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把话说到心坎里把事做到点子上
902900000017

第17章 这样的话,请温柔点说 (3)

永远别说抱歉。还是得珍惜自己的时间,如果你道歉的话,就好像是在为做错一件事而道歉,这样一来你拒绝的理由也就显得不甚充分了。我知道,在这种场合下,说“对不起”这三个字是很有诱惑力的,我们常常说“对不起,但是……”或者“我多希望能帮你,但是很对不起,我没办法帮你。”这类的话,这是因为我们拒绝别人的事后会觉得很不舒服。但是,还是那个问题,这样一来,你会向别人传达错误的信息。

友善的话,请和颜悦色说

友善是什么呢?友善是天空,包容天地间的万物;友善是氧气,孕育新的生命;友善是阳光,是雨露,照耀、滋润着美德的生成。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少年在企图行窃时,被躺在床上的一位女孩发现了。女孩并没有报警,而是装作并不知道他是小偷,热情地邀请他与自己聊天。他们聊得挺开心。少年临走前,女孩用自己的阿马提小提琴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后又把琴送给了少年。

后来,当少年再去找女孩时,女孩因患骨癌已离开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镌刻着“把友善奉献给这个世界,所以我快乐”。少年从此变了样,他在贫困和苦难中重拾自尊,心中燃起了走出逆境的熊熊烈火!最终,昔日的少年成材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剧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扬的曲调——把它献给那位女孩。

小女孩以和颜悦色的话语,友善的态度对待少年,是为了体面地维护他的尊严。她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她的友善、宽容和爱心——就如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底上,怎样震撼了一个迷途少年的心,让他重新树立了信念,扬起生活的风帆。

一次友善的和颜悦色的交谈,一首优美的曲子,就这样改变了人的一生!其实,温和与友善在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电影开演前,一位朋友心安理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过道上,一位迟来一步的姑娘冲着他微笑。电影开演了,这位朋友感到姑娘的目光还在冲着自己。他不自然起来,借着银幕上的反光又对了一次座号,这才发现自己“鸠占鹊巢”。他站起来,连说“对不起!”“没关系,”姑娘莞尔一笑:“怪我来迟了。”

姑娘不但不生气,竟然还说了一句“怪我来迟了”,这就是“包容”,以友好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社会生活不论多么复杂,说到底是由各种性质、各种层次、各种方式的人际交往组成的。

人生在世,会碰到许许多多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在公共汽车上,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在一个集体中,有人出于不那么高尚的理由,说了一些对不起你的话,甚至做了一些对不起你的事。这个时候,需要以友善的话语和颜悦色地对待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宽容、谅解、理解别人,而不能针尖对麦芒,更不可冤冤相报。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可能制造许许多多的对不起。会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不小心溅了别人一身泥,无意间一句话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也可能由于一时糊涂或迫于外界的压力,做了伤害别人感情、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这种时候,尤其需要和颜悦色地说些友善的话。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要真诚地、和颜悦色地赔礼道歉。由于自己的主观原因伤害了别人的,需要得到别人的谅解,但自己不能谅解自己。要以友善的话语,切切实实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反复的真诚的长期的努力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友谊。

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人,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句友善的话语,和颜悦色地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

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人们彼此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俗话说牙齿和舌头也会“打架”,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说些友善的话语,和颜悦色地说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小事,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会“怒发冲冠”,甚至大打出手;而有的人则会友善待人,和颜悦色地说一声“对不起”,表达自己的歉意,请求对方原谅,于是双方握手言和,重新成为好朋友。有了过失和误会,衷心地向对方说“对不起”,实现了一个人开阔的胸怀和彬彬有礼的风度,用自己“友善”的心感染他人,远比唇枪舌战更有效。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友善的态度和颜悦色地处理发生在与他人相处、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时发生的矛盾,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

