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开放、自由、进取、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代。在这个强盛的国度里,不仅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扬,而且众多异域文化如八面来风,汇聚而来。佛理道学,古文诗歌,书法绘画,音韵舞蹈,天文历法,异彩纷呈,名家辈出,中华文明进入一个繁荣的新阶段。
一、佛教的发展与道教的隆兴
唐朝的皇帝,不少都信佛。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印度学佛,当他贞观十九年(645)回国时,唐太宗派宰相前往迎接,亲自在洛阳接见了他。玄奘带回了大量佛教典籍,唐太宗下令组织规模宏大的佛经译场讲坛,调度高僧协助玄奘翻译佛经。由于朝廷的支持,玄奘在长安的慈恩寺、弘福寺翻译佛经,历时十九年翻译了数十部。到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还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在宫中供养三天后送至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然香臂顶供养者"。
佛教在唐朝进入全盛时代,门户派系之分逐渐严明,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各派修行方式各不相同,而且各有其传承及宗法世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净土宗和禅宗。
净土宗虔诚膜拜阿弥陀佛菩萨及观世音菩萨,期望在西方净土的极乐园得到再生。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唐代高僧善导是净土宗的重要倡导者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认为,企图依靠个人的力量解脱现世的苦难是不可能的,必须得到佛法的接引才能前往极乐世界。他宣称,人今生的富贵贫贱,都是前世决定好了的。净土宗宣扬的修行方法是:只要口中念称阿弥陀佛,就能除去生死之罪。净土宗在民间下层广为流行,善男信女只要口念阿弥陀佛,同时为营造塔庙出钱出力、敬献香火就可以功德圆满。
禅宗主要在士大夫中间流行,创始人是北魏时从南天竺来到中国的菩提达摩(一祖),实际创始人是中国高僧慧能(六祖)。慧能出身贫寒,后出家学佛,因目不识丁,不能钻研繁琐深奥的佛教经义,但相信通过内心的自然省悟而得佛法真谛,修炼成佛。因此,他很注重心性修为,认为一切佛法都存在人的心中,清净之心就是佛,就是净土,烦恼、地狱是心有杂念、心性沉沦的恶果。由此认为不需要通过念经、坐禅、修行来祈求远方的佛祖拯救自己,可以通过心性顿悟成佛,"一食若悟,即众生是佛"。
严格说来,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一大成就。这种净心自悟的主张成为以后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近代中国著名学者胡适认为,禅宗以"入世"悟来代替佛教"出世"修行思想,是中国佛教内部的一场革命,使佛教基本中国化、简单化、世俗化,以后中国佛教各宗派皆可归于禅宗。
佛法鼎盛,寺院经济也发展起来。寺院经济出现在南北朝,隋朝时进一步发展,唐朝时已经十分雄厚。在唐朝,由国家和民间出资修建了众多寺庙。到唐武宗时,全国共有寺院近五千座,庙宇四万余个,僧侣达26万之众。这些寺庙由于有了朝廷的敕赐、官僚豪富的捐献、僧侣地主的巧取豪夺,以及凭借特权进行的商业经营,经济势力十分强大。佛门本应清心寡欲,宏道扬法,以香火捐助为资,但寺院广占田地,已经违背了佛门正道。势力如危及世俗政权,大祸即为时不远。
到唐武宗时,唐武宗本人信仰道教,对寺院广占田地、广收僧尼的做法十分不满。会昌元年(841),唐武宗开始下令灭佛。初期,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命犯戒僧尼还俗。到灭佛高峰期,严令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灭佛给佛教带来的破坏很大,"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
但是,经过唐朝时期的本土化改造,佛教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思想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
唐朝是儒、道、佛"三教共弘"的时代,道教也得到唐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唐朝是李姓王朝,为了增强其统治的神秘性,奉老子李耳为先祖,唐高祖规定道教居儒佛之上,确定了道教的特殊地位。
唐太宗尊老子为"圣祖"和"太上老君",并修建太上老君庙,在各地大兴道教宫观,提高道士地位,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唐太宗还把《老子》尊为《道德真经》,并亲自作注,颁令全国习读,令玄学博士讲授《老子》,各州县推荐对《老子》、《庄子》、《列子》等道教经典有研究者,由其亲自考核后加以奖赏,并在科举考试中增试道家经书。此外,他为了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对道教的仙丹特别着迷。
唐玄宗推崇道教尤力。他多次追尊老子,先后封其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下令在各地建造玄元皇帝庙,塑老子像立于正位,而唐朝历代皇帝的塑像陪祀左右,显得毕恭毕敬。
正是在唐朝历代皇帝的推崇扶持之下,道教兴盛不已。各地道观广为兴建,总计有近两千座,遍布名山大川,道教香火到处弥漫。道教炼丹之术十分盛行,不仅炼外服的药丹,而且炼凝聚体内精、气、神为一体的内丹之术,后者属强身健体的养生术。炼丹道士很得皇室宠信,多封官封爵,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唐朝虽尊道倡佛,但并不抑儒,而是崇儒,让儒、道、佛一起自由发展。唐高祖"颇好儒臣",唐太宗也"锐意经术",认为尧舜周孔之道不可或缺,儒学、儒士在皇权体制中的中心地位并未动摇,名臣士绅、文人墨客信佛尊道者比比皆是。儒、道、佛三家并不相互排斥,不少儒家知识分子在出佛入道之时,也将佛道教义吸收进儒学之中,从而为新儒学的诞生奠定了根基。
