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1452200000036

第36章 東漢碑刻典故詞與縮略詞語(3)

○三川之對,舒憤散逞。(老子銘)

○老子為周守臧室史,當幽王時,三川實震,以夏、殷之季,陰陽之事,鑒喻時王。(老子銘)

【四兇】相傳為堯舜時代四個惡名昭彰的部族首領。後世多用以比喻兇狠貪婪的朝臣。

君下車之初,□五教以博□削四兇以勝殘,乃□□□愛尚桓桓,拯馬蠲害,醜類已殫,路不拾遺,斯民以安。(博陵太守孔彪碑)

【三命】三種壽命。指上壽、中壽、下壽。

○經設三命,君獲其央。(嚴訢碑)

○大守安平趙府君,嘉厥高藐[下闕]尼父之美,宋敘三命之伐,存有立名,歿宜見旌,[下闕]守節曰貞,博聞曰文,請諡休為貞文子。(司徒掾梁休碑)

○三命縮贏,卑彼[下闕]幽冥。(仲秋下旬碑)

【六體】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六種字體。

○由復硑機篇籍,博貫史略,彫篆六體,稽呈前(人)。(趙寬碑)

【五鼎】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魚、臘等五種供品。

○故帝舜受堯歷數,親自巡省,設五鼎之奠,祡燎堙埋,致敬神祇,艾用昭明。(樊毅脩華嶽碑)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惟永壽元年春正月,有漢東海相南陽桓君[下闕]念四時享祀有常,每飾壺切,旋則陁崩,矜閔吏[下闕]費者不永寧。(東海廟碑)

○四時禋祀,不愆不忘。(白石神君碑)

○褒成侯四時來祠,事已即去。(乙瑛碑)

○歎曰:陰陽分兮鍾律滋,星月列兮有四時。(李翊夫人碑)

○蓋四時之序,功成則退。(涼州刺史魏元丕碑)

○本初元年二月癸酉、光和二年二月戊子詔書,出其縣錢,給四時祠具。(無極山碑)

【五典】古代的五種倫理道德。

○慎徽五典,勤卹民殷,□心顧下。(酸棗令劉熊碑)

○行脩言道,□□□□,□宜京、夏,莫不師卬,六籍五典,如源如泉。(酸棗令劉熊碑)

○庶慕先賢,體德允恭,篤古尊舊,奉履憲章,欽翼天道,五典興通,文藉祭祠,祗肅神明。(楚相孫叔敖碑)

【五福】五種幸福。

○在公明明,委虵其德,德□□□肅肅[下闕]壽黃耇,永事五福。(防東尉司馬季德碑)

○君肇建仁義之基,始創五福之衢,韜律大杜,綜皋陶、甫侯之遺風。(荆州從事苑鎮碑)

○顯虛無之清寂,云先天地而生,乃守真養壽,獲五福之所致也。(老子銘)

值得一提的是,此種形式的縮略語中,有“同名實異”和“異名實同”的比較複雜的情況存在,應注意辨別。

同名實異例即:

○加有聰明叡哲之才,博五經之滋味,覽群書之要[下闕]圖藉擒翰著作,時人莫能豫。(議郎元賓碑)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白石神君碑)

前例的“五經”指五部儒家經典,即《詩》《書》《禮》《易》《春秋》,後例的“五經”指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也。《禮記·祭統》:“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注:“禮有五經,謂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也。莫重於祭,謂以吉禮為首也。”《大宗伯職》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祇。”正義曰:“此一節明祭祀於禮中最重,唯賢者能盡祭義。凡祭為禮之本,禮為人之本。將明禮本,故先說治人;言治人之道,於禮最急。禮有五經者,經者,常也。言吉凶賓軍嘉,禮所常行,故云禮有五經。五經之中,於祭更急。上說人之義禮為急,此說禮為急者。”

異名實同例即:

○神歆感射,三靈合化,品物流形。(封龍山頌)

○由是世之好道者,觸類而長之,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光為終始。(老子銘)

○觀天作讖[闕]降斗星隨日九變,與時消息,規矩三光。(老子銘)

○體蘭石之操,履規櫃之度,則乾坤之象,通三光之曜。(成陽靈臺碑)

