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不可错认“光影”。当参究得力时,往往会觉得自心澄寂明亮,或觉暗然空寂,或者见到光明闪烁及佛菩萨现形,这些主观感觉,一般被称之为“光影”,也就是在寂定意识中所现的幻想,或者一种定境,非真实的本来面目。
参话头是中国禅修静坐大德的发明,是以佛教所谓贪、嗔、痴、疑、慢等五毒中的疑为禅门,在佛教的禅法中颇为奇特。在其心理方面的原理,颇值得深入研究。以通常而言,公案话头不可以逻辑推理或一般赏识来解释,盖因为禅的精神乃超越言诠和思量,正如中国古代有“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之说。禅宗借公案话头之“非逻辑性”来触发行者分别意识之外的深层直觉,以帮助行者体悟真性。禅宗公案不胜枚举,一般认为总数约计1700则,而实际未必真有此数,且通常所用者仅500则而已,其余或重复,或较乏参究价值。弘学老师将禅宗公案集为《禅宗故事》,共计174则,即有公案的出典及禅师之简介,并作了简评,是研究参话禅的重要资料,巴蜀书社现已出版。
宋代曹洞宗的宏智正觉禅师(1090-1115)倡导了另一种与“参话禅”相对的“默照禅”。默,指沉默专心静坐;照,即以慧来鉴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是先定后慧的禅修方式,与“参话禅”先慧后定的方式大异其趣。默照禅的提倡和大慧宗杲所倡“参话禅”一样,都是针对当时禅宗的“文字禅”、“口头禅”风气而力图革除弊端。宏智正觉继承发扬曹洞宗重视禅修静坐及细密柔和的传统,“黔照”二字点明了默照禅修习的要诀。默,不仅要沉默专心静坐,而要离言绝虑,离任何概念的、二元化的分别。照,是“寂照”的同义词。《默照铭》说:
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晦而弥明,隐而愈显。
强调坐中默照必须平等,不可偏废。若“照中失默,便见侵凌”,若“默中失照,浑成剩法”。《坐禅箴》中说:
佛佛要机,祖祖要机,不能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自知其微,曾无分别之思;其各无偶而奇,曾无豪忽之兆,其照无取而了。
并以“水清彻底兮,鱼行迟迟,空阔莫涯兮,鸟飞沓沓”来形容默照禅的定境。可以推知,默照禅以定心于离意识分别的寂照心上,这其实就是达摩所修“壁观”一类的禅法。这种禅法收益较为容易,易为人们所接受。
宏智正觉认为:实相即是无相之相,真心即是无心之心,真得即是无得之得,真用即是无用之用,故主张“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的态度来禅修静坐。因此被同时代的大慧宗杲强烈抨击,贬其“默照禅”为“默照邪禅”、“无事禅”、“枯木死灰禅”,而宏智正觉所著的《默照铭》全篇72句288字针对加以反驳,提出默照禅能使慧的作用活泼,能自然照彻心性之源底,并讥讽“参话禅”仅是拘泥于公案而已。所以默照禅在当时和后世,影响也很大。
三、“三关”修证
禅宗南宗以开悟见性,皆言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立阶梯。百丈怀海以“并却咽喉唇,怎么生道”问沩山、五峰、云岩。沩山曰:“却请和尚道!”百丈说:“不辞向汝道,恐以后丧我儿孙!”五峰曰:“和尚也须并却!”百丈说:“无人处斫额,望汝!”云岩曰:“和尚有也未?”百丈说:“丧我儿孙”。这便是百丈怀海透过三句之说。为了启发学人,故问并却咽喉唇吻如何说禅。家师惟贤和尚的同学正果师伯在《禅宗大意》中讲解这段语录时,认为沩山用逆袭的方法回答,可以说涵盖乾坤,壁立千仞;五峰以截断众流的手法回答,照用同时;云岩的回答可以说是随波逐浪,以怀疑的口气表示不可能,意谓第一义是没有语言的。
