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式养生
986700000004

第4章 察言观色知健康 (3)

1.鼻横纹

中医认为,两眼之间为心。这个地方切忌出现横纹,但凡出现横纹者,大都心脏不太好。当然这种说法不是百之百准确,需要经过综合的观察才可确定。

2.贯桥线

可以说,如果手掌上有贯桥线,那么此人的心脏一定不太好,这也是我经过多次验证的。但不好并不等于一定有心脏病。

3.脸浮肿

一般而言,中医认为脸肿,多为心脏有病,腿肿多为肾脏有病。患有心脏病的人脸都有些浮肿,并且脸部的肌肉组织松弛,也就是说不紧绷,感觉有些发泄,或者俗称脱形了。

有了这些暗示疾病的“指示员”,我们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言归正传,继续说说耳朵带给我们的暗示。有一次,一个妇女带着她的女儿来找我瞧病。她的女儿今年16岁,体质比较虚弱,全身乏力,她说她的两个耳朵常常嗡嗡作响。当初以为是身体太弱,缺少锻炼,便尝试慢跑健身,但是成效不大。后来我告诉她,运动的强度过低,锻炼无效;强度过大,非但不能提高体质,还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所以,我根据她的身体素质的特点,教给她一个早拍午捏晚搓耳的操法。具体方法是:每天早晨用双手掌拍打双耳100次;中午可捏耳垂上的眼穴及周围区域,每次捏到耳廓发热;晚上坚持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搓摩双耳各40次,毛巾凉了换热毛巾再搓,这样还能防治感冒。

因为人的耳朵分布着诸多穴位,它们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早拍、午捏、晚搓做耳操可祛病健体,是年老体虚者适用的锻炼方法。

◇方方面面关爱耳朵

耳朵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任务除了掌控听觉外,还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耳朵分为耳廓、外耳道、中耳及内耳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受损影响都相当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因此,我们要格外爱护耳朵。

耳部清洁须保证

我们的耳朵很爱干净,它自身就具有清洁功能的器官。耳垢则是一种保护外耳道的天然分泌物,我们没有必要每天特别清理耳部,只要清洗耳廓即可。我常看到一些人使用棉花棒来清洁耳朵,事实上,棉花棒并非是最佳的洁耳工具,因为它会将耳垢推得更深形成阻塞,而棉絮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另外,我们千万不能随意将任何东西(如火柴棍、发卡、针、牙签等)插入耳朵,也勿用不洁的棉花棒或手指挖耳朵,去清洁耳道。

切莫忽视中耳炎

中耳炎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中耳部发炎或化脓的一种常见的耳病,儿童发病较多。中耳炎也是导致耳聋的一大直接原因,患者会感觉耳鸣、耳聋、内耳剧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发热、耳痛、听力减退、脓液等症状。当你感觉耳朵很痒时,可以点几滴耳药水,以达到抗菌的效果。而在洗发、沐浴或游泳时,戴耳塞可保持干燥,避免感染,加重炎症。用棉花棒沾凡士林、消毒酒精、白醋或婴儿油等轻轻地擦抹耳孔周围,保持耳道的干燥。热敷也可缓解耳痛。

老年人爱耳保健

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老年人尤其要预防“老年性耳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健康乐观的心境,远离噪音;另外可以多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锻炼,增强免疫力,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情绪过于激动;注意膳食的合理性和营养均衡。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有助于防治老年性耳聋,多吃一些如鱼类、大豆、蔬菜及各种海产品等含锌、铁、维生素D可降低血脂的食物。

慎选游泳场所

只有选择环境安全、卫生,水质洁净的游泳场所,才会免受细菌感染。患中耳炎者不宜游泳。游泳时最好戴耳套以保持耳朵干燥,避免细菌感染。如耳朵进水,可采用单脚侧跳的方法将水震出,以免引发中耳炎或外耳道炎等疾病。

◎“看脸色”背后的健康情况

古语说,“相由心生”,意思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面貌。但我认为,人的面貌不单单由心生,而且还与自身的健康情况有关。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说的:“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相貌负责。”这可以理解为,人能够主宰内心的想法和追求,从而改变自己的相貌;也可以解释成,人在维护自己健康方面的态度,对将来的相貌也有决定作用。打个比方说,你不好好维护自己的健康,就可能长出酒糟鼻,或者因为脱发变成秃顶。

有人定会质疑,好好的人,怎么会长酒糟鼻、脱发呢?因为鼻子和肚脐遥遥相对,是脾脏病情表现的关键部位,脾胃积热或者热毒炽盛在鼻子上表现出来就是酒糟鼻。而脱发往往是血热风燥,或者脾气湿热,侵蚀毛根导致的。

既然人的健康状况可以影响人的外貌,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人的相貌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这在人的肤色上尤为明显。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皮肤是一身之表,卫气循行其间,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经络循行的同时,把气血津液输布于皮肤。所以,了解皮肤就能了解病邪和脏腑气血津液之盛衰。这或许有些抽象,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比如,如果一个人上火了,鼻翼会发红,脸上会长痘;贫血的人脸会发白,等等。

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正常情况应该是黄里有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里透红”。这里的“白”相对于白种人来说,仍然是黄白,我们在评书里不是经常形容一些人是“黄白净子”吗,就是这个道理。不过,面色是因人而异的,也因地域不同、季节环境变化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人的面色在春天偏青,夏天偏红,秋天偏白,冬天偏黑。如果出现了异于平常的颜色,就应该提高警惕。

