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1453600000008

第8章 卷三壯游草下(1)

友人有以古美人詠者隨意拈得戲作數絕

【題解】同治四年,潘乃光進京會試落第後,即開始漫長的壯游生活。郭廷敬說他“游歷之廣,交際之寬,襟抱之恢奇,性情之肫摯,皆得于詩見之”。這八首絕句分別詠述了蔡文姬、梅妃、樂昌公主、壽陽公主四人的歷史遭遇,對其悲劇身世寄予深深的同情。

塵沙暗染絳羅襦[1],自歎天生薄命奴。倘使老瞞非念舊,家山能入夢中無[2]。

好共春風入漢關,胡笳成拍淚潛潛[3]。那堪憔悴如花貌,愁上眉峰迭遠山[4]。文姬。

新得佳人姊妹楊,六宮粉黛失容光[5]。兒家不是傾城色[6],祇合深宮鎖上陽[7]。

可憐天子亦蒙塵,轉瞬都爲夢裏身[8]。莫更低徊梅樹下,殘花零落不成春[9]。梅妃。

遍野烽煙國事非,此生勞燕任分飛[10]。嬌癡難解同心結,帶得妝台破鏡歸[11]。

從來鏡破仍須合,月缺還于三五圓。爲語多情舊夫婿,今生可續再生緣。樂昌公主。

含章殿前春日遲[12],斜挽雲鬟淡掃眉。何事梅花向儂戲,故將粉色襯參差。

風日晴和晝漏清[13],茸茸細草玉階平。可能妝點梅花額[14],夫婿來時問一聲。壽陽公主。

【校注】

[1]“塵沙”句:謂大漠之風沙染遍了文姬衣裙。暗示蔡文姬在漢末大亂被虜入胡,被迫改嫁之事。後句“薄命奴”之歎即指此。羅襦,綢製短衣。

[2]“倘使”二句:言如若不是曹操念及親友之情,文姬恐怕永遠也不能重歸故里。《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傳》:“陳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爲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老瞞,三國魏曹操小名阿瞞,後人稱“老瞞”。家山,謂故鄉。

[3]胡笳: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管樂器,傳說由漢張騫從西域傳入,漢魏鼓吹樂中常用之。文姬入胡十二年,後得歸,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胡笳十八拍》傷之。

[4]“愁上”句:謂文姬秀麗的眉峰緊鎖,一片愁態。遠山,形容秀麗之眉。按劉歆《西京雜記》:“(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杜牧《少年行》:“豪持出節塞,笑別遠山眉。”

[5]“新得”二句:謂楊玉環入宮,其姊妹備受恩寵,遂使六宮粉黛失色。按《新唐書·后妃傳》:“(楊氏)天寶初,進冊貴妃。追贈父玄琰太尉、齊國公。擢叔玄珪光祿卿,宗兄銛鴻臚卿,錡侍御史,尚太華公主。主,惠妃所生,最見寵遇。而釗亦浸顯。釗,國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爲姨,封韓、虢、秦三國,爲夫人,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

[6]傾城:《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鄭玄箋:“城,猶國也。”孔穎達疏:“若爲智多謀慮之婦人,則傾敗人之城國。”後以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7]上陽:底本作“上楊”,據抄本校改。上陽:唐宮名。在洛陽(東都)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宋傳奇小說《梅妃傳》載天寶初,梅妃爲楊貴妃所妒,被遷放于上陽宮。梅妃,唐玄宗妃。姓江,名采蘋,敏慧能文,頗得寵。性愛梅,居所均植梅花,因名“梅妃”。

[8]“可憐”二句:天寶十五年(755),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陷洛陽,唐玄宗退避成都,梅妃亦死于亂中。蒙塵,古代多指帝王失位逃亡在外,蒙受風塵。

[9]“莫更”二句:《梅妃傳》:“上(玄宗)暑月晝寢,仿佛見妃隔竹間泣,妃曰:‘昔陛下蒙塵,妾死亂兵之手,哀妾者埋骨池東梅樹旁。’上駭然流汗而寤。登時往太液池發視之,不獲。上益不樂,忽悟溫泉旁有梅十數株,豈在是乎?上自命駕,令發視。才數株,得屍,裹以錦裀,盛以酒槽,附土三尺許,上大慟。”句意本此。

