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1309100000016

第16章 两个“陕西人”在成都的爱恨情仇(2)

话题回到张献忠身上,要当王你就好好地称王吧,体恤你的臣民,爱护你的百姓。这也是历朝历代每一个“称王”的基本素质,因为他们都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浅显的道理。可人性扭曲自掘坟墓的张献忠却以杀人为乐。翌年(1645),张献忠装模作样开科取士,以科举为名,骗进士、举人、贡生一万七千人于青羊宫中,然后尽数杀戮。居然把钦点状元都给杀了。一部《蜀碧》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这位“陕西人”对臣民和属下令人发指的暴行。该书记载,他的大西政权在四川各州邑安置官员,用军令催逼周围士子乡绅到城镇,由东门入,西门出,尽杀灭。

攻陷成都仅两月,杀进士、举人、贡生一万七千人于东门外。他在成都贡院前设长绳离地四尺(约1.3米),让考试的人依次过绳,凡身高于绳者,全部赶到西门外青羊宫杀之。前后万余人,死者留下笔砚堆积如山,张献忠前往观看,抚掌开怀大笑。又召集生员,拿出一面一百平方尺的大旗,令其在上写一“帅”字满幅,且一笔书成,能者免死。有夹江生员王志道缚草为笔,浸大缸墨汁三日,直书而成。没想到张献忠仔细看后,竟出尔反尔,曰:“尔有才如此,他日图我必尔也!”带着这种变态的心态为官为王,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哀,更是他“称王”所及范围内臣民的大不幸,王志道也被“即刻杀死祭旗”。

$“张屠夫”走了……留下虎狼遍地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看张献忠在成都短短一年零九个月的“称王”时期,是怎样变着花样屠戮他的百姓的——

史载,张献忠杀人的方式常见的有九大类:斩杀;草杀:即挨家挨户杀;天杀:即在朝会时,放狗于诸宫,凡被狗闻过的人,即拖出杀掉;生剥人皮法;匏奴:割手足;边地:分夹脊;雪鳅:枪其背于空中;贯戏:以火城围炙小儿;其他尚有“抽善走之筋,斫妇人之足,碎人肝以饲马,张人皮以悬市”等。

他命手下将士以杀人多寡记功晋级,到后来甚至无法计数,干脆用手掌几大堆、人头几大堆、耳鼻几大堆来记。《蜀警录》载,成都城内“凡有军官衙门所在,手掌如山积,几于假山千峰万叠。”

就是今天,我们看到这位“大西国王”发明的种种刑罚,仍不免叹为观止。斩杀等虽也残酷,但不带有张献忠自创性质,不过草杀、天杀、贯戏、张人皮以悬市,却明显带有张献忠作为屠夫的创造性。

自此,古蜀以来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年代。成都府十室九空,府南两河“尸为之塞,不能行船”,成都平原顿成旷野,天府之国数年之间竟虎狼遍地。

待到后来张献忠兵败被诛,清军收复四川,发现成都城内绝人迹已经十三年。十三年过去,曾经的天府之国却是这样一般景象——

瓦砾颓垣,不识街巷,林木丛杂,走兽野犬游走其间,两万余口水井,被尸骨人头填满与地齐平。

自汉代开始,成都一直是四川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但在清初,成都竟成为麋鹿纵横、虎豹出没之地。清顺治年间,四川临时省会设在远离成都两百公里外的阆中十余年,四川总督、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此举行了乡试四科。

叩问历史我们得知,成都历史上的五次大移民,直接源于成都历史上的三次大屠杀。

第一次在西晋东晋之交。事起于301年,蜀西氐族豪强李特,纠合流民两万余,自称镇北大将军,扯旗造反,陷广汉,围成都,入城大屠杀。其子李雄称成都王,后又称帝。作乱长达五十年。第二次在宋元之交。1279年,元朝灭南宋,两度陷成都,先后大屠杀。元贺清泉《成都录》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三卯录》又载:“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元军作恶又胜过李特父子。元朝八十余年,成都残破,终无起色。

第三次便是张献忠那次最为残酷、空前绝后的屠城。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阴历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攻陷北京的那一刻,标志着大明江山气数殆尽,任人宰割。到同年阴历八月初九,李自成的同乡张献忠攻陷成都。由于成都城墙坚固,起初久攻不下。后来张献忠命兵士在城外隐秘处挖地洞,打隧道,掏城墙根,埋入火药。又以竹竿捅穿竹节,竿竿相连,内装置很长的导火线,悄悄点燃。守城兵丁见贼兵撤退一空,正要欢呼,忽然爆炸声响,城墙垮了。

入城后,成都人便成了张献忠案桌上的羔羊。据清人沈荀蔚《蜀难叙略》等史料中说,这个“大西皇帝”先杀百姓,次杀军眷,再次杀湖北兵、四川兵……没有吃的,就更杀人作军粮。百姓杀光跑光,皇帝梦也只好泡汤。张献忠占据成都仅一年又九个月,称孤道寡一年才七个多月,就一把火把成都烧得精光。他登基的老皇城大殿修得牢固,烧不起来,张献忠命令士兵“灌以脂膏”;盘龙石柱烧不烂,张献忠命令士兵“裹纱数十层,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张献忠还中西结合,把到处躲藏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类思、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找来,封为“天学国师”,要两个洋人为他制作地球仪。这样的人格分裂出现在他身上让人很难读懂,不知是否梦想着要“走向世界”?