脸色发青,一般见于肝胆及经络病症,多是阴寒内盛或是血行不畅。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脸色就会发青,这是一种自然反应,只要注意保暖就可以了。如果你没有处在低温下,却面色发青,那就要考虑体内是否有阴寒或血行不畅了。如果是青里带黑,多是肝肾同病,常见于肝硬化。那些平时应酬多、酒场多的人可要注意了,因为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人肝肾疲乏,表现出来就是脸色青黑。

我认识一个做行政工作的高校老师,35岁,身体挺好,也很少感冒发烧,但同事、朋友总是说他面色铁青,像是肝不好,尤其是在喝过酒之后。别人喝酒是越喝脸越红,他是越喝脸色越白。酒桌上讲“喝酒脸红的人好相处,喝酒脸白的人不易交”。于是,朋友们常用这话和他开玩笑。

经常听别人这么说,他心里很是不快,决定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但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去医院排队挂号,所以他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找到了我。当时,他约我出去吃个饭,我便去了。饭桌上,他为了表示尊重,点了些好酒。几杯下肚,我发现他的脸色开始发青,于是我知道他的肝一定是受到了酒精的损伤——因为酒精一部分是由肝脏过滤的,脸上出现了肝的脏色,所以发青——于是提醒他,以后要戒酒,不然健康不保。

男同志都知道,在酒桌上,那些喝得越多脸色越白(实际是青)的人往往被赞为“海量”,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等美誉的背后,酒精正在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而且酒精带给他们的损害远远大于那些脸发红的人。

脸发红,一般是热症的征兆。人发热的时候,体内阳气过盛,气血运行加快,血脉充盈,所以就会面红耳赤。高血压病人的脸色也较红,这是肝阳过盛的表现。如果脸色微红,说明体内虚热;特别红的话,那就说明体内有实热。

大家都知道贫血的人脸白,这又是为什么呢?白,是血气不足的表现,中医里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贫血的人自然血色不足了。另外,血与肺有很重要的联系,脾胃吸收运化的精微物质“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贫血的人,“肺脉化血”的能力也不足,所以脸上出现了肺的脏色(白色)。一般情况下,面色淡白多是气虚的表现;如果淡白的脸上缺乏光泽,或者是黄白如鸡皮一样,这是血虚的症状。体内有寒、手脚冰凉的人也会面色苍白,这是阳虚在作怪。这样的人需要多运动,运动生阳,对改善阳虚很有效果。还可以通过热水泡脚和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来促进脸色的好转。

脸黄是脾的脏色,脸上出现黄色是脾虚湿蕴的征兆。脾胃功能差,食物的运化吸收就不好,所以面色发黄。面色发黄而且水肿,就是“黄胖”,这是脾气虚弱、内有湿邪的表现;如果面色萎黄,则是脾胃气血两虚。对于一些患病的朋友来说,印堂和鼻梁发黄而且明润,就不需要担心了,这是病情好转的征兆。

脸黑是肾的脏色,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气不畅都会使人面色黑黄。肾病患者一般面色发黑,这是“肾精损耗严重、虚火灼阴”所致。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为自己的“熊猫眼”烦恼,尤其是爱美的女士。熊猫眼也是肾精亏损的结果。眼睛是靠五脏的精气来滋养的,一个人如果长期疲劳、熬夜、失眠,就会体质虚弱、肾气不足,“久虚则淤”,黑眼圈就出现了。一旦出现了肾虚型的熊猫眼,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再就是要用一些补肾益精的药物和食物,莲子、枸杞和西洋参都有补肾的作用。

◎别把眉毛不当器官

古时,汉代名医张仲景曾来到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在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七子”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与他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凭借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诗人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病源。

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40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他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异常感受,便没听张仲景的话,更别提吃药了。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20年后他的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事实上,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与鼻、眼、口、耳相比,眉毛只是个摆设,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让整张脸看着更漂亮,供爱美的女士描画。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在中医理论中,眉毛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气质,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眉毛可以反映出五脏六腑的盛衰。《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这就是说,眉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其盛衰依靠足太阳经的血气。眉毛长粗、浓密、润泽,反映了足太阳经血气旺盛;眉毛稀短、细淡、脱落,则是足太阳经血气不足的象征。眉又与肾对应,为“肾之外候”,眉毛浓密,则说明肾气充沛,身强力壮;眉毛稀淡恶少,则说明肾气虚亏,体弱多病。

老年人往往眉毛稀淡或者脱落,这是气血不足、肾气虚弱的表现,属于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如果眉毛过早脱落,则说明气血早衰,是很多病症的反应,其中最为严重的要算是麻风病了。中医历来重视眉诊,上面讲过的张仲景与王粲的故事可以算是最早的病例了。现在有很多好事之人,根据脱眉的病症推断王粲得的就是麻风病。对此,我持谨慎态度,因为前人留下的资料过于简单,我们并不能由此认定王粲患的就是麻风病。不过,眉毛脱落的确是瘤型麻风病的先兆,开始的时候是双眉呈对称型稀疏,最后就全部脱落了。

不过,在两条眉毛之间的一个部位,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特别有价值的部位,它叫做印堂,又称“阙中”。《灵枢·五色篇》中说“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可见,印堂可以反映肺部和咽喉疾病。肺气不足的病人,印堂部位呈现白色;而气血郁滞的人,则变为青紫色。

在此,我想提醒那些爱美的女士们,不要为了追求时尚美、脸型美,而把好端端的眉毛拔去一些或者是全部,然后用眉笔画上漂亮的“人工眉”,或者到美容院里弄个什么“文眉”,留下这种永久性的“人工眉”,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违反自然的做法,是利少弊多,不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