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1218800000004

第4章 甲午战讯(2)

倭寇不遵守万国公法,悍然击沉太古洋行的商船高升号,船上的中国士兵全部落水,日本人还残忍地向他们射击。但经过这里的法国军舰却冒风险救起45人。不久,经过此处的德国军舰也救起150多人。两艘西洋军舰都把这些士兵运到威海卫交还中国。画家说,相比于倭寇猪狗不如的行径,西洋人很有仁义风范。倘若这两艘军舰早到一点,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士兵获救。画家沉痛哀悼中国烈士,强烈谴责日本的残暴行径,称食倭寇之肉不足以解中国人之恨。

日本人在战争期间,一般不太理会失去抵抗能力者与战士的分别。他们的军队虽然已经现代化了,但是思想却还停留在中世纪。国人痛恨日本人,相对而言,对西方人倒还有几分好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日本抓壮丁】

日本虽小,却决意穷兵黩武,频频挑衅中国。牙山海战后,日本侵略者进一步加强军备,壮大部队。为此,不惜把东、北海道一带长约600里的铁路作抵押向美国贷款250万元,还强行发行国债,利诱本国民众当兵。由于日本人也不愿客死他乡,响应很不积极,于是日本军部决定用强力抓人丁,一时闹得国内鸡飞狗跳。据说滞留在上海的日本商人都不愿意回国,说是害怕被抓住从军。

日本抓兵,纯属中国报人的想当然。在中日战争期间,随着日军的节节胜利,日本全民都处于亢奋之中,其****的精神已深入到民众之中,日本人踊跃参军才是事实。说日本人不乐从军,只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

【黄海海战】

日军不遵守万国公法,趁清政府济远等几艘铁甲舰开往朝鲜时发动突袭。方伯谦和林永升等管带毅然迎战。战斗持续了4个小时,清军击毙了日方水军提督,日军旗舰重伤败逃。战斗以清军胜利告终,不过清军也损失了林永升管带及其驾驶的军舰。画家盛赞林管带的英勇业绩。 从前方传来的消息总是不完整的。黄海之战,北洋水师虽然英勇抵抗,但是伤亡甚巨。林永升和邓世昌所带的两艘主力战舰均被击沉,日本虽有两艘战舰负伤,但一艘也没有损失,所以说我们的胜利显然是画者过于乐观。值得指出的是,在甲午海战的时代,军舰已经没有桅杆,不带帆了,而且炮是设在甲板的炮塔上,画家对军舰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20年前。

【仆犬同殉】

甲午中日海战中,管带邓世昌率舰奋勇攻击日舰,击沉一艘敌舰后,本舰也被敌人鱼雷击中。由于某些管带怯懦,邓世昌终于以身殉国。邓世昌死时,他的家仆刘相忠以及豢养的一条狗,随同他跳水而死。画家感叹说,连仆役之贱、犬马之顽劣,都知道为主尽忠,那些受国家供养却临阵怯懦的军人为什么连他们都不如呢?

黄海之战,邓世昌的确非常勇敢,但他的战舰并没有击沉敌舰。在自己的军舰中鱼雷沉没时,他跳水自尽,也确有一只德国爱犬相随,但是按海军的规定,动物是绝对禁止上船的。在英国学过海军的邓世昌当然知道这个惯例。但我们看到他却没有遵守,由此可见当时中国海军军纪不严,至少不太讲规矩。

【丁汝昌逸闻】

长崎有一西式洋亭本悬有“灯红酒绦”四个字,题字落款为丁汝昌。据说是丁氏率舰队访日到此地花天酒地的时候,日本老板深感荣幸请他题下的。由于中日交恶,而丁汝昌曾把一艘军舰赠于日本,国人深以为耻,于是到这个地方来的日本华人把落款的“丁”字改为“王”字。画家说,孟子称人都有羞恶之心,国人见到丁汝昌当年的作为,联想到中日之战的结果,就可理解这改字的含义了。

在中日战前,丁汝昌的确率北洋水师到长崎访问过,上岸的中国水兵还跟日本人发生过冲突。但是,他决不可能把一艘军舰赠给日本人。北洋水师覆灭,丁汝昌作为水师的总负责人,虽然自杀殉国,但败军之将未免众恶归之。

丁汝昌是陆军出身,只因忠厚老实,才被李鸿章选上做北洋水师的提督。他不懂海军,指挥失当,固然有过,但选他当统帅的李鸿章岂不更要为此负责?

