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缘与人缘
690200000006

第6章 第一辑书评集萃(5)

第一辑书评集萃(5)

喧嚣尘世的一泓清泉

—读《寂寞烟花》

翻开《寂寞烟花》,立刻被作者的诗情画意所打动,不由自主地惊叹天津竟然有这样出色的散文作者。如果李蔚兰生在北京或上海,可能早就成为全国知名的作家了,因为京、沪是文化中心,宣传媒体势力超强,同样水平的作者早就红遍全国了。

我最欣赏《文人的孤独》这篇获奖作品,大气磅礴,其开头一段堪称经典:“黄昏时分,雨大了起来,雨声也渐稠密,由轻缓转入急促。前一阵是宋词,后一阵是唐诗,中间是平平仄仄的转韵。”作者有善于发现美的双眼,又有高超的技巧和文学修养把这种美诗意地表现出来,使我这样的没有美的细胞的人都被感动,受到了震撼。

总想把本书的警句箴言抄下来,最终发现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犹如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或帕思卡尔的《思想录》,格言妙语摘不完,于是作罢。另外比较精彩的篇章有《学会放弃》《守候精神家园》《淡淡的感觉》《至爱书香》《在叙述的花招里昏迷不醒》等等。无论是写大的主题,还是写女人细腻的思绪,如《请别把爱说出口》,作者都能用诗的语言把道理讲清,把情感说明,文章富有节奏感,犹如音乐。

散文似乎比诗歌、小说容易,人人都能写几篇。能把散文写得富有诗意,才见真功夫。写诗的人写散文,大体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他们有炼字锻句的功夫,对语言的把握是准确精致的;小说家的散文质量则不能保证,有些优秀的小说家,他们的散文则不敢恭维。散文易写而难工。《寂寞烟花》的作者能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题材,提炼主题,精心结构,用独出心裁的语言把寻常事物诗意化,使读者也随着作品诗意起来,灵魂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净化,对物质的绝对追求欲望也相应淡化。

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此话值得推敲。

任何作者在选择用文字表达意见时,都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的文字与所有作者的文字放在了同一评判台上,即使你本意或主观上理论上没和别人争一日之长,但效果上或客观上实际上读者还是要把你的作品同其他作品相比较。不管是微光还是响箭,不管是大纛还是丰碑,诗集首先是诗,是诗就要放在诗集里比较。

作者写作时首先应忘掉自己的身份,读者阅读时也应如此。我们常听到的“教授作家”“工人作家”“学者型作家”“美女作家”本身就是一种谬误,其潜台词似乎是“这些人只是他那个行业里的作家,作品够不上专业水准”。

古代哪有什么专业作家?李后主、宋徽宗是皇帝,辛弃疾是官员,蒲松龄是教师,他们的作品都是一流的。如果把李后主称为“皇帝诗人”,把宋徽宗称为“皇帝画家或皇帝书法家”,他们未必高兴:他们的作品在诗歌史上、绘画史上、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是因为身份,而是由于作品。

司空图早就有言: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之六)】。《玉观音》作者海岩、《亮剑》作者都梁、《猪与蝴蝶》作者冯唐,都不是专业作家,他们的作品照样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我的住院日记之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其作者LogyDog只是一名23岁的理科研究生,他的作品畅销到号称是台湾男生人手一册。作家有专业业余之分,作品不应有此区别。每篇作品都应是专业水平的。从这个角度说,《家庭环境是一首歌》、《吃苦是孩子成长的铺路石》、《读书是我家的生活方式》标题就起得太实,与全书空灵、飘逸的风格有了一定差距。书名用《寂寞烟花》也不如用《让心流浪》更有特色,更有自由随意感。

我认为不写也罢的文章有两篇,一是《韶山行》:既然没有新材料,没有新视角,没有新观点,没有新语言,这篇文章与别人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五十年前写的同类文章有什么区别呢?另一篇我不太喜欢的文章是《悠悠三峡梦》,如文中所说:“世界上最伟大,最完美的不朽史诗——三峡工程。”现在下这种结论是否太早了一些?而且这种赞美由外国人来说是否更合适?再如:“还有人说,二十世纪是中华史册上流血最多的一页,也是中华史册上最智慧的一页,而三峡工程这无与伦比的旷世之举将于二十一世纪成为全人类的骄傲。”此话说得太绝对了,好像在代表未来的全人类表态,而且,流血最多怎么成了最智慧的标志了,应该是相反才对呀!

