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回过头生气地训了多多几句,才领着她回了家。
之后的日子里,多多依然那么“自私”,不仅她爱吃的食物不让别人碰,连她爱玩的玩具都不让别人摸。
多多妈这下傻眼了,以前孩子只是“护食儿”,现在什么都护,这样下去,孩子会不会变得更自私的?
案例深度解析
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的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么自私呢。”可见,孩子自私是父母的一大烦恼。
事实上,幼儿的自私,是一种既普遍又正常的表现,特别是孩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不愿与他人分享东西,这很正常。
不过,当孩子4岁后,如果还不想与他人分享东西,这就说明其自我意识比较强。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孩子,在行为上就会表现为“自私”,有好东西不愿与别人分享。
此时,父母有必要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与别人分享东西。
孩子不爱与他人分享东西,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1.不懂得分享
孩子在2~4岁时,开始经过由自我意识萌芽到发展的时期。此时,他们开始认知世界,头脑中有“你”、“我”、“他”等的概念,可不懂得分享。4岁时,大多数孩子懂得区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开始有分享的意识。
2.模仿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心理与行为会影响孩子,并且孩子会模仿父母。因而,如果父母本身霸道,孩子发现父母这种行为往往能达到目的,自然也就会耳濡目染。当然了,如果孩子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霸道,孩子也会跟着模仿、学习。
3.负面效应的影响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术语“标签效应”。所谓标签效应,指当一个人被贴上某个名称或标签时,他就会作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无形中让自己与标签达成一致行为的现象。
在心理学中,“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不管“好”、“坏”标签,都能影响人们的自我意识,使心理发生改变。
幼儿阶段的“自私”多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行为,但如果从小就被父母或周围的人贴上“自私”的标签,他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就该是一个自私自利、不懂分享的人,从而真的变得自私。
心理学家支招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4岁多了,还不懂得分享,你就需要重视了。比如,家里来了小朋友,却不懂得让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甚至是护着自己的玩具不让小朋友玩;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只想一个人吃,如果妈妈或爸爸吃,就开始哭闹,那么,父母就要想法让孩子学会分享了。
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
1.避免标签效应
即使孩子不爱与人分享,也不要说孩子自私、小气之类的话。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受标签效应的负面影响。同时,要鼓励孩子与人分享。当孩子把零食分给小朋友时,父母要加以奖励,要多表扬孩子大方、懂事,告诉孩子,他这样做,小朋友会喜欢与他一起玩。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护着玩具,不让其他小朋友玩时,父母可以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拿出孩子最喜欢吃的蛋糕来吸引他。这样,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蛋糕上。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要想吃蛋糕,先让小朋友玩玩具。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孩子都会让出玩具,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3.让孩子体验分享的乐趣
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多交往,多带他参加一些需要和伙伴配合才能一起玩的活动或游戏,比如,拔河、跳绳、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这些活动会让孩子享受到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慢慢意识到,要想朋友多,必须对朋友友好,必须要大方。
他山之石
妈妈姓名:余文静
妈妈职业:商场导购员
儿子姓名:乐乐,4岁半
由于我的工作时间不固定,能陪儿子的时间不多,但只要我一有时间,就会陪儿子玩。
有一次,我和他闹着玩,非要吃他手里的一块糖。儿子一看,手里只剩下一块了,舍不得,死活都不给我。我便开玩笑地说:“真自私,一块糖也不给妈妈吃,哼,妈妈不爱你了。”
儿子一听这话,犹豫了很久,还是把糖放在了我手上。我一瞧,哎哟,原来这样逗他,他就会很听话啊!
自此之后,只要儿子不舍得某样东西时,我就会说一句“小气鬼、自私鬼。”一开始,他都乖乖把东西给我,可后来,他却不给了。
周末的时候,好姐妹带着女儿豆豆来我家里玩,豆豆突然就说饿了,要吃东西。儿子手里正好拿着一块面包,我就对儿子说:“乐乐,把你的面包分给小妹妹一点儿。”
儿子不乐意给。我就又说他:“你这个自私的孩子,快把面包拿过来。”
“文静,你怎么能这么说乐乐。”我去抢儿子手里的面包,好姐妹把乐乐护到了身后,低头对他说:“乐乐才不自私呢,乐乐自己也饿了,也想吃。可一块面包只够一个人吃,如果分一半给豆豆,两个人都吃不饱,都要挨饿,对不对?”
儿子不说话,好姐妹趁机让他带着豆豆去一边玩,然后对我说:“乐乐只是还不懂与人分享,这可不是自私,你要是现在就把他的行为和自私画上等号,给他贴上标签,你就等着他真的变成自私自利的人吧!”