首例的“三靈”和後三例的“三光”均指日、月、星。

其他還有:五運(成陽靈臺碑)、五穀(漢安長陳君閣道碑白石神君碑)、四夷(鮮于璜碑成陽靈臺碑)、六律(史晨饗孔廟後碑)、八基(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六蔽(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七典(山陽大守祝睦後碑稾長蔡湛頌)、五禮(稾長蔡湛頌)、七牲(封龍山頌無極山碑)、四遠(漢成陽令唐扶頌)、九頭(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八皇(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九族(州從事尹宙碑廣漢屬國侯李翊碑楚相孫叔敖碑)、七政(山陽大守祝睦後碑)、五品(巴郡太守張納碑山陽太守祝睦碑)、九等(老子銘)、三統(漢成陽令唐扶頌)、七經(漢成陽令唐扶頌)、九澤(楚相孫叔敖碑)、九德(漢成陽令唐扶頌)、九功(山陽太守祝睦碑)、六藝(竹邑侯相張壽碑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八音(史晨饗孔廟後碑益州太守高眹脩周公禮殿記)、八極(三公山碑東海廟碑)、五經(酸棗令劉熊碑)、六籍(酸棗令劉熊碑)、八荒(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五音(濟陰太守孟郁脩堯廟碑)、百行(高陽令楊著碑)、五用(荆州從事苑鎮碑)、五内(司空孔扶碑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九族(都鄉孝子嚴舉碑李翊夫人碑)、三台(國三老袁良碑)、九夷(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冀州刺史王純碑)、三農(竹邑侯相張壽碑)、九穀(竹邑侯相張壽碑)、九思(山陽大守祝睦後碑)、五化(荆州刺史度尚碑)、六師(衛尉衡方碑)、三望(封龍山頌)、六經(郭泰碑)、五世(繆紆墓誌)、八蠻(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六戎(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二親(幽州書佐秦君石闕文、武粱祠堂畫像題字)、九親(鮮于璜碑)、三綱(倉頡廟碑)、六紀(倉頡廟碑)、五常(倉頡廟碑)、二陰(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三陽(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等。

3.除以上兩種主要類型外,還存在兩個基數連用構成的縮略語,凡兩見,即“五三”和“三五”。例如:

○五三末兮衰在姃,秋發兮春華殆。(李翊夫人碑)

○自三五迭興,其奉山川,或在天子,或在諸侯,是以唐虞疇咨四嶽,五歲壹巡狩,皆以四時之中月,各省其方,親至其山,柴祭燔燎。(西嶽華山廟碑)

“五三”指五帝三王,“三五”謂三皇五帝也。因“五帝三王”和“三皇五帝”經常連用,故進一步減縮而成“五三”、“三五”。

二、非數縮略語

東漢碑刻中的非數縮略語用例亦不少,主要包括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縮略。

1.人名縮略語

東漢碑刻語料稱人的時候經常用簡縮的形式,且方式靈活多樣。從語音形式上看,大多是由兩個人名縮略成一個雙音節形式的詞語,但也有由單個人名節縮而成的;從縮略方式來看,基本上是從原式中選取一個單字,或保留原詞語的首字而刪除其他字,或保留原詞語的其他字(為行文方便,簡稱非首字)而刪除首字,構成“首字+首字”、“非首字+非首字”、“首字+非首字”和“非首字+首字”等形式。

1.1“首字+首字”式。例如:

【班賈】指班固、賈逵。

○追昔劉向班賈之徒,比□萬矣。(敦煌長史武斑碑)

○桓帝時,上立博士,章文襜袘,類乎班賈。(外黃令高彪碑)

【顏閔】指顏淵、閔子騫。

○君幼□顏閔之懋質,長敷斿夏之文學,慈惠寬□,孝友玄妙。(敦煌長史武斑碑)

【唐虞】唐堯與虞舜的並稱。

○自三五迭興,其奉山川,或在天子,或在諸侯,是以唐虞疇咨四嶽,五歲壹巡狩,皆以四時之中月,各省其方,親至其山,柴祭燔燎。(西嶽華山廟碑)

【周邵】周成王時共同輔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並稱。兩人分陝而治,皆有美政。

○漢中大守南陽郭君,諱芝,字公載,脩北辰之政,馳周邵之風,歆樂唐君神靈之美,以為道重者名邵,德厚者廟尊。(仙人唐公房碑)

○功參周邵,受祿於天。(三公山碑)

【曾閔】曾參與閔子騫的並稱。皆孔子弟子,以有孝行著稱。

○人有曾閔貞孝之行,四民美好,從容中節,高棞改敝,一朝而化。(楚相孫叔敖碑)

○朝有申甫之節,居則曾、閔之風。(廣漢屬國侯李翊碑)

