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与领导智慧
1291700000002

第2章 修身:做人有原则(1)

德行是做人为官的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第二》

【意译】孔子说:“如果能够依靠道德来治理国家,那(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呆在固定的地方,而群星都环绕在他的周围。”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孟子·公孙丑下》

【意译】天下有三样东西被认为最尊贵:一个是爵位,一个是寿命,一个是道德。在朝廷中,首要的是爵位;在乡里中,首要的是高寿;在辅佐君子统领百姓方面,首要的是道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

【意译】古时候,想要在天下发扬光明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先要安定自己的家族;要安定家族,要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先要认识明确;明确认识在于穷究物理。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把修养自身品性作为根本。一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败坏,却要他整治家族、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那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德行,是说一个人的品德、操行。品德有高卑之分,操行有正邪之别。生活中,德行通常被作为评判、衡量一个人品行好坏的标准。老百姓中间有句骂人的话叫“瞧你那德行!”,意思就是说那个人的品行不好,做人处事有些“缺德”。

德行是做人的根本。做事先做人,为人先立德。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修身、崇尚道德的民族。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传统道德准则都亘古不衰,更被多少古圣先贤当做了传家之宝,他们把德行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故有先贤说:德为至宝,一生受用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耘有余。

德行也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靠德行。《世说新语·贤媛》有云,“百行以德为首。”大凡成功的人,都是的新高尚的人。德善之人利人助人,亦得人利人助。德恶之人损人害人,最后必得人损人害。也正如孟子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亲戚衅之。”英国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说:“道德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它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德行还是一种幸福。它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使人自省、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观。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坦荡、本真、善良、厚道、不虚伪、不矫情、不阴险、不奸诈,心中充满道德,就会拥有不凡的力量和气质,会让人敬佩、崇仰。他就是季羡林评价张中行时所谓的“至人,超人,逸人”,他就是个忘我的人,纯粹的人,最幸福的人。

做人要有德行,为官亦然。常言说,好人不见得是好官,而好官必须是好人。伏尔泰也曾经说过,“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

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的。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的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在他去世后,美国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对于反对他的人林肯总是会说:“不用责怪他们,同样的情况换上我们,大概也会如此做。”一句简单的话语,折射出的是他的宽宥和自持,当然这只是林肯所以享誉世界的伟大人格中的一部分。

为官者的德行,在中国被称作官德。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对为政者的德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诗·小雅·南山有台》有这样的话:“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意思很明白,就是当官的要做老百姓的父母,要爱民如子,德音不止。

古人云:“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官德大如天。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官德好坏始终与政权安乱、国运兴衰、百姓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好,政权安,国运旺,百姓幸福;官德坏,政权乱,国消亡,百姓遭殃。奴隶社会时的文武之治(周文王、周武王时期)、成康之治(西周初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封建社会时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西汉晚期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东汉的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汉明帝、汉章帝时期);南朝刘宋的元嘉之治(宋文帝刘义隆时期);隋朝的开皇之治(隋文帝时期);唐朝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唐高宗时期)、开元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明前期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弘治中兴(明中期明孝宗时期);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纵观历史上的每一个治世无不与当政者的德治相关。就拿“贞观之治”来说,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这最为后人称颂的二十三年里,“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之于道路焉。”之所以有这样的太平盛世,不能不说是由于唐太宗注重“德行”所带来的结果。他不仅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还告诫自己的子弟们,“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做为一个人最可贵的是他的品德、操行,而不是荣华富贵。他还于贞观七年指示魏徵将历代帝王子弟因骄奢淫逸而导致国败身亡的历史教训汇编成《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一书,来教育、警示他们。

相反的,从先秦时期的战国时期到20世纪4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两千多年间,乱世就占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其中的每一次起义暴动、政权更替,都和当政者的昏聩荒淫,甚至人格扭曲不无关系。历史上昏庸的皇帝不少,但昏庸的出奇的人要数晋惠帝司马衷了。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他,但他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样的人当政,不亡国就不正常了。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人们常把他与秦二世胡亥相提并论。其实,在他登上皇位之初的一段时间里,文治武功,还颇有一些建树,曾经让天下读书人魂牵梦绕,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是他开创的。总的来说,当时政治也算清明,国家相对安定,老百姓的日子也还过得去。可到了后期,他开始变了--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最终既亡了国,也断送了卿卿性命。也许他自己到死还没有明白其中的缘由,真是可悲可叹!

为政以德的行为准则在于“公正”。 所谓“大德之行,天下为公”,“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不患贫,而患不公。”为官从政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为百姓作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尊道贵德,在于气正。只有风清气正,才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声色所迷,才能体察民意、集中民智,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福祉上来。像胡长清、成克杰、李乘龙、李真等腐败分子,从党的领导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守住做人的德行,私欲极度膨胀,政治上蜕化变质,生活上奢侈糜烂,才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唐朝“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蟠的这首诗不正是他们人生结局的形象写照吗。再看近年来出现的“三鹿奶”、“地沟油”、“毒疫苗”、“假文凭”以及“豆腐渣工程”之类的事件,虽然有制度上的一些原因,而最根本的首先是一个始作俑者的道德问题。

