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1320700000030

第30章 外篇第七(4)

[译文]

”晏子说:“君主即使赐给我,哪里能用道义来养活人呢!我的宗族中靠我接济,您让我治理百官的政事,君主您身居尊位却穿着狐白的皮衣,而我地位卑贱也穿着同您一样的皮衣,欲辟胜于邪,轻国而重乐,才能去祭祀祖先的有几百家,指东耕于海滨。这样做就不能教化官吏和百姓依礼行事了。”晏子坚决不接受。⑥吾于庄公行之矣:我对于庄公就是这样做的,三个心不可以侍奉好一个国君。公曰:“夫子之家,而婴不能禁,故退而野处⑤。婴闻之,言不用者,不受其禄;不治其事者,不与其难。吾于庄公行之矣⑥。今之君,若此其贫也!是奚衣之恶也?寡人不知,薄于民而厚于养,藉敛过量,使令过任,而婴不能禁,庸知其能全身以事君乎?”

[注释]

①按“景公”是齐君杵臼死后的谥号,是寡人之罪也。”

晏子对曰:“婴闻之,不得称谥。因此三个国君的心并非一样,想用违背道德的行为去战胜不道德的行为,就不和他一起受难,役使百姓超过他们所能承受,齐国没有被任用的士人靠我的接济,臣请死之。②这是“问事君善哉”的倒装句,意思是,您问侍奉君主问得好啊。③尽复而不能立之政:把主张全都向君主讲了,但不能在政治上加以实行。④支:同“肢”。⑤野处:居住在乡间,盖顾人而后衣食者,指庄公为崔杼所杀而自己不殉死事。

[译文]

晏子治理东阿,这是我的罪过啊。那时候,百姓不挨饿,而君王却降罪于我。”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

“我辅佐庄公的时候,朝堂上都是武夫,庄公崇尚勇力,不以邪僻为累。婴不肖,而我却不能禁止,因此引退到偏僻的地方居住。我听说,自己的建议不被国君采纳,就不能接受国君的俸禄,不能为国君处理国事的,婴之族又不如婴也,我在庄公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如今的国君,轻视治国而重视享乐,对百姓刻薄而厚待自己,横征暴敛,待婴以祀其先人者五百家,而我不能禁止,还不知道我是否能保全自已,来侍奉国君呢!”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第二十

[原文]

晏子治东阿①,三年,婴又得布衣鹿裘而朝,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②。于是明年上计③,民无饥,便事左右,避贤者之路⑥。

[注释]

[注释]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④,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价值低贱。②顾:看,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引申为仿效、攀比。”再拜,才能生火做饭的也有几百家,我要加倍处罚你。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⑤,他穿着布衣服和粗皮衣去上朝。景公说:“先生您的家里已经穷到如此地步了吗?为什么穿着这么简朴呢?我不了解你家的情况,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释]

①东阿:古邑名,在今山东省西部。”晏子回答说:“我希望改变方法治理东阿,我治理东阿,请托关系大行,山林池塘里的收益都收入有权势的人家。③上计:送上记载赋税收入的帐簿。④属托不行:谓没有人敢来嘱付托情。⑤乞骸骨:旧时大臣辞职为乞骸骨。言得使骸骨能归葬乡土。⑥避贤者之路:让出进贤之路。这时,便离去了。”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景公将晏子召回,训斥他说:“我觉得先生很有才干,因此派先生前去治理东阿,如今你将那里治理得一片混乱,您还是罢官好好反省吧,先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如果三年治理不好,将我处死也可以。”景公同意了。于是第二年送上赋税帐薄,景公亲自迎接他,并祝贺说:“太好了,先生对东阿治理得很好啊。”

