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1198300000061

第61章 四川画像石棺与西亚石棺艺术比较(2)

四川画像石棺的内容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西王母图像,西王母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伏羲女娲、羽人、三足鸟、九尾狐、青龙、白虎、蟾蜍等具有子孙繁衍、祈福纳祥的寓意,在东汉墓室装饰中,是常见的主题,其造型与社会内容,具有古埃及陵墓艺术中“阿玛尔纳艺术”一样的雷同造作成分,反映出在东方文化圈中,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俗的不同民族却有着共同的审美倾向。四川石棺装饰所反映出的这些文化观念,与埃及石棺装饰中常见的表现生命的繁衍和永恒的伊西斯和尼弗西斯守护神,作为守护逝者乘坐生命之舟的天堂守护神荷尔斯,作为冥界的守护神的胡狼头守护神阿努比斯等社会内容一样,表现出东方文化圈内,不同民族所追求的共同精神境界。

此外,四川崖墓、石棺,具有埃及神庙陵的部分特征。四川画像石棺大多和崖墓联系在一起,崖墓和金字塔陵墓一样,为无土葬式,四川崖墓多为居家式样墓室建筑,具有庙的部分功能。这一点和西亚地区的陵窟庙相似。只不过,四川崖墓及石棺普遍为平民使用,如四川中江筒车湾崖墓石棺,三台金钟山崖墓石函,尽管努力使其华丽,但被其经济地位所限制。而陵庙是埃及地区中上层统治者,国王、皇后、皇室人员的墓地,如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卢克索哈齐普苏特陵庙。

三、两地石棺装饰艺术的差异性

由于中国西南和埃及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前者为亚洲东部、后者非洲北部并和西亚紧密相连;民族的差异性,前者为大汉民族,后者为阿拉伯民族;宗教信仰的差异,前者信仰道教、佛教,后者信仰伊斯兰教,表现在文化形态上两地也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之中。在陵墓石棺装饰中,也不例外。

两地画像石棺产生时代不同。四川画像石棺所产生的时代主要是在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以东汉最为突出,距今1900多年。埃及古墓石棺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750年,当时正值埃及的第一和第二王朝,距今4760多年。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埃及拉美西斯三世的石棺,是古埃及比较成熟的画像石棺,是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第二位法老时期的葬具,约公元前1166年,距今3100多年。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最早用画像石棺作为葬具的,出现在埃及地区。因此,埃及石棺装饰艺术要早于中国西南石棺装饰约2800年。

两地画像石棺的材质及适用范围不同。由于受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西南地区比较潮湿多雨,而埃及地区则属于干旱炎热沙漠地区。两地石棺葬具所使用的材质,均是当地常见的石料。四川画像石棺主要用红砂石、青红砂石、青石材质,而西亚画像石棺则是使用花岗石、闪绿岩、页岩、石灰石为石棺葬具。坚硬、厚重,表面易于刻画、线刻是西亚石棺材质最显著的特点。四川地区石棺则体现了易于浮雕,适用于平面减底,易于搬动,适用于崖墓家族墓葬。四川新都东汉崖墓的内部结构和画像石棺葬具的位置关系,足以说明红砂石崖墓及画像石棺是家族墓葬的葬具,而埃及古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线刻石棺是安放在神庙陵窟中的闪绿岩材质葬具。

