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郭沫若翻译研究
848800000028

第28章 英语译作 (1)

《雪莱诗选》作者与作品

雪莱(1792—1822)是与拜伦齐名的欧洲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其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常任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又惯用梦幻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1822年渡海遇风暴不幸船沉溺死。郭沫若翻译了雪莱的《西风歌》 Ode to the West Wind,现通译为《西风颂》。《欢乐的精灵》《拿波里湾书怀》《招不幸辞》《转徙二首》其一作于1816年;其二作于1821年。《死》和《云鸟曲》等八首,译于1922年,载1923年2月上旬《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初收1926年3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雪莱诗选》,后收入《沫若译诗集》。郭沫若所译《西风歌》中的诗句“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 阳春宁尚迢遥?”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翻译背景

作为中国最出色的翻译家之一,郭沫若译介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结合了时代的呼声,深受人民的喜爱。尤其是他翻译的诗歌,更是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雪莱诗选》是郭沫若的诗歌代表译作之一。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就是受到雪莱等英国浪漫主义诗派的引导,走上了浪漫主义文学道路。他在《〈雪莱的诗〉小引》中写道:

雪莱是我最敬爱的诗人中之一个。他是自然的宠子,泛神宗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儿。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雪莱的诗歌心如像一架钢琴,大扣之则大鸣。小扣之则小鸣。他有时雄浑倜傥,突兀排空;他有时幽抑清冲,如泣如诉。他不是只能吹出一种单调的稻草。

他是一个伟大的未成品。宇宙也只是一个永远的伟大的未成品。古人以诗比风。风有拔木倒屋的风(Orkan),有震撼大树的风(Sturm),有震撼小树的风(Stark),有动摇大枝的风(Frisch),有动摇小枝的风(Maessig),有偃草动叶的风(Schwach),有不倒烟柱的风(Still)。这是大宇宙中意志流露时的种种诗风。雪莱的诗风也有这么种种。风不是从天外来的。诗不是从心外来的。不是心坎中流露出的诗通不是真正的诗。雪莱是真正的诗的作者,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郭沫若正是在翻译雪莱诗歌时提出了自己著名的“共鸣说”:

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话,不是沐猴而冠。男女结婚是要先有恋爱,先有共鸣,先有心声的交感。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我和他结婚了。——我和他合而为一了。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的一样。

译作赏析

郭沫若认为诗歌翻译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原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重现诗歌的韵味,因此他主张“风韵译”,即理想的翻译应以原文的气韵不许走转为标准,至于原文的字句不必逐字逐句地呆译。这对于有着杰出的文学家兼翻译家的郭沫若来说是游刃有余的。通过他对《雪莱诗选》和其他英诗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的翻译虽然并非和原文字字对应,却很好地保留了原作的气韵和风味。我们可以从韵律、用词和句式这三方面加以分析。

1.韵律

以《西风歌》最经典的最后一节为例:

原文:

Make me thy lyre, even as the forest is:

What if my leave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

The tumult of thy mighty harmonies

Will take from both a deep, autumnal tone,

Sweet though in sadness. Be thou, Spirit fierce,

My spirit! Be thou me, impetuous one!

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

Like wither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

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

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d hearth

Ashes and sparks, my words among mankind!

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d earth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郭沫若译文:

请把我作为你的瑶琴如像树林般样:

我纵使如败叶飘飞也是无妨!

你雄浑的协调的交流

会从两者得一深湛的秋声,虽凄切而甘芳。

严烈的精灵哟,请你化成我的精灵!

请你化成我,你个猛烈者哟!

请你把我沉闷的思想如像败叶一般,

吹越乎宇宙之外促起一番新生!

你请用我这有韵的咒文,

把我的言辞散布人间,

如像从未熄的炉头吹起热灰火烬!

请你从我的唇间吹出醒世的警号!

严冬如来时,哦,西风哟,

阳春宁尚迢遥?

郭沫若最初的诗歌强调自然流露,主张形式绝对自由,重视灵感,他的译作也同样如此。从郭沫若的翻译可以看出,他抛开了原诗的格律、节奏和用韵而融化了原文的思想,重新安排。显然,他的译文打乱了原诗语序词序的安排,仿佛并不是翻译的诗歌,是他重新创作的作品。通过郭沫若的翻译,原诗情景交融的境界和对革命前途乐观的信念跃然纸上。

2.用词

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学所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以诗歌最为广泛和突出。英国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尤为明显。郭沫若是这一时期的文学领军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和翻译的语言都有着不拘于时,明快自由的特点。但因为五四时期正是新诗蓬勃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郭沫若的翻译用词古朴文雅,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因而更能受到读者的广泛接受。请看《拿波里湾书怀》第一节:

原文:

The sun is warm, the sky is clear,

The waves are dancing fast and bright

Blue isles and snowy mountains wear.