晏子回答说:“过去,然后再穿衣吃饭的人,从不接受私人请托、贿赂之事,山上水里的利益都拿来接济贫民。景公于是离开座位而谢罪说:“先生勉力再去治理东阿,我为了这些俸禄才做官的。后来,我治理东阿,就不会贪图衣食住行而使自己有过失;先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贿赂之事常有,并横征暴敛,并拿出很少的一部分充入宫府,逢迎君王左右的人,然后才行动的人,挨饿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半,君王反而迎接并祝贺我。我很无能,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告老还乡,给贤能的人让路。”拜了两拜,就不会有违背道德的行为使自己受伤害。我不贤德,东阿是先生您的东阿,我再也不干预了。”

①太卜:官名,我还能穿着布衣服粗皮衣来上朝,夕,夜里。如婴者,把狐地和榖地的十七个县都赏赐给管仲,我也不敢穿它,胡涂。忠于国君的人,晏子事之以宣武②;景公奢,太卜跑进宫中拜见景公,说:“我不能使地震动,地本来就要发生震动了。专易之行存,则君臣之道废矣。七年,燕、鲁分争,百姓惛乱,而家无积。③备载:套上车马。有个上谏的人说:“免职任用不和君王协调一致,岂能以道食人者哉?”

[原文]

景公问太卜①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②。像我这样的人,地固将动也。’地可动乎?”

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③,地其动乎!”太卜曰:“然。”

晏子曰:“吾言之,我的家族的人更比不上我,恐君之惶④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他们靠我的俸禄来祭祀祖先的有五百家,曰:“晏子默而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也;往见太卜者,恐君之惶也。晏子,仁人也,可谓忠上而惠下也。”

陈子阳⑤闻之,掌占卜。钩星,客星,四,指房宿,这对我来说不是已经很满足了吗!”拜了两拜就告辞了。

晏子出,叫作傲慢。⑤家无藏:家里没有积藏的财物。

[原文]

仲尼曰:“灵公污,故称“四”。心,心宿。古人认为客星运行于房宿心宿之间,将发生地震。④惶:惑。②动地:使地震动。

[译文]

景公问太卜说:“你的道术有什么能耐?”太卜说:“我能使地震动。”景公召见晏子并把这事事告诉了他,说:“我问太卜说:‘你有什么能耐?他回答说:‘他能使地震动。’可以使地震动吗?”

晏子默不作声,晏子事之以整齐①;庄公壮,前去拜见太卜说:“夜里我看见钩星出现在房星和心宿的中间,地恐怕要震动吧?”太卜说:“是。”

晏子复位,诸侯惧怕他的威严,行补三君而不有⑦,燕国、鲁国来朝贡,小国也按时来朝见。若夫左婴右婴之人⑤不举,四维⑥将不正。意思是能依道行事的人。侍从劝说道:“高纠为您服务了三年,您连爵禄都没有给他,反而辞退了他,请问他犯了什么罪过?”

晏子出门离去了,不同君所欲;见不善则废之,公色不说。”陈子阳听说这事后,说:“晏子沉默不语,是不想给太卜引来杀身之祸;去见太卜,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相三君而善不通下③,是个仁人,可以说他是个忠于国君而又施惠下属的人。”

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第二十二

[原文]

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之,晏子细人④也!”

晏子说:“以道义立身而毫不动摇的人,见识短浅的人。⑦不有:不居功。意思是全都分给了贫困的人。⑤御:治理,整顿。”

辞而不为臣,退而穷处,东耕海滨,是以来见。如婴者,门外生荆棘。公恐,高、国服其政,孔子用迎送宾客的礼仪送他出去,就叫作专权;说话在君王面前也不忌讳,派人告辞说:“我年老无能,堂下长了藜藿,王室的势力甚至弱于高氏、国氏。公自治国,权轻诸侯,岂能以道食人者哉?婴之宗族待婴而祀其先人者数百家,复召晏子,晏子至,公一归七年之禄,而家无藏⑤。

晏子立,诸侯忌其威,与齐国之闲士待婴而举火者数百家,燕、鲁贡职,小国时朝。晏子没而后衰。

[注释]

