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不可以
1018800000017

第17章 大人,请不要滥用你的权力 (1)

每个孩子就像一株小苗,逐渐长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做父母的要做到正确处理,要讲究教育方法,不可莽撞,否则不仅收不到教育效果,还容易与孩子树敌。即使夫妻之间也要相互尊重、谅解、谦让,给孩子做出榜样。

50.正确批评孩子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和成人一样的心理诉求,都有强烈的自尊,有自己的是非标准,父母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否则,霸道的父母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把孩子逼向死胡同,而导致孩子做出无可挽回的“傻事”来。

父母应当遵循的批评原则

◎ 不做比较。父母批评孩子最忌的是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有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的缺陷,常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诸如此类,总拿别人的孩子说事,无形之中,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常拿别人的孩子做标准,其实相当于没有标准。父母如果不能以同一标准教育孩子,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往往使他们无所适从。

◎ 不冤枉孩子。孩子是天真纯正的,但他们如果受了冤枉,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深。一般来说,孩子会真诚地对待每一件事,当然,凡事不是一帆风顺的,偶尔出个小错误就过于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委屈,会给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所以,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千万不可无事“生非”和添油加醋,否则,把孩子逼上绝路,或离家出走都是可能的。因为孩子对公平性更为敏感,不喜欢父母不公平地对待自己。

◎ 低调和安抚。当批评孩子时,父母应该尽量低调,应尽量避免从一件事件扩张到另一个事件,也不要扩大渲染,更不能上升到对孩子人格的批评,因为极其敏感的孩子容易受到暗示。有时,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会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冲击和伤害。其实,一些事情在发生之后,孩子已经意识到错误,已经心里不安起来,并且知道父母有所批评,他们可能由此产生恐惧,怕失去父母的爱。所以,父母批评应低调,并带有一定的安抚,不可恐吓孩子。

◎ 淡化结果。父母批评孩子要尽量避免与结果挂钩。比如可以说,“你怎么弄的?”“怎么搞的?”“怎么会这样?”这样的语气可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潜移默化中,既让孩子充分意识到了错误,父母也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父母如何批评孩子

◎ 单独和孩子谈心。父母不应当众批评,更不要说孩子“笨”、“蠢”之类的话,以保护其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

◎ 先说孩子的优点。批评孩子可先说说他的优点,然后说他的不足之处,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还要勉励自己。

◎ 对事不对人。父母批评孩子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主要把教育点放在如何改正错误上。

◎ 态度要和善。父母不要自己以为是父母就可以居高临下,甚至咄咄逼人,让孩子倒了“胃口”。

◎ 及时批评。如果发生了错误,家长应立刻批评指正,否则,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

◎ 耐心。父母不要以为只要批评孩子一次孩子就永远不会再犯,只要孩子意识到错误,就要原谅他。

◎ 本着爱护孩子、帮助孩子的原则。父母应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能改正错误,给孩子以阳光般的指导。

总之,正确批评孩子,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又不添心理压力,这不失为教育孩子的一种艺术。

51.孩子为什么和你过不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而且参差不齐。父母不要过于要求孩子必须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那样做只能加重孩子的压力,达不到时容易产生绝望心理。孩子教育专家卢勤认为,过于保护孩子,会让孩子无能;过于溺爱孩子,会让孩子无情;过于干预孩子,会让孩子灰心。

大人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父母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处处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彻底地忽视了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孩子对于父母的一切关爱都习以为常,做事就不会有爱心。

案例1:有一家不太宽裕的家庭,丈夫做清洁工,妻子下岗。妻子知道儿子喜欢吃虾,为了满足儿子,她咬咬牙从市场上买回来一斤虾,做好后端上桌。

儿子放学后,看到做好的虾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妻子在身边看着儿子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碗里的虾就要见底,妻子忍不住地想去品尝一下。可刚举起筷子,就被孩子大喝一声“别动,这是我的”的话语打消了。妻子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难受。

其实,上面孩子的表现不是天生就这样的,他不是生来就不知道关爱别人,自私孩子的根源在于父母的过分关爱和无限纵容。孩子不是一开始心中就没有别人的,家长过分溺爱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承受适当挫折和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得到父母的关爱,而不去奉献,心里面只装着自己,不知体会别人。所以,“爱”的种子就这样开出了“恨”的花蕾。

