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1454700000018

第18章 《朱子語類》俗語詞研究(11)

又,亦稱作“立崖岸”,如宋孫覿《鴻慶居士集》卷二一《率齋記》:“然天資簡亢,不立崖岸。遇人無貴賤戚踈,輒輸寫脯臟,聽頌如家人,使各盡其說,無不厭滿而去。”又宋陳著《本堂集》卷三八《天寧寺主僧可舉語錄序》:“吾師不立崖岸,不露線索,不棒不喝,機鋒到處禽縱出沒,真得洞下三昧。”查考文獻,宋後基本未見“做崖岸”一說,多用“立崖岸”一詞,例不贅。

五動作性狀類

動作狀態類主要包括描寫行為舉止及事物特性形態等的俗語詞。本部分選取54個詞條進行考釋。

【挨傍】

靠近,接近。2見:

楊志仁問明道說話。曰:“最難看。須是輕輕地挨傍它,描摸它意思,方得。若將來解,解不得。須是看得道理大段熟,方可看。”節。(卷97,頁2480)

康節之學,近似釋氏,但却又挨傍消息盈虛者言之。必大。(卷100,頁2544)

按:“挨傍”乃同義複合,皆有“靠近,接近”義。《正字通·手部》:“挨,今俗凡物相近謂之挨。”《說文·人部》:“傍,近也。从人,旁聲。”徐灝注箋:“依傍之義即旁之引申,旁、傍蓋本一字耳。”此詞此義宋及以後文獻中不乏用例,如宋鮑雲龍《天原發微》卷四上《卦氣》:“又曰:‘太玄之說,只是老莊。康節深取之者,以其書亦挨傍隂陽消長來說道理。’” “挨傍” 在表示“靠近,接近”義的基礎上,還可引申指“依靠,依傍”,如明羅洪先《念菴文集》卷三《答戚南玄》:“弟自昆陵歸,路徑少明。日間精神散漫,不無却比。向來挨傍處少,亦欲從自心立命,於命根處稍提掇得動。”又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一六《文莊東廓先生守益》:“古人學術,須到氣質脫化處,方是歸根復命。億則屢中,是不免挨傍氣習,猶有倚著。而戰戰兢兢,任重道逺,豈魯者所能了?”又,“挨傍”一詞仍活躍在今四川方言中,蔣宗福師《四川方言詞語考釋》一書中收錄該詞條。見《四川方言词语考释》,第432頁。

亦寫作“挨旁”,如《朱子語類》卷六五淵錄:“老陰老陽交而生艮兌,少陰少陽交而生震巽。……所以知其如此時,他這位次相挨旁。”又卷六七必大錄:“太玄之說,只是老莊。康節深取之者,以其書亦挨旁陰陽消長來說道理。”

【包認】

承擔,擔當。1見:

每歲本州為兩州包認上供錢若干,盡數解納,而兩州絹絕不來!(卷106,頁2651)

另如宋張方平《樂全集》卷二三《論京師軍儲事》:“此皆起於近歲因循敝例,理合令發運司依數包認。”又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卷四一《蠲賦雜錄》:“從本縣令項催赴本府交納,添湊兩司,包認錢共作三千七十二貫八百三十六文。”又元陳天祥《論廬世榮姦邪狀》:“始言課程增添三百萬錠,不取於民而能自辦,今卻迫脅諸路官司,勒令盡數包認。”又明王樵《方麓集》卷一《勘覆誠意伯劉世延事情》:“許林見得髙昇獨用龔鑾,就唆周相,具告龔鑾包認罪贖。後許林背約,致周相縊死。”又《醒世姻緣傳》第五回:‘這頭口閑一日,就空吃草料,誰人包認?’”

按:“包認”,義同“抱認”,如宋蘇軾《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四事一處行下狀》:“五年四月九日朝旨:‘應大赦以前,見欠蠶鹽和買青苗錢物,元是冒名,無可催理,或全家逃移,鄰里抱認,或元無頭主,均及干繫人者,並特與除放。’”又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六《驕民》:“諸務稅息,亦多蠲放,有連年不收一孔者,皆朝廷自行抱認。”其中“抱認”一詞,義即承擔、擔當。《漢語大詞典》收“抱認”,未收“包認”。

【膀浪】

擬聲詞。形容說話囉嗦,不休停。1見:

大抵游氏説話全無氣力,説得徒膀浪,都説不殺,無所謂“聽其言也厲”氣象。”。(卷64,頁1599)

