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1997年宁夏小伙花150买下奇石,4年后专家鉴定:估价9600万!
867010

1997年宁夏小伙花150买下奇石,4年后专家鉴定:估价9600万!

读书号2023-05-26 10:02:030
杨伯达

2001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拿着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石头说:

“你这块石头是玛瑙的,石头表面还刻画着人的面貌,估价最少9600万!”

石头的拥有者赵立云瞪大了双眼,愣住了。

自己花150元买的石头就这么成为价值千万的“宝贝”了?

这个石头到底什么来头?又怎么会和赵立云结缘呢?

赵立云是个土生土长的宁夏银川人,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有了很多眼界。

作为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河、湖、湿地、沙漠、平原等多种地形兼备的城市,银川的美景十分多变。

从小到大,赵立云穿梭于家乡各个山川林碧中,在这些景点里,他便有了一个奇特的爱好——捡石头

他欣赏并且热爱遇见的每块石头,石头就像是他的朋友。

银川美景
宁夏广播电视台

80年代,大学选择新闻专业的赵立云顺利进入银川电视台工作并且顺利转正。

有一个飞往青岛采访的工作,让赵立云重新拾起儿时的爱好。

那是赵立云第一次去沿海城市,顺利结束工作后,他只身一人来到海边散步。

青岛有着与银川截然不同的美,赵立云走着走着,脚步停在了一个小商贩旁边。

贩卖的是一种抛光型的鹅卵石,商家还可以刻字。

如此漂亮的石头,让赵立云迷花了眼。

这石头光滑的质感,圆润的外形让赵立云忍不住把玩了很久。

他买了十来块,拿到家摆在办公桌上,越看越欣喜。

赵立云重新燃起了收藏石头的爱好,一有出差去外地的机会,他就会踊跃报名。

借着出差休息的间隙,赵立云就会搜集属于当地风貌的石头。

渐渐地,家里已经有一面墙的橱柜都放满了他收集的石头。

每当看到这些石头,赵立云就会生出巨大的“愉悦感”。

电视台初来乍到的新人如今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老员工。

赵立云要配合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和困难,有一个拍摄纪录片的任务落在他的肩上。

原本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不算难,但是这次内容是要拍下火山喷发和火山岩的形成过程。

工作小组开会讨论,决定去在银川西北边500公里的沙漠空地采景,那里有几处死火山,具备拍摄条件,大家都没有去过这个地方。

目的地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成员们带好了食物和水准备打一场恶战。

几辆轿车依次驶过市区,路越走越坎坷,景越来越荒凉,原本欢声笑语的车上突然凝重,大家又累又躁。

终于走过了沙漠,来到了火山附近,大家不由得深呼吸。

如此空旷的地方,只有几座小火山在此矗立。蔚蓝的天空加上黄沙铺满的地面,让周围一片死寂。

阿拉善火山群
阿拉善火山群

见识宽广的赵立云面对此处也觉得别扭,他站了一会,便指挥同事抓紧进入状态。

同事们认真工作起来,都希望赶紧录制完,回市区有生命气息的地方。

拍摄步入正轨后,赵立云四处走动起来,忽然脚下一顿,一个坚硬的物体硌到了他。

赵立云收回脚步,低头一看,是一块漂亮的石头。

赵立云小心地拿起石头,放在手心里仔细观赏起来。

石头表面有一些切面,再转过来一看,经过岁月的腐蚀使得它生出细密的小窟窿。

一面光滑、一面镂空的石头给人一种通透、豪放的感觉。

赵立云谨小慎微的把石头放进口袋,然后又低头寻找有趣的石头了。

这么寂寥的地方埋藏着很多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

他想起了曾经在海边买的人工鹅卵石,摇了摇头。

他还是更喜欢天然的、一看就蕴含很多“故事”的石头。

回到家中,他将这块石头摆在橱柜的正中间,甚至觉得旁边的很多石头都没资格陪衬在其中。

他淘汰了很多人工雕刻的半成品石头,并且立志再找到一块更加完美的石头。

自从去过一次阿拉善地区,赵立云便对那个地方魂牵梦萦,想着有机会再去一次。

在此期间,赵立云还结交了许多跟他有同样爱好的收藏天然奇石的朋友。

大家互相比较着心爱的宝贝,互相诉说着自己的藏石经历。

正是因为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赵立云去阿拉善的计划终于开始推进。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1997年的一天,大家从银川出发,向着500公里的阿拉善前进。

再次到来的赵立云没有像上次感觉荒凉、沉寂,而是带着一双好奇求知的眼睛仔细地寻找天然奇石。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大家都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所有人忘记了舟车劳顿的奔波,都赶紧低下头捡拾。

天公不作美,大家没有在这里待很久,天空中就下起了大雨。

大家很遗憾如此美妙的地方,可是不得不打道回府。

一众人赶紧返回车上,就在走了几十公里后,雨停了,太阳又升上来了。

赵立云不想毫无收获的回家,这时他从车窗看到路的左边有一条小河。

小河清澈的可以看到河底的石头,阳光打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见到如此景色,赵立云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大家纷纷表示想下车去看看。

虽然这片小河不是大家的首要选择,但大家也都抱着极大的兴趣下车去寻宝了。

过了没多久,赵立云听到一位朋友在惊讶的说:

“大家快来看啊,我找到了宝贝!”

