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1453600000009

第9章 卷三壯游草下(2)

丈夫生來有奇氣,學劍學書等游戲。天涯何處無知己,得多意外失交臂。隨陸無武應自羞[2],絳灌不文那足異[3]。誰歟文武能兼者,忽遇唐公思附驥[4]。此老腹中富甲兵,廿年前是一書生。曾擁皋比開馬帳[5],不妨韋布傲公卿[6]。承平日久烽煙起,髮逆倡狂誰救止[7]。善戰猝難覓健兒,調兵先與團鄰里。破敵真如摩厲須[8],先聲已奪洞庭湖。武昌城外唐鬍子,賊膽先寒賊勢孤[9]。乘機迅掃多懾伏,楚尾吳頭漸恢復[10]。皖鄂頻年借冠公,後先開府輕就熟[11]。近年北地需屏藩[12],量移畿輔來高軒[13]。大將襟期老愈澹,名臣事業欲無言。秋風自檢黃金鎧,部曲于今幾人在[14]。回首當年舊戰場,山川如故歲月改。奇勳莫漫付陳迹,共勸摹圖留手澤[15]。歷數從征露布存[16],某山某水經兵革。子弟兵中將帥才,勳名大半垂竹帛[17]。豈必繪像仿淩煙[18],祇以自娛非望傳。京門故舊多題跋,紙尾珍留長短篇。我今挾策來幽燕[19],欲步後塵空著鞭。蓮花池畔初投刺[20],片語能合真前緣。一卷新書轉持贈,有計出奇皆制勝。嚮往情深敢拜嘉,何由負弩從鞍鐙[21]。兵法年來正講求,淵源會向此中證。

【校注】

[1]唐訓方:字義渠(1809—1876),常寧縣湖塘鄉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舉,四次赴京會試,均落第。咸豐三年(1853)大挑得二等,候補教諭。咸豐四年,曾國藩令他以教諭隨征。咸豐五年,隨羅澤南鎮壓太平軍,得知府銜。咸豐十年解軍事,赴糧道任。隨後升按察使,再擢湖北布政使。同治元年(1862)授安徽巡撫。後受僧格林沁親王彈劾降職。同治七年乞假回歸故里。回鄉後,倡立西鄉經緯公學,督修《常寧縣志》,編輯《常寧詩文存》、捐銀二萬兩建培元塔。著有《俚話征實》、《從征圖記》,有《唐中丞遺集》傳世。中丞:明清時用作對巡撫的稱呼。蓮花池:代指幕衙,幕府。《南史·庾杲之傳》載:“(王儉)乃用杲之爲僺將軍長史。安陸侯蕭緬與儉書曰:‘盛府元僚,實難其選。庾景行泛綠水,依芙蓉,何其麗也。’時人以入儉府爲蓮花池,故緬書美之。”

[2]隨陸:漢劉邦的文臣隨何、陸賈的並稱。兩人皆有辯才。

[3]絳灌:漢絳侯周勃與潁陰侯灌嬰的並稱。均佐漢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無文,曾讒嫉陳平、賈誼等。

[4]附驥:蚊蠅附在馬的尾巴上,可以遠行千里。比喻依附先輩或名人之後而成名。《史記·伯夷列傳》:“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司馬貞索隱:“按: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顏回因孔子而名彰也。”

[5]皋比:指武將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6]韋布:韋帶布衣。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裝。後借指寒素之士,平民。

[7]髮逆:清朝統治者對太平天國起義軍的蔑稱。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曾頒布“蓄髮令”明令恢復古代男子束髮不留辮的習俗,從而掀起了以頭髮爲外在表現的政治鬥争,故清庭稱之爲“髮逆”。

[8]厲:底本作“力”,據抄本改。摩厲須:比喻做好準備工作,等待時機到來。按,《左傳·昭公十年》:“摩厲以須,王出,吾刃將斬矣。”杜預注:“以己喻鋒刃,欲自摩厲,以斬王之淫慝。”須:等待。

[9]“武昌”二句:言唐訓方在武昌守城之事。《清史稿·唐訓方列傳》:“(咸豐)十一年,胡林翼駐軍英山,病甚。賊上犯黃州,抵灄口,武昌震動,訛言繁興。訓方處以鎮靜,誅亂民數人,人心始定。灄口賊亦擊退。”

