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1149300000011

第11章 学业篇(4)

针对此种情况,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在思想上正确对待自己的马虎。但跟孩子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父母必须掌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巧妙地对孩子进行教导。有位父亲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他安排孩子每星期写一篇题为《马虎是个坏朋友》的周记,让孩子把自己想到的马虎的害处都写下来。几周下来,孩子把粗心的坏处越想越多,比如考试时,粗心一来就要偷走你的分数;做作业时,粗心一来就要写错字……而且,粗心很喜欢跟人交朋友等等。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粗心是个坏朋友,而它老是要跟你来交朋友,小朋友千万不能跟粗心交朋友。这样就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了马虎的害处,进而改掉马虎这个坏习惯。

启示三:合理对待孩子的马虎

想要纠正孩子的马虎习惯,父母应当培养孩子谨慎精细的习惯。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耐心地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并认真加以解答,千万不要随意敷衍孩子。孩子通常都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所以父母应做好孩子的榜样。

在帮助孩子克服马虎这个坏毛病时,父母不要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地循序渐进。不要数落个不停,甚至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棍棒教育。这样甚至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开始自暴自弃,不利于孩子纠正马虎的坏习惯,而且还有可能产生其他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遗忘--记忆的迷宫隧道

记忆力并不是智慧,但没有记忆力还成什么智慧呢?

--[德]哈柏

人们所经历过的事情以及所接触过的人物,都会留存在大脑里,这就是记忆。记忆的存在通过印迹的保持和再现体现出来。一个人要想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就必须拥有良好的记忆力。

学校里的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拥有特别好的记忆能力。在生活中,那些聪颖、睿智的孩子,他们的记忆力大都十分出色。那些知识渊博、学识丰厚的名人学者,也大都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然而,生活中常常能听见一些父母抱怨说:“我家孩子好像什么都记不住,往往是今天记住了东西,睡一觉就忘得一干二净。怎样才能让孩子不那么容易遗忘呢?真是头疼死了!”

其实,孩子的记忆能力是很惊人的,但其记忆的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对于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者说是特点鲜明的事物,他们很容易就记住了,而且印象特别深刻。但他们所记住的东西大多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所以,小孩子在回忆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人时,他们会感到非常吃力,因为他们的记忆很不精确,太容易遗忘。其实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非常好,即使是那些他们并不理解的东西,他们也能够记住,还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记住的东西复述出来。所以,要帮助孩子克服遗忘的毛病,就必须先清楚地了解孩子记忆的特点,以便做针对性的训练。

启示一:教孩子学会观察

观察好比是孩子摄取知识、经验的大门,记忆则是储存知识、经验的库房。多让孩子观察,在观察中记忆具体的形象事物。比如,带孩子外出时,事先提出要求,让孩子记住行走的路线、方向,注意观察周围及拐弯处有什么特点,乘坐哪一路电车、汽车等,返回时让他带路。

孩子在学习中容易遗忘知识,有时候苦记多日也还是转瞬即忘。父母可以让孩子对所要记忆的内容详加分析观察,找出知识的重点和特点,再加以记忆,就会事半功倍了。

启示二:机械记忆不可少

在发挥机械记忆的同时,父母应当培养并帮助孩子采用多种记忆方式。尽量让孩子多背诵一些歌谣、儿歌、短文等,同时可结合实物图像,解释有关的词语,以及词语间的相互关系,以强化理解,防止遗忘。

启示三:培养孩子的兴趣

环境、情绪容易促进记忆,这一方法对孩子尤其有效。为了增强记忆的效果,父母应设法提高儿童对所记内容的兴趣,用兴趣吸引他。可以把要记的事物寓于童话故事中,让孩子去体会。同时,动手动脑相结合,孩子也更容易加深记忆。如让孩子识记“猫”字的时候,可以引导他看猫的形态,听猫的叫声,摸猫的身体等,来加深他的记忆理解。

厌学--上学真的没用吗?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仲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推崇“十载寒窗苦”。这使许多人认为学习就是一件折磨人的苦差事。这种观念使孩子们将学习当成负担,当成受罪。当学习变成一种苦差事时,自然就会陷入“厌学、逃学”的境地。

现实当中,不少学生由于厌学,无缘无故地逃课;还有的学生赖在家里不肯上学。即使有些孩子能够坚持到底,上课也不注意听讲,回家也不做作业,总是不想学,不愿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于孩子们的种种“厌学”现象,有人在北京几所中学做过一个粗略的调查,在被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厌学”迹象的约占30%。

据调查显示,孩子厌学的原因不尽相同。有的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完全是源于优越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少了动力,多了惰性。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生长在衣食不愁的环境里,他们没有受过苦,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苦,因而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甜,更无从知道甜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需要孩子去努力、去坚持。当孩子认为父母会为他的一切负责时,学习便成了无足轻重的事。而有些孩子则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教育的功利性以及各种教育方式及评价手段的不完善,造成了学生课业和精神负担过重,导致学生苦闷、焦虑、抑郁、厌学,乃至情感叛逆。

对于孩子的“厌学”情绪,父母既要冷静处理、正面教育,又要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父母要细心观察并及早发现孩子的厌学倾向,一旦发现孩子厌学的苗头就要及时进行教育,绝不能让这种倾向发展到积重难返的程度。

张亮是一个初三学生,他说:“每次考试后,同学们都要相互比较成绩的好坏。如果考得不理想,他们就看不起我,时间长了,自己就觉得没劲。如果不上学,就不用和同学再比较成绩的好坏了!”