“爱”乃是道德的根基,所谓 “真善美”实皆包涵在“爱”中。更高境界应是悲悯情怀,哀民生之多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上述文章可以不写,写了也可以不发,发了也可以不收入集子,以免若干年后再读而产生“悔其少作”之感。

《寂寞烟花》诗意十足,但深度、广度、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希望作者能避免线性思维,有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落笔,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使文章更有震撼力。

欲望时代的残缺人生

—李绵星小说印象

知道李绵星是在五年前,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爱入膏肓》被收入了著名的“布老虎丛书”。她那娴熟的叙事手法,巧妙的故事结构,使小说写得从容不迫,读起来却是惊心动魄。后来在《小说月报》上读到了她的中篇小说《庶出》,又一次令人惊讶:现代题材都市爱情小说写得缠绵悱恻,惊天动地;跨度很大的历史题材作品又能写得厚重,充满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民俗知识,在我知道的中年作家中不多见。这两部作品先后被影视公司购买了改编权,《爱入膏肓》被改编成24集电视连续剧《守望爱情》,现在几家电视台正热播中。

《爱入膏肓》的题词非常经典,忍不住抄在下面:“如果移情别恋是人性使然,爱情注定要变质失节,发霉腐烂,我们为什么还追求爱情?”“如果外遇是每个成年男人和女人的向往,婚姻注定要藏污纳垢,蒙尘失色,我们为什么还信守婚姻?”

时隔六年,李绵星又推出了第四部长篇——《瓷婚男女》。用书中的话说就是:“瓷婚,意为中年男女的婚姻,虽经岁月打磨洗礼,看似有着瓷的精美、坚硬,其实同时还兼具着瓷的另一特质,脆而易碎。”书中讲述了三对中年夫妻,在“七年之痒”的前后,婚姻都出了问题。三条故事线既互相独立又相互交叉,阴错阳差使三对怨偶之间也有恩怨情仇,两对离婚了(孟嘉伟与奚雅;蒋以均夫妇),一对消除了误会,虽重新走到了一起,但身心都已伤痕累累(季帆与羿小羽)。

改革开放宣告了封闭与禁欲时代的结束,标志就是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正当的、正常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但凡事都有两面,过犹不及,过分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满足就会伤害到他人、配偶的感情和利益。李绵星的小说反映了转型期躁动的中年人群的迷惘、情感倦怠和追求新爱情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与传统道德的冲突以及现代人无家园感和不断寻求归宿的失落感。

以《瓷婚男女》中的季帆、羿小羽夫妇为例,作为大学教授的季帆,事业成功,婚姻美满,却想与粉丝保持不越界的暧昧关系,结果引起妻子羿小羽的误会。羿小羽遭车祸毁容,整容后为报复季帆而出轨。真相大白后,虽然夫妇重归于好,但能否和好如初,大可置疑。两人也许能相敬如宾,但不会再放言无忌,亲密无间,因为两人要小心翼翼地维护破碎后弥合的感情,避免无意中触及对方的过失和伤痛,正如精美的瓷器有了裂纹,虽经高手修补,却已无法恢复到破裂前的状态。为了寻找新爱情,险些失去旧感情和家庭。羿小羽整容的情节大有深意:虽然比以前漂亮了,但已失去了本真,失去了女儿的亲近。婚外情的代价就更惨重了:因失去心理平衡而寻找婚外情,得到婚外情却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不再心安理得,永远内疚。

《爱入膏肓》《瓷婚男女》《面朝大海》是三部涉及都市白领婚外情的长篇小说,而又不仅仅写婚外情,围绕着婚外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反映了不变的人性。除了《爱入膏肓》中贪赃枉法的吕副市长之外,三部小说中没有其他罪大恶极之人:那明伦出轨是因为身患绝症来日无多而又不想让妻子担惊受怕,想让妻子恨自己尽早忘掉自己开始新生活;羿小羽出轨是报复自己丈夫的“出轨”;何为的婚外情类似一夜情,本心并不想破坏家庭。上述婚外情似乎都情有可原,与婚外情相连的,是宽恕、宽容。不论是冉小苒为背叛了自己的那明伦凑手术费而卖掉一个肾并因此而丧命(《爱入膏肓》);还是季帆对羿小羽的原谅(《瓷婚男女》);或者何为老婆对何为的不再追究(《面朝大海》),都体现了平民的以德报怨,反映了人性的光芒,使反映婚外情的小说充满了温情,没有绝望,只有希望。《瓷婚男女》的结尾既留下了悬念,又催人泪下:季帆得知奚雅出了车祸,哽咽着给妻子打电话:“小羽,请假回来,我要带你去看一个人,她陪我度过了你生死未卜的夜晚,又陪伴我走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日,她是我,不,她也是你,是我们全家的——朋友。”这样的小说不可能不受欢迎。