听了好姐妹的话,想想最近儿子的表现,我觉得姐妹说的有道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对儿子说过“自私”两个字。而当儿子不想把好东西与我分享时,我就会说:“乐乐在妈妈的眼里,可是最最大方的好孩子,就给妈妈尝一口(用一下)好不好?”
只是换了一种说辞,儿子的表现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后我什么也不用说,他就会主动把好吃的给我。
3.不给我玩儿,就要抢
——警惕“儿童独占症”
白兰正在上班的时候,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电话里老师很着急地对白兰说:“辰辰妈,您现在能过来一趟吗?”
白兰一听老师这话,心里就想:“坏了,儿子肯定又闯祸了。”
白兰向公司请了假后,匆匆赶到幼儿园。刚走到儿子所在的教室外,白兰就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哭闹声……
“辰辰……”白兰担心儿子出了什么事,急忙冲进了教室。可一进去,她就傻眼了,原来,辰辰正伸手从一个孩子怀里抢玩具。
唉,又是在抢东西啊。白兰就知道儿子不可能出别的事儿,每次闯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
“老师,真是对不起,辰辰给您添麻烦了。”白兰先向老师道歉,老师叹口气,把辰辰的问题又说了一遍:“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样的玩具,可辰辰还是要抢其他小朋友手里拿着的。辰辰妈,咱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改掉辰辰这个坏习惯吧!”
还好,老师说的是一起想办法,而不是直接让她领人回家。白兰连忙点头称是。可真的有办法可想吗?她试过的方法也不少,没有一种管用过。
案例深度解析
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明明自己手里有吃的、玩的,却仍吵闹着非要把对方手里的也抢过来归自己所有,若是没达到目的,便会吵闹不休。
如果谁家有这样的孩子,父母肯定觉得自己的孩子太霸道、太自私,并为此着急、上火。
如果你的孩子两岁多,你不要为此着急。因为“以自我为中心”是两岁多孩子的思考特征。在生活中,他们会考虑自己的感觉与需求,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此时的孩子,是不易与别人分享的,凡是好东西,都想据为己有。
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六岁多了还是如此,那么,父母就不能对孩子的行为视若无睹了,因为这样下去,易让孩子患上“儿童独占症”。
通常,孩子爱抢东西,主要因为下面的几大原因:
1.父母的放纵心理
孩子两岁左右,由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没办法完全说清楚,于是就动手直接抢,为了夺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有时还会打人,抓伤其他小朋友。此时,如果父母不加管束,听之任之,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种不良习惯。
2.自我意识强
孩子在幼儿时期,特别是在3岁时,自我意识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心中还没有“我的”“你的”概念,只有“所有的”概念。如果他喜欢某一物品,他就经常认为那是他自己的,不懂得有些东西是属于别人的。因而,他喜欢的物品,比如玩具,他随便就拿过来,但在成人眼中,这就是“自私霸道”。
3.没有正确的物权观念
孩子在幼儿时期时,并不能认识到玩伴或家人是最重要的,在他的眼中,玩具、好吃的食物才是最重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为了捍卫玩具的“所有权”,他会以打人、抢夺的方式拿回自己的所爱。
心理学家支招
孩子抢东西,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事实上,孩子爱抢东西,不是由于他们天生霸道,而是因为他们还并不懂得什么是对与错,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否则,父母听之任之,孩子就会患“儿童独占症”!
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慢慢远离抢东西的不良行为呢?
1.让孩子体验被抢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往,之前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做主,而别人的东西则是由别人做主。所以,自己不能随意拿走小朋友的玩具。
还可以让孩子与比自己年纪大,身体强壮的孩子玩,这样,在抢夺玩具的过程中,孩子就争不过大孩子,就可以亲身体会东西被抢后的伤心之情。之后再教育孩子,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规则效应
从孩子懂事起,就给孩子制定一套规矩,比如,想玩小朋友的玩具,一定要记得先问行不行,小朋友答应了才能玩。如果小朋友不给,不能抢。同时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最喜欢守规矩、懂礼貌的孩子,小朋友们也是如此。
3.巧用交换法则
如果父母要带孩子出去玩,可以多带几件玩具,或者让孩子自己带玩具。如果孩子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可以与小朋友交换。时间长了,孩子既会养成与小朋友分享的习惯,又能改变不给就抢的不良行为。
4.灌输“轮流”“借用”的理念
在生活中,父母要设法让孩子明白想玩他人的东西,就要和别人借的理念。比如,可以与孩子玩一种借东西的游戏,告诉他“那是姐姐的拼图,你要先问姐姐愿不愿意借给你”,并规定一定的时间。通过这种游戏,孩子也可以体会分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