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1198300000052

第52章 西南地区古今海贝与南方丝绸之路

西南地区古今海贝与南方丝绸之路

肖明华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汉书》也有相同的记载,记载虽说的是西汉的事,但反映了从蜀经云南到达身毒的贸易通道在汉代及其以前已存在。这条道即是从今四川三星堆为起点,经四川西昌、云南昆明、大理、保山、腾冲,通往缅甸至印度的蜀身毒道。如今,在这条通道沿线,既有重要的考古发现,也有现代民族的范例,仍展现着通道的活力。

一西南地区考古出土的海贝

西南地区考古出土的海贝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商周时期的海贝

目前考古出土商周时期海贝的地点仅有四川省广汉三星堆祭祀坑。三星堆位于广汉市鸭子河畔,发掘祭祀坑2个,出土海贝计4642枚,其中,有62枚置于3个铜头像中,有3087枚置于3尊1罍容器中,有1488枚散落于坑中。海贝鉴定为环纹贝、货贝、虎斑贝,以环纹贝为多。年代确定为商代晚期至周代初期,这是目前发现的西南地区出土年代最早的海贝。

1.K1-6铜头像内存海贝20枚2.K1-11铜头像内存海贝42枚

3.K1-3铜头像内存海贝10枚4.三星堆出土的海贝

1.K2-129铜尊内存海贝935枚2.K1-158铜尊内存海贝62枚

3.K2-146铜尊内存海贝602枚

2.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海贝

这一时期考古出土海贝的地点较多,基本遍布南丝路沿线。

四川茂县城关石棺墓地位于茂县县城东北,先后两次发掘清理石棺墓葬46座,在二类的27座墓葬中出土海贝260枚,其中少者出5枚,多者出43枚,海贝一端有一圆孔,出土时,有绳线串连,置于胸前,这些墓葬的年代确定为战国至西汉时期。

四川宝兴县老场村石棺墓位于宝兴县陇东乡北青衣江边的老场村,先后两次清理石棺墓108座,有6座墓出土海贝,其中M1出土海贝20枚,海贝背缺,并串在一起。其中M33出土海贝2枚,M55出土海贝1枚,M19、 M40、M98出土海贝数量不明。墓葬年代确定为东汉。

四川宝兴县汉塔山墓地位于宝兴县西北陇东乡汉塔山,发掘土坑积石墓65座,这些墓地表积石,其下为土坑墓,其中仅M24墓出土海贝1枚和珊瑚珠一串24枚,海贝背部缺,墓葬的年代确定为战国中晚期。

四川宝兴县瓦西沟石棺墓地位于宝兴县城西瓦西沟口,清理石棺墓7座,仅M1出土海贝40枚,保存完整者有30枚,贝背有朱红色,墓葬的年代确定为西汉。

四川雅江县呷拉石棺墓位于雅江县城北雅砻江南岸高坡,清理石棺墓葬8座,仅有一座墓(M4)出土海贝1枚,海贝完整,一端有一圆孔,形状为环纹贝,墓葬的年代确定为战国中晚期。

四川炉霍县卡莎湖石棺墓位于炉霍县西北朱倭区充古乡侧,清理石棺墓275座墓,有6座出土海贝37枚,其中M26墓出土21枚,M14出土11枚,M62墓出土2枚,M11、M64、M182墓各出土1枚。这些海贝保存完整,墓葬的年代确定为春秋战国时期。

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及贵族墓地位于滇池东南湖畔名为石寨山的小山丘上,先后5次发掘墓葬86座,其中有17座墓中出土海贝,这些海贝置于52件容器中(表二,图三)。在M13墓中,不仅出土的7件贮贝器中装满了贝,还出土半两铜钱3枚。在M6的墓葬中,还出土一枚金质蛇纽汉篆“滇王之印”金印,以之说明此墓地是滇王及其贵族墓地,与《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滇的史实甚相符,其墓葬和出土物年代确定为战国至西汉。

1.石寨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狩猎场面

铜叠鼓形贮贝器(M71∶142)2.石寨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虎牛场面

铜贮贝器(M71∶133)

3.石寨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铜鼓贮贝器

(M12∶2)4.石寨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纺织场面

铜鼓形贮贝器(M71∶142)