当时成为“大西国王”的张献忠究竟是怎样一种心态,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后来的一连串举动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远远不满足于这个偏安一隅的“大西王”的,他的理想和目标应该是北京城里的金銮殿,因为他自视比他的那位同乡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更大的“王”。

或许骨子里的张献忠就是为杀人来到这个世界的,他率众离成都后仍杀杀杀,一路杀到西充扎营,却被统领川兵的叛将刘进忠引导清军豪格等挡住去路,“嗖”!一箭射来……在成都历史舞台上最后登基表演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就这样谢幕了……

$开明九世拉开了成都开国君王的帷幕……

包括张献忠在内,成都历史上诞生过十一个君王。成都历来有“六朝古都”、“七朝古都”和“九朝古都”种种不同的说法。无一例外,他们都只是偏安一隅的“土皇帝”,有的甚至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这些君王的来龙去脉——

最早何人、何时在蜀地开国建都?这确实是笔糊涂账,难怪大诗人李白都浩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事实上,在距今约三千五百年的夏商之际,就建立有一个蜀国,前后延续约一千五百年。史书记载,蚕丛在蜀国“始称王”,前后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朝。鱼凫王国之后的杜宇,号望帝,是第一个有确切建都地址的蜀王,国都定于郫县,离成都仅二十一公里。传说望帝后来把王位禅让给丛帝鳖灵。郫县“望丛祠”里,有状若山丘的望帝陵、丛帝陵遥相对峙,至今让人凭吊。

丛帝鳖灵,号开明氏,他建立开明王朝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蜀国“都城”因为打仗或者灾害,是不断迁徙的。开明王朝先后就以乐山、郫县、双流等地为都城。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开明九世把都城从广都樊安(即今双流中兴镇一带)迁到成都。所以,蜀王开明九世应该是成都建都的第一个君王。

开明九世在现成都文殊院街、南大街一带建起土城,取名为成都。为啥叫成都呢?习惯解释为“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虽然这种说法一些专家有异议,但民间大都认可这种说法。这位蜀王会享乐,修过珍珠为帘的七宝楼、鹦鹉舟。他还在武都(今甘肃省成县)找来一个美女当王妃,为她专门作《东平之曲》。但王妃不习水土,郁郁而死,开明九世伤心得不得了,令五丁力士大建陵墓,至今成都市北较场武担山还有蜀王开明妃墓……蜀王思妃,常半夜惊醒,于是又在西城王宫内大修“望妃楼”。他也干了些正事,如下令开辟秦蜀金牛栈道,在玉垒山“别江为沱”修水利等。

开明王朝国王共世袭了十二代。蜀国势力强大,曾连连进攻秦国,秦人经常是闻风而逃。好景不长,前316年秋,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大军从石牛道南下伐蜀。双方在葭萌(今广元老昭化城)

大战一番,把蜀军打得个落花流水,贪财好色的开明十二世蜀王当了亡国之君,历时三百多年的蜀国灰飞烟灭……

攻入蜀国的张仪、张若于前311年在成都筑墙建城,周长十二里、高七丈,是当时仅次于咸阳的大都城。后人以此为成都的建城日,距今已两千三百多年。

汉代后成都街市热闹,城墙坚固,所以左思《蜀都赋》大赞:“金城石郭,既丽且崇!”惹得无数想坐金銮宝殿的英雄豪杰们大流憨口水,都想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过一盘皇帝瘾。西汉末年,貌似对小皇帝孺子婴忠心耿耿的王莽,于公元9年篡位,当上“新朝”皇帝。他手下的大将、蜀郡太守公孙述趁机割据了四川。公元23年,王莽政权垮杆,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公孙述手下部将李熊劝他干脆也当皇帝。公孙述心痒痒,被弄得神经兮兮的,梦中也听见有人对他说:“八厶子系,十二为期。”“八厶子系”不就是“公孙”二字吗?公孙述醒来对老婆说:“虽可贵为帝王,但国运太短,只能当十二年,弄不弄得哟?”老婆急着当皇后娘娘,忙说:“古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还能当十二年。有啥弄不得的?”公孙述想,是啊,他王莽老儿、刘秀小儿都当得皇帝,老子又有啥子当不得的?他晓得要当皇帝,就也要像王莽、刘秀那样说假话。鱼复城(今奉节白帝城)中有口白鹤井,常冒雾气。他叫人散布:“这是‘白龙出井’,是公孙大人登基成龙的征兆”。

公孙述于是在公元25年自称“成家皇帝”,又叫白帝,在鱼复城建“白帝城”,将成都定为国都,国号“成”,年号“龙兴”。统治地区包括今四川、重庆的大部分和陕西、云南、贵州三省的一部分,地盘不小。但公孙述心眼小、无远见(史书称其“性情苛细,不见大体”),连将士都没有论功行赏,就忙着先把两个儿子封为王。公孙述年轻时当过皇帝的侍卫,如今一步登天,也大耍皇帝威风,出入宫殿阵列浩浩荡荡的骑士仪仗。他还在成都修造了一座十层的红楼,连栏杆都用上等丝帛装饰,奢靡之极……