李绵星小说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非常适合改编成影视剧。《瓷婚男女》还未出版就已被影视公司购买了改编权。多数人读小说都是在读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喜欢昆德拉、略萨的读者肯定比欣赏乔伊斯、博尔赫斯的多得多。很难想象乔伊斯、博尔赫斯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会是什么样子。博尔赫斯说:“文学也是一种给人们愉悦的形式。……我认为像乔伊斯这样的作家从根本上说是失败的,因为读他的书异常费力。”读小说主要是为了愉悦而不是为了猜谜,如博尔赫斯的名篇《曲径交叉的花园》,读起来就不省力。博尔赫斯指出了乔伊斯小说的晦涩,自己小说的难懂他就视而不见了。

李绵星的小说不仅构思巧妙,题目也颇见匠心。如《爱入膏肓》,化自成语“病入膏肓”,表达了为爱而无药可治,不顾一切,不可救药,不可理喻的内涵(如苏北为了使那明伦免去牢狱之灾而情愿接受吕副市长性讹诈)。电视剧名改成了《守望爱情》,虽然“正面的”意义增加了,却失去了那种为爱甘愿牺牲一切、震撼人心的力度。《庶出》也有深意:想想改革开放前,被划入“地、富、反、坏、右”的人,不都是“庶出”的社会另类吗?《面朝大海》,篇名借用了海子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阳光、很积极,作者曾想用《谋杀》做题目:小冰在妈妈的新婚之夜谋杀了继父,后来又谋杀了苑晴阿姨——那是两位对他从小就有恩的长辈,那又是谁“谋杀”了小冰的天真,使他从15岁起就成了杀人犯?《谋杀》应当比《面朝大海》有更深的含义。

不仅如此,那明伦、冉小苒、苏北、亓克、羿小羽、季帆、奚雅、孟嘉伟、苑晴、贺岚、何为……您不觉得这一连串姓名富有诗意吗?何为——(意欲)何为;那明伦——哪明伦(“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冉小苒死于那明伦的“好心”);奚雅——稀(有)(高)雅——息哑;苑晴——怨情——冤情;小苒、小羽,“小”字是爱称、昵称,“小”字招人疼,惹人爱(高干子女除外,他们的“小”字宣示了要子(女)承父(母)业继续赚大钱,掌大权);小冰——冰冷、残忍,难道不可怜吗?李绵星从情节设计,到书名的抉择,再到书中人物姓名的斟酌,处处殚精竭虑,使一部部小说像精致的艺术品,趋于完美。

说完美不太准确,因为在《爱入膏肓》《瓷婚男女》《面朝大海》中我们虽然读不到压抑,但还是有一点点遗憾:为什么善良、美丽的女主人公总是以悲剧甚至以死亡告终呢?从冉小苒(《爱入膏肓》),到奚雅(《瓷婚男女》),再到苑晴(《面朝大海》),无不如此。作者要传达什么意思呢?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命中注定的悲剧?还是婚外情最受伤的总是无辜的女性,越优秀、越纯洁、越完美的女性受伤害越重?正如李绵星的小说可以做多重解读一样,她的这种设计也可以有多种理解,这也是好小说的一个因素。

白丁惊艳

——《朱颜别趣》编后记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北京的王春瑜先生打来电话,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事。原来他正在佛山,与几位文友相聚。王先生很高兴地告诉我,当地一位叫赵芳芳的作者十分出色,有一篇写王先生的文章在他看来是迄今为止最传神、最好的,比那些专业作家、记者写他的文章还好。对王先生的话我一直很信服,这次却以为他起码有些夸大其词,因为他提到的那几位作家我都认识,而且我认为他们都很优秀。待我读到被王先生啧啧称羡的这篇《自拥牛衣沉醉倒——史学家文学家王春瑜先生印象》时,少许的疑问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佩服。