[10]楚尾吳頭:指古豫章 (今江西省)一帶。其地位于春秋吳的上游,楚的下游,故稱。

[11]“ 皖鄂”二句:言唐訓方在安徽、湖北任巡撫期間,對局勢駕駑如熟,深得二省人民的愛戴。借寇,《後漢書·寇恂傳》載恂曾爲潁川太守,頗著政績,後離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囂,恂從行至潁川,百姓遮道謂光武曰:“願從陛下復借寇君一年。”後因以“借寇”爲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此時唐訓方任湖北布政使並代安徽巡撫,故云。

[12]屏藩:屏風和藩籬。《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鄭玄箋:“王當用公卿諸侯及宗室之貴者爲屏藩垣翰,爲輔弼,無疏遠之。”後用“屏藩”比喻衛國的重臣。

[13]“量移”句:指唐調任直隸布政使事。《清史稿·唐訓方列傳》:“(同治)三年,署湖北按察使,尋署巡撫,授直隸布政使,兼統練軍出省防剿。”量移,泛指遷職。畿(jī)輔,國都附近的地方。高軒,高車,貴顯者所乘。

[14]部曲: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大將軍營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軍候一人。後借指軍隊。

[15]“奇勳”二句:言唐的巨大功勳不該讓它成爲陳迹逝去,要留寫遺墨以供後人瞻仰。手澤,猶手汗。後多用以稱先人或前輩的遺墨、遺物。

[16]露布:軍旅文書。《三國志·魏書·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後馬超反,超劫洪 (賈洪),將詣華陰,使作露布。洪不獲已,爲作之。司徒鍾繇在東,識其文曰:‘此賈洪作也。’”清趙翼《陔餘叢考·露布》:“自賈洪作此討曹操後,遂專用于軍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 (桓溫)北征,袁虎(袁宏)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17]竹帛: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引申指書籍、史乘。

[18]淩煙:即淩煙閣,封建王朝爲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畫功臣像于淩煙閣之事最著名。

[19]幽燕:古稱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唐以前屬幽州,戰國時屬燕國,故名。

[20]蓮花池畔:參見本詩注[1]“蓮花池”。投刺:古時拜訪,先投遞名帖,謂之投刺。

[21]負弩:謂背負弓箭,開路先行。古代迎接貴賓之禮。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拜相如爲中郎將,建節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

西大寺訪關軍門鶴山[1]

獨自步城隅,幽僻同村路。小園菜已花,黃蝶飛無數。轉眼入蘭若[2],君睡正驚晤。下榻倒相迎[3],歡笑供茶具。自云數日來,未見相歡慕。人稀鳥語靜,我意轉覺悟。將軍骨肉生[4],吾亦守吾素[5]。隨時自俯仰,勿爲問天句[6]。安知需才亟,他年無奇遇。

【校注】

[1]西大寺:《日下舊聞考》:“隆興寺,在城西北隅,俗名西大寺。寺及塔俱漸頽廢,明時邑教諭馬如龍重修,碑記萬曆四十年立,今尚存。”關鶴山:生平未詳,待考。軍門,清代爲提督或總兵加提督銜者的尊稱。

[2]蘭若:指寺院。梵語“阿蘭若”的省稱。意爲寂淨無苦惱煩亂之處。

[3]下榻:後漢陳蕃爲樂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潔之士。前後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之。特爲置一榻,去則懸之。後蕃爲豫章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徐穉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見《後漢書·陳蕃傳》及《徐穉傳》。

[4]將軍骨肉生:《古今事文類聚·妹書徴兄》:“曹夀妻曹大家,班超之妹也。超爲都護在絶域,年老思入玉關。大家上書曰:‘妾兄超延命沙漠,三十餘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奏上徴還。’”

[5]守吾素:保持自己素志。唐卢纶《纶与吉侍郎中孚》诗:“百年甘守素,一顧乃拾青。”

[6]“問天”句:即屈原在流放之時所作長詩《天問》。漢王逸《楚辭章句》:“《天問》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嗟號旻昊,仰天歏息。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奇瑋僪佹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渫憤懣。”

登大悲閣[1]

