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1453600000007

第7章 卷二壯游草上(3)

[12]朔:底本作“塑”,據抄本改。朔漠:北方沙漠地帶。《爾雅》:“朔,北方也。”《說文》:“漠,北方流沙也。”杜甫《詠懷古迹五首》:“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悲笳:悲涼的笳聲。笳,古管樂器。即胡笳。漢時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帶。傳說爲春秋時李伯陽避亂西戎時所造,漢張騫從西域傳入,其音悲涼。後形制遞變,名稱亦各異。魏晉以後以笳、笛爲軍樂,入鹵簿。古代軍中號角,其聲悲壯。葉天廖《甲行日注》:“李陵所云,胡笳互動,邊聲四起,獨坐聽之,不覺淚下……聞落葉而悲吟,聽胡笳而不寐,拊心暗泣,舉目皆非。”

[13]羽化:謂昆蟲由若蟲或蛹化爲成蟲的過程。

[14]“墻根”句:言墻角的蟋蟀又聲聲鳴起,不由勾起往日無邊的愁懷。語本《詩·豳風·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5]南園:園名,在廣東廣州市南。明洪武初,趙介、孫蕡等五人在此結社,號南園五子。嘉靖時,又有歐大任、梁有譽等五人,于此結社,號南園後五子。

[16]素心:本心,素願。

丙寅春送羅誦芬之趙州幕[1]

水乳交融意氣親[2],他鄉人是故鄉人。不堪詩贈楊稊短[3],無限芊綿草色新。君自蓮花開錦幕[4],我猶蓬梗寄閑身。時予將隨豫撫李子和師赴中州,然閑子尚賦居也。趙城他日應相過[5],再合萍蹤又暮春。

【校注】

[1]丙寅:清同治五年(1866)。趙州:今河北省趙縣。

[2]水乳交融:比喻關係非常融洽或彼此結合十分緊密。

[3]稊(tí):樹木再生的嫩芽。《易·大過》:“枯楊生稊。”

[4]蓮花開錦幕:指文人入幕。古代稱幕府爲蓮幕,故言。明人周祈《名義考》:“齊王儉領吏部,用庾杲之爲長史。蕭緬與儉書:‘盛府元僚,每難其選,使杲得泛緑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儉府爲蓮花池,今謂幕官曰蓮幕。”

[5]趙城:即趙州。過:拜訪。

舟過青縣書所見[1]

小邑尚弦歌[2],維舟偶見過。浪游偏我慣,賽會到春多[3]。日暖風仍細,沙平路不頗。牛車載村女,乘興復如何。

【校注】

[1]青縣:《大清一統志》:“青縣,在(天津)府西南一百六十里,東西距六十七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

[2]“小邑”句:小邑,人民聚居之處。大曰都,小曰邑。泛指村落城鎮。弦歌,依琴瑟而詠歌。此代指禮樂教化。《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朱熹注:“時子游爲武城宰,以禮樂爲教,故邑人皆弦歌之。”

[3]賽會:舊俗用儀仗、鼓樂、雜戲迎神像出廟,周游街巷或村莊的酬神活動。

東光有鐵鑄觀音像銷泐殊甚,慨然有作[1]

人心非金石,誰能長不朽。萬古一須臾,白雲變蒼狗[2]。我行至東光,散步得良友。去去城南隅,過眼懶回首。忽睹莊嚴相,鐵鑄森然陡。菩薩自低眉,羅漢僕八九。縱橫散平楚[3],非復獅象吼[4]。尋碑訪年月,文字漫蝌蚪。呵護豈無靈,風雨磨已久。哀哉丈六身,說法難開口。寄語自好者,堅貞慎初守。一念足千秋,磨練憑身受。不然觀世音,居國宜無垢。胡爲破蘭若[5],飛逐任雞狗。法相了不知[6],對此亦悟否。其餘示諸掌,頂禮聊合手。

【校注】

[1]東光:縣名,屬河北省。漢置,屬勃海郡。唐宋分屬滄州、永靜軍,元明屬景州。清屬河間府。泐(lè):石頭按脈理而裂散。

[2]“白雲”句:謂世事變幻無常。語本唐杜甫《可歎》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3]平楚:楚,叢木,登高遠望,見樹梢齊平,故稱平楚。謝朓《郡內登望》:“寒城一野眺,平楚正愴然。”李商隱《訪隱》:“月從平楚轉,泉從上方來。”

