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60

第60章 瞄准目标———国际一流竞争先

我欲因之梦寥廓,不畏浮云遮望眼。东汽人既有“追风逐日”的飞天梦想,又有“领跑超越”的雄心壮志……据介绍,东汽八角井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超过150亿元,产品结构将更趋于合理化,向着核电、风电、光电等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规模效益和产值利润也更大。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与满足新东汽建设的现代化要求,新基地的建设无论从工艺流程上还是建设规模上,其技术装备和制造能力都远超过汉旺基地。它的规划建设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东汽特点,既有高精度的全新设备又有实用型的搬迁设备,既有成熟产品完整的制造工艺流程又有新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增强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试验能力,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为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如今在成绵高速公路德阳入口附近,一幅巨幅标语牌赫然矗立:“牢记总理嘱托,自力更生,建设美好新东汽。”人们的视线绕过这17个大字向远处眺望,占地2600余亩的新生产基地铺展于广袤土地上,粗壮坚实的钢筋铁架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它们擎起了震后崭新的十里东汽。遭受地震毁灭性打击的东汽,在很短时间内又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东汽人已经证明是站起来的真正巨人,人们看到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一个国际一流的崭新东汽正拔地而起。地震所带来的伤害在短期内不能完全消除,在原址重建已不可能,异地重建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东汽在震后第三周就成立了恢复重建指挥部,在还不知道新基地将建在何处的情况下,东汽人在帐篷和板房内开始了新东汽的筹划准备工作,并全面启动了异地灾后重建。温总理在第三次来东汽时,对东汽新基地建设提出了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东汽的新基地绝不是原来厂房、设备的复制,而是向更高的标准前进。

“新基地建设”是东汽确立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职工安置”三大任务之一,公司总经理张志英2009年在职代会上特别强调要统筹好“六个关系”:一是统筹规模与水平的关系,既要保证新基地建成后生产能力上规模,满足市场需求,也要保证厂房设施建设上水平,防止原有厂房的复制与搬迁;二是统筹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强化生产基础设施,更要重视软件建设,优化生产流程,加强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体现先进性与科学性;三是统筹制造与研发的关系,既要强化制造能力,提升加工质量,打造一流精品工程,也要强化研发能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开展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巩固并开创多元化的产品格局,增强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四是统筹常规能力与薄弱环节突破的关系,既要保证常规研制能力稳步增强,不断得到创新发展,更要重视阻碍企业发展的产品、技术薄弱环节、瓶颈资源、短腿领域的突破,有针对性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确保公司平稳蓬勃发展;五是统筹有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既要遵循科学发展,防止盲目扩张,满足近期发展需求,也要考虑新产业发展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持续长久的发展目标;六是统筹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的关系,国内领先就是要建成具有国内代表性的现代化企业,设备先进、管理先进、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国际先进就是要赶超国际同行企业的整体综合水平,通过在重建中追赶,在企业运行中不断借鉴提升,从而实现超越国际同类企业制造、研发水平的宏伟目标。

回首“5?12”以来的日子,东汽的“幸”与“不幸”都已稳稳度过。循着恢复重建的足迹,震后的“沧海”已变作新生的“桑田”,东汽已成为更加刚健的企业。在这期间,东汽人还坚持苦练内功和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可见一斑。在“5?12”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之际,投资50亿、占地2600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的新基地将全面建成。此前,新基地选址时就重点考虑了物流转运、环境保护、产业整合、协作配套(包括公路交通、铁路衔接)等生产力发展重要因素,从而使东汽更加符合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东汽这种苦练内功、战略调整的做法就像竹节那样,经济繁荣时只是单纯快速地成长,遭遇低谷期则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个竹节而催促再次快速成长。这种竹节生发积累得越多,东汽就会变得越发牢固、坚不可摧。在重建中完善,在重建中升级,是东汽人的战略选择。东汽人依靠卓越的凝聚力已战胜了各种灾难,必将万众一心开创新东汽更辉煌的未来。