$刘备之后,轮流坐庄称王“你方未唱罢我亦登台”

公元36年春,刘秀挥兵攻蜀,派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人率水陆军六万、骑兵五千、战船千艘逆长江西进;又派来歙等率军出天水(今甘肃通渭西北)南进,合击成都……公孙述军接连败退。到了这年七月,岑彭率主力日夜兼程疾进

两千余里,攻占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后,即派精骑袭击广都(双流中兴)

,成都危在旦夕。十月,穷途末路的公孙述想了妙计,派人假投降,去刺杀了岑彭(岑彭死后墓在中兴场,清代末年,当地农民挖出大胫骨两根和石碑,总督岑春煊自认是岑彭后裔,修墓庙奉祀,现墓、庙均不复存)。

刘秀忙调征西大将军吴汉接替岑彭职。公孙述居然回光返照,在十一月三战三捷。这月十七日,公孙述自率数万人向吴汉发动猛攻,从早至午打得个天昏地暗,将士皆疲。吴汉乘机用精兵反攻,蜀军大乱,公孙述“哎哟”一声被刺,重伤掉落锦江含恨而死……至此,公孙述十二年的大成国被灭。此战刘秀派兵上溯三峡入川,是中国战争史上利用江河实施远距离进军的著名战役。吴汉军队在成都纵兵大掠,宫殿楼台被焚个干干净净……

一晃两百年过去,又到东汉末年,第三个开国君王刘备(字玄德)又在成都登台表演了。此时刘焉父子任益州牧,割据四川近二十余年。刘焉嗜刑好杀,见益州地广财多,也想到皇帝宝座上玩玩,却在194年呜呼哀哉了。他儿子刘璋性情懦弱,于是镇压黄巾起义发家的刘备,在221年乘虚入川。刘备几十天也攻不下成都,正为难之际,不料刘璋却先下矮桩、拱手服输。部下不

服气,劝说刘璋:“城中尚有兵三万余人;钱帛粮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刘璋还有天良,说:“我父子在蜀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三年来却战事不断,心何能安?”于是开城投降刘备。

深得“厚黑学”三昧的刘备,见刘璋简直是块随便捏的“

桃子”,心子一黑就轻轻松松吞下胜利果实,却又厚起脸皮拉着刘璋大流鳄鱼眼泪说:“非我不行仁义,是无可奈何啊!”于是刘备于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

刘备未发迹前曾当“跑摊匠”卖草鞋,被曹操讥笑为“卖履小儿”,所以后人奉他为鞋业鼻祖。清道光乙巳年(1845)五月,成都民间鞋业行会在提督街建三义庙,悬“神圣同臻”巨匾于正殿,匾上写着“道光乙巳年艾月吉旦”,落款是“靴鞋行众弟子立”,这块匾近年落户于武侯祠三义庙。据2002年12月10日《天府早报》报道: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来蓉考察,“认定中国鞋业的老祖宗即是刘备”……这也算刘皇叔一段“永垂不朽”的佳话。

223年,刘备病死,其子刘禅即位,263年,刘禅降魏。刘备、刘禅两代共历四十二年。阿斗刘禅被晋武帝司马炎逮到洛阳,装得憨痴痴地说:“此处乐,不思蜀!”这才保住一条小命。司马氏的西晋一统天下,好不得意,皇亲国戚奢侈放荡、夸奇斗富,比赛用麦糖涮锅、蜡烛烧饭、锦帛缠山、人乳喂猪、砍杀美女佐酒……昏天黑地胡闹,结果不到二十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

这时,西北又连年闹饥荒,略阳(今甘肃泰安)、天水等六郡的汉、氐、羌、密等各族民众十余万人“入蜀求食”,纷纷翻越秦岭大逃亡……乱了数年,朝廷勒令入蜀关陇流民返乡。但流民都认准四川比甘肃、陕西好,死活不肯回去。益州刺史罗尚却强令遣返流民,又沿途劫杀流民。

301年,愤怒的流民公推略阳名门氐族李特、李流兄弟为首领,在绵竹揭竿起事,李特自称益州牧。不久,李特战死。其弟李流继称益州牧,不久也病死,李特的儿子李雄被推为成都王。起义队伍先攻占广汉,304年打下成都。

306年6月,李雄称帝,国号“大成”,

改元晏平,设置百官。这就是史家所谓的“大成王朝”。李雄是继刘备后又一个在成都登台表演的开国君王。开国得到青城山天师道首领范长生大力支持,所以范长生当了丞相,还被封为“天地太师”(即国师)。在范长生的辅佐下,刑政宽和,百姓富实,据说“由是夷夏安之,威震西土”。李雄当了三十一年大成皇帝,才于335年翘辫子死了。他这一死不打紧,其子侄们立刻如饿狗抢屎般争夺皇位,打得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