[4]獅象吼:猶“獅子吼”,佛教語。比喻佛菩薩說法時震懾一切外道邪說的神威。《維摩經·佛國品》:“演法無畏,猶獅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5]蘭若:指寺院。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意爲寂淨、無苦惱煩亂之處。杜甫詩《大覺高僧蘭若》:“巫山不見廬山遠,松林蘭若秋風晚。”

[6]法相:佛教指宇宙一切事物的形象。《大乘義章·四空義》:“一切世諦,有爲無爲,通名法相。”

舟次晚晴

殘虹隱見夕陽明,天氣澄鮮正晚晴。卻受輕帆藉風便,暗中破浪一聲聲。

舟行暮春雜詠

【題解】本篇寫鄉村春景,語語如畫,充滿質樸清新的田園風味。

九十春光取次稀,那堪惆悵對晴暉。隔江風絮顛狂甚,故故撩人撲面飛。

桃花無主柳條新,日暖風和不起塵。村女插來花滿鬢,又看廟會趁殘春[1]。

輕舟如駛御風行,快意何須問水程。忽覺飯香吹餅餌,幾家近岸認分明。

岸曲堤高汲水忙[2],似愁春盡誤時光。轆轤轉處湫湫響,三兩農人背夕陽。

【校注】

[1]廟會:設在寺廟內或其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

[2]汲(jí):從井裏取水。亦泛指打水。

舟由道口近岸,茶室頗清潔,日與熊君西臺品茶,

亦拔悶之一法也閑隨陸羽品茶經[1],日日臨河坐小亭。雅俗不妨人共賞,清香自詡客常醒。眼前風景收三面,耳畔笙聲又一瓶。麥熟梅黃好時節,漫將杯酒仿劉伶[2]。

【校注】

[1]陸羽:唐復州竟陵人,字鴻漸,或名疾,一字季疵。上元初隱于苕溪,自稱桑寧翁,閉門著書。詔拜太子文學,不就。以嗜茶出名,著《茶經》三篇,爲我國關于茶的最早著作,後世民間祀爲茶神。

[2]劉伶:晉沛國人,字伯倫。與阮籍、嵇康等友好,稱竹林七賢。縱酒放達,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相隨,說:“死便埋我。”嘗著《酒德頌》,自稱“惟酒是務,焉知其餘”。仕晉爲建威參軍。《晉書》有傳。

五日時在汴梁[1]

忽忽經端午[2],南熏滿汴城[3]。艾香蒲浸酒[4],此日孟嘗生[5]。

【校注】

[1]五日: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汴梁:古地名。今河南省開封市。戰國時爲魏都大梁,簡稱梁。隋唐改置汴州,簡稱汴。五代梁、晉、漢、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金元以後合稱汴梁。

[2]端午: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亦以紀念相傳于是日自沉汨羅江的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俗。

[3]南熏:代指南風。按《南風》歌,相傳爲虞舜所作,歌中有“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等句。參閱《禮記·樂記》、《孔子家語·辯樂解》。

[4]“艾香”句:端午習俗,將艾草及浸酒的菖蒲懸掛于門上。

[5]孟嘗:即田文,戰國齊貴族,封于薛 (今山東滕縣南),稱薛公,號孟嘗君。爲戰國四公子之一,以善養士著稱。一度入秦,秦昭王要殺害他,賴門客中擅長狗盜雞鳴者而逃歸。後卒于薛。

同單少帆游龍亭遇雨得句[1]

禾黍倏然付劫灰,龍亭依舊此崔嵬[2]。水形如帶回身抱,雨勢乘風撲面來。王氣銷沉誰踞虎[3],市聲擾攘尚成雷。何妨再著阮生屐[4],城外同尋大禹臺[5]。禹王臺在城外,先擬一游尚未果也。

【校注】

[1]龍亭:在河南開封市西北隅龍亭公園。原爲北宋故宮遺址,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2]崔嵬:高聳貌。

[3]踞虎:即“虎踞”之倒,如虎之蹲踞。喻指地形的雄壯險要

[4]阮生屐:晉阮孚,性好屐,嘗自蠟屐,並慨歎說:“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見《晉書·阮孚傳》。後以“阮家屐”泛指木屐。