按: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釋詞》:“昭人言語不休止,曰‘吧剌’,或曰‘毗曆吧剌’…今山左亦有此語,聲轉則為滂硠。”此所言“滂硠”即“膀浪”。“膀”,《集韻》鋪郎切,唐韻;“滂”,《廣韻》普郎切,唐韻;浪,《廣韻》魯當切,唐韻;硠,《廣韻》魯當切,唐韻。“膀浪”與“滂硠”音同而通。作為疊韻連綿詞,“膀浪”可寫作“滂硠”,亦作“磅硠”。清翟灝 《通俗編·聲音》:“張衡《思玄賦》‘伐河鼓之滂硠’,左思《吳都賦》‘汩乘流以砰宕’注:‘舟擊水聲。’滂硠、砰宕,因語輕重異字也。”

另,參《朱子語類》“膀浪”一詞出現的上下文語境,“説得徒膀浪,都説不殺”,是朱熹用來評說程門高弟游氏的說話特點。其中,“殺”有“結束,停止”義,該句是說游氏說話囉嗦,沒有休停。又參卷二〇榦錄:“游氏說得雖好,取正文便較迂曲些。”又卷九七廣錄:“今觀上蔡所記,則十分中自有三分以上是上蔡意思了,故其所記多有激揚發越之意;游氏所說則有溫純不決之意;李端伯所記則平正……”以上文例中言游氏“迂曲”,“溫純不決”,皆是言其說話不乾脆,囉嗦不休停,即“膀浪”。此詞此義在後來某些方言中可見,如云南昭通。見《漢語方言大詞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708頁。李敏辭釋“膀浪”為“浮泛”,見李敏辭博士論文《〈朱子語類〉的文獻學研究》,第85頁。不妥。《漢語大詞典》釋為“宋代口語。形容說話不着邊際”,似未確當。

【飽健】

謂精神飽滿強健。1見:

覺第一替人力將困,即調發第二替人往代。第三替亦如之。只管如此更番,則士常飽健,而不至於困乏。儒用。(卷136,頁3239-3240)

按:《廣雅·釋詁一》:“飽,滿也。”《玉篇零卷·食部》:“飽,野王案:餮足皆曰飽,不但於食也。”唐張九齡《奉和聖制南郊禮畢酺讌》詩:“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又,《說文·人部》:“健,伉也。从人,建聲。”《篇海類編·人物類·人部》:“健,伉也,強也,有力也。”《易·乾卦·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穎達疏:“健者,強壯之名。”“飽健”一詞,謂人精神飽滿強健。此詞此義宋文獻中有見,如宋陳旉《農書》卷中《牧養役用之宜篇》:“當盛寒之時,宜待日出晏温乃可用;至晩天隂氣寒,即早息之。大熱之時,須夙餧令飽健,至臨用時不可極飽,飽即役力傷損也。”

又,此詞此義早見於《晉書》卷一一五《載記》:“是時歲旱眾飢,道殣相望,登每戰殺賊,名為‘熟食’,謂軍人曰:‘汝等朝戰,暮便飽肉,何憂於飢!’士眾從之,啖死人肉,輒飽健能鬥。”

【包總】

總攬,總攝。1見:

伯豐論性有已發之性,有未發之性。曰:“性才發,便是情。情有善惡,性則全善。心又是一箇包總性情底。”大雅。(卷5,頁90)

另如宋潘自牧《記纂淵海》卷四二:“韓魏公言:‘在政府時有難處事,蓋天下事無有盡如意,須索包總,不然不可一日處矣。’”又元王惲《秋澗集》卷一八《暇日登飛仙休逸二臺》詩:“隴陌按行餘利澤,山川包總見雄襟。”

按: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卷二一〇《求舊》篇錄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詔曰:“城邑髙明,土風淳壹,包總形勝,實唯名都,故能光宅靈心,克昌帝業。”又唐李景讓《南瀆大江廣源公廟記》:“惟神包總大川,朝宗於海。”又唐志寬《慰神素書》:“素法師俗風清美,道器沖深,包總義門,研機至實。”王鍈《〈漢語大詞典〉商補》收錄“包總”一詞,釋為“總括、包攬”,見王鍈《〈汉语大词典〉商補》,第7頁。甚確。

【撥剔】

挑開,撥開。1見:

吳仁甫問:“誠意在致知、格物後,如何?”曰:“源頭只在致知。知至之後,如從上面放水來,已自迅流湍決,只是臨時又要略略撥剔,莫令壅滯爾。”銖。(卷15,頁301)

此詞此義屢見於宋及以後文獻,如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卷一八《崇福菴安靜泉銘》:“安靜道人,倚杖視後。撥剔草間,泉應而溢。萬斗源源,既甘且清。”又宋韓淲《寒燈》詩:“撥剔寒燈燄,消停煖酒杯。醉從愁畔過,夢自覺中迴。”同書卷一九《二十日往九峯》詩:“猶記翁來自扶杖,草根撥剔見涓涓。”又清沈佳《明儒言行錄》卷二:“伏羲祇是在天地萬物上模範出箇位次,以體言也;到文王時,開口便把天地萬物撥剔出生意,以用言也。”

