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搞定难搞的孩子
826700000010

第10章 3岁宝宝 (9)

吮手行为源于口唇敏感期。成长心理学认为,婴幼儿通过吃手、啃玩具等行为,有意识地触摸周围的一切,对其大脑的发育、肢体肌肉的锻炼很有帮助,此时他的吮吸行为是无意识的。但两三岁宝宝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使得他们开始采用更加合理的探索手段,所以吮吸行为会逐渐消失。但如果3岁宝宝仍有吸吮手指的行为,家长就需要给予一定的干预,以免孩子形成不良习惯。

孩子爱吃手,通常因为如下原因:

(1)3岁宝宝还不能正确处理心中的不良情绪,在感到紧张、恐惧、不安、无聊、委屈、沮丧时,为了排解心中的压力,就会本能地吮吸手指。

(2)有些孩子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而吸吮手指。尤其是那些经常被忽视的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会故意在家长面前吮吸手指。

【解决方案】

(2)父母过于强硬,孩子会通过哼唧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4)

对3岁宝宝吸吮手指的坏习惯,家长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告诉孩子手上有我们眼睛看不见的细菌、病毒,吸吮手指会把细菌、病毒吃到肚子里,那样就会生病。所以不想生病的话,就不要吸吮手指。

(2)告诉孩子有不良情绪时要告诉爸爸妈妈,并教会孩子常用的表达情绪的语言以及词汇。在孩子正确表达了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家长要尽可能用身体接触的方式安抚宝宝,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这样就帮助孩子形成了正确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

(3)尽量不让孩子感到无聊、寂寞。有时间,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有孩子的朋友家做客,让孩子与其他孩子玩耍。

【误区警示】

发现孩子爱吃手,父母不能这样做:

☆打孩子的手。不管什么情况下,粗暴地强行阻止孩子,都是不对的。

☆由着孩子来。吮手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

黏人

【释义】

黏人是指3岁宝宝因为依恋心理、独立性差、安全感差,而引发的对于家人,尤其是妈妈,超出寻常的依赖和眷恋。比如不允许妈妈离开自己的视线,只要妈妈在就黏在妈妈身上等,甚至拒绝与陌生人或者同伴接触。

从成长心理学角度来看,婴幼儿对于母亲的眷恋是正常的,三四岁的孩子更喜欢母亲陪伴也是非常正常的,直至满5岁,90%的孩子才能对母亲的离开坦然处之。所以,3岁宝宝的依恋是成长的必然,而且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信任感。

【典型表现】

即使已经熟悉了幼儿园,在妈妈离开的瞬间,孩子还是感到难过。

有些孩子没有母亲的陪伴就难以入睡。

一些安全感差的孩子,强烈要求母亲每时每刻陪伴自己,不能接受母亲离开自己的视线。

【多发情形】

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加容易出现黏人的行为。

在孩子感到紧张、不安时,孩子更容易出现黏人行为。比如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求妈妈时刻陪伴自己,即使放学后和妈妈在一起时,也不能接受妈妈离开自己的视线。

在孩子受到较大刺激时,更容易出现黏人行为。比如从高处摔下来受伤时,或者妈妈没有告诉孩子“偷偷”出差归来后,孩子更容易出现黏人行为。

【错误成因】

3岁宝宝的黏人行为,一般有以下原因:

(1)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只有一个人照顾,很容易对这个人感到安心,而排斥其他人,甚至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处时也感到不安。所以就会出现只黏一个人的情况。

(2)突然带孩子到陌生的环境中,孩子因为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对周围的人感到不安,就会出现黏人的行为。比如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孩子因为感到不安而时刻缩在爸爸妈妈怀里。

【解决方案】

孩子爱黏人,父母可设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信心:

(1)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家庭成员都参与照顾孩子。尤其是爸爸,不要把照顾孩子日常起居的事情完全交给妈妈。让所有家庭成员照顾孩子,孩子就不会出现只黏一个人的情况。