[10]“遍野”二句:謂戰亂蜂起,國破家亡,人生將如勞燕分飛,永生別離。勞燕分飛,《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八·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後以“勞燕分飛”比喻別離。勞,伯勞,鳥名。

[11]破鏡歸: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于他年正月望日賣破鏡于都市,冀得相見。後陳亡,公主沒入越國公楊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云:“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偕歸江南終老。

[12]含章殿:南朝宋宮殿名。

[13]晝漏:謂白天的時間。漏,漏壺,古代計時的器具。

[14]梅花額:以梅花裝飾額頭的一種化妝方式,又稱梅花妝。相傳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後就有所謂梅花妝。人以爲美,而出現壽陽妝。唐牛嶠《紅薔薇》:“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

詠古步邵玉樵太守韻

【題解】本篇分別對銅雀臺、姑蘇臺、王粲樓、李白樓幾處古迹進行回溯,表達了詩人沉重的歷史感。在潘詩中曾多次提到王粲,如《春草》中“王粲春游願已違”、《王灼棠刺史同客保陽,醉後以舊作見示,喜步其韻,不自計工也》中“王粲登樓感自多”等,可見其中深寓的身世漂泊與無人理解的孤獨。漳水流餘幾許情[1],年年銅雀鎖深春[2]。此中舊有分香妓,當日空憐賣履人[3]。片瓦祇今埋土礫,斷脂無迹委香塵。老瞞尚在重泉否[4],爲報荒臺遍荊棘。銅雀臺。

歌舞恩深已沼吳[5],曉風殘月剩啼烏。美人有色誠傾國,亡主何心悔霸圖[6]。祇事荒台走麋鹿,可憐香草自蘼蕪[7]。更無長物扁舟載[8],賺得西施入五湖[9]。姑蘇臺。

作客依人可奈何,那堪雙鬢更皤皤[10]。危樓徙倚楚山晚[11],遠雁橫斜秋色多。老去虛名真畫餅[12],年來奇險出風波。思歸有淚鄉關隔,漫學劉生夜枕戈[13]。王粲樓。

博得狂名汗漫游[14],青蓮當日此登樓[15]。胸中磊塊杯中酒,天上仙人海上鷗[16]。到處糟邱成浪迹,一生醉眼不知愁。騎鯨何事便長往[17],空使大江西北流。李白樓。

【校注】

[1]漳水: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兩河,東南流至今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爲漳河。舊有老漳河、小漳河,皆漳河故道,今並湮滅。

[2]銅雀:銅雀臺,漢末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所建。周圍殿屋一百二十間,連接榱棟,侵徹雲漢。鑄大孔雀置于樓頂,舒翼奮尾,勢若飛動,故名銅雀臺。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古鄴城的西北隅,與金虎、冰井合稱三臺。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此中”二句:東漢末,曹操造銅雀臺,臨終時吩咐諸妾:“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又云:“余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爲,學作履組賣也。”事見陸士衡《吊魏武帝文》。

[4]老瞞:曹操,小字阿瞞。重泉:猶九泉。舊指死者所歸。

[5]沼(zhǎo)吳:猶言滅吳。語本《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爲沼乎!”杜預注:“謂吳宮室廢壞,當爲汙池。”

[6]“美人”二句:謂西施誠然貌美,然夫差又何嘗後悔當年霸圖的荒唐呢?按《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西施,春秋越美女。或稱先施,別名夷光,亦稱西子。姓施,春秋末年越國苧羅 (今浙江諸暨南)人。越王句踐敗于會稽,范蠡取西施獻吳王夫差,使其迷惑忘政。越遂亡吳。

[7]“祇事”二句:言如今的姑蘇臺已一片荒蕪,祇有靡然枯倒的香草,成群結隊的麋鹿。按,姑蘇臺,在姑蘇山上,吳縣西三十里。相傳爲吳王闔閭和夫差所築。《越絕書》曰:“闔閭起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見三百里。”

