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大智慧
819500000010

第10章 老子智慧10

人与事都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它们是完整的统一体,辩证地看它们才不会失之片面。在细微处把握住主旨,人们就不会有大的闪失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做事的成败,同样决定我们能否真正把握和了解事情的某些细微之处:一旦我们体会到这些细微之处,那就是成;倘若始终无法体会到这些细微之处,那就只有败了!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释义】

圣人的治理之道是:使大家的心灵虚静,生活务实。心志淡泊,平安健壮。常常使大家不去刻意追求知识和欲望。让智巧聪明的人没有特殊的目的和机会去妄为。以顺应时机并且不住相的作为去治理,则不可能治不好。

“无为”实则无不为

办法总比困难多【原典】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释义】

圣人的治理之道是:使大家的心灵虚静,生活务实。心志淡泊,平安健壮。常常使大家不去刻意追求知识和欲望。让智巧聪明的人没有特殊的目的和机会去妄为。以顺应时机并且不住相的作为去治理,则不可能治不好。

老子最经典的智慧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在这里讲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之意,更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就必须以“有为”为之。

老子所指的“无为”智慧,只是让人在处世之时顺应大势、顺应自然。所以老子这种“无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还有助于事物的成长和发展。

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勉强,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是“无为”的核心内容。不把个人的意志强加在人与事之上,并不是怯懦的表现,而是一种大的智慧。它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走向自觉,收到良好的成效。

唐睿宗时,睿宗的嫡长子李宪受封宋王,十分受宠。睿宗的另一个儿子李隆基聪明有为,他杀死了篡权乱政的韦皇后,为睿宗登上皇位立下了大功。

按照礼制,李宪当被立为太子。有的大臣便对睿宗说:“嫡长子李宪仁德忠厚,没有任何劣迹,立他为太子既合礼法,又合民心,望皇上早日定夺。”

睿宗感到李隆基雄才大略,最适合治理天下,所以一时陷入了两难境地,立太子的事于是一拖再拖,没有定论。

李宪看出了睿宗的心思,心有所悟,他对心腹说:“父皇不肯立太子,他是对我有疑问呐!李隆基虽不是嫡长子,但他功劳很大,父皇是中意他啊。”

李宪的心腹说:“于情于理,太子之位都是你的,绝不能相让。我马上和百官联络,共同上书,向皇上说明利害,一定促成这件大事。”

李宪的心腹和百官议定,当他们起草奏书时,李宪急忙赶来,他对百官说:“我考虑了多时,决定放弃太子之位,你们就不要为我费心了。”

百官十分惊诧,他们说;“太子之位事关你的前程性命,怎会轻易放弃呢?自古这个位置你争我夺,本是常事,有我们替你说话,你还怕什么呢?”李宪说:“大丈夫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是十分慎重的。赞平王李隆基是我的弟弟,他有大功于国,父皇有心立他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若据理力争,不肯退出,我们兄弟之间必有大的冲突,朝廷就不会平安。如果危及了国家,我岂不是罪人吗?这种事我绝不会干。”

李宪制止了百官,又亲自上书推荐李隆基为太子。他说:“赞平王文武双全,英勇睿智,他当太子有利于国家,我是衷心拥护他的。我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请父皇不要为我担心,早下决断。”

睿宗很受感动,他对李宪说:“你深明大义,我就放心了。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都会满足你。”

李宪一无所求,他说:“一个人只要顺其自然,就没有什么事可以妨碍他了,我不会强求什么。”

李隆基当上太子后,第一个拜访李宪,他说:“大哥主动让出尊位,不是大贤大德的人难以做到,大哥是如何设想的呢?”

