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代帝王之死
903200000020

第20章 死于国亡兵乱的帝王 (1)

言而无信,齐襄公被部将谋杀

齐襄公(?~前686年)春秋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姓姜名诸儿。襄公荒淫无道,杀戳无辜。与其妹鲁桓公夫人通奸,又谋杀桓公,大失人心。公元前686年姜诸儿到郊外打猎,当晚大将连称发动兵变,姜诸儿被逮,为公孙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所杀。

言而无信,激怒部将

公元前689年(周庄王八年)冬,齐襄公和宋、鲁、陈、蔡四国诸侯联合起来围攻卫国,卫国国君黔牟向他岳父周庄王求救。第二年,庄王派兵救卫,大败,黔牟侥幸逃脱。此后,齐襄公怕周王再来攻打,便以大夫连称为大将,管至父为副将,到边城葵丘(今山东临淄县西)戍守。此时正值七月瓜熟时节,齐襄公向二将许诺:“你们在那里戍守一年,军到明年瓜熟的时候就把你们换防撤回来。”二将信以为真,二话没说地到葵丘戍守去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年时间过了。当戍卒向二将进瓜尝鲜时,他们忽然想起了齐襄公的瓜熟之约,就商议道:“现在瓜已再熟,换防时间已到,主公仍然没有派人前来,我们何不前去问个明白?”计议已定,便派一名心腹前往国都临淄去探听消息。心腹回来报告:国君不在都城,正与其妹文姜在毂城玩乐,已经去一个多月了。连称闻听大怒说:“无道昏君,不顾伦理,与妹淫乐,我一定要杀了他!”管至父劝阻道:“将军千万不要莽撞行事,‘及瓜而代’是主公许诺的,或许是他忘记了。不如前去请求换防,主公如不允许,将失信于军中,怨怒必生,到那时再动手不迟。”连称认为管致说得很有道理,派人向齐襄公提出了换防请求。齐襄公是个言而无信的人,齐大夫鲍叔牙曾断言“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当二将的使者说明来意后,齐襄公竟勃然大怒,说:“轮流戍守须由国君定夺,当臣子的怎么能够主动请求?回去转告你们将军,让他再等一年,明年瓜熟时再说!”

连称无法忍耐了,决心兴兵杀往临淄,并请管至父相助。管至父是个稳健多谋的人,尽管他也深深地怨恨着国君,但他不主张贸然行动。他认真地思忖一番,献计道:“要举事必须有个名目,寻找有利时机,并且应该争取多方配合,否则,以我们这点兵力很难取胜。公孙无知与主公之间结怨很深,如果和他取得联系,里外配合,定能取胜。”

连称赞许地点点头。这位公孙无知是齐襄公之父僖公禄父的同母弟夷仲年的儿子。公元前699年(僖公三十二年),夷仲年死了,僖公特别疼爱公孙无知,让他和自己的儿子、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享受同样的待遇,诸儿很不满意父亲的做法,认为公孙无知根本不能和他相提并论。所以,在他于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即位之后,立即将公孙无知的俸禄减少了一半,致使二人的矛盾进一步加深。管至父敏锐地察觉到公孙无知与齐襄公的矛盾,并断定其人可用,使连称顿开茅塞。也许是受了管至父的启发,连称也想到一条“内线”,即在宫中为妃的堂妹连妃。连妃虽入宫已久,但一直不得宠,对齐襄公有很深的怨恨。连称决定,在密通无知的同时,给堂妹捎去信息,让她注意齐襄公的行止,及时报告,并许诺事成之后,让她做新君主公孙无知的夫人。

接下来便是寻找时机问题。管至父认为,齐襄公喜欢打猎,若在他离开宫廷外出打猎时乘虚而入,必能获胜。连称听了之后,连声叫好,于是,他们一面不动声色地继续在葵丘戍守,一面静待机会的到来。

二将起兵,谋杀襄公

这年冬天,连称接到连妃的报告,齐襄公离开了都城临淄,到贝丘(今山东省博兴县南)去打猎,随从只有幸臣孟阳徒人、费、力士石之纷、如等数人。连称、管至父认为机不可失,马上密传号令,整集人马,进围贝丘。葵丘的戍卒们长时间戍守边疆,备受艰辛。思乡心切,无不踊跃响应。