按:“撥剔”乃同義複合,皆有“挑開,撥開”義。《釋名·釋言語》:“撥,使開也。”如《戰國策》卷二《西周》:“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氣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剔”亦有“撥開”義,如宋周邦彥《渡江雲·小石》:“今宵正對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沉恨處,時時自剔燈花。”其中,“自剔燈花”謂挑開燈花。“撥剔”此義宋前已見,如唐崔道融 《酒醒》詩:“酒醒撥剔殘灰火,多少淒涼在此中。”本詩是說詩人酒醒後撥開快熄滅的供取暖的爐內餘火,頓感人生就如這快熄滅的灰火,不由心生悲涼。在此心境下,方有後兩句,“爐畔自斟還自醉,打窗深夜雪兼風。”《漢語大詞典》釋“撥剔”為“剔除”,不確。若講為“剔除”,文義不順,又如何理解詩人在風雪深夜靠在留有餘溫的爐畔又開始自斟自飲呢?

在此基礎上,“撥剔”產生引申義二:①忙中抽身,即撥冗。宋陳淳《北溪大全集》卷三四《答徐懋功二》:“連日公事冗擾,不得暇。今撥剔奉報,並錄舊作。”又宋李昴英《文溪集》卷一四《山行》詩:“塵中事日生,撥剔且山行。襆被欣然出,登車趣便淸。”②選拔,調配。宋李昴英《文溪集》卷二〇《第四書》:“日來諸廳賀吏已撥剔稍定,惟是同年之求,入局者多。”《漢語大詞典》未及義項②。

【背却】

背離,背對。3見。

初間是如此,後來只管陷入裏面去,漸漸只管說得闊了,支蔓淫溢,才恁地陷入深了。於是一向背却正路,遂與正路相離了。賀孫。(卷52, 頁1273)

如“上東階,則先右足;上西階,則先左足。”蓋上西階而先右足,則背却主人;上東階而先左足,則背却客;自是理合如此。(卷74, 頁1908)

另如《二程遺書》卷一八《劉元承手編》:“學者不泥文義者,又全背却逺去;理會文義者,又滯泥不通。”又朱熹《晦庵集》卷五三:“讀書只隨書文訓釋玩味,意自深長。今人却是背却經文,橫生它說,所以枉費工夫,不見長進。”又元鄭光祖《梅香騙翰林風月》第一折:“此非有甚狂意,乃前程所關,況兼先人之語,銘注肺腑。萬一背却前言,俺母親有何面目見先人於九泉之下乎!”又《喻世明言》卷二:“梁尚賓背却公子,換了一套新衣,悄地出門,徑投城中顧僉事家來。”又《歧路燈》第五十九回:“我近今背却父命,弄出許多可笑可恥的事,這樣人死了何足惜!’”

按: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唐白居易《琵琶》詩:“弦清撥刺語錚錚,背却殘燈就月明。”又唐韋鵬翼《戲題盱眙壁》詩:“自從煮鶴燒琴後,背却青山臥月明。”

【芘覆】

謂庇護,掩蓋。1見:

“小人剝廬”,是說陰到這裏時,把他這些陽都剝了。此是自剝其廬舍,無安身己處。眾小人託這一君子為芘覆,若更剝了,是自剝其廬舍,便不成剝了。淵。(卷71,頁1785)

另如宋呂陶《淨徳集》卷三八《荼洞》詩:“瓊瑰露華英,緑幄相芘覆。”又宋李光《讀易詳說》卷八《下經》:“如株枿之木,自不能芘其身,安能芘人哉?初既無所芘覆,又隂柔之才,不能自遂顯明之地,如入于幽谷,愈以困窮耳。”又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九〇:“日者,陛下知公論不容,特出睿斷,改畀祠官,然曲加芘覆, 猶竊寵名,使負罪之臣與以禮進退者無異。”又《明史》卷二〇九《楊允繩傳》:“及俸滿營遷,避難求去,犯罪慾彌縫,失事希芘覆。”

按:“芘”通“庇”,“芘覆”猶“庇覆”。宋賈昌朝《羣經音辨》卷一《辨字同音異》:“芘覆也,音庇,又悲位切。”《集韻·至韻》:“庇,《說文》:‘蔭也。’或作芘。”如《莊子·人間世》:“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陸德明釋文:“‘將芘’,本亦作庇。”“芘覆”亦寫作“庇覆”,如《朱文公易説》卷四《國風·周南》:“衆小人託一君子為庇覆,若更剝了,是自剝其廬舍,便不成剝了。”又明梁寅《詩演義》卷一《國風·周南》:“葛藟縈繫於木而曰荒之者,蓋芘覆之意。”又明季本《詩說解頤》正釋卷一《樛木三章章四句》:“‘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荒,庇覆也;將,猶扶助也。”