李宪说:“你担当大任,大唐才会兴旺,我不能为了私利而坏了国家大事。望你日后勤政爱民,做个好皇帝,为兄就深感安慰了。”

李隆基连声致谢,又说要和他共享天下。李宪不让他说下去,他告诫李隆基说:“很多事是追求不来的,只有顺天应命,才不会多受损伤。将来治国不要逞强任性,这样效果会更好的。”

后来,李隆基登上了帝位,是为唐玄宗。他顺应民情,推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使唐朝进入了另一个盛世——开元盛世,天下走向大治。

李宪在立太子事情上的无为,是深思熟虑的,他既避免了一场宫廷内斗,又使自己全身而退,赢得了让贤的美名,这个结果无疑是很完美的。

“无为而治”又是一种管理之道。在老子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奉行无为而治,管理者应当不断减少对人的管制和束缚,制定政策不能政出频繁,更不能朝令夕改。

东汉时期,吴木雋任新蔡县县令时,有人给他出了很多点子治理百姓,吴木雋却无一采纳。他说:“现在不是措施不够,而是措施太多了。每一任知县都强调己能,朝令夕改,百姓无所适从啊。”吴木雋不仅不提出新的主张,而且废除了许多不合理的规章。他召集百姓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本事,凡事要依靠你们自己的努力,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的,你们尽可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有什么困难随时都可以找我。”

吴木雋不干涉百姓的生产生活,又严命下属不许骚扰百姓。闲暇的时候,他整日在县衙中看书写字,十分轻闲。

有人将吴木雋的作为报告给了知府,说他不务公事,偷懒放纵。知府于是把他召来,当面责怪他:“听说你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分外自在,难道这是你应该做的吗?”

吴木雋回答说:“新蔡县贫穷困顿,只因从前的县令约束太多,才造成今天的这种局面。官府重在引导百姓,取得他们的信任,没有必要凡事躬亲,把一切权力都抓到自己手里。我这样做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百姓休养生息,进而达到求治的目的。我想不出一年,你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一年之后,新蔡县果然面貌一新,粮食有了大幅增长,社会治安也明显好转。知府到新蔡县巡视一遍,对吴木雋说:“古人说无为而治,今日我是亲眼见到了。以前我错怪了你,现在想来实在惭愧。”

吴的无为而治不是消极的,是针对从前的弊端而制定的全新措施,看似无法无为,其实大有学问。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不可否认的,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有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水遇热变成蒸气,这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用这一规律来生产暖气,制造人工降雨等等。这说明,我们无法改变铁一般的规律,却只有顺应它、利用它。第一章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无论是老子说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还是“曲则全,枉则直”,无不体现出一种“守弱”的主张。老子认为,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也是人们能够立身于世的最佳姿态。1不显山不露水,真君子也【原典】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释义】

上德的人虚怀若谷,在大庭广众之下却看似卑微。广德的人总是表现出好像德行还有不足的谦虚。建德者做了仁德之事之后绝不会四处张扬。真正实质上有德行的人,从不自我表现。真正的大德有如最大的方形找不到角落。最有价值的器具,总需经过长时间的千锤百炼,才能制成。最大的声音是人听不到的声音。最大的影像会大到人无法看到全貌。

有些人做事时,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却“雷声大,雨点小”,“说得比唱得好听”,就是见不到办事的效率,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鄙视这类人。

还有一类人就是老子比较欣赏的:这类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即,在平日里很少“显山露水”、抢风光,这类人表面上看上去很不显眼,然而他们却能在暗中默默地将事情完成,丝毫不张扬。

在这个社会上,做事太张扬、太显露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人一头,然而却能引来众人的妒忌,让别人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确切地说是更关注我们的失误),这样就会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这样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雍正不但是嘴上这么说,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

在雍正皇帝之前,历代王朝都以宰相统辖六部,权力过重,使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这当然很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便很容易与皇帝、大臣们产生隔膜和分歧,很容易给国家添乱子、造麻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掌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凡军国大政,都需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由皇帝宣布执行,皇帝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事,权力受到了制约,皇位受到了挑战。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金字塔顶端。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统治军机处,军机处又统治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