选官只讲忠诚不讲才能,是官场由来已久的一种鄙习。

【平鸡将军】

曾在淮军中服役的某将军在日本进攻旅顺的时候被抽调至天津前线。该将军特别擅长明哲保身,每逢探知日军进逼,必率部先行撤退。当退到营口的时候,该将军忽然通知当地米店说军队要卖粮。店主们从来只听说过军队买粮,而不曾听说过军队卖粮,不明将军意向,可是将军只是一笑置之。不多久,该军驻地到处充满了鸡叫声。该将军所部以为日军逼近,如惊弓之鸟,于是“奋勇”出击,尽屠村庄的鸡只而归。时人称该将军为“平鸡将军”,和古代的平虏将军、荡寇将军作为并列职衔,以褒奖该将军的“英勇”。旅顺的失手,是令国人感到特别丢脸的事情,这么坚固的要塞,只守了8天,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不过尽管《点石斋画报》上所说的“平鸡将军”未必是事实,但像这样只知道祸害老百姓、打起仗来却百无一能的将军,当时在前线却真的不少。

【天厌倭奴】

日本穷兵黩武,在中国茶毒生灵,人神共愤。一列运载伤兵的日本列车在由吉野开往神户的途中,忽然听得山崩石裂的响声,火车顿时飞向半空,车中日军当场死伤无数。原来,这一地段当时连降大雨,路基受损严重,兼有滑坡险情,而管理机构并不知情。画家说,这一事件证明这是恶贯满盈的日本人应得的报应。

打不过敌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乞灵于上天或者神灵。一辆军用列车的出轨,会被夸张为山崩石裂。火车飞上半空,这显然不是滑坡,而是定向爆炸。当然,当时的中国报人是多么希望日本多出几回这样的事故啊。

【应变自如】

日本自进犯旅顺以来,山东,奉天等地城池接连失守。这不仅是武官指挥不力,技不如人,也和文官怯懦无谋有关,这可以海城的失而复得为证。当倭寇围困海城的时候,县令徐某出城寻求救兵,当他返城的时候,城已失守。县令灵机一动,把自己化装成乞丐混入城内,探知敌人把海城当成粮库和军械储藏所,于是出城禀报。中国军队得知这一重要消息,立即发动猛攻,夺回海城,而且缴获大量粮草军械。画家说,世人都把这归功于武将的浴血奋战,而不记得徐县令的贡献。和徐县令比起来,那些怯懦退缩的文官理当无地自容。

只要有一丁点中国军队占了便宜的传闻,报人们都会大书特书的,可见他们多么期待自己军队的胜利,可惜这种胜利传来传去只是传闻而已。

【忠勇绝伦】

海城的收复,依赖于县令徐少芳的计谋,然而攻城寨还得靠武将。将军叫韩边外,边外是绰号。据说将军少时贫苦,流落辽东,后加入吉林匪帮,坚持抗日,英勇异常,被吉林将军赏识而领兵拒敌。韩将军营经带领骑兵几十人去侦察倭寇的动向,路上遭遇倭寇,将军连发13枪,毙敌13人,日军为之丧胆,称其为“飞骑十三枪”。在收复海城以后,被上司保荐给恭王。据说将军已经60开外,英气勃勃不逊青年。画家为国家得一猛将而庆幸不已。

画中的猛将,俨然张飞、赵子龙模样,一手朴刀,一手火枪,跃马横枪斜刺里杀出来。不知为何那一排持枪的日军没有一点动静,干看着成就了韩将军的事业。

【变态倭寇】

中国女子缠足对身心都有损害,所以西洋女士成立天足会,通过演讲来呼吁中国妇女放足。可是,日本人攻占牛庄以后,却强迫当地妇女集中,让她们赤足站在野外,而把她们脱下的鞋子拿走作雪茄烟盒。这些中国妇女本来就不方便行走,日本人的残忍致使她们更加狼狈不堪。对倭寇的暴行,俄、法、德各国都予以了强烈谴责。