[5]大禹臺:即禹王臺。在河南開封市東南郊。爲春秋時音樂家師曠吹樂處,稱“吹臺”。明代在臺上建禹王廟,遂改名禹王臺。

柬李彥奇

不見李生久[1],詩筒來往頻[2]。新巢輸燕子,時寓浚儀官舍。清興仰騷人。夜月開三徑,春風作四鄰。瑤草原寡和[3],莫漫促安仁[4]。

【校注】

[1]不見李生久,語本杜甫《不見》:“不見李生久,佯狂殊可哀。”李生代指李彥奇,生平不詳。

[2]詩筒: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代指詩歌。

[3]瑤草:傳說中的香草。亦爲尋仙訪道的象徵。杜甫《贈李白》:“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寡和:能唱和的人很少。

[4]安仁:晉,潘岳,字安仁,少以才穎見稱,鄉邑號爲奇童,因其少名冠世,爲眾所疾,乃遲遲出爲河陽令,仍鬱鬱不得志。潘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爲哀誄之文。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聯手圍繞,擲之以果,常滿車而歸。此處作者以潘岳自代。

題劉莘農水部江村紅杏圖[1]用彥奇韻

淺淺深紅入畫圖,十分春意任紛鋪。近村有酒客常醉,隔岸無船渡漫呼。新漲三篙添杳漫[2],曉煙一抹半模糊。江南風景依然在,前度劉郎好自娛[3]。

【校注】

[1]劉莘農:生平不詳。水部:官名。魏置水部郎,晉設水部曹郎,隋唐至宋均以水部爲工部四司之一,明清改爲都水司,掌有關水道之政令。相沿仍以水部爲工部司官的一般稱呼。

[2]杳漫:渺茫曠遠。

[3]“前度”句: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百畝園中半是苔,桃花開後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句本此。這裏用劉郎借指劉莘農。

題程道南大令循陔采蘭小影[1]

是何年少態翩翩,詩補南陔體像賢[2]。尚自采蘭供色笑,不須祿養也陶然[3]。

【校注】

[1]程道南:生平不詳。大令:古時縣官多稱令,後以大令爲對縣官的敬稱。陔(gāi):田埂。

[2]南陔:古時笙詩篇名。《詩·小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有其義而亡其辭。”後引用爲人子侍養父母的意思。

[3]祿養:以官俸養親。古人認爲官俸本爲養親之資。

嵇中散鐵琴銘墨拓爲謝蓉崖二尹題[1]

【題解】嵇中散,三國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稱之。善彈琴。“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爲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篇中詠述嵇康鐵琴銘拓本,表達了一種英雄自古皆寂寞的感歎,實有自寓之意。

古樂無同調,千載少知音。莫笑稽中散,好奇工鐵琴。人琴豈俱亡,尚留一片鐵。鐵中自錚錚,不類廣陵絕[2]。嗜古吳相國[3],奇賞亡風塵。神物不礙舊,拓本自翻新[4]。珍重復珍重,臨風且休弄。欲弄已無弦,摩挲不計年[5]。

【校注】

[1]鐵琴銘:刻在鐵琴上的文字,用以自警。墨拓:用紙墨從鑄刻物上拓印出其文字或圖畫的墨本。謝蓉崖:生平不詳。二尹:明清時對縣丞或府同知的別稱。

[2]廣陵絕:琴曲名。三國魏嵇康善彈此曲,秘不授人。後遭讒被害,臨刑索琴彈之,後遂失傳。

[3]吳相國:指春秋時吳國相伍子胥。《史記·楚世家》:“昭王元年,楚眾不說費無忌,以其讒亡太子建,殺伍奢子父與郤宛。宛之宗姓伯氏子嚭及子胥皆奔吳。”

[4]拓本:用紙緊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紋上,用墨或其他顏色打出其文字、圖形來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烏金拓;淡而勻淨的叫蟬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傳世拓本以敦煌石室所出之唐初拓《溫泉銘》及《化度寺邕禪師塔銘》爲最早。

[5]摩挲:撫摸之意。《漢書·蘇子訓傳》:“後人復于長安東霸城見之,與一老人共摩挲銅人。”