(2)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创造更多机会,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见识更多的人,结识更多的同伴,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对外面的环境感到不安,进而避免黏人情况的发生。

(3)爸爸妈妈外出时,不要怕孩子哭而“偷偷摸摸”,正面告诉孩子自己现在要外出,并告诉孩子回来的时间,孩子就不会因为找不到爸爸妈妈而感到不安。

【误区警示】

对孩子的黏人行为,父母千万不要这样做:

☆感到厌烦,并因此批评孩子。这样做只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对于纠正孩子的行为没有任何帮助。

☆外出时,总是偷偷地走。这样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反而更加黏人。

害怕交往

【释义】

害怕交往是指孩子因为胆小、不敢尝试、没自信等原因,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与同龄人交往的行为。

【典型表现】

有些孩子很想和小朋友玩,但看到对方玩得热闹,却缺少勇气参与,自己一个人偷偷在一边玩。

【多发情形】

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不敢与同伴交往的行为。

在与同伴玩耍时受到过伤害的孩子,往往会因为曾经有过的不愉快的交往体验而出现不敢交往的障碍。

【错误成因】

孩子出现交往障碍,一般有如下原因:

(1)性格原因。内向、害羞的孩子,往往羞于主动和陌生孩子搭讪,于是就出现了交往障碍。敏感的孩子,往往在与小朋友搭讪前,先想对方会不会不接纳自己,会不会欺负自己等,想太多了,就会产生不敢与人交往的恐惧心理。

(2)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怕孩子与同伴一起玩时受到欺负,尤其是孩子受到欺负后,就不断告诉孩子不要和别的孩子玩,他们会打你。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同伴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出现社交障碍。

(3)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孩子。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想与别的孩子玩时,不知该怎么表达。加之3岁宝宝自尊心都很敏感,一旦对方不理会自己的请求,孩子就会感到受了伤害,进而出现交往障碍。

【解决方案】

孩子出现交往障碍,家长可做如下引导:

(1)给孩子找个“保镖”。发现孩子胆小,不敢与其他孩子交往,家长可给孩子找个“保镖”,如经常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的大孩子。如果找不到父母就亲自上场,陪伴孩子与陌生孩子一起玩。这样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消除交往障碍。

(2)父母可与孩子玩问路等游戏。这些游戏可帮助孩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可帮助孩子熟悉与同伴交往时,可能会遇到的场景,学习社交经验,从而让孩子变得自信。

(3)先从孩子熟悉的同龄人开始。对出现交往障碍的孩子,家长可从孩子熟悉的同龄人开始,帮助孩子重新建立交往的信心。比如请孩子幼儿园的小伙伴到自己家里玩,请朋友或同事家的孩子一起去游玩等。从孩子感到熟悉的同龄人开始,可以帮助孩子重建交往的信心,进而扩大到陌生的孩子。

【误区警示】

孩子不敢与小朋友交往,父母不可这样做:

☆过度保护,不让孩子出门。这样会使孩子独立性差,更加不敢与小朋友交往,不利于发展孩子的交际能力。

☆贬低孩子,骂孩子“窝囊”。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3岁孩子尚不能自我评价,自己好不好全由大人说。如果孩子感觉自己被人视为“胆小鬼”,有可能就不愿再去尝试那些“胆大”的做法而维持“胆小”的状态。

固执

【释义】

固执是孩子坚持己见、不能接受建议、不容易被说服的现象。孩子固执有两种:一种是无理取闹型;另一种是自我服务型,如孩子想要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脱衣服、洗脸、吃饭,等等。

从成长心理学角度分析,固执是孩子自我意识强、有主见、想独立的表现。孩子会在不断提出并坚持不成熟的自我主张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克制、关心别人等社交规则。

【典型表现】

对于父母的提议,一律说不,并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个性固执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死硬”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父母强行让他做什么,如他不想洗脸,你强行给他洗,他就会哭闹不停,或你洗完后,他故意用手拿泥土往脸上涂。