乘興上層閣,秋高萬象清。舉頭天籟近[2],一片夕陽明。地迥離塵怏[3],時危易戰爭。無才聊養晦[4],漫作不平鳴[5]。

【校注】

[1]大悲閣:即大慈閣。在河北省保定市中心。始建于元代。昔日列爲畿南上谷八景之一,名“市閣淩宵”。清代重建,名真覺禪寺。

[2]天籟:自然界的聲響,如風聲、鳥聲、流水聲等。

[3]“地迥”句:地勢的高峻易于遠離塵世的鬱悶。迥,高。

[4]養晦:謂隱居匿迹。語本《詩·周頌·酌》:“于鑠王師,遵養時晦。”朱熹集傳:“言其初有于鑠之師而不用,退自循養,與時俱晦。”

[5]不平鳴: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語本此。

同李錦堂軍門由固安渡渾河[1]

河聲如吼水全渾,永定河一名渾河。地近邦畿官渡喧[2]。誰識同舟爲李郭[3],安排明日過黃村。

【校注】

[1]李錦堂:生平不詳。軍門,清代爲提督或總兵加提督銜者的尊稱。渾河:永定河,即桑乾河下游自河北官廳水庫起至天津止一段,下接海河。以河流無定,古稱無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渾河氾濫,因改河道于固安縣北直達湖淀,自天津入海,功成,更名爲永定河。

[2]邦畿:指京都。

[3]李郭:東漢郭太,字林宗,博通古籍,善談論,精于音律。游學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李膺乃東漢名臣,爲人所尊仰。膺特別器重郭太,與相友善,名震京師。後歸家,洛陽諸儒送至河上,車輛數千。林宗祇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客望見,以爲神仙。後以“李郭同舟”喻名流共濟。語本此。

步王灼棠太守元日初度韻即以贈之己巳[1]

【題解】同治八年(即1869年己巳)王之春(灼棠)作爲李鴻章的部屬率軍駐防于北塘海口,潘乃光時在河北一帶游幕。此詩當作于此年正月。

大言可賦那須慚,喜檢新詩誦再三。浩氣如虹期遠到,庸才畫虎謝空談[2]。祥分元日弧懸左[3],望重英年斗指南[4]。毛羽己豐頭角露,行看蔗境漸回甘[5]。

【校注】

[1]王灼棠:參見卷二《王灼棠刺史同客保陽醉後以舊作見示喜步其韻不自計工拙也 》注[1]。太守:明清時專指知府。元日:正月初一。初度:謂始生之年時。《楚辭·離騷》:“皇覧揆余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後因稱生日爲“初度”。

[2]畫虎:比喻盲目模仿,貽笑于人。參見卷一《唐子羽以詩屬和因引伸共意以答之》注[2]。

[3]弧懸:謂懸掛弧弓。古代風俗,生男子則在門左懸掛弧弓。後以“弧懸”爲生男的代稱,亦指男子的生日。

[4]斗指南:《晉書·天文志上》:“相一星在北斗南。相者,總領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國,集眾事也。”舊時因以鬥南稱宰相的職位。此爲對王之春(灼棠)的稱美。

[5]“行看”句:《晉書·文苑傳·顧愷之》:“愷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意謂甘蔗下端比上端甜,從上到下,越吃越甜。後用來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味逐漸濃厚。

寓中小院椿樹,時助秋聲,感而賦[1]

【題解】歐陽修《秋聲賦》:“故其爲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褥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變色,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餘烈。”人爲物動,百感其身。篇中由秋聲而慨身世之飄零,世事之羈絆,實爲千古同傷之詞。

落葉早知秋,疏簾懶上鉤。感時雙淚外,漫興五更頭。地僻風威利,涼侵月影浮。靈椿吾語汝,有客尚句留[2]。

無限悲秋意[3],都歸醉夢中。誰家深院落,椿樹小胡同。心事隨歸燕,泥痕自印鴻[4]。尚餘三尺劍,磨勵試英風[5]。

【校注】

[1]秋聲:指秋天裏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2]句留:逗留;停留。

[3]“悲秋”意:對蕭瑟秋景而傷感。語出《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4]泥痕句: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鴻飛那復計東西。”語本此。

[5]磨礪:在磨刀石上磨擦。

九日

客裏重陽幾度過,壯懷無計補蹉跎。苦思轉覺吟情減,積累常輸酒債多。塵土功名輕敝屣[1],霜風天氣感行窩[2]。瓦盆幸有新栽菊,秋色宜人不在多。

【校注】

[1]塵土功名: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2]行窩:居室、居所。《宋史·邵雍傳》:“雍嵗時耕稼,僅給衣食,名其居曰安樂窩,因自號安樂先生。……時出游城中,風雨常不出。出則乗小車一人,挽之惟意所適,士大夫家識其車音,爭相迎候。童孺厮隷皆驩。相謂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復稱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窩’。”

