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03

第3章 职 官 政 事(3)

秦汉时期,官府中的日常巡逻、缉拿罪犯等工作由贫民出身的士卒担任。魏晋至隋唐时期,衙门的司法、勤杂工作由征发的当地农民来承担。隋唐以后,官府的吏、役一律改由百姓,尤其是有一定家产的平民无偿承担。

北宋王安石变法后,逐步改由州县官府出钱招募人应役,其费用由辖区内住户按照户等高下分别摊纳,纳税户不用当差。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后,正式取消征发实役而全部采用募役。

35.古代官员怎样休假

古代官员的休假包括休息日和节假日。

西汉时期,官员休假被称为“沐休”。因为当时官员在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朝中官员每五日返家沐休,所以休假又被称为“五日休”。到了东汉,休假制度有所更改。据《史记·百万君传》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也就是说,官员不但可以洗澡更衣,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夫妇团聚。

为鼓励臣下尽心国事,晋朝规定官员不再有固定的休假,而代之以“急假”,以便官员处置紧急家事。急假一年以60天为限,不得超过。唐朝时,官员的休假改为旬休,即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五代十国的后晋,家居外地的吏官探亲时,国家还会给路程假。

宋朝的官员休息日比以前任何朝代的官员都多,一年可达98天。明朝的休假制度较之宋朝有所改变,月假只有3天。清朝前期沿袭明朝的休假制度,但到了晚清,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每星期休假一天的习惯逐渐被国人接受。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制度。

古代官员除平日的休息日外,还有节假日。比如,在唐朝,中秋节放假3天,寒食节、清明节放假4天。明朝时,冬至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

对于官吏的休假,历代均要求严格。唐德宗曾明文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扣发一个月的俸禄,甚至还有因假满未到任而被罢免官职的情况发生。

36.古代的“符”、“节”是什么东西

“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木制成,人主和人臣各执一半,以后政令的行使以合符为验。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即偷符而发晋鄙之军,就是明显的例子。

“节”是臣下受君主的委托或特殊的任命,居官守职的一种凭证和象征。节最早见于史书,《左传》有“司马握节以死”的记载。在《后汉书·李恂传》中也有“持节使幽州,宣布思泽,慰抚北狄”之说。可见,节是臣下受君主特殊委托的一种凭证。

因为节是如此重要的凭证,所以,对于持节的臣下来说,节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例如,《西汉会要》中有“少帝令谒者持节劳刘章,章欲夺节,谒者不肯”的记载,而苏武出使匈奴19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事迹更是被世人认为是守节的典型。后来,守节也被用于称呼封建时代妇女为死去的丈夫守寡。

37.古人为什么特别重视冠冕

周以前,冠可以“正名”,是身份、地位的代表。周时,冠和礼更是紧密地联合起来,并按等级规定冠制。在《礼记·玉藻》中有“玄冠未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绘,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的记载,可见当时对于天子、诸侯、士大夫等统治阶层,规定了不同的冠制。这些规定是不可违背的,否则便是违礼乱教。平民百姓是没有带冠的资格的,他们只能用布巾扎束头发或披散着头发,所以,在古代,平民百姓也被称为“苍头”或“黔首”。

冠不仅是地位的标志,还是古代男子已成年的标志。《礼记·玉藻》中说:“二十而冠,始学礼。”因而加冠又成为学礼的先决条件。所以,对于古人来说,行冠礼是一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行冠礼之前,不但要占卜举行冠礼的日子,就连请来的宾客也得占卜一番。

38.古代皇帝的冠冕有何讲究

依据古代帝王冠冕的礼制,天子的冕冠上垂下的冕旒是前后各十二串,每一串十二颗五色玉,每颗玉石之间还要打两个结固定,两结之间称之为“就”。这些冕旒垂在冕冠前,正好挡住了戴冠者的视线,表示君主目不视邪,不视不正之物,即使看到也当没看到,谓之“视而不见”。从冠上的玉笄两端垂下来挡在耳朵两旁的装饰物被称为“充耳”。“充耳”象征着天子不轻信谗言。成语“充耳不闻”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充耳”又被称为“瑱”或“黈纩”,《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载“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中的“黈纩”就是充耳。《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的记载,说的是古代帝王的冠冕需要有冕旒遮蔽视线,同时还需要有黈纩充耳以阻隔声音。

39.为什么称坐牢为坐班房

班房是“三班六房”的简称。

“三班”是皂班、壮班和快班的合称。皂班职掌站堂行刑。皂班的“皂”即马厩。在古代,奴隶与马同寝,毫无人身自由,地位最低贱。又因“皂”为黑色,古人用“皂”借指穿黑衣的养马官,后来就用皂隶泛指州县衙门里的差役。壮班的“壮”乃身体强壮、孔武有力之意。壮班专司看管和解押囚犯之职。快班的“快”是行动迅速、头脑灵活的意思,分马快、步快两类,专掌缉拿和追捕罪犯之职,又称“捕快”。

“六房”是指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工房、邢房,与中央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相对应,为六部的下设机构。每房配有胥吏——在县衙中办理文书的小吏。“六房”分管当地的民政、财政、教育、水利、建设等事务。

“三班六房”始于明清。因为“三班六房”都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也是统治者欺压普通百姓的工具,对普通百姓而言,只要一沾上和“三班六房”有牵连的事,轻则锒铛入狱,重则送掉性命,甚至祸连九族。因此,人们便把三班六房合起来简称“班房”,借代监狱,坐班房也就成了坐牢的代称。

40.古代“将军”一职的由来

在春秋之前,并没有将军一职,掌管军事的官职叫司马。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而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他们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为“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因此,又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军队。

