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做鬼,汉成帝死于美人身上
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他自甘堕落,荒淫无道,疯狂的迷恋上了历史上淫荡得出了名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以至于断子绝孙,最后竟累死在了美人身上。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无心插柳生太孙
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太子刘奭生了一个儿子。孩子一出生,各色的人反映都不相同。孩子的爷爷汉宣帝十分高兴,因为这个孩子是他的长孙。他给孩子取名为“骜”,就是希望他成为汉家的千里马。而且,还给他取字“太孙”。一向只有“太子”的说法,现在宣帝给这个小孙孙取字为“太孙”,说明一生下来就把他认定为皇位的继承人了,由此,也可见这个爷爷对小孙子的喜爱之深。
孩子的父亲,太子刘奭,在欢喜之余,大概还有点意外。他可能想不到一个自己都没多少印象的宫女,在春风一度之后,就会给他生下这么一个儿子来。不过看到父亲这么喜欢这个孩子,他的心情也应该不错。他这个父亲早就看自己不顺眼,经常不满自己性格过于懦弱。有一次刘奭劝父皇多看儒书,亲近儒士。宣帝居然怒气冲冲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还慨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长此以往,自己这个太子只怕有点危险。不过现在宣帝这么喜欢小孙子,还让他作“太孙”,想着让他以后继承皇位,那就得先让自己这个“太子”当了皇帝再说。这么说来,自己的太子位子,倒是可以稳当点了。
西汉的皇权,从建国伊始就由三种力量构成,即皇帝、功臣和外戚。这三种力量几经消长,到元成以后,外戚王氏由于偶然机遇登上政治舞台,逐渐把持了大汉帝国的权柄,把西汉晚期的历史,演变成了王氏一家的兴衰史。
王氏的兴衰离不开这个家族的王政君——也就是刘骜的母亲。王政君是战国田齐旧贵族的后代。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齐国灭亡,王族式微。秦亡,其先祖田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田安失国之后,齐地的人就称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为“王家”,从此,他家的姓氏就由“田”改为“王”。武帝时期,王政君的祖父王贺曾任直衣绣使,后被免职,由原籍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迁往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的委粟里。王贺的儿子王禁是个酒色之徒,妻妾众多,繁衍了一个大家庭。他共生了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女政君、三女君力、四女君弟,长子王凤、次子王曼、三子王谭、四子王崇、五子王商、六子王立、七子王根、八子王逢时。其中只有王凤、王崇和王政君是一母同胞,他们的母亲是王禁的嫡妻李氏。
王政君生于公元前71年(本始三年)。她的生母李氏生下三个孩子后,因为嫉妒丈夫娶妾太多,一气之下改嫁给河东的苟宾。王政君小时候跟随爷爷王贺住在山东时,曾许配过人家,但没等结婚,未婚夫就死了。后来东平王刘宇见她清秀聪慧,又聘她为姬妾,仍是没等过门,东平王又死了。王禁很迷信,就找个卜者为女儿看相算命。卜者说:“当大贵,不可言。”王禁听了这极富暗示性的话,便不惜重资,延师教她读书学经,还教习琴棋书画,熏陶贵族礼仪。
汉宣帝公元前54(五凤四年),王政君年满18岁。王禁想起卜者“当大贵”的话,就想方设法把王政君送到宫中,做了一名宫女。
但是,王政君入宫一年了,皇帝也没有看她一眼。正在她感到希望渺茫的时候,机会来了,皇后要挑选五人前去侍奉太子,王政君入选了。