暮秋

一夜西風著意吹,夜闌何事尚敲詩[1]。卻教曉起驚相覷[2],落葉滿庭人不知。

【校注】

[1]夜闌:夜殘;夜將盡時。敲詩:推敲詩句。後蜀何光遠《鑒戒錄·賈忤旨》:“(賈島)忽一日于驢上吟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島似不見。時韓吏部愈權京尹,意氣清嚴,威振紫陌。經第三對呵唱,島但手勢未已。俄爲官者推下驢,擁至尹前,島方覺悟。顧問欲責之。島具對:‘偶得一聯,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詩府,致衝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韓立馬良久思之,謂島曰:‘作敲字佳矣。’”

[2]相覷:對看,互相看見。何原卿明府以中秋近作見示,時有西安

之行,即次其韻贈別[1]

【題解】本篇充滿強烈的激憤之情。《桃花扇》獨白云:“無端淚紛紛,不覺笑呵呵。”詩人此境亦似之。蓋廿載功名不就,勳業歸空,無端把盞,皆成傷心。

銀漢無聲牛斗懸[2],良宵對月思悠然。一樽濁酒心原壯,廿載黃粱夢未圓[3]。客裏詩囊殊草草[4],眼前秋色自年年。人生到處當行樂,況有歌聲近雅筵。店後與歌姬愛香公隔一墻。

暫時把晤在天涯,珍重當頭玩月華。此夜狂歌誰斫地[5],幾人落拓尚無家。引針自覺穿珠易,得隴休緣望蜀差[6]。君欲到陝後即赴四川。雪爪鴻泥如有定,可將春訊附梅花[7]。

【校注】

[1]何原卿:疑與前詩《喜晤何厚卿》中爲同一人,當爲筆誤。明府:縣令。次韻,依次用所和詩中的韻作詩,也稱步韻。世傳次韻始于白居易、元稹,稱“元和體”。唐元稹《酬樂天餘思不盡加爲六韻之作》:“次韻千言曾報答,直詞三道共經綸。”

[2]“銀漢”句:銀漢,天河,銀河。牛斗:指牛宿和斗宿。傳說吳滅晉興之際,牛斗間常有紫氣。雷煥告訴尚書張華,說是寶劍之氣上衝于天,在豫東豐城。張華派雷爲豐城令,得兩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兩人各持其一。張華被誅後,失所持劍。後雷煥子持劍過延平津,劍入水,但見兩龍各長數丈,光采照人。見《晉書·張華傳》。

[3]黃粱夢: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遇道士呂翁,生自歎窮困,翁探囊中枕授之曰:枕此當令子榮適如意。時主人正蒸黃粱,生夢入枕中,享盡富貴榮華。及醒,黃粱尚未熟,怪曰:“豈其夢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後因以“黃粱夢”喻虛幻的事和不能實現的欲望。

[4]詩囊:貯放詩稿的袋子。語本唐李商隱 《李長吉小傳》:“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5]斫地:砍地。表示憤激之情。杜甫《短歌行》:“王郎酒酣拔劒斫地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6]“得隴”句:按,漢將岑彭,字君然,南陽棘陽人。王莽時,守本縣長,與嚴說共降更始,後被光武接納,轉戰各地,卓著功勳。建武八年,岑彭引兵從光武帝破天水,與吳漢圍隗囂于西城。時蜀地公孫述將李育將兵救囂,守上邽,光武留蓋延、耿弇圍之,而車駕東歸,敕彭書曰:“兩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見《後漢書·岑彭傳》。句本此。

[7]“雪爪”二句:言你的行蹤一旦安頓下來,一定要告訴我你的消息。雪爪鴻泥: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鴻飛那復計東西。”語本此。春訊附梅花:梅花在冬天開放,蘊涵着春天將來的消息,故云。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題高聚卿刺史帳檐[1]

【題解】帳檐,床帳前幅的上端所懸之橫幅。上有繪畫或刺繡,用爲床帳的裝飾。俗稱帳檐。古代文人常題詩于其上,以附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