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845800000013

第13章 一举一动 尽善尽美 (4)

“一年多以前,胡锦涛作为国家副主席访问美国时,西方媒体普遍发出‘谁是胡’(Who is Hu?)的疑问。但今天,没有人再提出如此愚蠢的问题。胡锦涛已跻身于大国领袖行列,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峰会上,他不仅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领导人沉稳、开放和富有人性味的形象,而且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说胡锦涛是APEC会议上最受关注的领袖之一,那么,中国则是此次会议最受欢迎的国家。据一项有150名曼谷商界人士参与的调查显示,中国在APEC 21个成员中,所得肯定票达到76%;第二名是日本,位居第三的是美国。……胡锦涛在曼谷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坦诚热情,沉稳从容,充满自信。”再如:

人民网澳门2003年12月11日电:据香港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贯穿全程一个半小时,始终以温文尔雅风度,令全场数百名师生折服。

要说明的是,仪表包括容貌、身材与体型,但是一个人的长相并不就等于仪表与风度。比如2003年12月23日下午,外交部长李肇星通过外交部网站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时,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网友1221:“如果别人说你长相不敢恭维,你怎么想?”

第二节 美感训练 (3)

李肇星:“我的母亲不会同意这种看法,她是一位山东农村的普通女性,曾给八路军做过鞋。她对我的长相感到自豪。我在美国最大的大学俄亥俄大学演讲时,近3000学生曾起立给我3分钟的鼓掌。如果我的工作使外国人认为我的祖国是美好的,就是我的幸福和荣耀。当地的美国教授对我说:‘看起来,你看重的是你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看得很轻。’这正如美国有句偐语: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

虽然李肇星外长的身材与长相“不怎么样”,但仍不失为一位很有风度的出色外交家。

事实证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讲话谦和有礼;无知无识、情调卑下者讲话才粗鲁、傲慢。风度虽然不等于德识才干,但风度却是德才的外化。管理者要使自己有风度,必须加强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磨砺。

三、美感与口才

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和评价。美感作为一种美的欣赏活动,在言语交际中也是存在的。当对方谈吐隽永,犹如高山流水,或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时,你会产生一种愉悦钦羡之情,这就是口才引起的美感。

对于美感的社会根源及其反映形式的特征,在美学领域里是一个众说纷纭、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试图就引起口才美感的社会根源、口才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以及欣赏口才美的共性与个性、口才美的客观标准等问题,简单地谈谈。

1.口才美感的社会根源。

对于美感的社会根源和性质,不同的美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认为美感的产生完全由于“神灵”的凭依和“迷狂”,这是柏拉图对美感所作的神秘主义的解释;认为美感虽不是由理式或神的事物所引起的,却是由于天生的“内在眼睛”“内在感官”分辨出的,这是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的看法;休谟和康德否定美感认识的客观内容,认为美感只不过是一种不反映客观美的主观情感的表现;车尔尼雪夫斯基虽是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但在美感问题上跟费尔巴哈一样具有抽象的直观的性质,不理解美感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为人跟动物一样,为生命所需,必然要激动,因而产生美感。

我们与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不同,我们认为美感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社会实践,它的性质和发展也是由人类实践所决定的。而且,美感是客观美的对象的能动反映,它的反映形式的各种特征,又是由美的对象特征所决定的,是美的特征的反映。

言语美感的产生和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类最早的“吭唷吭唷”派诗歌就是为合着生产劳动的节奏和呼喊的顺口而产生的,一开始就具有了人的社会性质。人们从“吭唷吭唷”的诗歌里直观到自身自由创造的能力,因而感到快慰与喜悦,所以感觉到是美的。而人的感官和感觉,也是在社会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语言的逐渐发展,也是和听觉器官的相应完善化同时进行的一样。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

这说明,人的感觉不单可以认识事物的自然属性,而且可以认识“人化了的自然界”。比如对“吭唷吭唷”的诗歌,人不单认识它的声音、节奏,而且能认识它所具有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多方面的社会意义。到了《诗经》时代,“风”诗是最早流传于民间、能够歌唱的口头文学。在《诗经》里已经出现了对仗工整、押韵有规律的诗句。到了南北朝时,沈约著有《四声谱》,创立了“四声八病”说,旨在强调诗歌的音乐美。他提出:“夫子色相宜,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沈约等的这种诗歌理论,正反映了他们对诗歌语言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情趣的产生,不是由于别的,而是由诗歌创作的实践和社会历史的水平所致。中国的诗歌,发展到魏晋,与散文一起日益骄偶化,使人们进一步有意识地注意文字声音的对偶,从而重视声律问题。另一方面,当时佛教传人中国,佛经译读给中国音韵学的研究以启发,孙炎初创反切法,李登作《声类》,出现了最早的韵书。文学语言本身的发展和历史的原因,为沈约的声律论创造了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人类就这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外在的物质文明世界,同时也构造了我们内在的精神文明世界,产生了人的审美意识。