美美的父母都是商人,家境很富裕。美美刚上高中一年级,但她已经不想再上学了。因为她认为,父母的财富足够让她花一辈子;况且她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可能考入重点大学,所以就打算辍学,离开学校。

另外,由孩子自身原因导致厌学的也很多。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造成心理压力过重,而且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本就不强,容易被压垮,所以导致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孩子是贪玩,被游戏机、电脑游戏所迷惑,成为游戏机、电脑游戏的俘虏,整天沉醉在玩游戏机或电脑的状态中,对学习无兴趣,造成厌学。

以上各种情况,都是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每个孩子产生厌学的原因都不尽相同,因此对矫正每个孩子厌学的对策也不能完全一样。

启示一:具体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

每个厌学的孩子,厌学的原因都各有不同,因此父母要针对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加以具体分析,采取具体对策。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父母有不良行为等,都可能成为孩子厌学的家庭因素。有的父母见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怒火万丈,说孩子不争气、没出息之类的话。这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时间一长,就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破罐子破摔,导致厌学。

不管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父母应当对症下药、积极引导。告诉孩子“学习创造奇迹,知识改变人生”,“金山银山”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唯有头脑中的知识是自己永恒的财富。

启示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孩子爱学的科目入手,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从而使孩子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爱学。

比如,很多厌学的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对路,他们既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主动学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对学习束手无策,产生厌学情绪。这时,父母应帮助孩子从具体的学习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效率就会提高,也会重新培养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来。

一般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再结合孩子具体厌学的原因加以具体处理,大部分孩子的厌学问题都可以解决。

柏拉图早就说过这样的话:“如果用强制、严格的办法来使学生苦学,还不如改为引导兴趣为主。”一旦变“苦学”为“乐学”,就会进入“好学、勤学”的境界,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获得学业大成。

浪费时间--这是一桩大罪恶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

--[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然而,时间却似流水,一去不返回。谁能抓紧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谁就能成为强者。

其实不妨来算笔时间账。人生短暂,转眼就是百年。然而能活到上百岁的人又有几个?即使百岁,按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算,那么一个人最少要睡上三十几年,必要的饮食消遣也得花去十几年时间,况且还有老弱幼稚阶段。这样细算下来,真正能用到学习、工作上的时间就少得可怜,这极有限的时间如果再抓不住,那就会一事无成。难怪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李晓是个初二学生,她的学习成绩并不非常出色。妈妈认为她学习不好的原因,就是干什么事都磨蹭,把时间全浪费了。她总是该急的时候也不急,起床不紧不慢,写作业半小时能完成的,她也能磨两个小时。妈妈为此屡次批评过李晓,要她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但李晓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任凭妈妈磨破了嘴皮子,她就是我行我素,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她的妈妈为此非常烦恼。

在每一段时间里,孩子所做的事情并不都是有意义的,有些甚至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有的孩子爱睡懒觉,每天早上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叫,直耗到不起床上学就会迟到时,才匆忙爬起来;父母还得给孩子穿衣服,收拾书包,叠被子。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也助长了孩子依赖父母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让孩子尝尝自己耽误时间的苦果,任凭孩子睡懒觉也不叫他,等孩子上学迟到时,也不要帮他解释或说好话。尝到了苦头,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会渐渐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

当然,采取这种以自然后果惩罚孩子的方法,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实际承受能力把握时机,灵活运用。

启示一:为孩子树立好习惯的榜样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全部。尤其是对孩子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岁月中,最了解也最熟悉自己的孩子;同时,父母在孩子面前所表露出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形成一些习惯性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些父母很疏忽,总认为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对孩子做事很少过问,既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也没有坚决制止住孩子错误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使孩子养成了很多坏习惯。

启示二:培养孩子的勤奋精神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一天都是24小时。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在一段时间内创造的效益可就大相径庭了。鲁迅先生认为天才就是勤奋,他自己的成功,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罢了。鲁迅先生对时间的比喻,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一个“挤”字道出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若对时间没有“挤”的精神,想成就一番事业不过只是空想罢了。所以,家长们应该引导自己的孩子也学习这种“挤”时间学习的勤奋精神。

启示三:培养孩子节约时间的观念

为了不浪费时间,父母应当督促孩子一切生活与学习用品,摆放要有序、有规律。若摆得杂乱无章,经常会为找东西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要让孩子从小养成今日事情今日毕的习惯,督促孩子把该做的功课按时完成,不要随意拖延,切忌拖拉磨蹭。父母要坚决拒绝孩子“过一会儿”的请求。当孩子第一次说“过一会儿”时,父母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行,现在就做,做完后才可以看电视。”对于孩子浪费时间的行为,父母还应耐心细致地说服,帮助改正,但也不要性急、焦躁,更不可采取粗暴强制的办法。在督促孩子完成他自己安排的任务时,要着眼于时间观念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