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我不再三番五次地催促玲玲读书、写作业,即使她写的作文再差,我也会找出几个句子甚至一句话,用红笔画下来。玲玲问:“爸爸,这句话怎么了,又是哪里错了?”
我说:“没有错,孩子。这句话写得很棒,很出彩,以后玲玲要多写这样的好句子哦!”
玲玲笑笑说:“原来是这样啊!我知道了,爸爸,我会继续努力,让爸爸多表扬我的。”
没过多久,玲玲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吃饭的时候,我就让她当着全家人的面朗读自己的文章,然后全家人一起为她鼓掌。结果,玲玲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她也越来越爱写了,整个人也自信了不少。
4.总考第二名
——用鲶鱼效应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
“妈妈,考试成绩和名次都出来了,我考了第二名。”8岁的男孩田田一回家就跑进厨房,兴奋地将自己的成绩告诉妈妈。
妈妈也很高兴,表扬田田道:“孩子,你真棒,考到第二名真厉害!你说说,想要什么奖励,妈妈一定满足你。”
一直以来,田田的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在班里的名次只是一直保持在前十名,从没考到第二名。所以,这次爸爸妈妈都很开心,他们打算带田田到他最喜欢去的游乐场痛痛快快地玩一次,以此当是给田田的奖励。
几个月后,学校又一次考试,田田还是第二名。这次,爸妈又齐声夸赞道:“田田真聪明,这回又考了第二名,我们都以你为荣,你是最优秀的!”在爸爸妈妈看来,田田考第二名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他们很满足,很欣慰。他们觉得田田以前一直很认真,但从未进入前三名,那肯定是他的潜力有限,可能再怎么努力都进步不了多少。
然而,之后的几次考试中,田田竟然每次都考第二名,从未考过第一。而且每次考了第二,爸爸妈妈同样会很高兴地表扬他,奖励他。可慢慢地,爸爸妈妈有些奇怪了,他们在想:“为什么田田总是考第二名,而且和第一名的成绩只差几分,那他考第一名不也很容易吗?”
可爸爸妈妈不敢直接问田田,怕给孩子增加负担。于是,他们让邻居家的小女孩、田田的好朋友去问。小孩子之间的对话都是很坦诚的,他们不会互相隐瞒。
田田说:“我每次考第二,爸爸妈妈都很开心,会奖励我很多东西,我很满足了啊,为什么还要考第一,那多累啊。再说了,有时我也挺想考个第一名,让爸爸妈妈更加高兴,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上考场就有点儿紧张,本来会的题就做不出来了,结果就比第一名少了几分。”
案例深度解析
孩子总考第二三名,很多父母就会疑惑:“为什么总是没有进步?与第一名只差几分,为什么没有一次考到第一呢?”其实,除了孩子本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考场气氛的适应程度之外,父母对孩子成绩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促使孩子作出“考第二”的决定。
1.考场上出现“约翰逊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种约翰逊效应,说的是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即使平时表现再好,在竞技场上也会失败。这个效应得名于一位名叫约翰逊的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有素,表现出很强的实力,但每次上赛场后总是失利,这就是因为他的心理素质较差,得失心过重而导致信心不足。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孩子看起来也很努力,也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但真正上了考场后,他们经常会因适应不了考场气氛或对自己没有信心而紧张,于是就无法正常发挥。
2.父母“知足常乐”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和田田一样,他们认为考第二名,爸爸妈妈总会很高兴地夸他、奖励他,那他就很满足了,所以就没了进取心。事实上,第二名的确是不错的成绩,父母应该表扬、奖励孩子,但每次孩子考第二,父母都很知足,并大肆表扬、奖励孩子,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没有更高的要求,那他就轻轻松松地继续考第二名就够了。
另外,父母总是满足于孩子的“第二名”,对孩子没有更高的要求,就无法激发孩子的潜能,无法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一个人没有竞争意识,没有不断挑战的决心和信心,他当然就不会有多大的进步了。
心理学家支招
打破孩子“考第二”的“常规”,不是没有可能。只要父母适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教育方式,适时激励孩子不断挑战,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就能不断进步,取得新的突破。
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变孩子的心态、行为。
1.用“鲶鱼效应”激发潜能
喜欢吃沙丁鱼的挪威人,为了不让沙丁鱼很快死亡,便在沙丁鱼槽中放进一条它的“天敌”——鲶鱼。结果,遇敌的沙丁鱼都十分紧张,四处躲避,加速了游动,这就激发了沙丁鱼体内的活力,使它们存活了很长时间。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鲶鱼效应”,其意是竞争能激活人的内在潜能。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该运用鲶鱼效应,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让孩子勇于接受新的挑战,让孩子懂得:只有努力做到更好,才能获得更好的东西。比如,当孩子考第二名时,父母在奖励孩子的同时可以告诉他:如果下次进步到第一名,爸爸妈妈会满足你一个更大的愿望。这样,孩子就会更有动力,有斗志。
另外,父母可以用一些不思进取最终失败的负面事例教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只有竞争才有可能成功,自己的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2.给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父母可以给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对一个总考第二名的孩子来说,这个竞争对手就应该是“第一名”。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感的欲望,它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努力战胜对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孩子看到自己与“第一名”的差距,然后激励孩子去弥补差距,赶超对手。