北宋兜率从悦用“拔草参玄,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处?”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脱时,怎么生脱?”“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处去?”三句话接化学人,称为“兜率三关”。这第一关,欲令学人拔无明的杂草,瞻仰宗门真风,彻见一己心性;第二关,欲令学人识得本来具有的真性,以其脱离生死的转变;第三关,欲令学人透脱生死,以便了知毕竟的去处。
临济宗黄龙派祖师慧南禅师,每设“生缘”、“佛手”、“驴脚”三问,以接化学人,称为“黄龙三关”。第一问:“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问:“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前来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问:“我脚复似驴脚?”黄龙平生发此三问以试学人,三十余年无人契合其要旨。此三问是黄龙用以消除行者对其“相对差别相”的迷执,意指人人皆因前世因缘转生而来,无法超脱业报轮回规则;人之心性与佛性相同,皆有成佛的可能性;人与其他众生,于本质上皆无二致,既能共同轮回六道,亦能觉悟成佛。
以上百丈怀海透过“三句”之说,兜率从悦和黄龙慧南皆以三句话勘验禅修行者,虽然在当时都称为“三关”,但皆就破三层执著而言,并没有作为参禅的三个阶梯。以后参话禅盛行起来,才渐渐有分参禅为三个阶梯的说法,称之为“破三关”,其三关为:初关破本参、破重关和末后破牢关(又被称为踏末后关和向上一路)。但对三关具体的解释尚无定说,但一般认为:初入禅修之门,确信自心有佛性,解悟佛性是什么,称之为“知有”、“省有”或者“识个入处”,破所参话头,于离意识分别的空白心地中见本来空寂之自性,称破初关、破本参。从空性起作用,识得“妙有”即真性所具妙有,称破重关。拂除悟迹,达到无碍自如的境界,称之为踏末后牢关。也有以分破第六、第七、第八识解释破三关;有以悟入华严宗所说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解释破三关的;还有主张顿悟并无三关,高唱“一簇破三关,犹是箭后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代雍正皇帝自称透彻三关,他大体以达“前后际断”,露出前念后念间一段空白心地,从而悟心性空寂为破初关;以“大死大活”后。识得一切皆为真性之妙用,为破重关;以破无明,达任运现成,无修无证为踏末后关。在所他撰的《御选语录》总序中,对破三关作了“钦定”。他说:
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初关破参,前后际断者。
破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地水火风者地水火风,乃至无明者无明,烦恼者烦恼,色声香味触法者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透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
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始斯惺惺行覆,无明执著自然消落,方能踏破末后一关。虽云透三关,而实无透者。
雍正的“钦定”破三关,在近300余年间对禅宗界的影响很大,但也有人不赞成。清代钱伊庵在《宗范》中说:
若夫本分,重关,末后之说,大悟有十八遍,原未必人人一脚便踏到底,然有二三番彻悟者,亦有六七番始圆悟者,更属无定。总以透彻为期,似不必概定人法双忘,离念泯绝处为本分体,以从体所发一切诸用为重关;更以铁蛇钻入金刚眼等句不受人惑处为末后。
参禅是否真正获得彻悟,只有彻悟了的行者自己才知道,未彻悟的人是无从得知的。家师惟贤和尚授赠笔者诗曰:
大千世界诵金莲,敬礼莲台诸圣贤。
文字般若传妙谛,勤修禅定过三关。
笔者在初学参禅的时候,弘学老师填《风入松》一词以资鼓励,词曰:
弹指人生走泥丸,
何处停风帆?
烟迷芳径失渔船。
问归樵,
路在何边?
洞内可有桃源?
牧牛可种悲田?