【周孔】指周興和孔子。

○周孔至仁,弗能扞違。(富春丞張君碑)

○臣蒙厚恩,受任苻守,得在奎婁,周孔舊寓。(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顏原】孔子弟子顏回和原憲的並稱。

○□□□土家於平陸,君之烈祖,少以濡術,安貧樂道,履該顏原,兼脩季由,聞斯行諸,砥仁礪□□□□土。(衛尉衡方碑)

【嬴項】指嬴政和項羽。

○遭嬴項之際,高祖初起,運天符命,序秦擿楚,遂定漢基。(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黃老】

○脩黃老之術,謙守足之讓。(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秦項】

○秦項兵起,避地於此,遂留家焉。(梁相諱汎碑)

○秦項作亂,不尊圖書,倍道畔德,離敗聖輿食糧,亡於沙丘。(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前例指秦始皇和項羽,後例爲秦始皇和項羽的合稱,偏指秦始皇。“此所言乃秦始皇焚書坑儒之亂,而並言秦項者,蓋因項羽之暴與秦等,故連及之”(見高文《漢碑集釋》第196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

【揚賈】指揚雄、賈逵。

【班杜】指班固和杜撫。《儒林杜撫傳》:“(杜)少有高才,受業於薛漢,定韓《詩》章句,後歸里教授。”

○吟詠成章,彈翰為法,雖揚賈、班杜,弗為過也。(趙寬碑)

【巢許】巢父和許由的並稱。

○將蹈鴻涯之遐跡,紹巢許之絕軌,翔區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歭。(郭泰碑)

【冉季】冉求和仲由的合稱。冉求,字子有,亦稱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長於政事。古代認為他們是為政者的楷模。

○初受業於歐陽,遂窮究於典藉,膺游夏之文學,襄冉季之政事。(郎中鄭固碑)

【黃邵】指黃霸、召信臣。以“邵”為“召”。

【朱龔】指朱邑、龔遂。

○黃邵、朱龔兮,蓋不□□。(析里橋郙閣頌)

【召黃】指召信臣、黃霸。

○撫二郡,踰召黃。(山陽太守祝睦碑)

【晏臧】指晏嬰和臧文仲。晏嬰,春秋齊人,字平仲,相齊景公。臧文仲,春秋魯大夫臧孫辰。

○周無振匱,亦古晏臧之次矣。(鮮于璜碑)

1.2“非首字+非首字”式。例如:

【禹稷】指夏禹與後稷。

○其富國充民,明天時,盡地力,庭堅禹稷,不能踰也。(楚相孫叔敖碑)

【參騫】孔子的學生曾參和閔子騫的並稱。兩人均為孔子的學生,長於文學。《論語·先進》:“文學:子游,子夏。”

○朝有公卓,家有參騫,分郟之治,優隆於君。(漢成陽令唐扶頌)

○孝擬參騫,人無間伐。(富春丞張君碑)

○清過夷齊,行同參騫,以身率下,非禮不言。(漢安長陳君閣道碑)

【游夏】子游、子夏二人的合稱。

○小弟升高,游荒畜積,道富財貧,君引井居餘年,雖賕舛如義合,故天應厥證,木生連理,成體一焉。(梁相孔耽神祠碑)

○初受業於歐陽,遂窮究於典藉,膺游夏之文學,襄冉季之政事。(郎中鄭固碑)

○敘曰:於惟我君,明允廣淵,學兼游夏,德配臧文,歿而不朽,實有立言。其言惟何?(堂溪典嵩高山石闕銘)

○於是門生汝南干□,沛國丁直,魏郡馬萌,勃海呂圖,任城吳盛,陳留誠屯,東郡夏侯宏等三百廿人,追惟在昔,游夏之徒,作諡宣尼。(魯峻碑)

○君幼□顏閔之懋質,長敷斿夏之文學,慈惠寬□,孝友玄妙。(敦煌長史武斑碑)

【豹產】指西門豹和子產。《史記·魏世家》:“任西門豹守鄴,而河内稱治。”又《循吏·子產傳》:“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曰:子產去我死乎,民將安歸。”

○視事四年,比縱豹產,化行如流,遷九江太守,□殘酷之刑,行循吏之道。(魯峻碑)

○政由豹產,邦□□□七州喉□,衢路委蛇,郟河阻凶,崩阤虧齧,峻峭危難。(成皋令任伯嗣碑)

