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传》中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占”,就是“筮占”。筮占重视数的推衍,所以《系辞传》谓“极数知来之谓占”。“极数知来”就是根据数的推衍,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站在今天的立场,这种筮占,迷信的成分居多。不过,“占筮这种迷信,又有自己的特点,即意味着人们不甘心听任命运的摆布,想预知自己未来的前途,寻找避凶就吉的途径,又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向往。卜筮二法同为上古时代的迷信,但卜法求助于神灵的启示,而筮法毋宁说求助于人类理性的推断。正因为如此,《周易》和筮法终于走上了哲理化的道路”(朱伯崑:《论易经中形式逻辑思维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见《朱伯崑论著》,715页,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杨按:本章内容基本上是转述朱先生该文的观点,后面不再一一注出。。了解这些哲理,对于我们处世是很有帮助的。诸葛亮论用兵之道说:
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施其事。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禽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段熙仲、闻旭初编校:《诸葛亮集》,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诸葛亮:《治军》】
人们都知道诸葛亮能掐会算,历来的文艺作品、民间传说也都是这样描述的。看了诸葛亮自己的这段话,你也许会明白,诸葛孔明的能掐会算,实在不是靠几个八卦符号和几根蓍草,而是靠对天地之道、众人之心、兵革之器、赏罚之理、敌众之谋、道路之险、安危之处、主客之情、进退之宜、机会之时、守御之备、征伐之势、士卒之能等等各方面关系的详细考察。诸葛亮的过人,就在于他对易理的掌握与活用。
20.1
《周易》“极数知来”,是以对“类”的认识为前提的,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成为易占的逻辑依据。看下面的例子: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彖传》)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系辞传》)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同上)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同上)
上述引文,都突出了一个“类”字。其中《文言传》中的这段话是解释《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意思是:同类的声音相互感应,同样的气息相互求合;水向湿处流,火向干处烧;景云随着龙吟而出,谷风随着虎啸而生;圣人奋起治世而万物显明;依存于天的亲近于上,依存于地的亲近于下,各以类相从而发挥作用(参见黄寿祺等:《周易译注》,15页。)。
《文言传》中的这段话,目的是要说明同类相感的道理。天地之间的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乖违背异,但都归属于不同的类,并各按其类,分别显示它们的特性和功能。这即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君子据此就可以“类族辨物”,“极数知来”。《易传》认为,《周易》中的卦爻辞句及其所讲的事,就是用来比拟某一类事物的。其称名虽小,所代表的那一类事物的外延却很广。其辞句虽出于文饰,其意义却很深远。其言辞虽然委曲,却切中事理。所讲的事项虽然很广泛,道理却深刻而幽隐。因此,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得失、吉凶之理。
以这样的分类为基础,《周易》强调依据卦爻辞所讲之事,推测来事之吉凶。《易传》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夫易,彰往而察来”,“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朱熹解释说:“一卦之中,凡爻卦所载,圣人所已言者,皆具已见底道理,便是藏往;占得此卦,因此道理以推未来之事,便是知来。”(《语类》卷七十五)这是说,占验是以往验而知来事。而往验所以能知来事,因为它与所占之事为同类事物,因而可以从其所蕴涵的道理中类推出另一事项的动向。用近人严复的话说,这就是“据公理以断众事,设定数以逆未然”。
20.2
除了对“类”的认识外,《周易》的“极数知来”,还基于对“变”的理解。《周易》强调“变”,强调“唯变所适”,即指从变化的观点考察一切事物。具体来说,《周易》中所谓的“变”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卦爻象的变易。如一卦可以变为另一卦,八卦和六十四卦都可以互相转化,吉凶就寓于这种变化之中。例如《乾》卦初至上均由阳爻组成,《遁》卦则初、二为阴,三至上为阳(见图)。由《乾》转化为《遁》,可以看做是阴类的事物在不断地浸剥阳类的事物,而阴类象征小人,阳类象征君子。据此人们就可以判断其发展方向是吉是凶。
又如,人事的吉凶祸福可以互变。《周易》作为忧患之作,目的是叫人迁善改过,趋吉避凶。其筮辞中多设悔、吝、咎、利、吉、凶等占断之辞,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谨慎自守,及早发现“过”,并尽快改“过”(参见内编“迁善改过”)。所以《系辞传》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能“知神之所为”,也就能“极数知来”。
“知变化之道”,“知神之所为”,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但《周易》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提示了一些颇具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易传》中提出的“变化日新”说、“阴阳流转”说、“刚柔相推”说和“阴阳不测”说。根据这些观念,人们就可以从事物的变化中把握吉凶之理。如“变化日新”说强调事物的变易永无止境或终结。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们如果能从这种变化和日新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就能顺应潮流,避免因循守旧。相反,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该变之时不能变,就会被事物发展变易的大潮甩出轨道而致凶。
又如“阴阳流转”说强调事物变化的基本形式是阴阳互相推移和转化。它提醒人们要从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变化,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趋吉避凶。例如:
楚庄王欲伐晋,使豚尹观焉。反曰:“不可伐也。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臣在焉,曰沈驹。”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初之贤人死矣,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先反。”庄王从之,果如其言矣。(刘向:《说苑·奉使》)
楚庄王伐晋之所以成功,根据就是彼此之间的条件变化。如果他在“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臣在焉”之时伐晋,必然会遭到失败。而他之所以能够等到“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好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先反”之时兴兵,也恰好说明他有把握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聪明才智。
