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浴火重生
1108800000070

第70章 青山依旧——薪火烧得更旺(1)

李克强副总理5月21日来东汽时作出指示:

“东汽对国家来说太重要了,各级党政组织都要高度重视东汽的恢复重建工作。对于东汽重建所需的土地,按特事特办,先用土地,其他再说,全力支持东汽的重建工作。”

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东汽的重建工作迅速展开并全速推进。东汽新基地已选址在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八角井镇,占地面积26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元。新基地建设按照温总理“更加科学、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新东汽建设的根本要求,遵循“建筑安全可靠、生产布局合理、管理流程优化、符合节能减排与环保要求”的基本原则,目标是建成能够研发超超临界100万千瓦火电机组、重型燃气机、第三代核电汽轮机、大型风电机组,以及工业透平汽轮机为主导产品的制造基地。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东汽新基地已于2008年8月1日开工建设,10月底以前所有项目都破土动工,力争用不到两年时间全面建成,其生产能力超过震前的水平。并力争用五年的时间真正把东汽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

技术进步永远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实现企业投入产出的有力支撑。“地震更多毁灭的是许多厂房设备,但是对东汽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并不大。我们的技术力量和建设人才都还在,东汽会一如既往地加强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不断支撑东汽的建设和发展。”总工程师王为民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这个态度和理念。

《四川日报》记者王代林采访报道说:

乘国家新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新政”而上,今年,东汽的风机产量将达到1200~1400台。这是东汽未来10年的支柱,而太阳能则是20年后的支柱。进入太阳能领域,一个颇有意思的细节展示东汽的灵巧思维:从资源多晶硅曲线切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东汽回到自己的制造长处上,不可谓不深谋远虑。研究危机中的企业兴衰,东汽副总经理张文峰发现,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倒得最快。如何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东汽的方法是加大投入。“国际顶尖同行研发成本是销售收入的5%~8%,我们的比例比他们高,今后会更高。”与此相应的是人才培养。东汽有企业内部的职称,工人也能成为技师、高级技师,从而在岗位上找到成就感,再转化成超越自我的能力,以达到通过发挥人的创造性去推动产品更新、企业更新的目的。

情况的确如此,在“5?12”震灾中东汽的技术软件系统没有受到多大破坏,虽然主机一分厂、叶片分厂的办公楼彻底垮塌,许多技术资料被损坏,但是关键的研发部门和技术资料没有受到损失。而产品开发处等最核心的研发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迁到德阳,风电实验台位、高速动平衡实验室、透平核心试验台、转子焊接设备等重要技术装备都保留下来。所有这些装备和技术的支撑,保证了火电、核电、气电、风电等大型发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加上新基地规划建设的工艺试验研究中心、工业透平试车系统、燃气机研发实验室等,东汽还将建立起一套更加完整科学的研发系统,在新产品研发、多元化产品研制领域继续保持着自身优势。由于推进“多电并举、多元发展”战略思路,东汽已经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生产经营一直保持着高位运行。与之伴随的是产量连年超过2000万千瓦,产值突破100亿元,上缴利润和职工收入也都显著提高。但是在繁荣和成绩面前,尤其在经历了特大灾难的破坏之后,东汽人必将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继续沿着已经开辟的“多电并举”发展道路挺进!

火电仍是“龙头老大”

在国内汽轮机行业中,东汽自主研发的30万千瓦等级汽轮机已经进入了第十一代,而且以此为基础又提高等级成功研发并批量生产了亚临界和超临界60万千瓦机组,以及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在我国发电能力年均递增1亿千瓦的发展规模水平的形势下,东汽所提供的大型国产火电机组几乎达到三分之一,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支撑了东汽自身的发展建设和投入产出。目前东汽火电市场订单已有300亿元,今后两年产出数将保持在2500万千瓦以上。由于东汽品牌30万千瓦汽轮机已经形成了国内最完善的机组系列,在研发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功率、高参数机组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投运在山东邹县电厂的超超临界100万千瓦机组,已经成为国内单机容量最大、运行参数最高的燃煤发电机组,标志着东汽在100万千瓦等级机组研制方面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从而使东汽在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增强着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核电还是“一匹黑马”