领导干部的德行不仅是个人行为,其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一举一动都有导向作用,在党内和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荀子》中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因此,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选用干部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只有品德过硬的领导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好官”--焦裕禄、郑培民、沈浩、王伯祥、宋鱼水等等,他们正是用自己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共产党员人的政治品格和道德风貌,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感染和鼓励了群众。总之一句话,领导干部只有自己品德高尚,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兴教化,敦民风,达到以德化民的效果。

为官者要守住德行,需要坚持四慎。慎微,即防微杜渐,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否则“千里之堤”将“溃于蚁穴”;慎初,就是要谨防“第一次”,把好第一关。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慎独,就是要自律,自觉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慎欲,就是不为功名利禄所迷醉,不搞横攀竖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当然,“德行”修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正如周总理对自己要求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把“修德”作为一生的必修课。

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以普通人的良心自责,以党员的良心自律,以公仆的良心自警,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革命气节,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全社会的道德楷模,那将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

别太把功名当回事

◎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止学·誉卷五》

【意译】名望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明智的人不会自我赞扬。贪婪和巧取所得的功名,上天不会保佑他。

前不久笔者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深秋季节,花草凋零、秋风萧瑟,大雁们都纷纷排着队南飞了。一只小蝙蝠倒挂在崖壁的岩缝中嘤嘤啜泣,哭得好伤心。住在离她不远的崖壁上的老鹰听见了,循着哭声飞过来,问她:“你怎么啦?是谁欺负你了吗?”

“不是。眼看就要到冬天了,我既没有像你们那样的羽毛御寒,也不能像大雁他们那样可以飞到南方去过冬,到时候可怎么办啊?还不得给冻死啊!想到这些,我就……”

老鹰看了看浑身光溜溜的蝙蝠,再想想朔风呼啸的寒冬,很是同情小蝙蝠的境遇,心里也暗暗为她着急,很想帮她一把。他眨巴了几下圆眼睛,有了主意:让所有的鸟儿都捐出自己的一根羽毛给小蝙蝠的话,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老鹰的号令一下,小蝙蝠于是就有了一身五彩斑斓的羽毛。当她扇动着自己的一双翅膀在大家面前飞舞时,鸟儿们都几乎惊呆了:太漂亮了!小蝙蝠在大家的一片啧啧赞誉声中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

此后,小蝙蝠自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美丽的鸟儿,根本不屑搭理其他的鸟儿们,就连曾经好心给她出主意,帮助过她的好邻居老鹰都不放在眼里了。老鹰倒没太在意,可时间一长,别的鸟儿都一肚子怨气,纷纷来找老鹰告状。

老鹰于是找到小蝙蝠,对她说:“听说你自从有了这身羽毛,变得骄横自得,看不起周围的其他鸟儿了?”

小蝙蝠一听,脖子一拧,脑袋一仰,挥挥翅膀振振有词地说:“还说我看不起他们了,本来嘛,您瞧,我难道不是最漂亮的鸟儿吗?”

老鹰一听,也来了气。“既然你不愿意与别人为伍,那你就把身上的羽毛还给大家吧!”还没等小蝙蝠反应过来,鸟儿们都扑向她,把原本属于自己的羽毛叼走了。转眼之间再看小蝙蝠,又变成赤条条的光身子了。从此,她再也没有脸面见大家了,所以白天就躲进了崖洞里,只有晚上才飞出来找些吃的。

小蝙蝠的结局有点惨,既失去了藉以御寒的羽毛,又丢掉了弥足珍贵的友情。但这样的结果又能怪得了谁呢?怪只怪她太过看重别人给她的那份荣耀,以致于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追求,丢弃了最为宝贵的东西。

由此,笔者联想到了人世间的功名。

《三国演义》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在群英会上即兴高歌道:“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这不只是周瑜一个人的抱负,而是无数英雄豪杰的共同情怀。功名是什么?功名就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获得较为优胜的社会地位、领导地位,是为了获得一般人难以获得的一种荣誉,获得一般人得不到的称赞和奖赏。所以,有了功名,就可能升官,就可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就有较高的威信,就会有较大的影响力。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都在盼望成名,把成名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功成名就。他每次出巡时,旌旗招展、鼓乐喧天、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无比荣耀。有一次,当他的出巡队伍行经楚地时,有个青年被如此的风光深深地吸引和强烈地震憾了,他羡慕万分,禁不住说了一句:我可以取而代之。这个青年就是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

其实,追逐功名本无可厚非。从功名的追求中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远大的志向。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代,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就需要建功扬名。有了功名,才能登上更大的舞台,让自己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应,从而对国家,对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大志向就成就不了大事业。当然,如果说这只是一些人杰雄才的对功名的注解,那么,退一步讲,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追求功名,也是一种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功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尊严,套句国人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让自己有面子”。能够扬名立世、光宗耀祖,总比那些一辈子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强吧。甚至还可以再退一步讲,对于任何一个自然人来讲,都有一些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倾向”,而最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的,莫过于“功名”二字。这种功名的目标可以极大地激发生命的活力和潜能。

但是,一个人如果把功名看得太重,把它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和人生的终极追求的话,那就不值得称道了。那样的话,他可能会为了功名而不择手段,舍弃自己的原则、立场,甚至人格、尊严,而成为人民的罪人;也可能会因为功名的光环而自鸣得意、狂妄自大,或者躺在功名薄上睡大觉,不思进取、萎靡懈怠,到头来被历史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