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1453600000002

第2章 卷一鳴春草(2)

[1]“幾日”句:唐李商隱詩《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此化用其句。

[2]暮騰:夜暮的降臨如騰躍的奔馬,言入夢之快和時光流逝之疾。

[3]“蝶幻”句:《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後因稱夢爲蝶夢。樵覆鹿:“樵”通“蕉”。《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禦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後以“蕉鹿”指夢幻。

[4]黑甜:酣睡。宋蘇軾《發廣州》詩云:“三杯軟飽後,一枕黑甜餘。”

[5]更漏:漏壺。計時器。古代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故稱。

[6]皆雲煙:言大地皆充滿了戰爭的烽火。

[7]壺:漏壺,古代滴水計時的器具。

漫題

解語花逢眉語人[1],莫因邂逅誤芳春。橫塘柳色清如許,也鬥腰肢淺效顰[2]。

【校注】

[1]解語花:比喻美女。唐時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明皇與貴戚們宴賞,左右之人羡慕不已,帝指貴妃以示左右曰:“怎能如我解語花?”

[2]效顰:即“效矉”。《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後以“效矉”爲不善摹仿。

春夜不寐

番風幾次逼花朝[1],入夜燈寒強自挑。愁漸成魔時縱灑,吟何太苦竟連宵。小樓聽雨情如昨,南浦尋春約未遙[2]。細把更籌閑數遍[3],也應無計破幽寥。

【校注】

[1]花朝:花朝節。旧俗以農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日为“花朝節”。宋吴自牧《夢粱錄·二月望》:“仲春十五日爲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爲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時,最堪游賞。”又有以农历二月初二日或十二日为花朝节者。《广群芳谱·天时谱二·二月》引《翰墨记》:“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爲花朝節。士庶游玩。又爲挑菜節。”

[2]南浦:泛指和朋友分手之處。屈原《九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3]更籌:古代夜間報更用的計時竹簽。借指時間。

楊花[1]

一縷游絲漾落暉,化身千億是耶非[2]。東君不管人心蕩[3],故向行人行處飛。

休將往事話隋堤[4],濃綠成陰絮作泥。好逐輕狂小蛺蝶,隨風飛過畫橋西[5]。

解語墻東宋玉家[6],無多色相占韶華[7]。自從省識拘牽苦,不慣著花慣散花。

寄語桃源古洞天[8],儂家亦是小游仙。曉鶯啼斷繁華夢,穩度青春不計年。

【校注】

[1]楊花:柳絮。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

[2]“一縷”二句:言在落日的餘暉下,縷縷的柳絮在漫天飛舞,仿佛像無數的化身。是耶非:化用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3]東君:神名。此指司春之神。

[4]隋堤: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縠水、洛水入黃河;自板渚引黃河入汴水,經泗水入淮河;又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長江。渠廣四十步,旁築御道,並植楊柳,後人謂之隋堤。白居易《隋堤柳》:“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蕭蕭,三株兩株汴河口。”

[5]畫橋:雕飾華麗的橋梁。

[6]墻東宋玉: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国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然此女登墻闚臣三年,至今未許也。”語本此。

[7]色相:佛教主萬物皆空,以無相爲歸。人或物之一時呈現于外的形式,稱爲色相。《大方廣佛華嚴經》一:“諸色相海,無邊顯現。”白居易《題孤山寺石榴花示諸僧眾》:“色相故關行道地,香塵擬觸坐禪人。”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引申爲美好的年華。

[8]桃源:桃花源,用以指避世隱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界。典出晉陶潛《桃花源記》。

題莫松如畫[1]

寫得琅玕三五枝[2],籬邊墻角也相宜。此君真趣誰曾領,籊籊臨風影半欹[3]。

既許花王錫牡丹[4],合將王者賦猗蘭[5]。幽居未免儕凡草[6],點染名香畫裏看。

一生冷眼看東籬[7],本色風光不在奇[8]。自有寒香留晚節,陶公賞後魏公知[9]。

疏影橫斜想玉真[10],著花老幹自生春[110]。是誰點筆供游戲,澹灑墨迹亦可人。

【校注】

[1]莫松如:人名,生平不詳。

[2]琅玕(lánggān):竹。唐杜甫《鄭附馬宅宴沒中》:“主家陰洞細煙霧,留客夏簟青琅玕。”

