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朝那些事儿
782800000058

第58章

不要以为桓齮就没有压力,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秦国可统兵之将实在太多,咸阳城虽然不大,却聚集着蒙武、王翦、蒙恬、王贲、李信等等老少将领,一双双眼睛都盯着桓齮大将军的位置,只要他稍有闪失,就会有人取而代之。

跟李牧的作战已经脱的太久,国内都是高喊桓齮下课的呼声。建功立业的机会大家都抢着要,他不能无动于衷。桓齮发兵肥下,展开了秦军的总攻。

虽然桓齮是被迫进攻,但是作战目标却并不盲目。这次攻打肥下,也是他给李牧设计的一个圈套。肥下是漳水东岸的要塞,后面就是赵国的腹地,从赵国的战略角度去考虑,绝不容失。桓齮攻李牧所必救,这是打开战争僵局的良方。攻取肥下不是目的,而是要让李牧发兵救援。只要调动赵军出击,桓齮才有机会与之一战。他早已经在援军的必经之地布下伏兵,随时可以给援军迎头痛击,歼敌于运动之中。

打击肥下虽然是佯攻,但是桓齮却做足了样子。秦军不断的演练着各种攻城套路,给肥下守将和李牧施加着压力。好一招引蛇出洞,桓齮似乎算准了李牧的七寸。肥下城中的信鸽,成群结队的给李牧传送着战况危急,请求支援的文书,李牧都置若罔闻。

李牧不是不担心肥下有失,但他更要为赵国的安危着想。“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受制于敌人,历来为兵家之大忌。李牧出兵乃是自掘坟墓,按兵不动又会坐看肥下沦陷,他到底能想到什么解救的办法呢?

打仗的老规矩:三更造饭,五更出发,李牧下达了作战的命令。他不是去解肥下之围,而是要渡河收复赤丽、宜安。

李牧的这个对策值得我们好好推敲一番。

秦军正在猛攻赵国的军事要塞,李牧不去解救,反而到敌占区去收复失地,这不是因小失大,不分主次么?况且秦军主力都在肥下攻城,漳水西岸的大营已经被弃置,李牧的进攻也不可能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他这样做有什么用?

现在战场上的情况就如同两个高手在下棋,李牧看似出了昏招。桓齮再不用顾忌赵军,可以放开手脚攻打肥下,然后直奔邯郸。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桓齮听到赵军渡河的消息后,马上停止了一切针对肥下的攻势,率领着大军就往回赶。

桓齮不得不佩服李牧,李牧捕捉到了他唯一的弱点。

李牧的十万边防军在没有粮草补给的情况下进攻敌占区,不会对秦国造成任何威胁。桓齮却不能允许李牧到漳水西岸去捣乱,那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可以说李牧解救赤丽、宜安的形式作用大于实际作用,那会让始皇帝对桓齮的能力产生质疑。就算桓齮随后取得再大的胜利,也不能改变给始皇帝留下的坏印象。

李牧重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敌我的情势发生了逆转,桓齮调动赵军的计划落空,反而被李牧牵制。

李牧的能力当然不仅于解肥下之围,他也有样学样的在秦军返回的途中设下埋伏。桓齮刚刚带队渡过漳水,左方、右右、前方都出现了骁勇的赵国骑兵。秦军背靠漳水,连布置阵型的空间都没有,一个个拥挤在河岸上,成为了赵军冲锋的活靶子。

赵国这些年来被秦国压抑的愤恨都爆发了出来,李牧手下的赵国边兵状如疯狂,他们高喊着“大刀向秦国人的头上砍去”,奋勇争先的冲向秦军,手起刀落,把没缓过神的秦军杀的溃不成军。

桓齮败了,与李牧无关,他是败给了自己。一个优秀的将领在战场上应该心无旁骛,他却总背负着权势地位的负担。赵国打出了一次漂亮的歼灭战,十万秦军被杀的片甲不留。

桓齮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侥幸突围,却再也回不去秦国。秦国法苛令严,对败军之将的处罚惨无人道,桓齮又使全军尽覆,更是死无可赦。为了活命,他隐姓埋名,逃亡燕国。

秦军战败的消息很快传遍战国,人们感慨于李牧的善战,也让始皇帝丢尽了脸面。桓齮畏罪潜逃,让始皇帝无处发泄,只能迁怒于桓齮的家人,戮尽其父母亲族。桓齮也因为千金的悬赏金额,仅次于嫪毐位列战国通缉榜第二位。

桓齮的故事并没有因此而终结,逃亡燕国是他的不幸。在将要发生的中国第一刺杀案里,他还要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这是历史赋予他的使命,让我们屏息期待。

战争就是这样,有人伤心,就有人高兴。歼秦十万之众,这是赵国前所未有的胜利,李牧乘机收复了漳水西岸不少的失地。肥下之战的意义远高于此,它给六国抗秦树立了典范,成为六国抗秦的信心来源。

李牧因为这样的功绩,被赵王迁授予“武安君”的光荣称号,“武安”者,武力安抚天下也,这是对李牧的评价也是期许。赵国的胜利究竟对战国局势有什么样的影响?能不能改变六国的被动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