请看一个片段,很能说明问题。

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胡佛,有一次飞回洛杉矶,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陆。胡佛立即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当他召见那个负责保养的机械工时,对方已吓得直哭。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和颜悦色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过失者的心理。当对方因出了严重差错而痛苦不堪时,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给予宽慰,使其恢复自信和自尊。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试想,如果胡佛愤怒斥责这位维修工,甚至不依不饶地追究他的责任,那么很可能会彻底地毁了他。可见,面对同一件事,以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有迥异的结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胡佛的飞机不是从此就没出过任何差错吗?而以愤怒乃至暴力来应对,结果往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有时甚至是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反映。有一则报道说:同样一起交通事故,在加拿大,可以不到2分钟就顺利解决,司机会很快下车,视事故的实际情况,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来协商解决,双方都会和颜悦色地向对方认错、道歉,于是不到2分钟,便各自开着车离开了。而在中国,不花上一个小时是很难解决争端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撞车,司机就放下车窗,不管自己是否有错,便破口大骂,在车内骂得不爽,又走下车互相指责。于是后面的车辆不能前行,司机们一个个在车指责。

生活是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友善和颜悦色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当你以粗暴的态度面对它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挥舞拳头。人生在世,请拥有一颗友爱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吧!

批评的话,请温和点说

强硬地当面指责别人,这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巧妙温和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

很多人在开始批评之前,都先真诚地赞美对方,然后一定接一句“但是”,再开始批评。例如,要改变一个孩子不专心的态度,我们可能会这么说:“约翰,我们真以你为荣,你这学期成绩进步了。但是假如你代数再努力点的话,就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里,约翰可能在听到“但是”之前,感觉很高兴;而听到“但”之后,马上会怀疑这个赞许的可信度。对他而言,这个赞许只是批评他失败的一条设计好的引线而已。可信度遭受到曲解,我们也许无法达到我们要改变他的学习态度的目标。

这个问题只要把“但是”改为“而且”,就能轻易地解决了。“我们真以你为荣,约翰,这学期你的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学期继续用功,你的代数成绩就会比别人高了。”

这下子,约翰就会接受这份赞许,因为没有什么失败的推论在后面跟着。我们已经间接地让他知道我们要他改变的行为,更有希望的是,他会尽力地去达到我们的期望。

对那些对直接的批评会非常愤怒的人,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平和地批评会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在美国后备军和正规军训练人员之间,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理发,后备军人认为他们是老百姓,因此非常痛恨把他们的头发剪短。

当陆军第542分校的士官长哈雷凯塞,带了一群后备军官时,他打算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跟以前正规军的士官长一样,他可以向他的部队吼几声或威胁他们,但他不想直接说出他想表达的意思。

他语气平静地开口了:“各位先生们,你们都是领导者。当你以身教来领导时,那再有效也没有了。你必须为遵循你的人做个榜样,你们该了解军队对理发的规定。我现在也要去理发,而它却比某些人的头发要短得多了。你们可以对着镜子看看,你要做个榜样的话,是不是需要理发了,我们会帮你安排时间到营区理发部理发。”

结果出奇的好。有几个人自愿到镜子前看了看,然后下午就到理发部去按规定理发。第二天早晨,凯塞士官长讲评时说,他已经看到,在队伍中有些人已具备了领导者的气质。

1887年3月8日,美国最伟大动人的牧师及演说家亨利华德毕奇尔逝世。毕奇尔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如同日本人所说,他改变了整个世界。就在这个周末,莱曼阿伯特应邀向那些因毕奇尔的去世而哀伤不已的牧师们演说。他急于作最佳表现,因此把他的讲道辞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并像大作家福楼拜尔那样谨慎地加以润饰,然后他读给他妻子听。写得很不好——就像大部分写好的演说一样。如果她不够了解自己的丈夫或不懂得说话的艺术,她也许就会说:“莱曼,写的真是糟糕,行不通。念起来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似的,你会使所有的听众都睡着的。你已经传道这么多年了,应该有更好的认识才是。看在老天爷的份上,你为什么不像普通人那样说话你为什么不表现得自然一点如果你念出像这样的一篇东西,只会自取其辱。”

然而,她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她知道这样做的不良后果。所以,她只说,这篇讲稿若登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将是一篇极佳的文章。换句话说,她称赞了这篇讲稿,但同时很巧妙地暗示出,如果用这篇讲稿来演说,将不会有好效果。莱曼阿拉特知道她的意思,于是他把细心准备的原稿撕破,后来讲道时甚至不用笔记。

给人玫瑰,手有余香。批评也能同赞美一样受人欢迎,那就是温和的态度和真诚帮助他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