[3]籊(tì)籊:竹長而銳。《詩·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于淇。”欹:通“倚”。斜倚,斜靠。

[4]花王:群花品中,牡丹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爲花王,芍藥爲花相。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錢思公嘗曰:‘人謂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爲王,而魏花乃后也。’”錫:賜予。

[5]猗蘭:蔡邕《琴操·猗蘭操》云:“《猗蘭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卫反魯、過隱谷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爲王者香,今乃獨茂,與衆草爲伍,壁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爲倫也。”

[6]儕(chái):等同,並列。

[7]東籬:晉陶潛《飲酒》詩之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因以指菊花。

[8]本色:本來的顏色。此謂質樸自然,不加矯飾。

[9]陶公:指陶潛,字淵明,性愛菊。魏公,指魏仁溥,北宋人,位至宰相。性愛花,其家有花園遍植天下名花。歐陽修《洛陽牡丹記》:“魏家花者,千葉肉紅,花出魏相家。”

[10]疏影橫斜:按宋林逋詩《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玉真:美人、仙女,謂由畫中之花想起高潔的美女仙人。

[11]著花老幹:宋梅堯臣《東溪》詩:“野鳬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醜枝。”此化用其語。

送春

巷僻人稀深閉門,風雨相迸入黃昏。低徊無計詢花信,尚戀多時送酒痕。一騎王嬙空有恨[1],五更杜宇代銷魂[2]。安排殽榼明朝去[3],小約賓朋笑語溫。

【校注】

[1]王嬙:西漢南郡秭歸 (今屬湖北 )人,字昭君,晉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寜元年(前33),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求和親,昭君自請嫁匈奴。入匈奴後,被稱爲寜胡閼氏。現呼和浩特市南郊,有王昭君青塚。《西京雜記》卷二:“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案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後匈奴入朝求美人爲閼氏,于是上案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爲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閑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國,故不復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皆棄市。”昭君故事後來成爲詩詞、戲曲、小說等的流行題材。

[2]杜宇:即望帝,相傳戰國末杜宇在蜀稱帝,號望帝,爲蜀除水患有功,後禪位,退隱西山,蜀人思之;時適二月,子規(杜鵑)啼鳴,以爲魂化子規,故名之爲杜宇,爲望帝。事見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

[3]殽榼(kē):榼,古時盛酒的器具。

送唐五雲龍虎關

灕江漲滿綠成紋[1],送得春歸又送君。堤上象雞嘶小月[2],城外有象鼻山、鬥雞山。關前龍虎憶湘雲。萍蹤乍合難爲別,絮語無多不忍聞。此去也應回首望,樽前何日再論文[3]。

【校注】

[1]灕江:《廣西通志》:“灕江,源出興安縣海陽山,至渼潭與衆流滙,乃分湘灕二流。南流爲灕水,由靈渠經靈川縣會衆水以至桂林,繞城之東北,南流至廣信,入鬱江。”

[2]象鷄:即桂林象鼻山、鬥鷄山。《廣西通志》:“象鼻山,在訾家洲之西,突起水濱形類象,故名。”《大清一統志》:“鬥鷄山,在新寧州東五里,有二山隔江對峙如雞鬥舞。”

[3]樽前句:“樽前”抄本作“榕城”,底本是。杜甫诗《春日忆李白》:“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此化用其句。

晚泊昭平[1]

散步沙洲月上遲,江城入望半迷離。佑舟漸靜灘聲急,漁火初燃夜色欺。地僻旅魂殊恇怯[2],愁多心緒轉參差。須知到處鴻留爪[3],記取今宵某在斯。

幸有良朋共寫心,幾人同話到更深。時同舟者許君子蔭陸君子英皆舊好也。世情冷暖誰知己,雲水蒼茫好放吟。入世未忘生老病,曠懷那計去來今。詰朝一棹乘風去[4],小飲窗前淺淺斟。