对于这一切,自以为是的齐襄公全然不知。他只顾纵放鹰犬,合围射猎,乐而忘归。他令人在林中放起了火,以迫使野兽跑出,供其射杀。突然,一头大野猪迎面奔出,把齐襄公吓了一跳,还未来得及张弓搭箭,自己却从车上跌落下来,左脚被摔伤,鞋也摔掉了。侍卫们也慌了,竟让那野猪在眼皮底下跑了。侍卫们都说遇见了鬼怪,那野猪很像是死去的彭生,这使齐襄公更是惊恐万分。原来,齐襄公当太子时便和他的妹妹文姜通奸,后来,文姜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公元前694年(齐襄公四年)的一天,鲁桓公和文姜一起来到齐国,齐襄公仍与文姜重叙旧情。鲁桓公愤怒地斥责文姜淫荡乱伦的丑行,文姜把这一切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恼羞成怒,趁鲁桓公酒醉,命力士彭生将其杀死,后又杀人灭口,以彭生的头颅向鲁国谢罪。齐襄公心里有鬼,所以听到彭生现形不免大为惊骇。但是昏庸的齐襄公却把失仪的罪过推到主管鞋的宦者费身上,认为鞋掉了是费失职,回到贝丘离宫后,将费鞭笞三百。

当费脊背带血走出宫时,正遇上公孙无知和连称、管至父率兵前来,他们得知齐襄公行猎受伤,便部署攻袭离宫,并请费协助,把他放回宫中。

费虽然无辜遭到齐襄公的痛打,但对齐襄公却是一片忠心的。他进宫后,把连称反叛的消息告诉了齐襄公,并将齐襄公藏了起来。齐襄公的侍者孟阳还伪装成襄公,躺在床上,费则带着背伤与石之纷出来抵抗连称军。但是,他们的力量太弱了,刚一交手,便被连称军战败,费与石之纷皆战死。随后,连称等人杀进宫中,一见国君的床榻上躺着一个人,手起剑落,将其杀死。等仔细一看,死者相貌不对,便在房中仔细搜索起来,忽见门后露出一只脚,推开门一看,正是齐襄公,连称一把将他揪了出来,怒斥道:“你这昏君,连年用兵,黩武殃民,即是不仁;背父之命,疏远公孙无知,即是不孝;兄妹宣淫,公行无忌,即是无礼;不念将卒远戍之苦,瓜期不代,即是无信。四德皆失,何以为君?我今日杀了你,正是为国除害,为鲁桓公报仇!”齐襄公无言以对,浑身颤抖,面如死灰,正要跪地求饶,却被连称的利剑刺穿了前胸。

连称、管至父杀死了齐襄公以后,拥立公孙无知为国君,连妃为夫人,连称为正卿,管至父为亚卿。至此,由两名戍边将领发动、以公孙无知为内应的宫廷政变获得了成功,言行无常的齐襄公终于应验了鲍叔牙的话,“身死权移”。但新君主公孙无知的地位并不稳固,仅仅在两三个月以后,公孙无知前往葵丘游历,便被葵丘大夫雍廪杀死。

寄人篱下,孝武帝元脩被毒杀

北魏孝武帝元脩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意欲励精图治的帝王,但他虽有雄心壮志,却没有多大才干,又因为和权臣高欢不和,最后弄到了势不两立、兵戎相见的地步,以至于落到了另一个更有本事、更有野心、更专权擅杀的臣下宇文泰手里。羊入狼口,焉有活着逃跑的道理?虽然他忍气吞声,含悲受辱,但最后还是落了个被毒杀的下场。