原来,太子刘奭有一个宠妃司马良娣死了。太子很喜欢她,她一死,太子就非常悲痛,终日里郁郁寡欢,精神不振,渐渐就生了大病。宣帝又心疼又无奈,就命皇后从后宫中选择太子喜欢的宫人,来伺候太子,好让太子慢慢忘掉司马良娣,重新欢乐起来。有一天,太子去觐见宣帝,皇后就将挑选好的五名美女带来,让太子从中挑选。当时太子正在心灰意冷,对那些美人也提不起兴趣,可是又不忍辜负皇后的一番苦心,就勉强地回答了一句:“其中一位还可以。”
这一位就是王政君。当时她穿着一条镶红边的裙子,在五人之中非常显眼,艳冠群芳。于是,皇后命人将王政君送到太子东宫,太子“御幸”过一次,王政君便有了身孕,后来就生下刘骜。所谓母以子贵,这个孩子是宣帝的长孙,又很受他的宠爱。王政君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公元前50年(甘露四年),汉宣帝去世,皇太子刘奭即位,史称汉元帝。封王政君之父王禁为阳平侯。仅过三天,又立王政君为皇后。第二年,又立才5岁的长子刘骜为皇太子,王禁的弟弟王弘也被委为长乐卫尉的重任。公元前42年(汉元帝永光二年),王禁去世。其长子王凤继承侯位,并被任命为卫尉、侍中之职。
在汉元帝的时候,王氏家族虽然纷纷窃据要津,骤然显贵,但还没有进入中枢。不仅如此,他们的权力还出现了每况愈下的趋势。
汉元帝对王政君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之所以立她为皇后,完全是因为宣帝太喜欢她的儿子了。现在宣帝已死,他自己做了皇帝,大权在握,不用再害怕谁会威胁他的地位,看着王政君母子,也就渐渐地觉得不顺眼起来。而刘骜刚当上太子,还能小心谨慎。有一次汉元帝有急事召见他,如果横穿皇帝独行的“驰道”,他就可以尽快赶到父皇那里应召,但他却很谨慎地绕道而行,所以延误了时间。汉元帝知道了这件事情还夸奖了他,专门发布了一条命令,允许太子以后穿过驰道。但是,时间一长,他喜好逸乐的本性便暴露出来,经常饮酒宴乐,汉元帝知道了就不太高兴。此时,汉元帝又宠爱着冯昭仪和傅昭仪,她们都为他生下了儿子,分别是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康。据《汉书》记载,汉元帝是个“多材艺”的人物,“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样样都来得。而定陶王刘康也“多材艺,习音声”。汉元帝有个爱好,就是用铜丸击鼓,所击之处都能正好和音节吻合。他这手绝活后宫里那些号称精通音律的人都做不到,而刘康就可以,所以汉元帝对他特别宠爱,“出则同辇,坐则侧席”,对那个只知道酒色的刘骜就更看不上了。多次想把他废了,立刘康为太子。
但是,此时刘骜的太子之位是否能保住,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了。对于母以子贵的皇后王政君来说,儿子的太子地位就是自己后位的保障,一旦刘骜不再是太子,自己这个皇后也就当不长久。而对于王家那些凭着王皇后鸡犬升天的兄弟来说,这个外甥将来是否能当皇帝,更是关系着自己荣华富贵乃至身家性命的大事。但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就把希望寄托在太子的师傅史丹身上。史丹是外戚史高的儿子,担任驸马都尉、侍中等职务,作为皇帝的亲信外戚,经常与皇帝同车陪乘,很得宠信。汉元帝很信任他,就让他做了太子的师傅。王政君母子找到史丹,双双跪倒在他面前,请求相助。史丹见皇后和太子给自己跪下,自然不敢接受,立即也跪倒在地,同时搀扶起他们,表明自己一定誓死保护刘骜的太子地位。史丹既然发了誓,也就为维护太子的地位而尽心竭力,屡次在汉元帝面前为他说好话。一次,汉元帝对他夸奖傅昭仪的儿子刘康,他就上前来说:“所谓才干,是指聪敏而好学,温故而知新,像皇太子这样的人才可称之。假如单纯拿丝竹击鼓之类来衡量人的才能,那么乐府令里的乐工比朝中的大臣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是否可以让他们来治理国家呢?”汉元帝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没法反驳他,只好一笑了之。