所有人被他吸引,都走到那位朋友身边,观赏着他找到的“宝贝”。

这块石头确实很奇特,算得上奇石。

石头的纹路很考究,褶皱地方都是黑色,其余地方被另外三个颜色包围,分布不均。

从各个角度看,给人的感觉都不太一样。

赵立云接过石头,顺着光、背着光仔细观察着它的成色和通透度。

朋友看到赵立云爱不释手,便打趣道:

“立云,你要喜欢这块石头我就卖给你啊哈哈哈。”

赵立云犹豫着,自己总是捡石头,错过这一个,没准下一个更好,要不要有这么深的执念呢?

第二天晚上回到了家,赵立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念那块石头,他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那块石头!

赵立云给朋友打了电话,约时间见了面。

朋友带着石头来赴约,面对赵立云炙热的目光,他说:

“咱都是熟人,买石头有7天反悔期,你要是这七天里瞧不上了,我还退你原价,咱们不伤和气。”

听朋友这么说,赵立云很感动,当机立断用150元买下了这块奇石。

新闻专业出身的赵立云对摄影打光这类知识也有一定了解,所以他把石头带到了工作间。

打开专业的灯光,调好角度,赵立云为石头拍了很多照片。

有一张照片,吸引了赵立云的目光。

在一个角度下,线条的粗细变化构成了一张栩栩如生的人脸

石头上黑色的褶皱像极了老妇人的皱纹和五官,石头上的三种颜色恰巧中间白,两边像阴影。

开心的赵立云打开房间门,想对家人诉说自己的喜悦。

可当家人们听到石头是赵立云花了150元的重金买下来的,都在指责他。

150元在当时够维持家用两个月,赵立云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百元。

妻子和母亲都极其的不理解,不满地说:

“平时你把石头放家里那么杂乱就算了,现在你花这么多钱买石头,太过分了!你疯了吧!”

短短几分钟,他的心情从最高处跌到了谷底。

面对亲人的责备,赵立云沉默不语的走进房间。

他思考着:

“是不是我这次真的太过了。”

可是当他看到旁边摆着的“奇石”,转身又看到那面橱柜,全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块块“宝贝”,他停下悲伤,不再奢望得到家人的理解。

他将奇石的照片拿给“石头圈”的好友们观看,在朋友这里,他获得了理解与赞美,并且和朋友们商讨为石头起了个名字——“岁月”

等到了2001年,仍然觉得这奇石来头不小的赵立云机缘巧合找到了当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老先生来鉴定。

杨伯达是学习美术史的专业人才,曾经在中国美术学院展览工作室工作的研究人员。

后因战争的原因,他去留学,在国外了解和学习了很多关于博物馆方面的知识。

回国之后,经过他的潜心学习与考证,渐渐成为玉器鉴定界的专家。

在接到赵立云的邀请后,也很好奇这石头的来历。

谁知道,这一看,震惊了杨伯达、赵立云等在场的所有人。

杨伯达

经过杨伯达等一众专家们的鉴定,终于给出了结果:

“这块石头是玛瑙的,是宝石类奇石。再加上天然的刻画出老妇人的面貌,可以说是价值不菲!”

赵立云纳闷,150元买的难道物超所值了,它到底能值多少钱呢?

杨伯达看出了赵立云的疑惑,他回应道:

“这块宝石的价值在9600万元以上”

玛瑙原石

赵立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现了问题,如此巨大的天文数字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这块奇石从起初到现在,都对赵立云来说是一次奇幻的“冒险”。

许多商人听到这个消息想要一睹真容,然后看到之后有几位想要高价购买,但是赵立云都拒绝了。

其实他也思考过,卖掉会收获自己努力一辈子都赚不来的财富。

但是这块“岁月之石”代表了他对收藏石头的执着,饱含了他对石头文化的热爱。

对于赵立云来说,“岁月”是一件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无价之宝。

到现在,赵立云依旧仔细保管着石头,他没有将石头当做一个商品,而是把石头当作“朋友”来守护着它。

他没有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而是一直坚定地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