日本军队的暴行在他们占领的辽东和山东等地,时有所闻,但让中国妇女脱下鞋子,莲足而行似乎还是一种当时的传闻。中国女人的小脚,总是在战争中成为一种残酷而戏谑的话题。

【货币之争】

在上海的日本商人对他们国内全民捐款以帮助建设军队很是自豪,据说3天内收到捐款4000万元。中国商人问他们是否都是银币,日本商人说当然是纸币。结果中国商人说,原来在你们国家纸可以代现银用,那如果你们国家的纸不够用的话,我们上海还可以把用来祭奠鬼魂用的冥币都捐给你们。日本商人对这种回答瞠目结舌,羞愧不已。

在华的日本商人捐助他们的军队,中国政府作为交战的一方,理应加以制止才对,可是我们却只是加以嘲弄,取得一点阿Q式的精神胜利也就满足了。

【日本人杀人】

日本人尾本福原等5人在北京租屋学习汉语,邻居沈某有一头黄狗总是对着他们狂吠,尾本等衔恨在心。一天,这5个日本人喝酒回宿舍,这只狗又冲他们吠,于是这几个日本鬼子迁怒于狗的主人,揪出沈某乱刀砍死,同时还放枪恫吓前来救援的其他邻居。事后,尾本等虽被捕,却先被移交日本领事馆。画家说,当地的地方官以有气节著称,而日本领事也以公正闻名,希望此事能得到公正的处理。

西方人在中国犯罪,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因为有治外法权的缘故,中国人往往奈何不了他们。在实际的案件处理中,中国官府也往往心存恐惧,凡遇涉外案件,自己先萎了三分。日本原本没有治外法权,但至甲午战胜,日本从此进入享受“优待”的西方阵营,于是在华的日本侨民,自然骄横起来。

【中日议和】

画家说日本无礼侵扰中国,幸好有李鸿章度量宏大,以割地赔款达成和议。西方各国因日本的要求而为中国感到不公平。因此中日在烟台附近举行和议签字仪式之日,德、法、英、美诸国严阵以待。其中,尤其以俄国军舰虎视眈眈,仿佛要和日本开战的样子。日本知道众怒难犯,于是签完字后迅速撤离了。

和议是在日本马关签订的,不是在烟台,而西方列强自然也没那么仗义,好像要为中国人撑腰似的。字里行间的无可奈何之态,跃然纸上。而且文字上说的是议和,而画面上却依然在开炮,说明报人对屈辱议和的不甘心。那边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不也是提出“拒和、迁都、再战”吗?天下人同此心。

【日本女兵】

日军进攻山东荣城时曾受挫,败退的日本兵到处流窜。有3个拿着武器的日本兵闯进了一个来不及撤走的孝廉家里。孝廉正慌张间,这几个日本人却请求收留,并扒开上衣证明自己是女人。由于她们是异族,孝廉没有答应她们的请求。画家说,日本穷兵黩武,人丁不足,让女人当兵。可恨的是中国军队竟然毫不知情,临阵还望风而逃,贻误战机,谁应对此事负责呢?

又是一件传闻,报人无非借此说明中国军队的无能,寓深责之意,意思是说中国军队竟然连日本女人都打不过。

【海啸淹军】

某将军屯兵天津口防备日军进攻,随后中日议和,全军没有派上用场。然而该月某夜突然发生海啸,该将军开始以为是大雨,严令军队不得乱动。然而水势迅速高涨,将军械火药全部冲到海中,军士死伤狼藉。将军这才知道是海啸,急忙命令拔营撤军。画家说,这支军队的狼狈样子和遇上倭寇望风而逃没什么两样,因为据说该部平时对驻地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军纪极其败坏,临敌也会不堪一击,还不如借天灾让龙王把他们收了去,免得给国家造成更大的麻烦。

由此可见败绩之余,一般国人对一班无用的中国军队的痛恨。战争开始时对他们称颂有加,战争结束后则恨之惟恐不死。归根结底,还是国人自己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