[8]長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後以“身無長物”形容一無所有。

[9]“賺得”句:《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吳亡後,夫差自剄,西施歸范蠡,同泛五湖。”

[10]皤皤:白髮貌。形容年老。

[11]楚山:即荊山。在湖北省西部,武當山東南,漢江西岸。有抱玉巖,相傳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泛指楚地之山。危樓:指王粲樓,王粲登樓事詳見本卷《王灼棠刺史同客保陽,醉後以舊作見示,喜步其韻不自計工也》注[5]。

[12]畫餅:畫成的餅。比喻徒有虛名無補實用的人和物。元隂勁弦《韻府群玉》:“魏明帝詔盧毓,曰:‘有名士如畫地爲餅,不可啖食。’”

[13]劉生:即劉琨,晉中山魏昌人,字越石。湣帝時,任大將軍,都督并冀幽三州諸軍事。晉室南渡,轉任侍中太尉,長期堅守并州,與石勒、劉曜對抗,因孤軍無援,兵敗投奔段匹磾。後被段匹磾殺害。琨和祖逖友善,都有志恢復中原。劉琨聽到祖逖被朝廷任用,曾對人說:“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14]博得狂名:孟棨《本事詩·高逸》載,李白初至京,賀知章往訪,見《蜀道難》,大爲稱歎,“讀未盡,稱歎者數四,號爲謫仙”。白由是知名。汗漫:廣大,漫無邊際。

[15]青蓮:唐代詩人李白的別號。登樓:指太白樓,在山東濟寧市南部舊城墻之上。傳爲唐代詩人李白客游任城(即今濟寧市)時飲酒處,後人建樓以紀念。

[16]“胸中”二句:按范傅正《李白新墓碑》,李白一生嗜酒,在長安時,時人以白及賀知章等八人爲酒中八仙。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17]騎鯨: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禹穴見李白”,清仇兆鼇注:“南尋句,一作‘若逢李白騎鯨魚’。案: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太白醉騎鯨魚,溺死潯陽,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後遂用“騎鯨魚”爲詠李白之典。

寶刀行

良馬不在飾,美女不在妝。幽蘭有真性,不在空谷香。寶刀出破匣,千里不留停。飛取仇家頭,馳逐少年場。豈不愛生命,恩怨惟所償。不然摩厲久[1],鋒利空如霜。相佩亦有年,用行舍則藏[2]。藉以贈知己,肝膽勿相忘。

【校注】

[1]摩厲:把刀刃磨鋒利。

[2]“用行”句:言如能爲世所用便出來做事,不爲世用便隱居起來。《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乎!’”

游相國寺[1]

可有伽藍記[2],名區重大梁[3]。千年例華表[4],一殿仰靈光。龍藏留真偈[5],蜂臺護法王[6]。至今傳相國,閑話坐僧房。

【校注】

[1]相國寺:在今河南省開封市內。《河南府志·寺觀》:“大相國寺,在(開封)府治東北,齊天保六年始建,名曰建國。唐睿宗改爲相國寺。于時寳閣金像視昔爲倍,宋晉陽王栐記云:‘東京相國寺,乃瓦寺也。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2]伽藍:梵語僧伽藍摩譯音的略稱。意爲眾園或僧院,即僧眾居住的庭園。後因稱佛寺爲伽藍。

[3]大梁:古地名,戰國魏都,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隋唐以後,通稱今開封市爲大梁。

[4]華表:古代設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裝飾用的巨大柱子。設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爲石造。柱身往往雕有紋飾。

[5]偈(jì):梵語“偈佗”(Gatha)的簡稱,即佛經中的唱頌詞。通常以四句爲一偈。

[6]法王:佛教對釋迦牟尼的尊稱。亦借指高僧。

磁州大營謁豫撫李子和師[1]

