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056900000016

第16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服务业多样化 (1)

引言

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涌现是专业化分工的一大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速了城市行业多样化的发展,从而带来了技术进步。

5.1 城市经济中的分工深化:多样化服务业的演进

5.1.1 行业多样化的界定

行业的多样化,包括替代性行业、互补性行业、延展性行业、支持性行业和无关性行业的全面发展。Allyn Young(1928)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包括专业化和组织化的发展,也包括产业多样化和迂回化的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一个最为普遍的现象是分工演进、专业化水平增加、新产品、新行业及相关技术从分工演进中出现,生产中的迂回生产链的链条数也将增加,生产结构变得比以前更加的"迂回"。

生产的迂回性增加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迂回生产链的链条数目增加,另一种情形是在某一链条上的中间产品种类增加,在第一种情形下新的行业将要出现,在第二种情形下新的部门将会加入进来。服务业迂回度的增加源于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效率的提高。有分工和专业化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要有交易成本,当交易成本低于专业化经济时,新的行业或部门就能够产生。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多样化加速了市场化进程。也是城市经济聚集功能的一个重要表现。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认识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服务业多样化可以是产业链的多样化、产品的多样化、技术工艺的多样化,也可以是职能的多样化。服务业的多样化意味着专业化和迂回化的协调发展,即基于分工经济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业链的多样化。在市场中不断出现各种形式的新的服务行业,例如搬家公司、保洁公司等等。二是同一行业链的不断延展,即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多样化。三是每一个环节又有不同的技术工艺和生产经营职能,即工艺和职能的多样化。这些过程相互交织成为结构网络,在深化分工的同时增加了专业化水平,即服务业的迂回度不断增大。

5.1.2 城市服务业发展:城市劳动力时间价值的变化

人们通过对某种服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不仅仅来自于这种服务本身,还来自于服务产品与时间结合所提供的综合服务效用。也就是说,效用由两部分组成:商品本身的价值和商品的"生产"成本即时间价值。个人的时间价值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时间如何分配也是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如Lucas(1988)将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时间(受教育的时间)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标准。时间分配问题就是如何将有限时间分配于不同的劳动或服务中以获取个人的最大效用。大量经济学家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劳动力的就业及妇女由于时间价值提高而提高劳动参与率等问题,证明时间价值对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状况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个人时间价值的增加加速了服务业的发展,当某种服务尚未成为一种职业时,人们需要自给自足,此时自给自足的服务成本不仅包括这种服务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应当包括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耗费的时间是市场活动之外的时间,不能像工作时间那样直接用工资来衡量,但是可以从成本和收益两个角度考查其价值:①用成本衡量非市场劳务的时间价值:以机会成本作为一种价值评判标准,则非市场劳务时间的价值或其影子价格,就是其相应的工资。因为若将用于非市场劳务的时间用于生产活动,则能获得工资收入。也就是说,非市场劳动的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这种服务所投入的劳动、材料等直接成本,其二是投入其中的时间等机会损失,我们称之为间接成本。这种间接成本就是时间的价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做饭是一项劳务活动,投入其中的直接成本是组成食物的各种加工原料及人的加工劳动,其间接成本就是做饭的整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如果将这部分时间投入市场中的生产活动可以得到的工资就是做饭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这部分时间的价值。由于不同的劳动力工资之间是有差异的,因而,时间价值对于不同的劳动力而言是异质的。②用收益衡量非市场劳务的时间价值。实际上,非市场劳务时间对消费者能产生质的收益。既非市场劳动时间的不同分配方式能够给劳动者带来不同的收益。例如,相同的时间,如果投入到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中,能使个人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提高其将来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工资收入,这种时间分配方式是没有替代品的,即不可以通过购买获得;如果把这部分时间投入到做饭这项劳务上,其收益是劳动者现在的人力资本水平得以维持,但是这种时间分配方式可以通过购买他人的时间而获得。

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会发现,无论是市场劳动还是非市场劳动,进行某种程度的专业化都是有利的。对于城市劳动力而言,在给定的时间限制下,将时间尽可能分配到能够带来更高收益的市场劳动,而去购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此时,非市场劳动的成本(即时间价值)就等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该项劳动的工资率;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通过出售劳动(时间)获得就业岗位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益的一种方式。当分工和专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劳动力的非市场劳动就会转变为一种市场劳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工资率远小于城市劳动力,所以首先有一个替代效应,从M到N。

其次,随着外生给定的城市劳动力时间价值的不断增加(城市工资率提高),便会产生一个收入效应,从N到E。

由时间价值变化所带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的时间替代及两类劳动力收入增加加深了专业化分工的水平。两类劳动力都会致力于最大化个人效用。从整体来看,最优的时间均衡配置是二者的边际收益相等,这种均衡的结构是专业化分工的演进及双方效用的递增。于是,我们可以认为,①随着城市劳动力时间价值的增加,对多样化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②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劳动力的时间替代提高了两类劳动力的效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市场工作时间的供给,促进了服务业的多样化。