【多发情形】

这种行为在孩子与父母相处,特别是孩子有不良情绪时,更易发生,有些孩子甚至无理取闹,比如非要吃一些已经变质的食物,等等。

【错误成因】

3岁宝宝固执,一般有如下原因:

(1)3岁宝宝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如果这种想法和主见与父母的相左,孩子一般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就成了父母眼中的“小固执”。

(2)探索的表现。3岁宝宝有很强的探索心理,看到新鲜的事物就想研究一番,如果父母怕孩子损坏物品,孩子必然会“固执己见”。在做同一件事情时,家长往往给了孩子“最好用”的方法,但是孩子对这件事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就想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比如洗手、洗脸等。这种探索行为,在家长看来就变成了固执。

(3)有些孩子固执、哭闹,是一种试探和威胁家长的行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父母答应自己想做的事情。

【解决方案】

3岁宝宝固执,家长可用以下方式引导:

(1)给孩子自由的空间。3岁宝宝想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顺从”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去做。比如穿衣、吃饭这样的事情。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不再固执,还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对无理取闹型固执的孩子,家长可冷处理。比如孩子非要去拿危险的物品,或者去做一些无理的事情,家长可明确指出这种要求不合理,然后走开,让孩子自己冷静一下。

(3)制定规则。让孩子做主的同时,也要为孩子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等等。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不但会让孩子感到受到尊重,还能让孩子自我约束自己。

【误区警示】

发现孩子固执,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做:

☆强制孩子服从。这样既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又有可能使孩子永远丧失主张自我的能力。

不好好吃饭

【释义】

不好好吃饭是指孩子在吃饭时,因贪玩或注意力不集中,而边吃边玩、家人喂才吃等不良行为。

【典型表现】

有些3岁宝宝吃饭时,不能坐在餐桌前,安静进餐,而必须边看电视边吃、家人喂一口就吃一口、食物含在嘴里很久不咽、挑食、追着喂饭才吃、边玩玩具边吃,等等。

【多发情形】

这种行为在家时比较多发,如在幼儿园,则比较少见。

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好的进餐习惯的话,也比较容易出现这些不良行为。

【错误成因】

孩子不好好吃饭,一般有如下原因:

(1)从小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如,从小就追着喂孩子吃饭、只喂孩子喜欢吃的饭菜、不按时让孩子吃饭等,长期如此,孩子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吃饭问题。

(2)孩子没有建立饿和饱的概念。很多家长习惯在家里准备很多零食,一旦孩子饿了就拿给孩子吃。长期如此,孩子就没有饿和饱的概念,也没有定时定量吃饭的概念,就会出现只吃零食,不吃正餐的状况。

(3)家人溺爱所致。对孩子的进餐习惯等不加约束,孩子误以为吃饭是为了爸爸妈妈,结果导致对吃饭这件事兴趣不高。

【解决方案】

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要从根源入手,帮助孩子校正这个不良行为:

(1)不给孩子买零食,尤其是垃圾食物。因为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零食而不吃主餐。

(2)固定开饭的时间和地点。如,每天中午11点半吃饭,大家都坐在餐桌前,安静进餐。不要边吃边看电视,更不要边玩边吃。

(3)吃饭时间也要有所限制。可以摆一个小闹钟在旁边,每个人只能用半小时时间吃饭,时间到了,即使没吃饱也不能再吃了。这会让孩子有紧迫感,避免边玩边吃等行为。

(4)给孩子准备自己的餐具并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自己吃饭不但能增添吃饭的乐趣,也对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好处。

【误区警示】

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千万不能这样做:

☆严厉地批评孩子。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告诉孩子吃饭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与家人一起品尝美食,尤其是感到饥饿的时候,更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所以,千万不要在饭桌前批评孩子,更不能因为孩子不吃饭而严厉地批评他。

☆孩子不吃正餐,怕孩子饿着,饭后给孩子开小灶。这样不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进餐习惯,会加重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