【產豹】指子產和西門豹。

○垂□康,踚產豹,喪舊君以棄官。(太尉劉寬碑)

【夷齊】伯夷和叔齊的並稱。

○清過夷齊,行同參騫,以身率下,非禮不言。(漢安長陳君閣道碑)

【產奇】指子產和子奇。

○悔□令德,清越孤竹,德牟產奇,誠宜褒顯,昭其憲則,乃相與咨度諏詢,采摭謠言,刊□詩三章。(酸棗令劉熊碑)

1.3“首字+非首字”式。例如:

【顏夏】指顏渊、子夏。

○秉□□之芳刑,膺顏夏之殊行。(平都侯相蔣君碑)

【求由】即冉季,春秋時冉求和仲由的合稱。冉求,字子有,亦稱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長於政事。古代認為他們是為政者的楷模。

○試守益州太守,□□□之[闕]罰,膺求由之政事,斑芳聲於國畿,理高滿之危溢。(益州太守高頤碑)

此樣式中,有一種情況值得我們注意,即縮略詞為單個人名稱的省略,例即:

【黃軒】黃帝軒轅氏的省稱。

○是以潛心黃軒,同符高宗,夢見老子,尊而祀之。(老子銘)

【晏平】即晏平仲。《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索隱:“晏,平諡,名嬰。”《論語·公冶長》:“晏平仲善於人交。”何晏集解引周氏曰:“晏,姓,平諡,名嬰。”

○攬英接秀,踵跡晏平。(衛尉衡方碑)

【季由】指仲由。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

○□□□土家於平陸,君之烈祖,少以濡術,安貧樂道,履該顏原,兼脩季由,聞斯行諸,砥仁礪□□□□土。(衛尉衡方碑)

1.4“非首字+首字”式。例如:

【夷湣】指伯夷和閔子。

○階夷湣之貢,經常伯之寮,位左馮翊,先帝所尊,垂名竹帛。(衛尉衡方碑)

2.地名縮略語

東漢碑刻中的地名縮略語,或者保留首字,或者保留尾字。

2.1【首字+首字】。例如:

【荆揚】指荆州和揚州。

○[下闕]陸梁荆揚州郡[闕]弱,莫能禁御。(太尉陳球碑)

○爾時蠻□賊胡蘭、李研等,蜂聚蛾動,剝落荆揚。(太尉陳球後碑)

【箕首】箕山和首陽山的合稱。此處借指許由、夷齊。

○君仕不為人,祿不為己,桓桓大度,體蹈箕首,當窮台緄,松僑協軌。(巴郡太守樊敏碑)

○庶仰箕首,微妙玄通。(敦煌長史武斑碑)

2.2【尾字+尾字】。例如:

【嶽瀆】五嶽和四瀆的並稱。

○特部行事荀斑與縣令先讜以漸補治,設中外館,圖珍琦畫,怪獸嶽瀆之精,所出禎秀,役不干時,而功已著。(樊毅脩華嶽碑)

○亂曰:演元垂[闕],嶽瀆□兮。(巴郡太守樊敏碑)

【河嶽】黃河和五嶽的並稱。語本《詩·周頌·時邁》:“懷柔百神,及河喬嶽。”

○河嶽降祚,幼而有跲,孝弟恭肅,與性俱成。(司隸從事郭究碑)

由上可知,東漢碑刻縮略語大致表現出如下特徵:

第一,縮略語數量多且種類豐富。東漢碑刻中的縮略語的數量多達110多個,且種類豐富,既有數字式縮略語,也有非數字式縮略語;不管是數字式縮略語還是非數字式縮略語,又各自包含着多種縮略樣式。後世縮略語樣式的雛形已大體具備。

第二,縮略具有非规定性。首先表現在縮略語的同名實異和異名實同上。前者如“五經”可以指五部儒家經典,即《詩》《書》《禮》《易》《春秋》,也可指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後者如“三靈”與“三光”都指的是日、月、星,“秦項”與“嬴項”都指的是秦始皇和項羽。其次表現在由原詞語變為縮略語,保留原詞語的哪一部分帶有隨意性。如“冉求”和“仲由”,既可以都省略姓衹保留人名,縮略為“求由”;也可以一個保留姓,另一個保留字号中的首字,縮略為“冉季”。再次,同一縮略語可同素異序。如“西門豹”和“子產”既可縮略為“豹產”,也可縮略為“產豹”;“召信臣”與“黃霸”,同樣有“召黃”和“黃邵”(邵通召)兩種縮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