在原始社会中S美感产生的初期,美的对象与实用的对象是不可分的。其后,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人类想再度体验到创造劳动的自由的喜悦,特别是原始艺术(比如诗歌)的发展,发展了人类的审美需要和美感能力,丰富了人的情感,发展了人的认识和想象力。只有当主要为满足审美需要的要求产生以后,人类的美感认识才从对象的实用价值的认识中区别出来,日益得到相对独立的发展,而成为远离劳动的那种“更高的凌驾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但美感不论看起来多么远离劳动生产,可是它的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和概念,总是由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决定的。当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条件有了改变与发展之后,人们的美感,审美趣味也必然或先或后地随之改变和发展。

2.口才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

美感是对美的对象的认识,是在对象中观察到作为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感到一种快慰与自由的喜悦。这种认识必然带有鲜明的情感体验与情感态度。所以,美感作为一种特殊认识的反映形式,它的特点是认识与情感的结合。比如人的言语交际活动,它不仅能使人认识到生活的真理,使人达到交际的目的,而且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审美享受。所以我们说,口才美感的本质在于:它是在言语交际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吭晴吭晴”诗歌就是为协调劳动而进行的言语交际),由口才美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不同于逻辑认识的反映形式。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关于美感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问题,和其它美学问题一样,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康德和克罗齐,他们认为审美认识绝对排斥理性的思维活动,只是靠“直觉”获得快感。我们认为,审美认识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既不能把它等同于理性的逻辑认识,也不能绝对夸大审美的感性特征而否认审美过程中的理性思维活动。

口才的美感认识和其它认识一样,也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这是因为美的口才必须具有口语这样的感性形象,不首先感知美的口语特征,我们便不能得到情感的体验,引不起美感。

人所具有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要欣赏口才之美,既要有欣赏语音的耳朵,又要有欣赏讲话者的仪表、风度、态势语的眼睛。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视觉和听觉可以综合为一个整体性的形象,这是与美表现和反映生活的形象相一致的,零碎的形象或不完全的形象是不美的。比如一个具有好的口才的管理者,当我们欣赏他的口才美的时候,总是把他的仪表、风度、态势语和口语综合起来欣赏,而我们则必须视觉与听觉相配合才能感受得到。这种配合,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不同的感官可以给我们提供在质上绝对不同的印象。因此,我们靠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体验到的属性是绝对不同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3页)这些不同的感觉又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所以,“科学直到今天并不抱怨我们有五个特殊的感官而没有一个总的感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3页)在欣赏口才美的时候,靠了我们各种感官的内在联系和互相补充,这才能够完整地认识口才美的不同方面,获得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美感认识虽然不能离开感觉和知觉等感性因素,并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而包括着理性认识内容。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形式,生动可感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一定的生活内容。管理口才尤为如此。管理口才不仅有具体的口语形式,而且有讲话者生动可感的态势形象,还有口才所反映出来的人的自由创造活动的本质,以及一定的管理工作内容。认识管理口才美的本质和内容,单靠视、听感觉活动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理性认识,有思维活动。比如听当代著名演说家李燕杰老师的《思想教育怎样“人脑”》的讲演,光欣赏李老师的风度、仪表、态势、口语,或只注意听那些正反两方面的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而没有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就不能理解讲话的底蕴和所阐述的深刻哲理,也就体会不到李燕杰老师口才美的真谛,感受不到美感的愉悦。

美感认识中的理性认识因素,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认识中的理性认识。逻辑中的理性认识虽然从感性认识出发,但它最后要排斥一切感性认识的因素而抽象出概念、判断和推理。可美感认识的理性,并不排斥一切知觉、表象等感性因素而存在于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之中,即存在于对美的感性形象的品评与体验之中。比如前面谈到听李燕杰老师的演讲,我们边听边欣赏李老师的口才:他的举止、风度、语言、声音等。同时我们边听边在心里评价着:“这些话能摸到青年人的脉搏”,“这些话能触接青年人的灵魂”,“这些话既入情又人理还人实”。中国历代的“诗品”、“画品”、“书品”,都是欣赏、判断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我们的“话品”也同样如此,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正所谓“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钟嵘《诗品序》)

毛泽东同志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美感就是这种理解之后的感觉,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内容。

第二,情感与认识的统一。

美感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对于对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心理反映。情感反映与认识不同,它不仅反映对象本身,而且反映对象对人的一种关系,即对象是否符合人的社会需要与理想的一种主观态度。

我们在聆听管理者讲话时,情感体验特别明显。即便是一个很有口才的管理者,如果他讲话的内容不是听众所需要或不符合听众认为应该如此的,那么听众就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听众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大地上的美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生活与美学》第11页)说明美感的愉悦和欢乐,总是对美的对象和生活密切相联的,是对它们的肯定态度与评价、认识与反映。而且,美感中的情感不仅表现着人的一般需要,还包含着审美需要的满足,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