5.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家政业兴起的理论分析

本章前面两节分析了劳动力转移与城市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本节将以家政业为例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其兴起与发展的推进过程。

5.2.1 家政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在我国,"钟点工"、"家政服务"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家务劳动商业化"呈现出极大的规模化需求。以广州为例,2004年广州市居民以钟点工为主的人均保姆费支出为21.69元,比2003年增长89.48%。有关调查显示,广州目前至少有20%的家庭需要雇请住家保姆、钟点工等家政服务人员,总需求超过40万人。家政业正成为一个新的就业增长点,是解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大约有3亿多户人家,其中共有500多万户属于"一二一四式"家庭,即1个家庭,2个中年人,带1个孩子,要照顾4个老年人(丈夫的父母和妻子的父母)。这类家庭很有必要聘请1个甚至2个家政服务人员帮忙料理一些家庭事务。另外,大约还有300多万户属于"一二一式"的青年之家,即1个家庭,一对青年夫妇和1个孩子。他们因工作或事业的关系而无法顾及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事务,这类家庭也很有必要聘请1个家政服务人员帮忙。以上两类家庭,共计大约有800多万户,仅按一户聘请1个家政服务人员计算,我国的家政服务行业至少也就可以提供800多万个就业岗位,这几乎相当于我国2003年各行各业全年新增岗位的总数量。如果"一二一四式"要聘请2个家政服务人员的话,则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更多。这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而言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就业市场,也是一条宽广的就业新门路,更是一项新的就业增长点。由此可见,家政服务行业现在已经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市场中的一个新领域,其未来的市场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5.2.2 理论工具:超边际分析方法

超边际分析方法是随着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而被引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一个以报酬递增和超边际分析为主要特征,以分工演化为主线,由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等一系列的两难冲突的折中所形成的经济学体系。杨小凯运用角点解解决了长期困扰经济学理论界的"将分工思想予以数学表达"这一难题,开创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在他的理论中,假设每个微观个体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于是,当某个人从市场购买某些物品时,这些物品的自给量必定为零,因为一个人购买自给的同一物品是没有效率的,这表明如果某人是消费者-生产者,则最优决策必定是某个决策变量取零值的角点解。Marshall在处理给定效用函数和给定生产函数下的个人决策问题时,遇到了困难。由于角点解的数量一般很庞大,而当时求角点解的Kuhn-Tucker方法尚未发现,故Marshall采取的技术处理便是避开角点解,保证使以内点解为基础的"边际理论"能行得通,便人为地将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进行二分。但根据这样的假设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极大地限制了它在某些方面的解释力。

1988年,杨小凯运用库恩-塔克定理,排除了一些非优化的角点和内点解,从而将最优解的范围大大缩小,这就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每个人必须做出两种类型的决策:①首先选择一种职业和专业化水平。这涉及一个人从事多少经济活动,这是"做与不做"的决策问题。这种类型的决策总是和角点解联系在一起(有些活动是零水平)。②一个人如何在他选定的经济活动中分配有限的资源。这种类型的决策涉及角点解或内点解的边际分析。超边际分析是结合了这两种类型的决策分析。

杨小凯等人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他们发现,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这样就可用数学工具对分工问题进行精确研究,则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但这个框架中却有一个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问题,因为分工引起交易环节的增多,进而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大,只有当分工产生的好处大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时,分工才有可能向前演进,故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因此,当实际交易效率小于临界交易效率时,自给自足结构中的角点均衡是全部均衡;当实际交易率大于临界交易效率,则分工结构中的角点均衡是全部均衡。

与新古典经济学比较,超边际经济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生产的条件是专业化经济。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若一个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都等比例增加,产出以更大比例增加,则此生产函数具有规模经济。专业化经济是指若某人在生产某产品时,生产函数显示边际或平均劳动生产率随他在此活动中的专业化水平上升而增加。专业化水平是随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缩小(即从事的专业种数减少)而增加。专业化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专业化经济是对特定个人和特定活动而言的,它来自于熟能生巧和个人在特定专业中的经验积累,并且这种知识在人与人之间不能轻易转移。专业化经济也不能超出个人的时间限制,属于局部递增报酬。规模经济并不要求专业化分工,只要求有规模就行,而专业化经济必须由个人在特定活动中的专门化取得。第二,假定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采取纯消费者和纯生产者绝对分离的假定,个人是消费者,生产者是厂商。杨小凯认为这样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首先,把经济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忽视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