从1995年开始,东汽从生产秦山核电一期汽轮机产品备件开始进入了核电研发领域,又从研发岭澳一期工程的分包任务到成为岭澳二期工程的主承包商而登上了制高点,进入了国际核电俱乐部。经过10余年的磨炼与发展,东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设计研发、质量检验、生产操作员工队伍,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添置了能够研发制造大型核电机组的现代化装备,形成了年产数百万千瓦核电汽轮机的设计制造能力。通过实施红岩河、宁德项目的核电工程,东汽核电研发将基本实现国产化目标。截至目前,包括岭澳二期工程在内,东汽已握有许多核电汽轮机订单,并在制造运行业绩和机组订单数量方面成为国内最大的制造企业,在大型核电汽轮机领域形成了明显的领先优势。最近,东汽又与中核总公司草签了桃花江项目的供货合同,进一步巩固了东汽在中国核电市场的龙头地位。展望国家核电发展长远规划,东汽人有信心在未来开发清洁高效的核电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

“气电”早已锦上添花

燃气机装置是一种以空气及燃气为工质的旋转式热力发动机,它具有效率高、功率大、体积小、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和寿命周期长等优点。2001年底,国家发改委提出重型燃气机产业发展技术引进的指导意见,并着手启动重型燃气机的国际招标工作,东汽抓住这个重要历史机遇开始了重型燃气机的技术引进工作。2005年我国首台国产化率高达46.5%的重型燃气机在厂内一次试车成功,标志着东汽已经强势进入重型燃气机研发制造业,成为燃气机行业的有力竞争者。在国家第三批燃气机招标中,哈汽中标为四台、上汽中标二台,而东汽则中标10台,又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如今,东汽首捆中标的燃气机产品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国产化率也已提高到60%,除了燃烧室和透平叶片在广州合资厂生产外,其余气缸、叶环、持环等静止部件和压气机叶片等关键部件均由东汽制造。东汽目前除在执行福建莆田项目外,又中标了江油和白俄罗斯项目,使东汽燃气机第一次走出国门,在广阔的国际市场求得更大发展。

风电正在“异军突起”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电是当今各国大力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东汽虽然不是最早进入风电领域的企业,但依托在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方面的优势,东汽于2004年从德国瑞帕尔公司引进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并且高起点、高标准地进入了风电领域。2005年,东汽首批七台风力发电机组在山东荣成顺利投运,成为国内第一家1.5兆瓦级风电机组运行的企业。东汽2006年又成功开发出低温型机组并产出40台,2007年产出240台,2008年产出800台,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由于在风电市场中的良好表现,东汽在手订单已超过1500台,新增订单占东汽整个市场任务的40%左右,使风电成为东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风电研发方面完成了轮毂、机舱罩、齿轮箱的自主研发,并与相关专业厂家完成了偏航和变桨轴承、变频器的国产化研制,与国外风电公司进行风电叶片的联合设计和制造。同时正在加紧推进1兆瓦、2.5兆瓦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研制。东汽目前在天津成立了天津东汽风电叶片公司和天津东汽风电科技公司,已经着手布局2.5兆瓦以及海上风机的研发制造。届时,东汽将完成风电机组的系列化和国产化,在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光电”本身灿如朝阳

从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有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广阔发展空间。正因如此,世界目前光伏产业正以31.2%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发展,位于全球能源发电市场增长率的首位。预计到2030年,光伏发电将占世界发电总量的30%以上,到2050年光伏发电将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支柱产业。世界各国根据这一趋势,已纷纷出台有力政策并加强对策,其能源市场将呈现蓬蓬勃勃的发展局面。在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就成为制约下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和瓶颈。东汽正是着眼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和光伏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及时并强势地进入多晶硅行业。2006年6月,东汽通过国有产权划转方式,整体吸收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从此走上了多晶硅产业快速发展之路。2006年10月,东汽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举行了年产500吨多晶硅生产线的启动仪式;2007年7月,首期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相继开工;2008年4月,第一条年产120兆瓦太阳能光伏生产线开工建设;2008年9月,年产500吨生产线点火试运行成功并全面投产。目前,东汽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正积极筹划第二个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第二条年产120兆瓦太阳能光伏生产线以及高纯园区项目,届时将完整的形成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加工—光伏发电产业链,在此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百亿,使东汽成为领跑我国半导体材料科研、制造行业的高科技企业。

东汽不但在常规火电继续保持了竞争优势,在风电和太阳能等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态势,在工业透平汽轮机、海水淡化方面也已打开了新的市场,同时积极研究燃气机服务市场、老机组改造市场、军品市场、辅机市场,努力拓展在这些领域的发展空间,为东汽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所有这些,都使东汽在经受特大灾难的严峻考验后,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了“青山依旧在,东汽照样红”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