不久,汉元帝的幼弟,中山王刘竟病故,太子刘骜赶来吊唁,面上却无哀伤之色。汉元帝非常生气,恨恨地说:“还没有见过心肠像他这样狠毒的人,对待自己的叔叔尚且如此,何以君临天下,继承大统,为天下之人的父母呢?”史丹一看太子要糟,就心生一计,急忙上前说:“是我看见陛下因为中山王病故,过于哀痛,怕因此损伤您的身体,所以在太子进来之前,就私下叮嘱他不要当面哭泣,以免感伤陛下。罪责在臣下,当死。”这么一来,汉元帝还要感谢这个儿子的孝心才是,也就对刘骜生不起气来。
到了元帝病重的时候,这种废长立幼的危机又一次激化了,那时傅昭仪和刘康经常侍立左右,王皇后和太子刘骜却很少被召见,汉元帝还好几次询问尚书,当年汉景帝是如何废黜太子刘荣,另立刘彻为继承人的。王政君和刘骜忧心忡忡,预感前途不妙,只好又请史丹出面,以保住太子的地位。史丹是汉宫的老臣重臣,又与汉元帝有很深的私交关系,有权去元帝的寝宫探望。于是,他趁没有其他人在的时候,以探病为由,来到元帝的病榻前,俯伏在地,声泪俱下地说:“皇太子以嫡长子的身份而立,已有十多年了。全国百姓,家喻户晓,万众归心,都愿意拥护他。可如今定陶王刘康为陛下所宠爱,以致道说流言,都以为太子地位不保。假如有这种情况发生,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员,必然以死相争,不奉陛下诏书。臣愿陛下先赐我死,以警示群臣。”这番话绵里藏针,措辞相当强硬。躺在病榻上的汉元帝只得放弃了废掉刘骜的想法,皇太子的地位这才稳定下来。
王氏擅权,排除异己
五月,元帝去世,六月,20岁的太子刘骜继位。尊称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王氏家族真正时来运转了。
王氏擅权在元帝晚年,王政君、成帝和王氏家族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政治危机之后,深刻地认识到失去权力的可怕,所以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紧紧抓住权力并坚守勿失。王政君最信得过的是娘家人,于是王凤乘此时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总理朝政,开王氏擅权的先河。但王氏擅权之所以得以实现,又与汉成帝和王莽相关:
首先,汉成帝打击宦官势力。汉成帝下诏,用明升暗降的办法任命石显为长信中太仆,这是太后宫中管车马的官,秩中二千石。石显原来为中书令,官秩虽仅千石,但位于决策核心,石显原先的走卒,时任丞相的匡衡和御史大夫的张谭等便联名上疏揭露石显及其党羽过去的罪恶。于是石显被免官逐回家乡。石显死于中途,他的走卒也纷纷被免官。
其次,汉成帝利用外戚和朝臣抑制另一派外戚。成帝继位,王凤首先排挤了能力强、名声大的冯昭仪的弟弟冯野王。又迫使皇后之父许嘉引退。
再次,王凤排挤丞相王商。这个王商与王凤的弟弟同名,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人。他的父亲王武是汉宣帝的舅舅,堂兄王接曾任大司马车骑将军。这也是一支活跃于元、成政坛上的外戚家族。当时,惟一能与王凤相抗衡的,就是王商。王商在政坛上稳步高升,不但有外戚家族的背景,而且政治识见和能力,都不在王凤之下。两人在许多问题上政见不同,关系渐渐紧张。王凤与外戚史丹合谋,派人秘密调查王商的隐私,又教唆频阳(今陕西富平)人耿定上疏诬陷王商。汉成帝觉得难以查证,可是王凤坚持要查办,成帝无奈,只得免去王商的丞相职务。王商被免相仅三日,就大口吐血,悲愤而死。其子弟亲戚有在宫中任职的,一律被赶出长安城。至此,王凤专制朝政,已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
第四,王莽崛起。王氏家族飞黄腾达、炙手可热的时候,却有个被遗亡的角落,那就是王凤的二弟王曼,因为早死没有封侯。王曼的第二个儿子叫王莽,字臣君,生于公元前45年(元帝初元四年)。王莽的相貌其丑无比,大嘴叉,短下巴,金鱼眼,红眼珠,大嗓门,声音嘶哑。
王莽的哥哥与父亲一样早早就死了,所以王莽年纪轻轻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王政君当上皇太后那年,王莽仅有14岁,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