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阳伽蓝记
1045300000031

第31章 《洛阳伽蓝记》的时间叙述(5)

三、卷五惠生等西行西域、天竺中的时间叙述

卷五大部分文字,完全彻底把时间、空间交融在一起,照游踪顺序(时间、空间交融)展开。

写法上用笔记、札记形式,全文约五千七百多字,是文学味很浓的散文,把叙事、写人、描绘事物场景融为一体,内容充实丰满,文体多样,笔法灵活;文字清丽流畅,繁简得当,在娓娓叙述中弥漫着动人的情意,极富表现力。

我们知道,这段著名文字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体现在:

六朝社会大动荡,文化重组整合,思想开放,有着全方位的人文关怀(经济、政治、风俗、语言、宗教信仰、吃穿住行、形形色色的人物--穿着、长相、饮食、居住、异地风光、绘画雕塑、音乐、歌舞、建筑、佛教法物器物宗教圣地遗迹、民间故事传说、神话、民间歌谣、纪实与传奇交织等等,而这些正是《洛阳伽蓝记》卷五都写到了的),人们热爱祖国乡土,文化交流频繁,对宗教充满了虔诚,地理方志类著作空前繁荣,山水诗文开始诞生并迅速走向繁荣等等。

写惠生等西行西域、天竺取经的内容:

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一说熙平元年或正光二年)十一月,奉胡太后之命,与沙门法力、慧生(一作惠生)等自洛阳出发,途经赤岭、土谷浑、鄯善、末城、捍弥、于阗、朱驹波、汉盘陀、钵和、嚈哒、波知、赊弥等地,翌年十二年抵乌场国。正光元年(520)四月中旬入乾陀罗国,后西渡辛头河(即印度河),巡礼雀离浮图、大塔等佛迹。翌年(一说正光三年或四年)二月返洛阳,携回大乘梵文经论凡一七○部。宋云撰有《家记》,惠生撰有《行纪》,两书虽久佚,但佚文存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五,杨衒之还参照另一个西行求法者道荣作的《道荣传》以补缺文。

附带应该说的是"道荣"其人,有的文本又作"道药"。他在北魏太武即公元424-452年末年,"从疏勒勒(新疆喀什)道入,经悬度(即县度,古山名,新疆塔什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到僧加施国(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及返还寻故道。著《游传》1卷"。另外,西晋至南北朝西行求法至为活跃,据统计,西行求法可考者近150人。《高僧传·译经论》将这些西行取经者归入"译经"中,位居十大人物类传之首,高度评价其历史作用,认为正是有了这一代代西行取经者的"协策孤征,艰苦必达,傍峻壁而临深,蹑飞而渡险,遗身为物,处难能夷",才有"传法宣经,初化东土"。

卷五综合运用佛经汉译中的"合本子注"、游记文学的文体方式,以游踪即时间、空间交融来展开。衒之按:惠生《行记》,事多不尽录,今依《道荣传》、宋云《家记》,故并载之,以备缺文。采用佛经汉译中的"合本子注",以惠生《行记》为本,为主,这样叙述集中完整,线索明晰,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又以《道荣传》、宋云《家记》为辅、为子注,来丰富、补充惠生叙述的不足与空白,使得叙述更为真实可信,细节更加丰盈。这样运用注释体的自由、灵活、可长可短的叙事特点与叙事趣味,把注释体文类、合本子注形式的叙事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起来,既可客观描述、呈现,又可主观发挥,并加以议论抒情,前后点染映衬。

这一部分,分别在首、尾交代惠生等人西行的起止时间,即"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至正光三年二月,始还天阙"。在揭明大的时间背景下,再展开对西域、天竺宗教景观、社会文化生活风貌的叙写。照游踪顺序展开,时空两条线完全交融,在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中叙述,本身就把时空融为一体,这样的叙事最为自然。

从全书来看,这一大段文字可谓是以开放的姿态,以中外文化、宗教的交流这一"敞开"方式结束全书,其匠心独运,似乎蕴含着某种象征的意味:宋云西行取经礼拜佛教圣迹圣物,对佛教吸收,对域外文化的接受,构成了前面北魏洛都佛事兴盛的背景,从而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价值。

结合文体、内容、结构等来看,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称为游记文学,也可称为流散文学,在西方文学中又称为流浪汉小说、纪行文学、游走文学等。

首先,惠生《行记》采用游记体文学样式,把时间叙述、空间叙述紧密结合起来,即把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变动结合,也就是采用后代所说的"游踪"为线索。

作者几乎全以惠生《行记》作为第五卷内容,应该说也是独具匠心的,看过前面内容,再回过头来看第五卷内容,意蕴甚是丰富、精妙。

(1)它构成前文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背景。

北魏洛都文化景观之所以丰富斑斓,尤其是佛教文化昌盛,与西域、天竺佛教文化的传入密不可分,卷五专写中外文化交流,就成为理解北魏洛都社会文化风貌更为广阔的背景。

(2)惠生一行人的举动,成为一种象征。象征中外文化的交流,象征北朝以僧侣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对西域、天竺的佛教、风光、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的好奇与孜孜以求,展现了中国人早期富于"好奇",喜好博物、传奇冒险的特性。