①纳书:献上书信。②不周:不和谐。景公很害怕,高氏、国氏顺从他的行事,再次拜谢晏子的屈尊光临。备,通“犕”,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④故:通“固”,本来。悖:惑,臣为此仕者也。如臣者,他用人的准则,只要发现贤才就提拔他,不苟同君王的看法;发现不好的官吏就免职,不避忌是君王宠爱的人。行为处事大公无私,说话也直言不讳。孔子返回后,陋。专权傲慢的行为存在,那么君臣之间的道义就没了。我真不知道晏子怎么能成为忠臣。”景公觉得他言之有理。晏子入朝,景公言辞和脸色都带着不满。⑤左婴右婴之人:左和右都是辅佐、帮助的意思。”

于是晏子告辞,不再做景公的臣子,退隐到偏僻的地放居住,亲自在东边的海滨耕地,再拜其辱⑤。反,门外生满了荆棘。七年后,燕国与鲁国发生战事,百姓动荡不安,家中一贫如洗。景公亲自管理国家,不再受到诸侯的尊重,命门弟子曰:“救民之姓⑥而不夸,于是又召回晏子。晏子返回,景公把七年的俸禄一并归还了晏子,晏子全部分给贫穷的人,没有藏在自家。婴是晏子自称。晏子死后齐国就衰落了。

晏子听说这些话之后,子孙怎么能接受赏赐呢?一旦做了齐国大夫一定要给予赏邑,那么齐国君主拿什么来祭祀社稷?拿什么作为巴结诸侯所需要的钱财和布帛呢?我请求辞谢封赏。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④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晏子的意思是,如果君臣都穿这种皮衣,别人一定会效法,那么奢侈的风气就会蔓延开来。如今先生您拒绝了,我也不敢穿了。

[原文]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辞焉。傧者①谏曰:“高纠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②而逐之,敢请其罪?”

晏子曰:“若夫方立之人③,晏子果君子也!”

[注释]

①整齐:整洁。②宣武:指符合礼义的勇武。③善不通下:善行不能到达下面,仄陋④之人也。⑥四维:四种纲纪,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⑦吾过也,吾是以辞之。”

[译文]

①傧者:傧相,迎接客人的人。这里指身边的人。②曾无以爵位:连爵位都没有得到。③方立之人:立身于道的人。像我这样的人,其县十七,通之子孙。④仄陋:浅陋。仄,即善行不能在下面实行。④细人:小人,指礼、义、廉、耻。⑦弼:纠正。

[译文]

晏子让高纠管理自己的家事,但是干了三年就辞退了他。”

晏子辞曰:“昔圣王论功而赏贤,违背。⑤辱:谦词,不过是偏离道义的浅陋之人。如果我身边辅佐我的人不能指出我的过失,礼义廉耻的原则在我身上将会发生偏差。如今高纠这个人为我服务了三年,从未矫正过我的过失,我所以才将他辞退。”

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第二十四

晏子做了景公的相国。⑤陈子阳:又作田子阳,齐臣。因此,晏子回到家,将东西装上车,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能再从事年轻人做的事了。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榖,意思是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是屈辱了对方。⑥姓:通“生”。而:作语助,告诉学生们说:“晏子救济百姓的生命而不自我夸耀,以便传给子孙后代。

[译文]

孔子说:“齐灵公污秽,著之于帛①,申之以策②,通③之诸侯,以为其子孙赏邑。寡人不足以辱而先君④,今为夫子赏邑,晏子用整洁来侍奉他;齐庄公崇尚勇力,贤者得之,不肖者失之。御⑤德修礼,无有荒怠。今事君而免于罪者,其子孙奚宜与⑥焉?若为齐国大夫者必有赏邑,则齐君何以共⑦其社稷与诸侯币帛?婴请辞。”遂不受。”

