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1242000000035

第35章 广安邓母伍夫人事略 (2)

另据《池北偶谈》记载,康熙六年(1667年),李仙根曾经接到过一桩出使安南(今越南)的使命,完成任务后,顺道“之粤西”。表明李仙根这个时候正好回到了广东。因此,从时间上考察,以他侍讲大学士的身份,担任广东督学,主持乡试,是完全可能的。邓嗣祖在同李仙根的见面中,得到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证实他的祖父邓士廉早在25年前就已经殉难了;二是朝廷正下令各省,清查四川籍的绅士,催促他们尽快返回原籍。在李仙根向其传达诏谕后,邓嗣祖毅然决定奉谕返籍。

《邓氏分谱》记载说,邓嗣祖携妻伍氏、弟弟邓绍祖和儿子邓琳,一家四口返川,于康熙十年(1671年)回到广安姚坪故里。如果从明亡之年(1644年)邓嗣祖、邓绍祖到广东寻亲算起,到这时,他们大约已经在粤东生活了28个年头。

回到广安不久,在邓嗣祖家里发生了一喜一悲两件大事。康熙十一年(1672年),伍氏在广安生下一子名邓琰。过了没多久,其弟邓绍祖失踪“夭亡”,据传闻,“为虎所食”。《清明祝文》忆及此事时,叹曰:“少子生焉,可喜可贺”,“少弟没焉,可痛可悲”。

关于邓绍祖被老虎所吃这件事,发生在康熙初年的四川,是一点不奇怪的。据宣统《广安新州志》引《羽伯集》称,在邓氏兄弟回广安的前几年(康熙四年),广安州为了修缮荒废的治所衙门,不得不“依庙而居”。当时,“荆棘满地,虎踪遍野”。另据同时代广安欧家坪人欧阳直撰文说,“蜀中升平时,从无虎患”。自从张献忠进四川后三四年间,“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大抵蜀人死于贼者十之八,死于饥者十之二,仅存者又死于虎口,而蜀人几无噍类矣!”(《欧阳氏遗书》)邓绍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一不小心被老虎所吞噬,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因此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康熙十九年(1680年)吴三桂叛乱告平,四川方才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至是渐次开科取士”。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约52岁的邓嗣祖,方才有机会与21岁的长子邓琳“同榜入学”。这时,邓嗣祖深感自己“老矣”。所谓“播迁于粤者,殆二十年,今得回籍,而流离转旋,艰苦备尝,不亦心力劳瘁矣。”未几,邓绍祖撒手而去,其死亡时间失载。

四自从邓氏夫妇插业广安姚坪乡开始,伍夫人就以家庭主妇的身份,责无旁贷地成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邓嗣祖生前名义上虽是一户之主,但他是个读书人,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心力交瘁,加之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因此,抚养两个儿子、耕田种地、纺纱织布,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操办。邓嗣祖死后,这个家庭中的一切重担都压到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粤东伍家原本是客家人,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当年伍员外在收留邓氏兄弟时,就曾经将他们“留置书舍,教以文学”。秉承这一传统,邓氏伍夫人这时在广安故里,也把一切心思都放在栽培她的两个儿子邓琳和邓琰身上。后来,两个儿子果然不负众望,在各自的领域均有作为。

根据《邓氏分谱》记载,邓嗣祖和伍氏“先后两丧,俱在康熙甲戌(三十三年,1694年)前二三年”。如此,则邓嗣祖和伍夫人大约在53~54岁左右就先后告终了。死后,他们被安葬在躴北20里的团山岭。

由于广安姚坪里邓氏两度从省外入川,由此形成了两代入川始祖:明代一世祖邓鹤轩和清代一世祖邓嗣祖。由于伍夫人追随邓嗣祖千里迢迢来到四川,其夫又先她去世,因此她实际上成了返迁后的这支邓氏的开基祖,故一直被邓氏后裔尊称为“始祖妣”。其后,该支邓氏就是以她的两个儿子为近世祖,并进而形成两个后裔支系(房)。

伍氏去世时,长子邓琳大约23岁。邓琳20岁时,补弟子生员,后为廪贡生。在伍氏的悉心培养下,邓琳“穷究经史,口诵手抄,医卜星相,无不毕贯,尤喜谈经济”。雍正十三年(1753年)任中江县训导。“振兴学课,邑人始有甲科。于忠孝节义表彰尤力。”乾隆三年(1738年),年70解官退休。乾隆九年(1744年)卒。(《广安新州志》卷28《儒林志》)由于邓琳膝下有6个儿子,又是长房,因此这一房后裔被称为“长六房”。