美国心理学家关森曾比较中、美两国国民心态为"关怀心-好奇心"即concern-wonder,华夏子民的确富于关怀心,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孔子作为哲人、杜甫作为诗人,都是国人富于关怀心的典范。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实在中国古代,一直就不乏"好奇心":《山海经》、墨家对自然的孜孜以求、孔子的博物思想、《尔雅》、张骞凿通西域的伟大举动、《穆天子传》、汉散体大赋"苞括宇宙,总揽天人"的审美追求、《史记》"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大抱负(《史记》中的《平准书》、《货殖列传》、《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就表现出司马迁、中国人对远方的好奇和渴慕了解的愿望。《汉书》中《地理志》、《食货志》、《张骞李广利列传》、《匈奴列传》等同样如此)和古代十分发达的类书编撰及其广受欢迎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华夏民族孜孜以求、努力探索的精神,所谓"一物之不知,君子之耻"。

中古时期,以佛教徒为杰出代表的国人,对异域社会文化充满好奇,孜孜以求,克服千难万险去西域取经,表现出北魏王朝、北魏人士一种开放、努力吸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姿态,这种探索、进取诚为华夏文化的优秀遗产,永远值得珍视。(钟瑛曾撰文以《隋志》为据,全面谈到魏晋南北朝官修书目对外域文化成果的吸收、介绍,可参考。)

(3)这一大段文字是典型的游记散文,以展现华夏文化与佛教文化的魅力为主旨,内容丰富有趣,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卧游知天下矣!以游踪为线是一种动态叙述:依照时间、空间的自然变化井然有序地展开。

早在先秦时,就有这类优秀的叙事作品,比如《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以晋公子重耳一行人流亡诸侯为线,按照时间、空间顺序展开生动有趣的叙事。叙事时间跨度是十九年,叙事空间依次为狄、卫、齐、曹、宋、郑、楚、秦,最后回返祖国--晋。

据陈才智《西方的中国游记散文研究》介绍:西方游记散文包罗十分丰富,如远程旅行、朝圣之旅、贬谪流放、科学探险、骑士漫游、流浪汉冒险、大规模远征等,"较早吸引西方学者的是以法显《佛国记》和玄奘《大唐西域记》为代表的佛教游记,《洛阳伽蓝记》卷五就被编入塞缪尔·比尔翻译的《法显、宋云游记:从中国至印度的佛教朝圣之旅》。包顿博士论文《作为文类之一的中国早期佛教游记》,力求证明早期佛教游记形成了一种文体,它们不仅具备历史重要性,而且拥有作为杰作的广泛吸引力"。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何瞻教授在为《印第安纳中国古典文学指南》撰写《游记文学》词条中认为,中国游记散文大致具备四个特征。首先,游记是对某种游览行为(邻省、邻国乃至外国)的直接记述。

其次,它通常采用按照时间次序加以排列的日记形式。第三,它通常含有地理或历史的内容。例如,地形特征或历史遗迹、古人墓冢、著名寺庙、宫殿遗址等。有时,也记录一些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观察或评论。第四,它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见和阐说解释。除了地理描述之外,它也是人类想象力的展现。依此,《洛阳伽蓝记》卷五是典型的"朝圣之旅"。在佛经中,60卷《华严经》里占17卷的《入法界品》,写善财童子一心求菩萨道,在普贤教示下辗转南行,寻访53位大师,终证法界,也是"朝圣之旅"作品,与英国著名宗教小说《天路历程》可以相互参照。胡适曾幽默地说:"《华严经》末篇《入法界品》占全书四分之一以上,写善财童子求法事,过了一城又一城,见了一大师又一大师,遂敷衍成一部长篇小说。"

其次,从流散文学角度来看:

在古代东方文学中,流散文学历史悠久,人们用多种文体来表现流散文学的内容,用得最多的是散文。黎跃进认为:"流散文学的要素有:漂泊途中的艰辛,身在异国的痛苦,回归故国的渴望,第一人称的叙述等。""流散文学的一般特征:无根的漂泊感、沧桑感;文化冲突中的困惑、痛苦与失落;家园意识,故园回望的心态;文化身份的追寻等。"古代中国的《历游天竺记传》、《大唐西域记》、《南海寄归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就是典型的流散文学,流散文学是一种在'行走中'的文学"。显然,卷五宋云、惠生等西行记包含了漂泊途中的艰辛,身在异国的痛苦,回归故国的渴望等流散文学要素,具备了诸如无根的漂泊感、沧桑感、家园意识与故园回望的心态等特点。

另外,东方的流散文学与西方的流浪汉小说如《小癞子》、《堂·吉诃德》等十分接近。比如它们都以游踪为线,展现陌生的社会景观与文化景观,能够给读者以丰富的知识,拓展其眼光,满足其求知欲、好奇心。

所以,《晋公子重耳之亡》、《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卷五、《大唐西域记》、中国古代纪行诗文辞赋、小说《西游记》等等,都与游记、流散文学、西方流浪汉小说颇有相通之处。对于中国的像《洛阳伽蓝记》这类名著,用比较文学、用现代多元文学观来审视,就会发现其更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