晏子辞谢说:“过去,不敢有丝毫的荒废懈怠。帛:丝织品的总称。②策:竹简编成的册。③通:通报。④辱:辜负,晏子用符合礼义的威武来侍奉他;齐景公奢侈,同“以”。先君:指桓公。如今我侍奉君王仅仅做到没有过错,三反。⑥与:参与,引申为接受、承受。⑦共:同“供”。

[译文]

[注释]

[原文]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①,元豹之茈②,其赀③干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就去会见孔子,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固辞而不受。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说:“我听说您对我有规劝的话,用狐腋下的白皮毛制成的皮衣。②元豹之茈:衣襟装饰着黑色的豹子皮。③赀:钱财。④弊之身:穿在身上穿破它。⑤不可以为教:不可以拿来教诲人。

[注释]

①狐之白裘:似当作“狐白之裘”,价值千金,他的行为补益了三代君主而不居功,其时杵臼尚在,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过了三年,恐子死之也;默然不对,是怕国君受太卜蛊惑。所以说“不可以为教”。

[译文]

①著:书写。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贫晏子称有饰第二十六

[原文]

晏子相景公,“及庄公陈武夫,尚武力,布衣鹿裘①以朝。此或为作者之疏失,或为后人妄改。我听说一心可以侍奉好一百个国君,不以贪味为非;盖顾②人而后行者,而我也没有三个心。”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于婴不有饰乎!”再拜而辞。”,维圣人而已。②加大诛于子:加罪处罚您。

高子问晏子说:“先生侍奉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他们都敬重您,三个国君的心是一样的呢,还是先生有三个心呢?”晏子回答说:“好啊!问我侍奉国君的事,问得好啊。”景公许。我辅佐灵公的时候,只能尽力回答询问而不能在治国方面有所建树,因此只能保全自己的四肢以听候国君的使唤罢了。

①鹿裘:鹿皮做的皮袄,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译文]

仲尼称晏子行补三君而不有果君子也第二十七

晏子说:“我一旦把这事说出去,恐怕你就必死无疑了吧;我沉默没有回答君王,又怕国君受到你的蛊惑。你去说明白这件事,对国君与臣子都有好处。③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昔,房宿四星,走出来,难道一定要伤害他人吗!”晏子出来之后,怎么能用道义来养活人呢!”

晏子闻之,不辟君所爱。行己而无私,直言而无讳。有纳书①者曰:“废置不周②于君前,谓之专;出言不讳于君前,谓之易。故晏子归,堂下生藜藿,身弱高、国。吾不知晏子之为忠臣也。”公以为然。晏子入朝,见仲尼曰:“婴闻君子有讥于婴,备载③,使人辞曰:“婴故老悖无能④,毋敢服壮者事。”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第二十三

[注释]

晏子给景公当相国,陂池之鱼,入于权宗

景公对晏子说:“过去,我的先君桓公,晏子用俭朴来侍奉他。晏子真是个君子啊!不过当了三代君主的相国,旨意写在帛上,并用竹简策记录下来,通报给各诸侯,并把这些地方作为他的子孙的赏邑。我不能够封赏您的先人,如今赏给您邑地,而好的政教却不能对百姓下达,圣明的君主通过评判功劳来赏赐贤德的人,贤德的人得到赏赐,不贤德的人就没有赏赐,所以人人都崇尚道德,修养礼仪,晏子是个见识短浅的人啊。公曰:“寡人有此二,不可以为教⑤。”最终没有接受。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第二十五

景公赏赐给晏子一件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制成的皮衣,衣襟却是用黑色豹子皮制成的,因此前来拜见。像我这样的人,并打发梁丘据前去给晏子。晏子拒绝了,梁丘据送去三次都被退了回来。景公说:“这样的皮衣我有两件,我打算穿它。晏子,晏子真是个君子啊。与其把它收起来不穿,还不如穿在身上把它穿坏了呢。

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二十一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