当然,如果孩子成绩相对较差,还不是第二名,那父母就应循序渐进,选择一个孩子比较熟悉,水平略高一筹的“对手”。若孩子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太大,就容易使孩子产生望而生畏、高不可攀的心理,可能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
3.给孩子轻松的考场体验
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出现一上考场就紧张甚至恐惧考场的心理,父母可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鼓励孩子,让孩子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在平时生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做“模拟考场”的游戏,父母当监考老师,孩子是考生,在此过程中,父母给孩子更多言语关怀和鼓励,发现孩子情绪紧张,父母可以讲些小笑话、小故事等活跃气氛,让孩子体会到考场并不是那么可怕的。慢慢地,孩子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他山之石
爸爸姓名:秦可
爸爸职业:体育老师
女儿姓名:丽丽,8岁
丽丽是个聪明的孩子,自从进入学校,她的成绩一直不错,每次考试都能考到前十名,有时还会进前五,我和她妈妈都很满意。为了不给女儿过大的压力,我们从没有刻意要求她考到前三名甚至第一名。
可是,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女儿对同学说:“其实这次考试我能考到前三名呢,但是我每次考进前十名,爸爸妈妈就很高兴了,所以我故意把几道题做错了。我怕这次考到前三名,以后万一哪次考差了,爸爸妈妈会生气。以前茜茜(她们班第一名)就一直考第一名,但有一次她考了第二名后,她爸爸就罚她暑假的一个多月里都不许跟我们玩,让她在家学习……”
听了女儿的话,我才知道原来她还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但同学的经历让她害怕,所以她才刻意保持了目前的成绩。于是,我决定尝试激励女儿,让她变得更优秀。
因为我是体育老师,女儿从小就喜欢跟着我做运动、看各种体育比赛,她最喜欢看的是游泳比赛。于是,我就带女儿去游泳馆看比赛,希望借此激励她去争取更好的名次。
当比赛结束,冠、亚、季军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女儿比那几个运动员还要激动,她不停地称赞他们“好棒”“好厉害”。这时,我抓住机会说:“丽丽是不是也想像他们那样,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让大家都称赞你呢?”
“当然想啊,可我又不会游泳,也不擅长其他运动项目,怎么能站到领奖台上呢?”丽丽问。
我说:“你不能站到体育比赛的领奖台上,但是你可以在考试的时候努力考进前三名,那样你同样可以站在学校的领奖台上啊,学校不是经常表彰成绩优异的同学吗?”
丽丽点点头说:“爸爸,你说得对,我也可以考前三名,站在班里的领奖台上感受成功的快乐。”
那次之后,丽丽果然开始努力学习,之后一次考试竟然一下子考到第一名。我和她妈妈都很高兴,但在表扬的同时,为了不让她有压力,我们鼓励她:“丽丽这次考了第一名,真的很厉害,以后只要继续努力学习就行了,重在过程。只要爸爸妈妈看到丽丽在努力,考第一,还是第二、第三都没有关系。”
之后的时间里,我们经常激励女儿,女儿进步得很快,即使不是第一名,成绩也很不错,而且很受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5.你帮我报学习班,征求我意见了吗?
——巧妙应对孩子的叛逆心理
8岁的珍珍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放暑假了,但她起床时间并不比平时晚。放假这些天,珍珍要上3个学习班,有英语班、奥数班、钢琴班。
每天早晨,陈女士都很早起床叫女儿:“珍珍,快起来上学习班了,去晚了老师就走了,妈妈的钱也白花了。”
珍珍道:“妈妈,让我再睡5分钟好不好,这些天要上这么多学习班,我实在太累了。”
陈女士一边做早餐,一边继续叫珍珍快点儿起床。这样持续十多天后,珍珍终于忍受不了了。
一天,珍珍起床后在餐桌前吃早点,那时陈女士已经吃完,她便催促道:“珍珍,快点儿,别磨蹭了,怎么总是这么慢吞吞的,上奥数班要迟到了。”
“妈妈,我不想上奥数班和钢琴班,一想到这些我就头疼。我喜欢画画,我想上绘画班,可以吗?”珍珍怯怯地问陈女士。
陈女士生气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妈妈花了那么多钱给你报的班,你怎么可以说不去就不去,太不懂事了。”
珍珍觉得很委屈,原本她就不想上那些学习班,是陈女士非要让她上的。于是,她大声地对妈妈说:“那么,妈妈你报那些学习班的时候征求我的意见了吗?我根本就不喜欢上奥数课和钢琴课,可你还是逼着我上,根本就不尊重我!”
陈女士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需要被尊重,否则,孩子也不会尊重大人,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后来,陈女士应珍珍的要求,给她报了绘画班,珍珍学得很认真。
案例深度解析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逆反心理的孩子,这些孩子什么都喜欢与父母对着干。不过,最让父母头痛的,就是在学习上与自己对着干的孩子:你让他学习,他偏不学;你让他认真些,他偏马马虎虎。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呢?多是由于教养方式不当:
1.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习惯按照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要求孩子。尽管父母的出发点是不错的,是为孩子好,比如,帮孩子报一些学习班,可是,父母忘了,孩子有自己的需求与想法,报学习班只是父母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对各种学习班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无法用心去学。
2.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