东汽人当然不能就此满足,规模和硬件上的先进并不等于实力就最强,事实上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很大。东汽新基地占地2600亩,从南到北长约2公里、宽约1公里。整个厂区规划成三大部分:厂前办公区,设有综合办公楼、生产服务楼、停车场和广场;中间区域主要是汽轮机零部件的装焊、加工、总装,风电加工装配,控制棒驱动机构加工装配试验,以及生产辅助设施的主机制造区;最南端区域规划为铸造、锻造、热处理、粗加工的毛坯制造区,纵深400米。在主机制造区与铸造锻件毛坯制造区之间有360米的预留区,这样即可以将冷、热加工区域分开,又为新能源产业开发和燃机研发试验室留有一定的空间。为了保证物流通道,一条中央大道将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为轻型厂房,主要是中小件加工区;东侧为重型厂房,主要为大型零部件制造区。现在的新基地,厂房规模大,厂区物流顺畅,加工制造能力强。可以肯定地说,东汽的规模和制造能力就汽轮机行业来说,已经达到了当代的世界级水平。东汽人当然不会就此满足,规模和硬件上的先进并不等于实力就最强,事实上研发能力与美国GE,日本日立、三菱公司的差距还很大。人家掌握的是核心技术,而我们的技术还须从人家那里购买;人家生产的都是些附加值高的产品,而我们生产的东西附加值却很低,原始创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等研发能力的差距就更大,这些方面更得有一定的突破才行。

除此之外,新基地建设还站在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的全局高度来把握。德阳既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目前四川省唯一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东汽与二重、东电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的积极参与,将为重装基地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在抓紧的东汽新基地建设无疑会成为重建与节水有机结合的示范样本。东汽新基地在统筹兼顾进一步搞好对燃料能源的节能减排的同时,还在实现工业冷却水全部循环使用方面加大投入,坚持采用先进的节水治污装置,充分使用再生水。据东汽能源处处长孙希广介绍,新基地的清洁卫生,包括职工洗手、食堂洗碗等用水供热都来自这一循环、节约和再利用系统。据德阳市水利局调查统计,大地震使德阳部分区域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量明显减少,污染变得非常严重,供水保障能力大幅削弱。许多水利设施在地震中又受损严重,短期内无法恢复而造成工程性缺水问题。为解决本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德阳已就从都江堰引水工程展开论证并力争尽快启动。节流与开源的任务同等重要,东汽重建更体现了节约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如今东方电气正瞄准着世界500强,东汽也必然顺势而上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脊梁,这就必须刷新一项项纪录以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东方电气的快速发展始于1984年的三大厂合并。当年三大动力厂的地理位置虽然极为分散,但生产的机、电、炉产品往往在同一电厂安装,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机、电、炉的技术参数要匹配,甚至生产进度也得同步。尤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由需要单机订货发展到成套供货,进而需要整个项目的“交钥匙工程”,工程招投标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铺开。各自独立生产经营的三大动力厂合为一体,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必然发展趋势。于是在1984年1月23日,在东方三大动力厂的长期努力和共同要求下,第一机械工业部发文决定:成立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成员有东方三大动力厂和东风电机厂。为了弥补工厂分散、远离中心城市之弊,公司总部设在了成都。东方公司遂于1984年3月1日开业,5月23日召开成立大会。此后,国家组织了两批集团试点,东方公司更名并升格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中逐步完善了体制机制,并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的特大型企业,成为全国最初163户中央企业之一,也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尔后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共同打造集团品牌与核心竞争力,东方电气集团董事会于2007年做出并推进了企业集团整体主业上市的决定。

在这之后,东方电气促进东汽等核心企业共同发展,力争成为与美国GE、德国西门子等一样的国际一流的装备制造巨人企业。按照集团公司总经理斯泽夫的说法:“集团的中期目标是形成3?~?5个规模超百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具备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产业板块,实现发电设备一业为主到重大技术装备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东方电气已经实现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多电并举”,正力争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且具有国际竞争力,代表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先进水平的综合性装备企业集团。正因为如此,在全集团向世界500强目标进军的过程中,作为核心技术含量最高、产品产业覆盖范围最广、企业盈利和贡献率最为突出的东汽的地位作用也更加突出,已在灾后重建的发展腾飞中找到了更高的定位并作出了更多的贡献。

2009年6月8日,东汽总经理张志英在接受“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颁奖后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的东汽将不断调整优化‘多电并举’和相关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发展火电、核电、风力发电、联合循环电站和新能源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加快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加快一流科技和管理团队的建设,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东汽的国际化程度,把东汽从国内一流向国际一流宏伟目标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