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1262600000007

第7章 导言(4)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人类学专门训练的研究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等参与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客家研究缺乏现成的文献资料,只有到田野调查中去征集、感悟和体验。正如王东先生所言,历史上的客家教育基本上都是在家塾或族学中进行,客家教育的资料主要集中于有关家族谱牒中,要通过零星而又分散的谱牒资料来勾勒各个历史时期客家教育的体面貌,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客家教育是区域教育的研究,区域性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从事区域教育历史研究的前提。这要求客家教育的研究要走出书斋,坚持点与面的结合到田野作实地考察。

由于东山客家文化的典型性,笔者以东山区为本研究的重点考察区域。为此,笔者曾两次去东山区考察,访谈了一些客家老人,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方志、家谱、调查资料、档案、客家名人传记或回忆录、民间文书以及碑刻、桅杆、历史照片等实物资料。

2.比较研究法

客家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和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客家文化呈现不同的特色。为此,比较研究是研究客家教育的重要方法。与客家文化研究的蓬勃发展不相符合的是客家文化比较研究还远远落后,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客家移民过程中与其他族群的互动,以及因不同族群的互动所产生的结果,更忽视了客家文化的特色的研究。其实要真正了解一种文化或教育,就必须跳出这种文化的圈子外,以其他文化体系作为参照进行比较才能把握其特点。由于缺乏客家文化的比较研究,客家研究成果存在一般化弊端,许多客家研究成果多是就客家而谈客家的概论式著作,忽视了客家个性。对客家地区的教育研究最重要的是作比较研究。因而有必要从族群的角度切入,对客家教育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比较研究,从比较研究中突出客家文化的特色。

这种比较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比较,即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比较研究。从历时性看,要将四川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作整体的考察,分析客家文化的变迁及其文化变迁中教育观念的变化和教育的盛衰,研究客家教育对文化传承和变迁的影响,即客家教育研究不仅要研究客家教育的历史,更要审视客家教育的现状;以客家为研究对象的客家学,其特性就是族群间的互动关系。族群的互动现象彰显了族群间文化交融的现象,透过此一现象可以了解客家人对当地环境及文化的适应方式。族群的互动说明进行共时性研究的必要性。共时性比较可分外部比较和内部比较两类。外部比较,即将客家文化与其他族群文化进行比较,如对广府人与客家人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比较有利于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特质。内部比较是客家文化的内部区域差异作比较。即包括闽粤赣客家区与离开客家母体的其他客家区的比较以及客家区内部的客家聚居区和客家散居区的比较。只有这样可找出客家教育的区域特色,了解不同区域客家文化的差异,以此突出客家教育的区域特色和族群特点。

3.文献法也是本研究的重要方法

作为教育史研究,文献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收集文献资料的渠道有:四川客家中心、成都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四川客家区各地档案馆、各乡镇文化站、博物馆、谱牒研究所及客家区百姓家等。这些文献资料包括:1)方志类:地方志是区域教育研究最重要的资料之一,包括地方志、乡镇志、教育志等主要提供客家移民的背景资料。2)家谱类:其中有客家家规、家训、家族办学、奖学、家族人才及客家人的教育观等资料,是客家教育研究最重要的资料。四川客家中心、四川省图书馆藏、重庆图书馆及各区的档案馆民间收集家谱资料。这些族谱载有客家家规、家训、家族办学、奖学、家族人才及客家人的教育观等资料。3)社会调查类资料:由于东山是客家聚居区,有关东山地区的调查资料也是研究四川客家重要参考资料。如1941年钟禄元的《蜀北客族风光》、1948年徐宝田《四川省华阳客家民族之研究》、1948年董同龢《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等;另外,四川客家研究中心1999年成立以来开展的“成都东山客家历史与现状”课题的田野考察活动,并出版了《成都东山客家氏族志》、《四川客家民俗文化》、《四川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等调查成果;2005年为迎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成都的召开,四川客家中心又相继出版了《成都东山客家太平村》、《成都沙河客家的变迁》等,这些为客家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4)档案类:各客家聚居区的档案馆藏的资料;5)客家名人传记:四川客家名人如著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现代新儒家唐君毅、著名诗人家林思进、著名音乐家叶伯和、《厚黑学》作者李宗吾、教育家吴雪琴、天文学家刘子华、文化名人郭沫若、著名画家张大千、“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共和国元帅朱德、辛亥义士彭家珍、抗日名将王铭章等名人传记或回忆录,其中包含许多富有价值的客家家庭教育资料。6)民间文书: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也收集到童谣、谚语、山歌、说唱词等民间艺文资料,如收集不同版本的《广东小儿歌》、东山客家民间说唱词、东山客家私塾教师张兴万的手写自传以及客家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祭文等。

当然,由于时间的仓促和个人水平有限,在资料收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如对客家家谱或方志的梳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客家会馆办学的资料收集还欠缺,有待今后补充;由于资料的不足或鉴别存在的困难,使得对研究的问题考虑得不够全面,认识也难免肤浅,研究中可能存在许多问题和错误,敬请专家批评指正,以期今后进一步完善。

五、论文的结构安排

论文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原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

正文部分共分六章来展开。第一章分析了四川客家移民的比例与分布,探讨了四川移民文化“嫁接型”和“移植型” 的两种类型,目的是为了将四川的湖广人与客家人作比较,以突出四川客家文化特色,为客家教育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论述了四川客家人教育观及其对客家生活诸方面的影响;第三章从四川客家的生计方式着手,探讨客家耕读传家的思想和实践。分析了包括客家在内的入川移民对清代四川教育的复兴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四川客家耕读思想,指出四川客家善耕也重读,因而促使四川客家的崛起;第四章是客家移民文化认同教育。移民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客家话、客家道德文化和移民史等方面,因而四川客家强化客家母语教育、客家道德文化教育和移民史教育。四川客家恪守“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强化客家母语教育,以客家独特的《广东小儿歌》等形式来突出客家母语教育和道德文化教育,而移民史教育突出表现在以《入川履历》和《张兴万自传》为典型。重视移民文化认同教育,是客家“崇文重教”的表现。第五章论述四川客家祠堂与家族教育。由于客家强烈的宗族观念,在宗族教育方面客家办学热情较高。文章介绍了四川客家祠堂以及客家宗族办学概况,重点论述四川客家家族的助学、奖学活动,其中以龙潭范家祠为四川客家宗族办学的典型。第六章是分析四川客家教育水平。文中介绍清代以来四川客家人才和私立学校状况。指出与湖广人相比,尽管四川客家经济状况比不上四川的湖广人,但四川客家人才比例不逊于湖广人;从私立学校发展看,与湖广人相比,四川客家人办学的热情要高,私立学校的数量和质量要高于湖广人,但是与客家原乡相比,四川客家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并不乐观,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原因有二:从经济因素看,四川家族组织的不发达和四川客家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等两大因素影响下,四川族田的不发达;从环境的原因看,四川客家区的族群关系和当地民风状况导致四川客家教育的区域差异。

结语部分总结了四川客家教育特色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