【題解】《清史稿·尹耕雲列傳》載:“(同治)四年,張總愚犯畿輔,(尹)耕雲從巡撫李鶴年進軍磁州,建策築長圍斷賊歸路。”潘乃光此時正離京南下,謁見李子和當在此年。

撚蹤飄忽寇如流[2],細柳新屯據上游[3]。威重一時瞻虎節[4],疆連兩省劃鴻溝[5]。書生琴劍慚無補,大帥旌旗迥不猶[6]。此日春風陪末座,雪泥留印記磁州[7]。

【校注】

[1]磁州,宋代北方民間著名瓷窯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磁縣漳河兩岸的觀臺鎮東艾村冶子村附近,古代屬磁州。李子和,李鶴年字,詳見卷二《呈李子和師》注[1]。

[2]撚(niǎn)蹤:撚軍活動的蹤迹。撚軍,又稱“撚子”,爲清代中葉後在安徽、江蘇北部和山東、河南等邊境的農民反壓迫武裝。咸豐七年(1857)撚軍與太平軍陳玉成會攻霍邱,接受太平天國領導。此後撚軍轉戰河南、安徽、山東各省,屢敗清軍。同治二年(1863)抗擊清軍失敗,其首領張樂行被俘遇害。同治四年(1865)各路撚軍又推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及張樂行之侄張總愚爲領袖,在山東曹州擊斃清軍統帥僧格林沁。爲抗擊清軍圍剿,撚軍決定分兵東西兩路,賴文光率軍轉戰湖北、河南、山東之間,張總愚率西路軍自陝西轉戰山西、直隸進入山東北部,皆以眾寡懸殊,最後失敗。

[3]細柳:在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南。漢文帝時,周亞夫爲將軍,屯軍細柳。帝自勞軍,至細柳營,因無軍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節詔將軍,亞夫傳令開壁門。既入,帝按轡徐行。至營,亞夫以軍禮見,成禮而去。帝曰:“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見《史記·絳侯世家》。

[4]虎節:周代出國使者出行時所持的符節,後泛指封疆大臣之印信。

[5]疆連兩省:按《清史稿·李鶴年列傳》:“(同治)四年,擢湖北巡撫,調河南。”故云。

[6]迥不猶:卓然超絕。

[7]雪泥:謂往事留下的痕迹。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鴻飛那復計東西。”

喜晤何厚卿

【題解】何厚卿生平不詳,但從作者提供的情況來看,他曾與潘乃光在京共同參加乙丑(1865)會試,中進士,出爲縣令。詩中不時流露出對何氏的欣羡和對自己來年的自勉。

彈指三年別,相逢在帝京[1]。名場同角逐,景運喜飛鳴[2]。日下絕塵驥,風前出谷鶯[3]。舊交多不賤,相與勖春明[4]。

【校注】

[1]帝京:京都,京城。

[2]景運句:謂何厚卿已一飛衝天,高中進士。景運,好時運。飛鳴,戰國時,齊國有一入贅之婿,名叫淳于髡,滑稽多辯,曾數次出使諸侯,未受屈辱。時齊威王沉湎酒色,國家不治,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左右之人不敢爭諫,聽說齊威王愛聽隱語,淳于髡就以隱語進諫說:“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鳴,王知此鳥何也?”威王感悟,並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于是勵精圖治,奮兵而出,諸侯震驚,退還侵地。威行三十六年。(事見《史記·滑稽列傳》)又《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衝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3]“日下”二句:對何厚卿的稱頌之詞,言其如絕塵而去的良馬、幽谷飛出的黃鶯。絕塵驥,喻傑出的人才。出谷鶯,從幽谷飛出的鳥。亦喻指升遷之人。日下:指京都。封建帝王自比爲日,其所居之地爲日下。

[4]“相與”句:這是對自己來年的勉勵之詞。勖(xù),勉勵。春明,明清會試皆在春季舉行,故以春明代指下次考試。

蓮花池謁唐義渠中丞,承賜以從征圖記賦此志謝[1]

【題解】唐訓方曾爲多年落第的舉子,而最終封疆一方,擔當大任。其人生經歷對落第多次的潘乃光可謂意味深長。篇中描寫評價了唐訓方一生勳名重望,表達了自己“欲步後塵”的強烈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