到了两汉,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被分成若干级别。

41.太监有哪些别称

古代的一些奴隶主和君王、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们对他保持贞节,不准她们和一般男子接触,但后宫又需要男子服役,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阉人,而这些阉人就是宦官。

在唐之前,史书上对宦官有多种称呼,如《周礼》有“天官冢宰所属有寺人”,“寺人”即宫中侍御之宦官,春秋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书·高后纪》有“诸中官、宦者令丞,皆赐爵关内侯,食邑”的记载。当中所说“中官”、“宦者”也都是指宦官。此外,如内官、内臣、内寺、内竖、公公、内监等,都是宦官的别称。

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宦官始有“太监”的称呼。到了明朝,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成为宦官的代名词。

42.司马、司徒、司空是官名还是姓氏

司马、司徒、司空最初都是指官名,司就是主持的意思。司空掌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司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掌管军队;司徒主管教育民众和行政事务,职位相当于宰相。

在周朝,三公有两说:一说为司马、司徒、司空,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将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将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中央政府的最高长官。唐宋以后,虽历代都设有三公,但已是虚职。

在隋唐之前,官职是可以世袭的,所以,司马、司徒、司空的后代就以官职为姓,于是就有了司马、司徒、司空等姓氏。

所以司马、司徒、司空不仅是官职,同时也是姓氏。

43.刺史是干什么的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置部刺史一职,巡查各州郡守。“部”就是州,“刺”是检举不法的意思,“史”是皇帝所使的意思。后来,部刺史通称刺史。

当时的刺史并不处理地方政务,主要负责督察郡守。刺史掌管六件事:①地方各豪族大户是否触犯礼制或并田造宅、以强欺弱、以众欺寡;②郡守是否奉行诏书、遵守典制,有没有背公向私、曲解诏书以自谋利、侵扰百姓、聚敛为奸;③郡守是否任意断案、不秉公执法,是否致力于消除辖区内的自然灾害和妖异祥瑞、流言飞语;④郡守是否为国家公正选拔人才;⑤郡守子弟是否横行不法;⑥郡守是否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改正令。

44.什么是“下马威”

“下马威”一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时局混乱,自请担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门大户“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他们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这里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到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朝人李渔在《蜃中楼·抗姻》中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45.为什么称官员上任为“下车”

下马最初是指从马上下来的动作,发展成官员到任的意思要从古代的车说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人们已能造车。车在夏朝时已相当普遍,夏还专设“车正”之职,专管车辆制造、车旅交通。到了汉朝,车子种类繁多,也按职位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老百姓只能坐牛拉车,官员和富户才可以坐马车,中、高级官吏出行时乘坐的是轻快马车。为体现等级差别,汉朝还规定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只准“朱左”,即将车左边染成红色。二千石的官吏方允许“朱其两”,即车前多驾二马。至此,车就成了官员身份的象征。所以,古人便用“下车”表示官员到任。

46.尚书是什么职务

尚书在战国时也作掌书,齐国、秦国都有设置。秦朝时,尚书隶属少府,是低级官员,职责为在殿中发布文书。

到汉武帝时,因尚书是皇帝的近臣,所以地位渐高。据《汉书·盖宽饶传》记载,汉宣帝时,担任卫司马一职的盖宽饶向尚书投诉卫尉对自己进行了不合理的差遣,尚书便责成卫尉改正。汉朝时卫尉是中二千石,是仅次于三公的品秩,却依然要受尚书节制,可见尚书一职在当时已经很有实权了。汉成帝时,设置尚书五人,品秩为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都是一些实权职务。曹,是当时的行政级别,处于台之下。

东汉政事全归尚书台掌管,尚书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最初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

魏设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来尚书台改名为尚书省,而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都成为了高官。

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隋唐时,尚书为正三品;明朝尚书为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1911年),才把尚书改名为大臣。

47.县一级行政单位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官员。

秦国商鞅变法时,小乡被合并为县,县令就是县的长官。秦汉法令规定:人口超过万户以上的县为大县,不足万户的县为小县。从秦起直至南北朝,对县行政长官的称呼依其辖区大小而有所不同,大县称令,小县称长。唐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则经常派遣朝廷官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亦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如果当地驻有戍兵,知县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明清两代,知县成为一县的正式长官。

48.惊堂木产生于何时

惊堂木的正式名称叫“气拍”,也称“界方”或“抚尺”。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有棱,取“规矩”之意,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

惊堂木因使用人的级别不同,名称也不一样。皇帝使用的惊堂木被称为“龙胆”,亦称“震山河”,意思是皇帝一拍四海皆闻,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妃使用的惊堂木被称为“凤翥”,也称“凤霞”;丞相使用的惊堂木被称为“运筹”,亦称“佐朝纲”,用以显示身份;将帅使用的被称为“虎威”,还被称为“惊虎胆”,用以震军威;只有普通官员手中的那个小木块才叫惊堂木。

惊堂木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国语·越语》中记载:“惊堂木,长六寸,阔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唐朝以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只是为方便起见,将其顶面做成弧形而已。唐太宗时期,开始在惊堂木上雕刻动物图案,有龙、虎、狮等。

除了官员外,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惊堂木的物品:和尚们用的醒木,说书人持的止语,现代拍卖师用的拍卖锤,教师使用的呼尺,等等。

49.尧制定的历法是怎样的

1943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戴季陶)大讲道统,说孙中山的道统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①

尧是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号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据《尚书·尧典》记载,尧曾经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以“敬授民时”。

50.传说中大禹治水花了多长时间

1943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戴季陶)大讲道统,说孙中山的道统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②

禹是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也被称为大禹、夏禹、戎禹。禹原来是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在治水十三年中,禹三过家门不入,后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禹任部落联盟领袖。

51.汤武革命是怎么回事

1943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戴季陶)大讲道统,说孙中山的道统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