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无为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
——《无言之美》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相传她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致沉入水底,因此她得有别号“沉鱼”,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更是成为了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古时候,便有人用“情人眼里出西施”来形容美与自然的关系。清·翟灏《能人编·妇女》中有云:“情人眼里出西施,鄙语也。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思是说,恋人之间产生了好感,就会觉得对方的容貌像西施一样美丽无比。正如古人诗云:“草茅多奇士,蓬荜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称心斯为得。”“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道理。
“情人眼里出西施”更是朱光潜大师对美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形象的总结。他认为,从美学观点看,“自然美”三个字是自相矛盾的,是
“美”就不“自然”,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
如《邹忌讽秦王纳谏》中记载,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觉得邹忌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里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现象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吃的是山珍海味,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在他的心里,“有为”是祸国殃民的源泉所在,是破坏和谐、破坏美的罪魁祸首。
“无为而治”本言自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针对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但却好大喜功,他们的妄自作为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以致造成人民的灾难这一现象,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好静”、“无事”和“无欲”是分别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苛政和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宪政一旦制定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其中自化。
老子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不为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这里,“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要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 ”“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要违背规律。老子的这一“无为”思想体现在欣赏美上即为不带有占有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
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数千年来,这一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应继承和发扬。
所以朱光潜说,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
无痕无迹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水中月、镜中花——虚幻的感觉,朦胧的感觉,若即若离。美好的事物总是那样缥缈虚幻,让人趋之若鹜,最后却是水中捞月,镜中观花。水中月,镜中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然而却也算是一种缺陷美吧。维纳斯断臂不是依然迷倒世人了吗?其实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宛如镜花水月,正如《爱莲说》中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既然这样,盘根究底,水落石出又有什么必要呢?不需要大彻大悟,不需要菩提,需要的是生活中对花与月执著信念,去领会、去感受罢了。
因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意境指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是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最令人眷顾和回味的美境便是无言之美、含蓄之美。
而什么是含蓄的美呢?
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先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更在无穷之意。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
因此,我们以中国诗词为例: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他还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玄远的诗境。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传说中羚羊晚上睡觉的时候,跟普通的牲口野兽不同,它会寻找一棵树,看准了位置就奋力一跳,用它的角挂在树杈上,这样可以保证整个身体是悬空的,别的野兽够不着它。
关于羚羊挂角的出处,最早见于《埤雅·释兽》: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又有《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谓:“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再有《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载道膺禅师示众语谓:“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后人们将其理解为禅宗用语,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语”。引申开来,我们以“羚羊挂角”来比喻意境超脱,不着形迹。司空图《诗品》还有言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从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含蓄之美的高度重视。我们要用智慧的双眼,通透的心灵时时处处去体味那份看似缥缈而又意味无穷的“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