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位于江川县星云湖西北湖畔小山顶上,先后两次发掘古滇人墓葬88座,计有17座墓出土海贝,其中,有17件容器中装满海贝,有5座墓无容器,而是放于墓中西北角或墓底,特别是M68墓,不仅出土的鼓形贮贝器中装满海贝,还出土五铢铜钱54枚,铜海贝形16枚。M51墓,出土的桶形贮贝器中装满海贝,内还存铜海贝24枚。墓葬及其出土的海贝的年代确定为春秋至西汉时期。

1.李家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铜叠鼓形贮贝器(M69∶163)2.李家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铜桶形贮贝器(M69∶139)

3.李家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铜鼓贮贝器(M68∶287)4.李家山出土内存满海贝的铜鼓形贮贝器(M69∶157)

云南呈贡天子庙墓地位于滇池东岸的呈贡县坡地上,先后进行了3次发掘,清理墓葬62座,仅有M41墓出土海贝1500枚,装于2个桶形贮贝器中,有一件贮贝器是空置,此墓年代确定为战国中期。

云南剑川鳌凤山墓地位于剑川县南沙溪乡黑惠江西岸小山顶,发掘墓葬217座,有3座墓出土海贝47枚,其中,1 枚保持原状,44枚贝背缺,出土时均置于头部,说明是作装饰用。鳌凤山墓及出土物的年代确定为战国时期。

云南德钦纳古石棺墓位于德钦县西北,澜沧江东岸高坡上,在此清理石棺墓23座,仅有一墓(M5)出土海贝1枚,海贝的背缺,墓葬年代确定为春秋时期。

云南克乡石棺墓位于中甸县尼西乡幸福办事处东北,沿山谷调查,在克乡、木茸村、布独村、幸多村等地发现石棺墓,在克乡、布独村清理了43座墓,仅有布独村一座墓(M5)出土海贝7枚,海贝的背缺。用碳14对布独M2人骨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008-833年,对布独M6人骨测定年代为公元前986-813年,确定墓葬的年代为西周时期,出土的海贝的墓的年代也当属于是这一时期。

其他还有四川省的普格瓦打洛、汉源桃坪村1号汉墓、盐源毛家坝石棺墓等也发现海贝。考古中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海贝以环纹贝为主,少量为货贝,虎斑贝仅发现2枚。

3.唐宋以后的海贝

云南曲靖八塔台火葬墓位于曲靖市东山坡名为八塔台的坡地上。火葬墓叠压在战国西汉墓地上,先后发掘了2个土墩,仅在二号墩上部清理火葬墓304座,其中有90座墓出土海贝571枚,另有3座墓有海贝,但数量不明,其中M144墓,除出土7枚海贝,还有 “熙宁重宝”铜钱1枚(1068-1077,北宋),确定这些墓葬的年代为元明时期。

云南大理大丰乐火葬墓位于大理市凤仪镇西,先后发掘火葬墓966座,其中有7座墓出土海贝129枚,另有6座墓有海贝,但数量不明。其中M369墓不仅有海贝,还出“弘治通宝”(1488~1505,明)铜钱6枚。出土的海贝保存原状。确定出土海贝的这些墓葬及其随葬物年代均为明代。

1.呈贡天子庙出土内存600枚海贝的铜贮贝器(M41∶100)2.呈贡天子庙出土内存900枚海贝的铜贮贝器(M41∶101)

3.大理大丰乐火葬墓出土火葬罐及内存海贝(M369∶1、2)

云南泸西县和尚塔火葬墓位于泸西县城东北名为和尚塔的小山上,发掘火葬墓201座,有42座墓出土海贝计340枚,另有51座墓有海贝,但数量不明。其中,M021墓,出土海贝4枚,还出“圣宋元宝”铜钱2枚。M035墓,出土海贝6枚,还出“弘治通宝”铜钱1枚。M039墓出土海贝同时,还出“元祐通宝”铜钱1枚(1086-1094,北宋),确定出土海贝的这些墓葬及其随葬物年代均为元代至明代。

云南鹤庆象眠山火葬墓位于云南省鹤庆县东山坡上,发掘火葬墓2367座,其中有479座墓出土海贝,占总墓数的20.24%,但墓中海贝数量未清点,这些墓葬的年代确定为明清时期。

据考古材料而知,西南地区考古出土的海贝主要集中于商周、战国秦汉、宋元明等三个阶段,其地域主要集中于古蜀人地区、古西南夷地区和南诏大理国地区,出土的海贝分属于环纹贝、货贝和虎斑贝。