乌兔交辉碧嶂间,
破疑透三关。
拍手踏歌彼岸。
驾白牛,
心系梵苑。
眼底三千大千,
处处涌现金莲。
(第六节 禅修静坐与陀罗尼)
一、陀罗尼的概念
陀罗尼是梵语真实密咒的音译,有总持、能持、能遮的意思,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也就是说,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此记忆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不散失。陀罗尼能持各种善法,能遮各种恶法,古印度各派宗教者有自己的陀罗尼,世界上的其他宗教,大多也各自的真言密咒。
佛教本身没有密咒,因为释迦牟尼反对神秘,否定神权,破斥方技之术,一切咒语术数之学均被排斥。佛陀虽然反对婆罗门至上的神权观念,但并没有否定婆罗门的神祇观,密咒被用来治病及其持善遮恶也是许可的。密咒很多,但一般仍以字句长短加以区别,长句称之为陀罗尼,短句称之为真言,一二字者称之为种子。
陀罗尼称之为真言密咒,其实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不过是表示宇宙间的真理而已。例如,花木到了春天开花,到了秋天就结实,这是自然的道理,也就是真理。这种道理被称之为“自然法尔”,意思是说,本来如此不变的规律。由此可见,真言密咒并不是什么人为的。据这种道理,不管风吹声也好,水流声也好,反正天地间自然美的流露,无不是真言。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这种“自然法尔”的道理称为真言密咒或陀罗尼而加以信仰呢?这是因为真言密咒或者陀罗尼里,含有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是诸佛菩萨大悲心的流露,是摄持众生的力量。所以当行者一祈祷,信心与诸佛菩萨相对应时,则能得到诸佛菩萨的不可思议之力量,而有种种无法说明的受用。因此持诵真言密咒或者陀罗尼,必须做到八点,就是:诚、敬、专、净、静、恒、和、请。
所谓诚,就是竭诚尽虑,决不自欺耳目,觊人天福。所谓敬,就是要端身正坐,静气肃容,止不斜视,耳不傍听,不杂笑语,不为闲事,无慢态亦无惰容。所谓专,就是心专一志,摒俗息缘,除心念咒外,没有任何他念。耳闻咒外,不复他闻,惟诵密咒,不杂他语。目只见咒,不稍他视。绝无疑惰,更不得以暇为诿而怠慢。所谓净,就是诵咒的行者,应该经常保持身体及衣着的清洁整齐,诵咒应该净其身口。不作损人害物的行为及浪费之事,不沾伤身、败德、耗财、费时及不良的嗜好习气。不得借佛菩萨及诵咒等逐利沽名,要净其行为。除净一切私伪、悖逆、残暴、险狠、怒恨、怨憎、奸诈、欺狂、嫉姤、谗谄、贪刻、悭吝、浮荡、奢纵、骄矜、魔邪、怠惰等恶念恶行。所谓静,就是不求境静,但求心静。不贪热闹,亦不忘热闹。不厌冷清,亦不求清静。定静为修持者不可缺,若躁气浮心,纷念杂虑,虽然终日念诵,收益也是甚微。所谓恒,就是不要害怕苦,不要耽于乐,不要畏于难,不要贪求易,不怕麻烦,不要求简单,不要偷懒,更不要见异思迁,终年终月,念诵无间。所谓和,就是诵咒时不急不缓,急则气躁,缓者心弛,务以心平气和为尚。所谓清,就是吐字宜轻而流利。心中念清,口中音清,耳中声清,逐字明晰,逐句平匀。
这八项内容概括了对诵咒行者应具备的态度和要求,行者自己去实践。其具体诵咒的方法,则有以下几种:
1.莲花念诵。即出声念诵,两耳专注倾听其声,声音大小以仅能自闻为宜,诵时不急不缓,字句分明。
2.金刚念诵。诵时唇齿合而不动,唯舌头动,不出声。
3.唇吻念诵。二唇微动,半出声。
4.光明念诵。凡诵咒时,观想从口中放出光明。
5.随息念诵。与呼吸的入、住、出相配合念诵。
6.声生念诵。于自心间观想有月轮,月轮中有一莲花,莲花上有一白海螺(商佉),观想白海螺发咒声,有如摇铃,两耳专注听其声。
7.真实念诵。诵咒时,心中思维咒的含义,令自心与真实相应。
8.心意念诵。默诵,不出声。
9.计数念诵。诵咒一遍记一数,从一到十,或百、千、万,以制心不乱。或每日规定必须诵满的遍数,以念珠计数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