【校注】

[1]昭平:縣名。清屬廣西平樂府。《大清一統志》:“昭平縣,在(平樂)府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五里,東至賀縣界。”

[2]恇怯:懦弱,膽怯。

[3]鴻留爪: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鴻飛那復計東西。”

[4]詰(jié)朝:明旦,明朝。《左傳·成公二年》:“齊侯使請戰,曰:‘子以君師辱于敝邑,不腆敝賦,詰朝請見。’”棹(zhào):船槳,此借指船。

次李聽松司馬韻即頌其德政[1]

【題解】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張高友中彈身亡,起義宣告失敗。此詩當作于此時,“倒懸已解困全紓”即指義軍失敗之事。詩中表達了作者在亂後對李司馬的倚重之情。

樂利興時弊政除,化民無復事爰書[2]。田皆負郭荒蕪少,村尚排衙草創餘[3]。時尚在職思堡租民房爲兵衙。殺賊當年嫻上馬,居官此日勵懸魚[4]。來何暮也群相望,盼得賢侯願始紓[5]。

甘棠有樹蔭庭除[6],自愛清勤且讀書。鶴俸無多安五鬥[7],鶯喬可樂課三餘[8]。惠人不礙鸇驅雀[9],好古何妨獺祭魚[10]。此日部民相感戴,倒懸已解困全紓[11]。

【校注】

[1]德政:“政”字,底本脫,據抄本補。次韻:依次用所和詩中的韻作詩。也稱步韻。世傳次韻始于白居易、元稹,稱“元和體”。唐元稹《酬樂天餘思不盡加爲六韻之作》:“次韻千言曾報答,直詞三道共經綸。”原注:“樂天曾寄予千字律詩數首,予皆次用本韻酬和,後來遂以成風耳。”李聽松:生平不詳。司馬:清代稱府同知曰司馬。

[2]爰書:古代記錄囚犯供辭的文書。《史記·酷吏列傳》:“(張湯)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裴駰集解引蘇林曰:“爰,易也。以此書易其辭處。”司馬貞索隱引韋昭曰:“爰,換也。古者重刑,嫌有愛惡,故移換獄書,使他官考實之,故曰‘傳爰書’也。”

[3]排衙:舊時長官升座,陳設儀仗,僚屬依次參見,分立兩旁,叫排衙。

[4]懸魚:《後漢書·羊續傳》:“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于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後以“懸魚”指爲官清廉。

[5]賢侯:代指李聽松。紓,紓解除;排除。

[6]“甘棠”句:甘棠,木名,即棠梨。《史記·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 …… 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後遂以“甘棠”稱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庭除:庭院。

[7]鶴俸:指鶴料,唐代稱幕府的官俸。後亦泛指官俸。

[8]鶯喬:鶯遷喬木,比喻及第或升官。課三餘:消磨空閑時間。《三國志·魏書·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曆注經傳,頗傳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遇言:‘(讀書)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9]鸇驅雀:《左傳·文公十八年》:“見無禮于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後因以“鸇驅雀”比喻忠勇者誅戮奸惡。

[10]獺(tǎ)祭魚:《禮記·月令》:“獺祭魚。”獺貪食,常捕魚陳列水邊,稱爲祭魚。後來比喻羅列典故或堆砌典故。

[11]倒懸:比喻處境極其困苦或危急。語本《孟子·公孫丑上》:“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留別金峰山[1]

【題解】同治元年(1862)底,持續了十餘年的戰亂終于結束,流離多年的詩人於次年告別故鄉,北上省城桂林參加甲子鄉試。此詩作于臨行之前,描寫了他欲一展宏圖的遠大抱負。

感君繾綣盡君觴,話別何堪話轉長。江上怕冷人不見[2],樽前欲譜意難忘。逢時竊喜毛錐利[3],待賈終羞美玉藏[4]。大道如弦憑進取,多歧幸勿歎亡羊[5]。

【校注】

[1]金峰山:《廣西通志》:“金峰山,在(廣西來賓)縣南四十里,上有瓦寺,爲唐時遺迹。”