The purple noons transparent might,

The breath of the moist earth is light,

Around its unexpanded buds;

Like many a voice of one delight,

The winds, the birds, the ocean floods,

The Citys voice itself, is soft like Solitudes.

郭沫若译文:

日暖天清,

海波跳跃速而明,

蓝鸟雪山头

紫色阳光稳浸,

湿土的嘘息里,

幼芽笼住轻轻;

风吹,鸟啼,海荡,

欢乐之交鸣,

城市不哗,也如山林清韵。

译文中的“日暖天清”、“阳光稳浸”、“欢乐之交鸣”等措辞都有一种古典的美,描景状物,娓娓道来,使读者身临其境。

3. 句式

郭沫若的翻译不拘格式,不拘泥于原诗的句式。因为他认为“译诗不是鹦鹉学话,不是沐猴而冠”。

例如,郭沫若运用骚体来表现《招不幸辞》(Invocation to Misery) 第一节的哀恻情调和婉转音节:

原文:

Come, be happy!-sit near me,

Shadowvested Misery:

Coy, unwilling, silent bride,

Mourning in thy robe of pride,

Desolationdeified!

郭沫若译文:

欣欣而来兮坐我身旁,

汝以影为衣兮“不幸”姑娘:

汝含羞而强就兮容何窈窕,

汝华饰而悲伤兮虽孤寂而崇高!

此外,郭沫若还用五言诗的形式重现了《转徙二首》(Mutability,又译作《无常》)所表达的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例如“其二”的最后一节:

原文:

Whilst skies are blue and bright,

Whilst flowers are gay,

Whilst eyes that change ere night

Make glad the day;

Whilst yet the calm hours creep,

Dream thouand from thy sleep

Then wake to weep.

郭沫若译文:

天宇犹清明,好花犹娇丽,

良夜犹未央,两眼犹未启。

幽期犹暗移,好自贪欢睡——

入梦无几时,睡醒而流泪。

虽然郭沫若的翻译在形式上不是完全忠于原作,但他的译作却成功地保留了原作的风味,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内涵。这是因为,郭沫若充分熟悉和理解了原作及作者,并将自己的感情投射进了作品,因而他能自然地重现原作的风韵。正如他本人所说“男女结婚是要先有恋爱,先有共鸣,先有心声的交感。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我和他结婚了。——我和他合而为一了,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的一样。”

译作简介

《英诗译稿》是1969年3至5月间,郭沫若据日本学者山宫允所赠送的《英诗详释》一书所选的近60首短诗中挑选出50首翻译而成。该书由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郭平英整理,由成仿吾作序,并在书后附有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郭平英的整理后记,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81年5月出版。该书采用英汉对照的方式,并对每一首诗的原作者进行了简介,其中8首诗的后面还保留了郭沫若翻译时所写的附白。这些批语,“文字很简短”,却能反映郭沫若“对于诗歌创作的一些见解”,“对于我们了解原作”,以及了解郭沫若本人的创作风格都有一定的帮助。

翻译背景

郭沫若自1947年5月结束了《浮士德》第二部的翻译之后,二十余年没有比较集中地从事过翻译工作。《英诗译稿》是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仅有的一本译作,也是他一生大量译作中的最后一本。这部译作,为郭沫若一生孜孜以求的翻译事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山宫允的《英诗详释》出版于1956年。郭沫若将“译文就写在原书四周空白处”,“当时正是整个文化事业凋敝萧疏的时候”。郭沫若“默默地将它们译出,未加誊写,便放置一旁”。

郭沫若为何在将近晚年的时候,在“整个文化事业凋敝萧疏”的“文革”期间重操译笔,翻译这些“英美文学中平易,有趣的,短的抒情诗”?成仿吾认为“在他将近晚年的时候回到翻译这种抒情诗”是“由于偶然的原因”。成仿吾同时提出“难道我们就不能从他的这种经历中得出某些可能的推理吗?”这一意味深长的问题。他接下来给出的答案是:

从他最后竟翻译了这样的抒情诗,是否至少他主张,不管你叙景或叙事,总要重视内在的节奏,并且最好有脚韵。先生则认为,成仿吾的这种解释,“仿佛郭沫若仅仅在注意诗歌的形式,表现着某种关于诗的见解”。这是“一种狭隘的推理”。他认为,郭沫若翻译《英诗译稿》,除了有其形式上的诗美的注意,甚至有消遣除闷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他“渴望开拓视野、眷顾外国文化的眼光”,同时,还有着精神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