赵芳芳当初把《朱颜别趣》电子文本发给我时,并没决定此书交由我社出版,只是谦虚地说请我指正。我一年的任务是编辑十部稿子(自费书不算),忙得焦头烂额,没时间没精力没能力去“指正”别人。即使已经决定出版的书,也要打印出来看纸质文稿,在电脑上读太费眼睛。十五六万字的《朱颜别趣》竟吸引了我,不知不觉地在电脑上读完了,并随手改正了错别字,把改正稿又发了回去,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朱颜别趣》分“情、欲、态、香、恋、娆”六个主题,以女性的视野和心境,叙写情感的温馨、一杯酒的性感、市声尘影的平仄、书人对望的甜蜜……我们常常耽于远方的风景,却忽略身边的花开,迷恋星空璀璨的炫目,却留不住稍纵即逝的光华。如果这本书,能让你找到花开的妩媚,星光的清丽,那么,它也许就能成为你眼中的风景。

这是一个南方女子裁玲珑情思,拈秋水文字,邀你走进柔媚时光里,凌波游走,低吟浅唱。全书文笔灵动,清越而不失厚重、飘逸而不失缠绵、大方而不失含蓄。

《朱颜别趣》给人的印象就是“轻”——轻快、轻巧、轻松、轻盈,但绝不轻浮、轻薄。想想看,沉溺于《管锥编》的赵芳芳怎么可能写出那种没分量的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说,痛骂腐败与大唱赞歌,这样的文章都好写,因为有很多俗套和套话可用,不必有真实感情,亲身经历。反倒是日常琐事的“小女人散文”不好写。1998年曾去拜访金克木先生,金先生对当时舆论非难“小女人散文”颇不以为然。现在我能够理解金先生了。能在日常琐事中发现诗意,并用诗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才是真功夫。《朱颜别趣》中可以说篇篇如此。

曾经为单之蔷的《中国景色》写过一篇书评《文理打通 精彩纷呈》。后来读到赵芳芳为《中国景色》写的书评《妖娆国 美丽笺》,不由得甘拜下风。因为是编书的,所以最注意也最喜欢《朱颜别趣》中的第四辑“香”,这一辑是关于书人书事的。开篇就是写王春瑜先生的那篇。其他篇章也是写得风生水起,活色生香,绘声绘影,活灵活现。虽然被写之人不至于“一经品题,身价倍增”,但我想多数人还是深以为幸,深以为荣的,起码我是如此。难怪王春瑜先生那么激赏;难怪伍立杨、郑玲等名人纷纷赠书,王春瑜先生赠字,黄永厚先生赠画,赵芳芳火得让我们冒火,因为赵芳芳是那些鸿儒难得的知己,她的文字总能搔到痒处。

《朱颜别趣》弥漫着诗意,看看其中的题目可知一二:《月下看美人》《红酥手》《红酒,诗意地燃烧》《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沧桑安人 美丽安人》……赵芳芳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名为《一花可可 半梦依依》,诗情画意,引起读者无限遐思,显示出作者浸淫于唐诗宋词的修养造诣。作者不滥抒情,不瞎表态,那样,档次就降低了。不谈风云,少涉风月,只有生活,真实的生活,普通人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些才是最难得也最难写的。

《朱颜别趣》书名颇有讲究。朱,正红色,中国红,官方色彩。《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天龙八部》中美丽善良温柔的姐姐叫阿朱;美丽刁钻刻薄的妹妹叫阿紫,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了朱与紫的分别。用朱颜而不用红颜,因为红颜往往使人们想到红颜易老,红颜薄命,红颜祸水等等。别趣,特殊的趣味,另外的趣味。朱颜和别趣放到一起,正统和另类搅合到一块,构成了矛盾冲突,类似“山寨版春晚”,或穿旗袍走猫步。形式是传统的,如篇名,古色古香;内容是现代的,如租碟生活,乳房沧桑,活灵活现。

始终认为培根那样的论说文好写,薄情寡义少恩无趣之人(如在下)都可学写那种枯涩的说理之文,这大概也是我们唯一可写的东西。兰姆那种有血有肉有描写有抒情的文章才难写。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推崇《朱颜别趣》的原因。

如果赵芳芳早遇伯乐,比如说乐于奖掖后进的王春瑜先生,《朱颜别趣》至迟五年前就出版了,条件也会优厚得多。之所以说得如此肯定,因为我就是受惠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