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

孩子逐渐长大后,慢慢有了自己的见解。而做父母的更加担心起孩子来,心里感觉不放心,于是偷看孩子的日记,偷看孩子的短信,甚至偷听孩子的电话。

案例2:有一个上五年级的孩子曾经对老师说,妈妈老是偷看他的日记,苦于一直没有证据。想了很久,终于有了一个办法。一天,他又写了一篇日记:“妈妈,今天早上,我看见您有白发了,您这是为我操劳的呀,妈妈,您一定要爱护自己呀。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您的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妈妈看了这篇日记后,非常感动,可找了半天没有找到白发,以为自己弄丢了,于是从头上拔了一根夹进日记本里。

第二天,喜出望外的小朋友对妈妈说:“您又偷看我的日记了。”妈妈说:“我没看。那根头发不是在日记本里了吗?”孩子笑笑说:“我根本就没有夹头发,是专门试试你的。”妈妈听了,答不上话来。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强烈要求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希望自己的老师和父母像成人一样对待和尊重自己。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与异性交往,心里总是很担心,于是千方百计地找证据,一无所获后,他们更加神经兮兮起来,非要找出所谓的“证据”来。

其实,孩子之间的异性交往是非常正常的,他们本着纯真的友情相处,可由于父母的介入,他们被逼上了“早恋”之路。这主要缘于父母控制孩子的欲望强烈,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关于这方面的教训生活中发生得还少吗?对于孩子来说,与其控制他们,不如进行疏导,就像“大禹治水”一样,疏的效果比堵要强得多。

大人不要过多指责孩子

孩子只要比以前有进步了,父母就应该提出鼓励和表扬,这样才能激发孩子进取的积极性。可很多父母却没有这样做,他们选择了伤害孩子自信心的不可取的做法。

案例3:有一个小男孩当上了班里的小队长,非常高兴。于是回家兴冲冲地告诉妈妈:“妈妈,我以前从来没有当过干部,今天我当上小队长了。”本来等着妈妈鼓励和赞扬的孩子,却听到了妈妈相反的声音:“当了一小队长有什么了不起,那可是中国最小的官儿……”妈妈这一盆凉水一下子浇灭了孩子的自尊心,令小男孩伤心不已。

正确评价孩子,不做比较

父母的评价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有的父母不能正确评价孩子,自己的评价标准出现偏差,常常认为别人的孩子比自家的孩子好,自己的孩子怎么也比不上别人的孩子。认为批评能激发孩子的自尊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为父母的标杆永远超越孩子的水平,孩子赶不上,灰心了。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 永远不要和别人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比昨天有进步,就应该祝贺,肯定和鼓励他,让他获得自信和继续前进的勇气。

◎ 该批评时要批评,该表扬时要表扬。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没有和父母作对的想法。关键的是,孩子有了错误不制止,有了成绩不表扬,自己对孩子评判不公,引起孩子对自己的怀疑。所以,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和你过不去的,他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毕竟你的生存价值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更容易给人带来尊严,当你把孩子贬得一无是处时,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52.斥责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

有的家长总想望子成龙,在生活中对孩子严格要求,不允许孩子有一点的瑕疵,否则就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成才。家长这样做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安全的。

父母教育孩子常犯的错误

父母们大声嚷嚷并加以斥责孩子的时候,孩子可能一时被你的淫威所慑服。孩子惊骇于家长的愤怒时,希望家长的这个行为赶快收场,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面对、改正自己的过错。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对家长的这种方式产生对抗情绪,从而加剧了对立情绪,激化生活矛盾。下面的方式就不好:

◎ 自己的问题拿孩子撒气。有的年轻父母生活压力大,脾气暴躁,把气儿全转嫁到孩子身上。

◎ 过于严厉地教育孩子。孩子如果做错事或者不听话,年轻的父母们火立刻就上来了,喜欢大骂一通。如果是老实一点的孩子则选择默默站在一旁任由父母发泄,调皮一些的孩子则可能还上一两句嘴。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如果对孩子的动作过小,就不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以后的错误照旧犯。这样,其实都收不到好的效果。

◎ 翻旧账。更有甚者,一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或重犯一些错误时,喜欢翻旧账,把孩子过去的错误,一股脑儿地说出来。这样做其实正好说明孩子对过去的错误没有认识到,或者父母过去骂的时候没有说清楚道理。孩子没有明白挨骂的原因,没有进行反悔。

父母如何教育犯错误的孩子

如何教育好孩子?这是一个技巧问题。首先家长不要激动,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对孩子叙说,效果要好很多。

◎ 先控制自己。父母们要想控制孩子,就先必须控制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控制不了,如何控制孩子?家长如果保持理智,就能客观理智地分析孩子的错误,这样,孩子更易于接受父母的批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