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统治者为了战争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民工把原短途道路加长,断头接通,小道加宽,以利行军作战。相传公元前316年左右便大规模整治小道,使秦蜀主道贯通。这时期由于铁器的出现,生产工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在危岩上凿孔架木成栈道,为蜀道的成型创造了条件。蜀道贯通,文献有记载,《战国策》云:“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史记》曰:“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由短途小道发展到能行军的千里栈道,这是中国蜀道建设史上的一次飞跃。
四、蜀道的发展阶段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各国都按需要大力兴建行军线路。蜀汉丞相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曹魏,先后新修了祁山道(天水至徽县)、马鸣阁道(白水关至葭萌关)、嘉陵道(略阳至广元)、景谷道(文县至青川)等战略线路。曹魏军进军蜀汉因路径难行,便“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打通无人之地的阴平道。古蜀道因战争而发展起来。
五、蜀道的完善阶段
唐宋时期,逐步建立健全道路管理机构和制度。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政权的稳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交通发展,开辟了通向四方的驿道。其中一条自长安经凤翔、成都达西南各地。为方便官吏、邮递、商贾往来,沿线成立了驿铺。到了宋代,道路管理机构、制度逐步完善健全。
六、蜀道的整修阶段
蜀道的整修贯穿在各个时期。蜀道贯通建成后,或因战争毁坏,或因自然损毁,时毁时修。元代开始,统治者为了通达边情、巩固统治,对蜀道的山路、桥梁、栈道、驿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修。明清为促进经济发展,对蜀道加宽路面,石墙砌埂,开沟利水。明正德年间,剑州知州李璧倡导在蜀道旁广植行道树,形成“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绿色长廊。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对蜀道进行一次普遍整修,改善了蜀道行路难的状况,并以州县为单位建立古道轮流岁修制度,使整治工作形成制度化、经常化。
七、蜀道的拓展阶段
1937年川陕公路建成通车后,古蜀道陆上现代化交通工具逐渐发展,古蜀道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新中国成立后,宝成铁路、绵广高速公路通车,彻底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应该说这是古蜀道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拓展。
古蜀道从群众自发踩踏的民间小道发展为官方有计划地建设的通途大道,由断头、短途发展为贯通秦蜀走廊的长途线路,历代筑路群众历经千辛万苦,为华夏留下了文明的轨迹。
第三节 蜀道功臣留史册
历代开凿、整修蜀道,人民群众出力最多、贡献最大,他们是真正的筑路英雄,可惜大都没有留下姓名。
在开凿、整修蜀道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和地方官员倡导建桥补路,率众护路,他们是建筑蜀道的功臣。这里,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摘编列表如下:
第四节 筑路技术堪称绝
历代民工中的能工巧匠在开凿、整治蜀道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五项。
一、沿河筑路
筑路民工在蜀道施工前总要考虑到尽量减少填方、挖方,安全避险。虽没有测量仪器,但都认真进行了目测,尽量做到“择易而行,择捷而道”。许多路段,都顺着河谷修筑,比如褒斜道北段沿斜水而上,翻过秦岭,南沿褒河河谷而下;子午道沿子午河、洵水行;傥骆道顺傥水、骆水而建;嘉陵道、金牛道广元段基本上顺嘉陵江上游而行;景谷道、马鸣阁道顺白龙江而下。
因河谷起伏不大,便大大减少了填土、挖土工程量。
二、横岭越垭
蜀道有些路段沿山脊开道,依山势取道。广元至剑门关古道就是沿山下平坦地带开路。有些地段往往高山挡道,线路翻山困难。筑路工人便寻找最低的山口即“垭口”,如米仓道取草鞋坪垭口、卡门垭口,以减少筑路的难度。
三、陡险盘旋
筑路工人遇到险峻大山而又无垭口开道时,又想出奇招,在山上开凿“之”字形盘山道路。如金牛道要穿越的川陕交界的七盘岭,此处是秦岭南段余脉,主峰海拔1200米,“上有千仞岩”、“下有万丈溪”(潘时 《七盘关》)。筑路工人在环山迂回险要地段开山路七盘而上,当地群众形容其“一曲一盘盘入云”,终于解决了陡险筑路的难题。
四、火焚水激
东汉初,褒斜道上开凿石门时,能工巧匠们面对坚硬的岩石,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了“火焚水激”的爆破法,即先用大火焚烧岩石,烧红后泼以冷水,如此反复多次,使岩石逐渐松散脱落,然后用钢钎、尖锄挖去余渣,效果很好。清人贾汉复作《栈道歌》赞曰:“积薪一炬石为坼,锤凿既加如削腐。”这是筑路民工惊人的创造,他们用此法打通了一条长16米多的石门,开创了世界隧道建设的先河。
五、绝险设栈
蜀道沿途重峦叠嶂,关隘重重。先民们为了打通行道,在那绝壁悬崖、下临深涧的险要陡壁上凿洞架木,上铺木板,以通行人。这种绝壁凿石、插木为梁、凌空飞架的道路叫栈道。
工人们在历代筑路劳动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总结出这套“沿河筑路、横岭越垭、陡险盘旋、火焚水激、绝险设栈”的筑路技术,胜利地完成了蜀道的宏伟工程。这些技术,至今仍有借鉴价值,弥足珍贵。
第五节 蜀道精神代代传
历代筑路工人,历经千秋百代,在茫茫的秦巴大山中打通了秦蜀古道,不仅为人类留下了宏伟的蜀道交通线路工程,而且留下了“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蜀道精神。
“不畏艰险”。蜀道沿线地貌复杂,地形险峻,山高谷深。筑路工人在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地方,以最简单原始的落后工具,攻难克坚,不畏艰险,闯过道道难关,凿石开路,化险山为通道,变关隘成要道,顺应自然,跨越天险,终于打通了千里蜀道,创造了人类奇迹。
“勇于探索”。修筑蜀道遇到许多技术难题,比如悬岩绝壁,无路可通;山高坡陡,修路艰难。筑路工人开动脑筋,不断探索,迂险就易,伴水而行,创造了被誉为“崖壁上的长城”的凌空栈道;采用“火焚水激”法,开凿了世界上第一条人工隧道褒斜道石门。这是筑路工人智慧的结晶、不断探索的成果。
“百折不挠”。蜀道线路筑成后,或因战争破坏,或因自然和人为损毁,经常造成线路堵塞、交通中断、路段损毁,沿线工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及时抢修、整治,确保古蜀道畅通无阻。几千年来蜀道路线就是这样修好又损毁,损毁又修好,反复循环;而护路群众则不屈不挠,战斗不息。
“无私奉献”。千千万万筑路工人是蜀道维护的施为者,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平时流汗,受伤致残,无怨无悔。许多人为古道而献身。
蜀道精神蜀道魂,根深叶茂,彪炳千秋,代代相传,是留给后人无价的精神财富。
21世纪初,蜀道沿线城市地方政府弘扬蜀道精神,深刻认识到:“振兴川陕,蜀道先行。”广元市委、市政府先后七次邀请古建筑专家学者考察剑门蜀道,形成《中国蜀道文化线路简述》文本。2009年11月由广元市牵头,邀请蜀道沿线11个城市召开“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会议。会上形成《中国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广元宣言》。各市增进了解,加强合作,进行整体保护,联合申遗,努力将蜀道文化线路的巨大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新形势下,传统的蜀道精神升华为“开放、跨越、和谐、发展”。新蜀道精神激励沿线人民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