君臣失和,孝武帝亲征高欢

北魏孝武帝(公元532~535年),即元脩,北魏孝文帝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公元530年(永安三年)封平阳王,公元532年4月,高欢废元朗,拥立元脩为北魏皇帝,史称孝武帝。高欢,勃海修(今河北景县)人,其爷爷高谧官至魏朝待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到他父亲高树生时早已家世沦落。高欢自小生长于边镇,周围都是鲜卑军人,高欢是个完全鲜卑化的汉人,终日舞枪弄棒。镇将段长觉得高欢相貌不凡,资质卓异,对他说:“你有康济时世的才能,这辈子不会白活!我这岁数见不到你发达了,希望你日后能照顾我的儿孙。”当时这几句小小的鼓励,高欢一生不忘。等他掌握魏朝国柄后,追赠段长为司空,并提拔段长的儿子段宁为官。在北魏末年混乱的情况下,他从河北起兵,诛除乱臣,稳定局势,扶立元馅,应该说是功劳巨大。因此元脩当上皇帝,拜高欢为大丞相、大将军、太师。不久孝武帝元脩又纳高欢女儿为皇后,高欢成为国丈。君臣之初,相处还是不错的。

但高欢既是扶立社稷的人,又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难免有一些擅权的事情。当时的都城在洛阳,而高欢将自己的大丞相府建在太原,时常有丞相的话从太原传过来。偏偏这元脩又是一个意欲励精图治的人,不喜欢国家大事都由丞相说了算,再加上旁边还有一些想巩固皇权的人的不断嘀咕。于是,皇帝和丞相之间渐渐产生了隔膜、龃龉和猜疑,最后,终于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

北魏孝武帝公元534年(永熙三年),魏孝武帝准备率军攻伐驻扎在晋阳的高欢,下诏戒严,声称要南伐梁国。又和斛斯椿征发河南诸州兵马,在洛阳近郊进行大阅兵。为了麻痹高欢,他密诏给高欢说要带兵攻打关西的宇文泰和贺拨胜。高欢是何等聪明的人,他马上回复,说自己属下五路兵马共22万已出发,助援皇帝征讨,并清除朝中奸佞,实际上是讲明了我已带兵赶赴洛阳要和你争个高下。孝武帝亲信中军将军王思政劝皇帝避高欢兵锋,前往关中依附宇文泰军队。东郡太守裴侠是个明白人,对王思政说:“宇文泰为三军信服,位处关中形胜之地,已握权柄,怎会轻易让权给我们。如果去投靠他,无异于避汤而入火啊。”王思政觉得很有道理,但南去荆州又离敌国宋朝太近,就问该怎么办。裴侠说:“与高欢相战有眼前之忧,向西面投奔到宇文泰处有将来之虑,先往关右一带驻军观察一下再做决定。”

这一年七月,魏孝武帝亲帅十万军队驻扎在河桥,以斛斯椿为前驱列阵于邙山之北。斛斯椿奏请孝武帝派两千兵马趁夜渡黄河,趁高欢立脚未稳进行偷袭。孝武帝开始时觉得此计很好,黄门侍郎杨宽劝道:“现在这紧急关头把兵权给别人,恐生他变。万一斛斯椿渡河偷袭成功,那可是灭掉一个高欢又生出另外一个高欢啊。”孝武帝一听也对,于是马上下令斛斯椿停止发兵。斛斯椿叹息道:“皇上不用我计,真是天意不兴魏室。”

就这样,皇帝与丞相的军队就隔着黄河互相观望。两军未交锋,孝武帝一方已有贾显智、田怙等人暗中约降,高欢很快就指挥自己的军队渡过河来。

谁知元脩虽有雄心壮志,却没有多大才干,手下的军队及其将领,或是佩服高欢,或是害怕高欢,当高欢的军队过来时,竟然兵无斗志,一哄而散。

坠入狼穴,忍气吞声终被杀

孝武帝又惊又急,只好带着几个本家王爷率五千兵马出逃。孝武帝一路狂逃,缺粮少食,饥渴困顿,最后在长安东阳驿遇见率兵迎驾的宇文泰。

宇文泰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北周太祖文皇帝(死后追谥),他所创建的功业深深的影响到了他以后的中国数百年的历史走向,他生于乱世,养成了冷静沉稳、豁达大度的性格,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几乎是以非常理智的方式治理国家,他不尚虚饰,崇尚简朴,这与南北朝众多荒淫放荡的统治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这种执政风格也被后来的周武帝、隋文帝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