又如“刚柔相推”强调事物变化的源泉在于其内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它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内部,特别是其两端的交合中,寻找变化的原因,而不是从外部或两端排斥和斗争中考察变化的原因。“阴阳不测”说强调事物的变化既有客观的规律,又无固定不变的模式。人们如果对此有所认识,就可以避免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而做到“唯变所适”。
20.3
《周易》还强调以阴阳互补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例如《周易》的卦象,由阴阳爻象配合而成,八卦分为四个对立面,六十四卦又是三十二个对立面,就表现了阴阳互补的特征。《易传》依此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从阴阳互补的观点论证了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如说: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阴阳合德”,说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均含有阴阳两方面的德性。“刚柔有体”,说明阴阳两方面的组合又有其体制。《周易》就是通过卦爻之间的阴阳关系体现天地之间的规律,类通日阳月阴的品德。人们通过《周易》,就可以掌握阴阳互补的规律,从而全面观察、分析问题,避免发生错误。我们这本书的有关论述,已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如前面讨论屈伸、同异、损益等问题时我们所说的坤顺与乾刚之间的对立统一,就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阴阳之间的互补关系。
当代易学大家朱伯崑先生将《周易》中的阴阳互补观分为三个方面,即阴阳相依,阴阳相济和阴阳和谐。阴阳相依是指阴阳相互依存和渗透,具体说就是宇宙中无孤阴孤阳的事物,均由阴阳两方面和合而成。事物存在的这一特性要求人们在考察和分析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阴阳两端,以免犯片面性的错误。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常常把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往往与不能全面看问题有关。“屈伸有度”一章谈到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阴阳相济,指阴阳性能相通相资、相互补充,即相反而相成。相通,就是阴阳性能虽相反,但可以相交相感,共成大业。如《泰》卦《彖传》所说“天地交而万物通”,《咸》卦《彖传》所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相资,就是相互资补,不是相互敌视、一方吃掉另一方。如《乾》、《坤》两卦《彖传》所说“乾元资始”、“坤元资生”;如《系辞传》所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说卦》所说“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等。阴阳相济的原则,要求人们依阴阳互补即相反相成的原则,处理自然、社会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对立面。本书内编所讲的“利以合义”,外编所讲的“屈伸有度”、“求同存异”、“裒多益寡”等都可以说是这一“相济”原理的反映。
阴阳和谐,指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为对立面的和谐相处或协调为一,而不是分裂或同归于尽。如《乾》卦《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卦六爻皆阳,每一爻皆有自己的规定性,但各爻之间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而不是逞其刚强,相互侵犯。阴阳和谐的原则要求人们处理对立面的关系时,应以协调为重。本书内编所讲的“中正和合”,外编所讲的“交感比应”等,都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阴阳和谐的原理。
总之,阴阳互补观承认对立面的对抗和斗争,但以其为到达或实现更高层次和谐的步骤或手段。这对于我们处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其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生活智慧。掌握了这些智慧,就可以从阴阳之间的相依、相济及和谐中,找到成就自我、趋吉避凶的途径。
20.4
《周易》讲变,讲阴阳之间的互补,更强调从普遍联系的观点,观察个体事物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重视整体,重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周易》提示给我们的又一生活智慧。
《周易》的整体观念表现在多个方面,就《易经》说,编者将筮辞系于卦爻象之下,即表示一卦六爻为一整体。就每一卦的卦爻辞看,大多数的卦体现某种中心观念,而且各爻辞之间多存在某种联系。如《乾》从初九潜龙勿用到上九亢龙有悔,《咸》卦从初六感其拇到上六感其口舌,都反映了一种整体思想。如《咸》卦:
咸其拇。(初六)
咸其腓,凶,居吉。(六二)
咸其股,执其随,往吝。(九三)
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九四)
咸其脢,无悔。(九五)
咸其辅颊舌。(上六)
“咸”通“感”。卦中从初到上依次为拇(足之大趾)、腓(小腿肚)、股(大腿)、脢(背脊肉)、辅颊舌(牙车、腮、舌),这是以人身之整体取象,表现整体观念。
就《易传》说,《彖传》和《象传》对卦辞的解释,即视每卦为一整体。《序卦》探讨六十四卦的相互关系,又视六十四卦为一整体。《彖传》提出的爻位说,如中位、当位、应位、承乘、往来等,都在于说明六爻在一卦中的地位及其相互联系。一卦为一整体,六爻为其部分,探讨六爻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探讨个体之间的普遍联系。本书外编的“时止时行”、“当位处顺”等即是论说这方面问题的。
此外,《易传》中特别强调的三才说、八卦说等,也都集中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整体性及其普遍联系的特征。三才说取人居天地之中之义,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以一卦六画象征宇宙整体。天地人为其部分,各有其遵循的法则。这种将天地人联结为一体的观点,要求人们辩证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人既不能破坏自然,又不能因循自然,人与自然应并存而共荣。这对于今天提倡的环境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八卦说强调八卦各有其功用,但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分别表现着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如《说卦》中提出的八卦取象说和方位说: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八卦各居一方,统领四季,各自发挥其作用,生化和成就万物。这是以八卦的方位解释大陆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时间和空间联结为一个整体。这种观念要求人们从气候变化和地理方位考察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及其变化过程,同样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整体特征。
总之,《周易》强调整体,追求世界的普遍联系,重视个体事物变化的过程及其功能以及在整体中的地位。这对于我们在环境中把握自我,处理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常说,一卦是一个大背景,其中每一爻所表现出来的吉凶悔吝,都与这一大背景有关。六十四卦也是一个大背景,其中每一卦所表现出来的否泰休咎,又都与此一大背景密不可分。我们每一个人,其一生的生活和活动,也都摆脱不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因而也就离不开各种大大小小的背景。《周易》讲阴阳,讲阴阳之间的流转与变化,讲对立面的统一与和谐,正是为了帮助人们处理好这些复杂关系。《周易》的“极数知来”,秘密也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