键的转折时期,成也幕僚,败也幕僚。他们影响社会形态的生成至大至巨。”难道我们不应当对这些精英们有所了解吗?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民国风云谱,三王(王春瑜、王学泰、王开林)的推荐语既内行又到位,就印在封底上,用不着我再补充什么了。

文理打通?精彩纷呈

—读《中国景色》

业内人士都知道,绝大多数出版社最重视的就是每年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各出版社都会把自己的重点书安排在1月上市,争取来个开门红。12月,甚至11月出的书过一两个月就成了去年的旧书,而又错过了年度畅销书或年度好书的评选,所以一般都要打上1月的旗号,因为是新年新书。12月、甚至11月,有点像足球比赛中结局已定的垃圾时间。新书打上12月的印记,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自费出书,馈赠亲友,不为销售;第二种是官员卖文,部下包销或人民埋单,算不上市场行为;第三种则是作者超强自信:不论什么时间出,自己的书都能畅销——单之蔷的《中国景色》就属于第三种。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十年经典丛书》之一,《中国景色》具有《中国国家地理》的特色——大气、厚重。封面封底是一幅通栏的雪山风景照,16开铜版纸全彩印刷,重835克,23个印张,定价不到50元。如果由我们来制作,以5000册起印,定价应是95元。可见此书印数之大。《中国景色》的厚重、大气不仅在重量沉,还在它的分量重。书分七辑:水、国粹、山、国家、冰川、青藏高原、地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交错叙述,而又互相交叉。相对于自然地理的“喻世明言”,我更喜欢人文地理的“警世通言”。好的地理著作而不涉及人文,是不可想象的,如《水经注》,如《徐霞客游记》,都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典范。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的执行主编,由于工作需要,单之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本书的重点是描述人们关注较少的西部,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作者为西部的高山、特高山鸣不平:如连祖籍四川、客居成都的李白、杜甫都没有只言片语涉及到的四川高山、特高山,如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峨眉山只有3099米);中国的美景分布也是偏重于东部而忽视了西部,因为西部自然美景人们很难欣赏到,东部的人文美景就占尽了便宜,根据著名的胡焕庸线,这条线的西北有64%的国土面积,但只有4%的人口;东南36%的国土上,却分布着96%的人口……

《中国景色》虽是地理之作,实为忧患之书。在自序中,作者强调了著作与文集的区别:文集无系统,著作有中心。此书的目的是“建构中国的形象”。既为著作,那就是要讲究体例的。我们看看第一部分就恍然大悟了。在“中国的水”的题目下,是三篇文章:三峡的河湖之变;运河毕竟不是海;湿地是诗地。三篇都是从另一面论述问题。三峡大坝的建成,使流动的河变成了停滞的湖,用重庆人的话说就是“自己的尿自己喝”,“中国人失去了一个汲取智慧,触发灵感,感悟人生,砥砺意志,锤炼审美的精神高地”(p.11)。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但却截断了很多东西向的河流入海,“运河阻挡了中国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碍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生和发展”(p.15)。其实奔向了大海又能怎样?郑和七次下西洋,不是为了贸易,而主要是宣扬天朝的国威,只算政治账,不计经济成本。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明成祖朱棣死后,朝廷就迫不及待地停止了这种劳民伤财的炫耀国力——老百姓还饿着肚子呢!湿地是地球之肾,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破坏了生态平衡,现在不得不退耕还荒,退耕还草。我们能不能不折腾,少折腾?在科技万能的社会里,人类对大自然更应保有敬畏之心,不能总是“与地斗,其乐无穷”。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早晚要遭报应。

《植树造林是个童话》:“年年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仍是‘零’。”“任何大型的植树造林工程都是可疑的。任何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指标都是给神的。祖国是不需绿化的。祖国是要爱护的。(p.189)”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真知灼见。

《中国地图上的空白》说的是1962年中印战争中我们已经收复的失地,却遗憾地退出了,印度趁机移民数百万,在九万两千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江苏省的区域内成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p182—183)。名义上是我们的领土,实际上被别国占领,控制,移民,想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那还能算我们的土地吗?我们牺牲了那么多的忠勇战士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证明我们有能力打败对手而又不在乎对手实际上占领那片我们的土地吗?“国与国发生利益争端时,双方都难妥协,因为做决策的领袖人物无法牺牲国家利益,因为那利益不是他个人的,他更不会从妥协的决策中获得道义上的优越感,而只能带来千载骂名。(《青藏高原的人文意义》,(p.297)”文集篇目之间可以毫无瓜葛,但著作是有内在联系的。

《风水 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姓氏 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汉语,心灵的慰藉》《茶的力量》《我们为什么没有国家公园》《大国的随想》《美丽的冰川大国》……可以说是篇篇精彩。读罢此书,可以感受到作者关东大汉的豪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之情,知识分子赤诚报国的拳拳之情,我都后悔上大学时怎么没选地理系?哦,对了,单之蔷读的并不是地理系,他是中文系毕业生,难怪《中国景色》有那么好的文采。

作者一上来就辨析文集与著作的区别,其实意义不大。克尔凯郭尔的《重复》、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萨克雷的《势利鬼文集》,我们都是作为世界散文名著出版的。《中国景色》作为文集、作为散文名著传世有什么不好吗?