[2]冷:底本作“呤”,據抄本改。

[3]毛錐利:意謂生逢時世,而自己正滿懷才華,正堪一用。《史記·平原君傳》載,平原君將赴楚國游說楚王時,毛遂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語本此。

[4]“待賈”句:等待善價出售,亦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5]“多歧”句:《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過雞冠梁[1]

【題解】雞冠梁爲荔浦至平樂間之重要通道,山高路險,其上有一庵,名雞冠寺。過去來往行人,題詩甚多。康熙十六年,許之豫知縣題詩云:“雞鳴來何處,仿佛翠微裏。山椒望山半,但見白雲裏。”清末歲貢張翰書亦題詩“雞冠嶺”,有句云:“氣勢崔嵬皆拔地,行人來往若登天。”本篇先述福建武夷山之險峻奇特,反襯出雞冠梁更加險峻巍峨的雄偉氣勢。

我聞武夷有九曲[2],路轉峰回春草綠。萬壑千巖不厭奇,識哉波駭復雲屬。又聞太華撐三峰[3],天外卓立森芙蓉[4]。若遠若近渺莫即,昂首青雲思過從。天下名山類如此,偏隅亦復縱奇詭。不觀吾荔雞冠峰,高山天作直如矢。一波未平一波起,上七里兮下八里,儼然雄冠怒石雞,跌宕超群若自喜。我今夏暑歷崎嶇,日之方中融汗珠。避炎幾作吳牛喘[5],愁聽山前小蟪蛄[6]。安得愚公移山之大力[7],徙向中原平曠城。嶄然天險一時開[8],不使行人憂偪仄[9]。神力不再奈若何,悠悠終古此嵯峨[10]。爲訪其間舊居者,此名緣起空傳訛。那堪邑乘復雕殘,一炬焚餘劫火丹[11]。利有關防置烽燧[12],人來人往說雞冠。噫嘻乎,雞冠長在行人口,過客焉知某與某。我今留作紀行詞,轉瞬浮雲變蒼狗[13]。蓬梗紛飛靡定蹤[14],他年難免關山走。

【校注】

[1]雞冠梁:又名雞冠嶺、馬鬃嶺。《廣西通志》:“馬鬃嶺,在(荔浦)縣東四十五里,與火焰山隔江相對,長可十里許,如馬頸。有石類雞冠,又名雞冠嶺。”

[2]“我聞”句:武夷,山名。在福建崇安縣西南。相傳有漢武夷君居此,故名。其山綿亙百二十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巖,溪流繚繞其間,分爲九曲。道書稱爲第十六洞天。

[3]太華:山名,即西岳華山,在陝西渭南縣東南。北臨渭河平原,屬秦嶺東段。有蓮花 (西峰)、落雁 (南峰)、朝陽(東峰)、玉女(中峰)、五雲(北峰)等峰,爲游覽勝地。崔顥《行經華陰》:“岧嶤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4]芙蓉:即芙蓉峰,位于黃山北端,東連磨盤芙蓉峰,西接探頭峰,爲36大峰之一,海拔1335米。山勢挺拔秀逸,形若芙蓉出水,故名。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攀上此峰求仙,爲一片秀色所迷,幾乎樂而忘返。唐代人程傑有詩記其勝:“誰把芙蓉雲外栽,亭亭秀立四時開。清霄皓月峰頭掛,宛似佳人對鏡臺。”清代釋音可亦有詩贊道:“巧樣如花紅入眼,莖生玉露濕秋風。長年豔麗無人摘,引得仙娥下月宮。”峰南有芙蓉嶺,下有白馬源、白馬溪。傳說黃帝進山采藥經過此地。附近有留下馬蹄迹的馬蹄石。

[5]吳牛喘:吳地之牛畏熱,見月疑日而氣喘。《太平御覽》卷四引漢應劭《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後遂用作典故。此形容酷熱難當。

[6]蟪蛄:蟬的一種。體短,黃綠色,有黑色條紋,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發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鳴聲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