两地画像石棺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不尽相同。这种不同,体现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宗教文化背景所表现出的墓葬艺术的差异性。埃及石棺以阴线刻为主要表现手法,注重人物和动植物局部的刻画,并不注重人物之间、场景和人物之间的透视关系,以至于出现了“正面律”的刻画方式。众多的文字或图语、符号,对石棺图像进行说明,是埃及石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从埃及地区出土的线刻石棺和浮雕石棺来看,其装饰艺术与古埃及雕塑、绘画一样,有着共同的程式:1.人物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行进式和坐式。前者是人物的左腿迈开一小步,后者往往是人物坐在底座上或盘腿席地而坐;2.突出法老的高大人物形象。除了法老的巨像外,在法老雕像的腿部往往还陪衬着王后妃子或子女的小雕像;3.人物的雕塑采用“正面律”的原则:头部、身躯保持垂直,面部、双肩和胸部正面展示,两眼向前直视。塑造的人物,脸面呆板、冷漠。浮雕上的人物,通常是头部、面孔以侧面形式表现,眼睛直视前方,上半身为正面,双腿又是侧面;4.人物雕像的不同部位往往着以不同的颜色;5.浮雕与绘画都配合以象形文字的说明。而四川石棺装饰,却以平面减底的浅浮雕为基本形式,局部刻画有时辅助以线刻,在整体上显示出独立画幅效果。对于大场面,多人物的活动场景,以中国画常见的散点透视为基本创作方式,使石棺装饰显示出独特的浅浮雕式样。

就石棺外部形态来看,埃及石棺注重造型,就外形来说,大致有柜式、房屋建筑式、人像形三种式样。箱式,是一般石棺样式。埃及古王国时期常见的装饰图形有象形文字、人物生产、生活、祭祀等场景,一般为阴线刻,也有用简单的单色线面条块装饰,早期石棺中,也有素面的。如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石棺。在中王国时期,房屋建筑式样在埃及石棺中是比较常见的,在地中海沿岸的山丘或高地之上,此类石棺大多露天摆放。在中王国、新王国时期,人物造型石棺出现。人物造型的分两类,一是棺盖呈人形,棺身箱式;二是棺盖、棺身为一人像整体。人像为彩绘,人头为写实状,有的贵族人像棺,人头镶嵌或贴金,如埃及图坦哈蒙金棺。在新王国时期的石棺装饰中,也有平面减底式的浮雕式样,如比邻国家伊朗居鲁士王石椁是露天的石椁。这是公元前6世纪的墓葬,椁中据传有居鲁士王的金棺。石椁装饰简洁,顶盖呈现庑殿型,整个石椁立于五级石阶之上。与埃及比邻的西亚地区装饰性石棺时有发现。黎巴嫩阿希雷姆国王石棺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西亚古代石棺,石棺的主人阿希雷姆是黎巴嫩境内公元前10世纪朱拜勒城的国王。1923年,法国考古学家皮埃尔·蒙特在朱拜勒国王墓中发现了这具由沙石建造的石棺。棺盖上浮雕有图语腓尼基“符号”,这些浮雕符号,引起世界各国考古学家的注意。黎巴嫩人将这些符号看作 “罕见的历史文献”,因为学术界称其为希伯来文、希腊文及拉丁文的始祖。土耳其安塔利亚省的古利西亚石棺群是著名的史前石棺墓群,这些石棺有的造型像房屋结构,浮雕、图像均为神庙结构中的式样,一般是用简单几何图案或简单线面装饰,简单明了。古利西亚石棺群,分为露天式样和崖壁式样。其崖壁式样,类似四川崖墓的崖壁墓室,如四川乐山肖坝崖墓,其外形像神庙,有庙门和门前廊柱,其实本身就是石室墓葬。里面可以有棺可以无棺。而四川东汉画像石棺的表现式样模式简单简洁,普遍为可移动柜式石棺(四川合江画像石棺、芦山画像石棺,柜式。新都画像石棺,房屋建筑式)、不可移动柜式石函(宜宾黄伞崖墓石函、重庆江津崖墓石函)。就单体可移动石棺来说,和西亚的人像棺棺盖、石棺外表带圆弧,有明显的差异。而房屋建筑式,则表现出不同民族风格(中式、阿拉伯式)的建筑式样。从这些石棺的外表式样,可以看出两地画像石棺的形式上的差异。

可以看出,以四川汉画像石棺为代表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石棺装饰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埃及及其毗邻西亚的石棺装饰艺术有相似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在东方文化圈内,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总是将人间最美好的愿望给予逝者。目前还没有依据证明两地石棺艺术的内在联系,但可以认为,两地石棺装饰艺术遵循着一条符合本民族的审美习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明显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