既然名为《中国景色》,作者似乎漏写了沙漠和森林。如果能用比较的方法写写今日的沙漠与50年前沙漠面积的变化;写写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是64%,是一次性筷子的发明国却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我们的森林覆盖率只有日本的1/4,每年却出口大量的一次性筷子;日本的面积仅有中国的1/25,人口却是中国的1/10(p.170)。可日本的人均居住面积却高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如果增加了这些内容,其警世的意义会更大。

本书内容仅是作者十年来为《中国国家地理》写的卷首语的三分之一,我们期待着作者下一部结集的作品更加完美。

真情博爱之歌

—《生命如歌》编后赘语

每年总要接触几十部书稿,其中不少是散文,我们毕竟是以散文名世的出版社,作者们看中的主要也是这一点。一般来说,散文这种文体不如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如杂文直抒胸臆,不如哲学、文化、历史等著作能使人在知识上、理论上有所得,因此我对之总有一种职业上的懈怠、冷漠,甚至麻木。可《生命如歌》(刘玉慧 著)的稿件我只读了第一篇,就不由自主地全神贯注、正襟危坐了。书出版后,在检查印装质量时,又情不自禁地重读了部分篇章。这种情况就更反常了。作为责任编辑,即使再好的书稿,在连续读过两遍半(审读、改铅笔字、看清样)以后,短期内也不想再读了,《生命如歌》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代,在假货遍天下的今天,连人都能整容造假,真情成了罕见之物和稀缺资源,《生命如歌》打动人的地方,正是其处处体现的真情和博爱。本书的五辑中,“女人心絮”是对悠悠岁月及自己生命历程的感慨,是对善良、真爱的赞美,更进一步提醒天下的女性在爱丈夫爱父母爱子女的同时也别忘了爱自己;“亲情、友情”表达对家乡对祖父母对曾经的婆母对儿子对朋友的爱,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装不出来的;“山水之间”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域外漫笔”显示了作者在国外时更强烈更深切地体会到的对祖国的热爱,对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审计之歌”表现了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挚爱,对呕心沥血作出了非凡成绩的同事、领导、同行如李金华审计长、南京审计学院院长易仁萍、深圳审计局局长陈志刚等人的由衷赞叹。

《生命如歌》读起来非常顺畅,基本不引经据典,属于本色写作,似乎无写作技巧,但这恰恰是一种很高的技巧。好文章应当如行云流水或泉源涌地那样自然自在自由,不择地而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真情自有力量,我们会不知不觉地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随着作者为善良漂亮的理发员秦秋蓉身患绝症而一洒同情痛惜之泪(《愿生命如歌》);对作者的大彻大悟——“唯人间真情才是真正的财富,正因为它才真正使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有了意义,提升了我们生命的价值(《愿真情永远》)”而举双手赞成。

有时我们面对的是自视甚高(高才?高收入?高知名度?)的作者,甚至是出过几本散文集的作者,读了稿件却发现:通篇陈词,整本滥调,满嘴食火,没有实话,令人厌倦。好的小说呈现的是想象的世界,好的散文表现的应是真实的世界,作者要把真情实感袒露给读者。《生命如歌》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她的真情与博爱——爱亲人、爱朋友、爱祖国、爱同事、爱自己、爱生命、爱一切。好的散文应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催人奋发,促人上进的,始终洋溢着作者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并将这种态度艺术地传达给读者,《生命如歌》就是这样的一部著作。

1998年,我曾去金克木先生家送样书。金先生对当时的部分舆论非议“小女人散文”颇不以为然。现在又有评论家认为散文亟待走向“大道”——更多地关注时代,与更广大的世界和人群接近。这种论调也要一分为二。怎么能证明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就肯定比“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呀请你干一杯”更多地关注了时代,与更广大的世界接近了呢?人固有一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亿万鸿毛及其忠实地记录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本身就构成了人群、世界、时代。难道只有操国柄、掌舆论、握财权的泰山们的言行才能代表时代、世界、人群?

十七世纪法国戏剧家莫里哀有一个剧本《贵人迷》,其中的哲学教师说:不是散文的,就是诗;不是诗的,就是散文。一个人说话,就是散文。《读者》的讲个小故事,发点小感慨,说点小道理;《知音》的真假难辨题目煽情的情感文章,都可归入散文系列。

散文易写而难工。广义的散文(浙江文艺版的《钱钟书散文》把《七缀集》的七篇论文全部收入,平均每篇18000字;俄罗斯理论家维?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研究对象囊括了非韵文的大部分体裁:小说、戏剧、民间故事、神话……)既可以提供故事,也可以提供思想、知识,但这不是散文的主要功能。散文,尤其是狭义的散文,短篇的散文,它表达的更多的不是情节而是情感,显示的是个人的独特体验和生命感悟,由此反映所处的时代、世界、人群。

人们常说一滴水里看世界,螺蛳壳里做道场。能够小中见大,才显真本领。当然,这种小中见大,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无限拔高强加上的。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道无处不在,生活无处不在。《生命如歌》中恰恰是那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小道”文章(如第一至第三辑)比“大道”文章(如第四辑)更能吸引编者打动读者,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第五辑“审计之歌”如果细分的话,应属于报告文学。提到报告文学,我们就会想起当年引起巨大轰动的《哥德巴赫猜想》(徐迟)、《高山与平原》《扬眉剑出鞘》(理由)、《中国姑娘》(鲁光)等等。审计是大众心目中十分神圣的行业,本书作者可能是太热爱自己的职业了,太敬佩自己的领导、同事、同行了,所以在写作这辑文章时不像写前面的文章那样挥洒自如、大开大阖、妙语连珠,这辑文章给人的印象是中规中矩、不越雷池半步,类似公文写作。当然,公文也有出色的,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但公文往往易于落入俗套的陷阱,难以出新。

报告文学似乎不应停留在一级符号上,而应多用二级符号,运用所指的多样性引发读者的丰富想象力,避免报告文学只是报告而无文学。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手段,借鉴多种写作手法,不是仅仅使用隐喻,还可以使用讽喻,似贬实褒,如温源宁的《不够知己》(Imperfect Understanding)。学习那样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物外貌、性格跃然纸上的高超功夫,这是我对作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