二西南丝路沿线现代民族的用贝现状

在商周至汉代这一时期的南方丝绸路上,在现代世居民族中,主要有汉族、彝族、白族、傈僳族、景颇族、傣族,今仍用贝的民族仅有傈僳族。

傈僳族对海贝用途有三,一是缝制在女上衣脚边,二是缝制腰带,三是做头饰。据缝制人讲述,原来贝是货币,但其颗粒小,一位傈僳族妻子恐其丈夫外出丢失货币贝,于是将海贝用线钉在一块白布带上,丈夫戴着它,战斗时,被敌人围攻,敌刀砍来,只闻叮当响声,敌人砍不伤他,他反把敌人消灭,胜利后,才发现是海贝发挥了作用,于是,在傈僳族男子中兴起海贝带花包,时间久了,就发展成为装饰。海贝要钉在衣服上,就要把背削弃。云南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傈僳族妇女熊玉聪,嫁给本县盏西镇傈僳人余永泽,现进县城经商为生,二十多年,主要在菜市场卖海贝和傈僳族衣饰,其子余生宝,经常出入缅甸跑货,其海贝为子从缅甸曼德勒(瓦城)贩来,缅甸人又从印度人中贩来。海贝在傈僳族中,不仅用来做衣饰,还用来做药,即烧化后治人畜眼疾,用柠檬水泡喝,治胆结石。熊玉聪所卖的海贝有2个品种,即环纹贝和货贝。用海贝做衣饰情况在维西县傈僳中也存在。

现代傈僳族用海贝的情况说明,海贝是由西部的印度、缅甸通过贸易而来。

1.维西县傈僳族海贝头饰

3.盈江县傈僳族余兴聪夫妇海贝服饰

2.盈江县傈僳族熊玉聪所卖海贝和海贝带饰

4.盈江县傈僳族余兴聪缝制的海贝围裙和腰带

5.盈江县傈僳族余兴聪缝制的海贝腰带

1.虎斑贝

2.环纹贝背面(上)货贝背面(下)

3.环纹贝腹面(上)货贝腹面(下)

三古今海贝与南方丝绸之路

现代生物研究认为,古代和现代俗称的环纹贝、货贝生物分类属于:动物界 Animalia→软体动物门 Mollusca→腹足纲 Gastropoda→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宝贝科 Cypraeidae→货贝属Monetaria,其下有许多种。

环纹贝又称环纹货贝、金环宝螺、白贝齿,学名:Monetaria annulus,旧名Cypraea annulus。货贝俗称黄宝螺,学名:Cypraea moneta,Monetaria moneta Linnaeus。二者均属小型个体,壳长约27毫米,宽20毫米,高13.5毫米,贝壳坚固,近卵圆形,背部中央突起,两侧低平。在贝壳后缘,约壳长1/3处,骤然扩展形成结节。螺层全部被珐琅质遮盖。壳面为鲜黄色、黄白色或其他颜色。壳口附近白色。壳口窄长,两唇缘约具12枚左右的小齿。

虎斑贝又称虎皮斑纹贝,因为上面布满了黑色斑点,酷似美洲虎的斑纹,所以也称“虎皮斑纹贝”。其贝壳光泽夺目,有名黑星宝螺,虎斑宝贝,学名:Cypraea tigris ,英文名称:TigerCowrie,属:腹足纲→宝螺科→宝螺超科。贝壳大而重,背圆膨,底部扁平或微凹。壳表底色为白色,花纹图案分两层,下层为浅蓝灰色;上层介于浅红和深褐色之间。双层的构图使壳表斑点显得拥挤,但融合在一起,上层圆点周围常为黄橙色,长者达9厘米。

这三种海贝均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水区和中国台湾岛、广东沿海、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地,属于暖海水生物。

出土的商周时期的海贝为环纹贝和货贝,春秋至秦汉时期的海贝为环纹贝、货贝,虎斑贝仅见2枚,唐宋时期的海贝也是环纹贝,现代傈僳族用的海贝也是环纹贝、货贝,而且是来自于印度和缅甸国,集这些海贝的历史和现实的材料给我们认识是,今傈僳族使用的海贝和古代西南地区使用的海贝均来自于印度、缅甸;从蜀经云南到达身毒的南方丝绸之路贸易通道在汉代及其以前已存在,并延续至今;从事以海贝为标志的贸易的人,商周时期是古蜀人,春秋秦汉时期是西南夷;从商周时期到现代,以海贝为标志的贸易和交通事项从未停止过,曾经经历了三个高峰期,即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元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