雨後書懷

晚霽庭空暑氣收[1],嫩涼如水劇疑秋。燈光黯淡頻移燭,簾影繿縿未下鉤[2]。好句有時來意外,吟情隨雨上心頭。敲詩讀畫消長夜,畢竟書生少遠謀。

【校注】

[1]霽(jì):雨止天晴。

[2]繿:底本作“襤”,據抄本改。繿縿(lánshān):殘盡,散落。

晚香玉七絕十首七月二十日作

【題解】晚香玉,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長圓形,葉長披針形,花白色,晚間開,有濃厚的香氣,供觀賞。詩中由夜間盛開之花而想起高潔幽獨的美人仙女,別有一番情感之寄托。

天散瓊瑤綴滿枝,風前弄影自參差。濃香幾陣夜將半,疑是心清聞妙時。

曾向瑤臺訪玉真[1],天香霏屑阿儂身[2]。亭亭獨立秋庭晚,不入群芳鬥豔春。

白玉搔頭緑玉根,晚涼無語倍溫存。玉簪莫浸相猜妒,恐是幽閨倩女魂[3]。

翠袖臨風怯嫩寒,粉搓脂膩氣如蘭。倘教珍惜藏金屋[4],好作花中姊妹看。

無言有恨步非煙[5],瘦景伶俜劇可憐[6]。知有素娥偏耐冷[7],夜深重望舊花看。

佳種新移伴綺寮[8],銀釭黯淡試重挑[9]。來年自笑尋芳懶,酒畔吟邊興也銷。

幽閑成性玉無瑕,弱倩人扶影欲斜。坐久不知新月上,晴尺花氣觸窗紗。

冷落芳叢天氣涼,滿庭秋露聽秋螿[10]。偏卿欲奪陶潛寵[11],也倚西風字晚香。

眾香園裏論三生,群玉山頭又見卿[12]。最是曉寒妝罷後,菱花照影忒分明。

雨後晴初月一奩,花光欲活色相兼。況經睿藻品題後[13],聲價于今十倍添。

【校注】

[1]瑤臺:神話中的神仙居處。晉王嘉《拾遺記》:“第九層山形漸狹小,下有芝田蕙圃,皆數百頃,群仙種耨焉。旁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爲瑤基。”李商隱《無題》:“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重。”玉真:仙女、美人。

[2]霏屑:《晉書·胡毋輔之傳》:“胡毋輔之字彥國 ……與王澄、王敦、庾敳俱爲太尉王衍所昵,號曰四友。澄嘗與人書曰:‘彥國吐佳言如鋸木屑,霏霏不絶。’”後用“霏屑”指滔滔不絕的談吐。

[3]倩女魂:《太平廣記》卷三五八引唐陳玄佑《離魂記》載:清河張鎰曾欲以幼女倩娘許配外甥王宙,後又悔約別許他人,至倩娘抑鬱成病。一日,王宙乘船離去,夜半時倩娘忽至,遂相偕赴蜀。居五年,生二子。後同歸寧,鎰大驚,以其女病臥閨中未嘗外出。病女得訊出迎,與宙妻合爲一體。鎰乃知出奔之女即倩娘精魂所化。後遂用爲典故。

[4]藏金屋:《漢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蘭殿。年四歲,立爲膠東王。數歲,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問曰:‘ 阿嬌好不?’于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5]非煙:唐人小說中的人名。唐河南府功曹參軍武公業之妾步非煙,貌纖麗,善文墨。鄰居趙象見而悅之,題詩唱和,互相愛慕。後爲公業所知,鞭撻非煙致死。事見唐皇甫枚《非煙傳》。

[6]伶俜:孤單貌。

[7]素娥:嫦娥的別稱。亦用指美麗的女子。

[8]綺寮:雕刻或繪飾得很精美的窗戶。

[9]銀釭(gāng):銀白色的燈盞、燭臺。宋晏幾道《鷓鴣天》:“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10]螿(jiāng):蟬的一種。

[11]“偏卿”句:謂晚香玉夜之孤標高格幾乎要超過菊花而更爲陶潛所鍾愛。陶潛,晉時隱逸詩人,性愛菊著稱于世。

[12]群玉山:神話傳說中的仙山,產玉。《穆天子傳》二:“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四徹中繩,先王之所謂策府。”注:“即《山海經》玉山,西王母所居者。”李白《清平調》之一:“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13]睿藻:指皇帝或后妃所作的詩文,亦指華麗的詩文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