伍氏去世时,次子邓琰大约20岁。业儒未成,在家务农。在母亲的教育熏陶下,长于经营,为人轻财好义。后来,他看见哥哥邓琳的儿子邓时敏好学,便把自己在涌溪一份“三百挑谷田”的田租送给他,作为“膏火之资”,供其求学津贴之用。后享年81岁,卒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邓氏分谱》)由于邓琰膝下有4个儿子,又是二房,因此这一房后裔被称为“二四房”。

伍夫人去世后,在邓氏两房后裔中,“长六房”最先发达。其中,以邓琳幼子邓时敏在乾隆朝最为知名。

邓时敏,字逊斋,雍正十年(1731年)到成都参加乡试,高中为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到北京参加殿试,以第二甲第89名的优异成绩登进士,入选进翰林院。乾隆二年(1737年),授文林郎、庶吉士,又授编修。乾隆三年(1738年)奉命典试顺天,为朝廷取士最多,因“得人最盛”,而引起关注。在这次被录取的考生中,后来名闻天下的,有武将出身的满洲正白旗人阿桂,出将入相20年,深为乾隆皇帝所倚重;有以“文章风采彪炳一代”的著名文学家袁枚。邓时敏历官江南宣谕化导使、大理寺正卿。后因为其父忧,回籍服丧。在这期间修建和居住的旧宅——翰林院子,由朝门、南北两个四合院、院坝、大小36间房屋(包括厅堂和厢房)、戏楼等组成。至今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乾隆年间的一系列迁升和宠遇,邓时敏本人和他的亲属按例受到了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封赏。伍夫人也以祖母的身份,得以在身后被追封为孺人、夫人、太夫人。在《邓氏分谱》上,至今保存着乾隆皇帝授予其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诰封文书多件。其中,有关于封赠“伍祖母”的诰文二封:其一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礼由义起,宏孝治于中闱;命自天申,贲荣施于大母。尔翰林院庶吉士邓时敏之祖母伍氏。德懋兰仪,光生槐荫。珩璜作则,式垂淑慎之型。草荇藻流芳,丕振张昌之绪。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于戏,鸾书焕采,合彤史以扬休;象服增辉,荷云章而永庆。

乾隆二年三月初六日其二曰: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职崇朝宁,嘉丕绩于良臣;泽沛纶章,推鸿慈于大母。重闱锡庆,屡世承庥。

尔大理寺卿加一级邓时敏之祖母伍氏。轨仪娴习,风范淑嘉。主馈宜家,启再传之令绪;含贻裕后,邀三锡之宠光。佐佑有原,恩施宜沛。兹以覃恩,赠尔为夫人。于戏,芳规未邈,尚贻昌大于方来;宠赍仍加,庶保昭融于罔。用酬母训,永荷王纶。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封建社会,一位普通的客家农家妇女,竟然受到来自皇上如此高规格的封赏和褒奖,这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在四川是很罕见的。特别是诰封中,对她高度评价说,“轨仪娴习,风范淑嘉。主馈宜家,启再传之令绪”。意思是说她熟悉、遵守仪范,恪守妇道,具有上佳的懿行和风范;主持家务,合室雍睦,开启了一代先例,使后世子孙能黾勉承志,把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这些话,虽然是按照官方文式表达的,显得有些刻板,但是,用它来刻画伍夫人在广安邓氏家族中的地位与作用,却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对此,广安邓氏后裔是有着明确共识的。他们认为,广安邓氏家族兴衰史上有两大转折:一是7岁的邓嗣祖、4岁的邓绍祖被“抛置”在广东高要县三叉河岸之上,没有被溺死。《邓氏分谱》评论说:“此吾家之所以延于一线也。”也就是说,两兄弟的再生,是广安邓氏之所以得保一线生机,使后嗣得以延续不断的关键。二是邓嗣祖死后,伍氏独撑家务,为广安邓氏后人的成长,以及家族传统的树立,具有不可磨灭的再造之功。《清明祝文》写道:遐想我始祖母,自粤东而择配始祖,即为秀士之妻,回广安而得生二子,复为贵人之母。厥后,入翰林院者有之。有人登乡榜者,有人以及食廪饩、进黉宫者,更有人虽在天之默佑,实由我始祖妣作养之功、栽培之力,有以维持之也!如此看来,在广安邓氏家族发展史上,伍夫人确实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如果没有她的“作养之功、栽培之力”,“长六房”后来就无从产生像邓翰林这样著名的人物。

在伍夫人去世200多年后,当她的次子邓琰这一房后裔下传至第八代时,又一位伟大人物在“二四房”中诞生了——他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世纪伟人”邓小平。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