二、古文运动与唐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改自先秦就已流行的散文体文风,盛行骈体文,亦称近体文或四六文,形式整齐,讲究对仗平仄,辞藻华丽,但内容往往空疏,不仅限制了人们的创作想象力,而且倡导奢华糜烂的社会生活,"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虽然在隋朝时就已经有不少人反对骈体文,但至唐初,骈体文仍有很大影响,不少文学大家都精通骈体文,甚至朝廷奏章制诏都一律骈体。
初唐和盛唐时期,反对骈体文的人也不少,首推陈子昂(661-702)。他不仅反对六朝遗留的浮艳文风,而且主张变更形式僵硬的文体,提倡散文。他诗文俱佳,诗风悲凉慷慨,文章形式灵活,内容朴实,其名篇《登幽州台歌》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怀古悲己,意境幽远,开一代新风。
中唐以后,社会动荡,藩镇割据,唐帝国迫切需要维护皇室尊严和国家统一,浮华的骈体文已不适应时势,于是,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其发起者和主要领导者是韩愈、柳宗元,他们与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称骈体文为"近体文",称先秦、秦汉的散文为"古文"。韩愈的文风雄浑雅健,有浩然之气,如行云流水,奔放流畅。所作之文题材广泛,格
式不一,有议论文、记叙文、寓言、人物传记,等等,其中有不少妙笔生花的千古佳作,一篇《祭十二郎文》,无人能及;《师说》中的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流传千古。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其文章峭拔俊秀,含蓄精深,以说理见长,他提倡"文者以明道",其作品《捕蛇者说》内容朴实,但寓意深刻。他也擅长写山水文章,所作的《永州八记》乃绘景抒情的名篇。他亦精于策论,所写的《封建论》,纵议古今,分析鞭辟入里。韩柳文风自成一体,风靡文坛千余年,直至"五四"之后的白话文运动,才被当今的白话文所取代。
韩柳所发起、倡行的"古文运动",主张在文体、文风、文字上完全摆脱骈体,追奉"古文","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虽以"复古"为旗号,但实则想在破除骈体僵化程式时,有所创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抒情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古文运动"不仅着眼于革新文体,而且想"文以载道"。韩愈说,"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欲通过复兴先秦两汉古文,振兴在佞佛迷道的唐朝有所衰微的儒家"道统"。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颇为辉煌的黄金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诗的国度,有唐一代的290年,不论繁荣衰微,大治大乱,总能诗兴不断,形成了有诗为荣、无诗为耻、竞相创作、吟唱诗歌的社会氛围,"行人南北尽歌谣"。
仅流传至今的唐诗就有五万余首,出自二千二百多位诗人之手。这些诗歌,在体裁上,有五言七言古体诗、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乐府诗;在题材上,涉及田园、山水、宫廷、庙堂、边塞、闺房、战场,或描绘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花草树木;在风格上,有的浪漫,有的朴实,有的华丽,有的豪壮,有的低沉,有的简约,有的深沉,可谓千姿百态。
唐朝诗人辈出,初唐有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人称"初唐四杰";盛唐有"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王之涣、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崔颢、高适;中唐有白居易、卢纶、张继、元稹;晚唐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等。甚至一些百姓也能脱口成诗。其中,成就最高的要数李白与杜甫。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碎叶,后迁至四川。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挂冠而去,游历四方。安史之乱时,他误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后永王在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中失败,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李白生性放达,集仙、儒、侠于一身,其诗也如其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豪迈奔放,富有浪漫情怀!李白也性情飘逸,嗜酒欲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了及时行乐的洒脱生活情调!"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万里边塞,宽广无垠,引人遐思。李白的诗想象无限,气势磅礴,故后人称他为"诗仙"。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在唐肃宗时,曾官左拾遗。后入蜀,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官。杜甫一生仕途不如意,生年恰逢"安史之乱",生活贫困,颠沛流离,深知百姓之苦。杜甫的诗最大特点就是忧国忧民,"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描写现实生活和民众疾苦,富有现实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