【喫棒】

受杖責。1見:

王循友彥霖家子孫。知建康,辭秦而往。問有何委,秦曰:“亦無事。只有一親戚在彼,秦之甥。極不肖,恐到庭下,為痛治。”及到任,其人果犯來,與痛治喫棒之類。其人母骨肉訴之秦,秦大怒,即尋一事加於王。揚。(卷131,頁3161)

另如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九〇《哲宗》:“布謂惇曰:‘此事何可不與執政議?如此則失職矣。’惇曰:‘何止失職,喫棒、罰銅皆可也。’”又宋鄭克《折獄龜鑑》卷五《張詠》:“盖彼猾吏,枝詞不伏,豈只是怕喫棒,意謂書生畏懦,不敢容易斬人,故以此嘗試詠耳。”又宋徐度《却掃編》卷下:“東坡既謫黃州,復以先知徐州日不覺察妖賊事取勘,已而有旨放罪,乃上表謝,神宗讀至‘無官可削,撫已知危’,笑曰:‘畏喫棒邪?’”宋后沿用此義,例不贅。

按:此詞此義早見於唐五代禪宗語錄,如《祖堂集》卷一三《報慈和尚》:“師云:‘或有人借問汝,汝且作摩生向他道?’僧云:‘今日多好雨。’師云:‘合喫棒,不合喫棒?’學人禮拜。”又唐義玄述《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覺收坐具,入僧堂。眾僧云:‘這僧莫是和尚親故,不禮拜,又不喫棒。’師聞,令喚覺。”文例中的“喫棒”皆為佛事修行中的專業術語,即“受杖責”,佛門通過此種方式促使人覺悟。

【出治】

“出治”一詞共6見,有兩個義項:

①治理。4見:

堯是初頭出治第一箇聖人。《尚書堯典》是第一篇典籍,說堯之德,都未下别字,“欽”是第一箇字。伯羽。(卷12,頁206)

《觀》義自說聖人至德出治,天下自然而化,更不待用力,而下莫不觀感而化,故取義於盥。賀孫。(卷25,頁615)

堯舜禹數聖人出治天下,是多多少少事!到末後相傳之要,却只在這裏。只是這箇精一直是難!賀孫。(卷30,頁771)

舊制:凡通判太守出去,皆帶吏部員外郎、吏部郎中;其見居職者,則加以判流內銓,流外銓。豈有吏部官而可帶出治州郡者!僩。(卷128,頁3072)

按: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隋書》卷七八《蕭吉傳》:“今山陵氣應,上又臨喪,兆益見矣。且太子得政,隋其亡乎!當有真人出治之矣。”需要說明的是,“出治”當“治理”講時,其對象可以大到指天下國家,亦可具體指地方治所、兵士行陣,如宋徐鉉《騎省集》卷二《和元帥書記蕭郎中觀習水師》詩:“元帥樓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又宋王安石《臨川文集》卷九《送文學士倅卭州》詩:“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漢語大詞典》釋“出治”為“治理國家”,未妥;以明宋濂《送徐教授纂修日曆還任序》為首例,稍晚。《漢語大詞典訂補》釋為“整治”,似欠妥;以《朱子語類》為首例,稍晚。

②加工,點化。2見:

古人自能食能言,便已教了,一歲有一歲工夫。至二十時。聖人資質已自有十分。大學只出治光彩。淳。(卷7,頁125)

問:“如何是粗粗底基址?”曰:“無所往,亦無所不往,亦無深害。但認得‘義’字重,亦是。所謂粗者,如匠人出治材料,且成樸在,然後刻畫可加也。”(卷113,頁2749)

按:文例中“匠人出治材料”,是說匠人要把材料加工點化出新意,是在木材未經加工的基礎上完成的,即“且成樸在,然後刻畫可加也”。其中,“樸”謂未經加工成器的木材,如漢王充《論衡·量知》:“物實無中核者謂之鬱,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大學只出治光彩”,是說在資質已具的情況下,進一步點化,以出精彩。參《朱子語類》卷七淳錄:“古人於小學存養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學,只就上面點化出些精彩。”又同卷銖錄:“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矩做去。大學是發明此事之理。”其中,“點化出些精彩”,“發明此事之理”,說的就是“出治光彩”。

【蹉失】

共2見,有兩個義項:

① 錯失,錯過。動詞。1見:

以事言之,則正之勝邪,天理之勝人欲,甚難;而邪之勝正,人欲之勝天理,却甚易。蓋才是蹉失一兩件事,便被邪來勝將去。僩。(卷59,頁1417)

另如宋周南《山房集》卷二《代監司乞行下浙西廣糴劄子》:“及今廣糴,恐正其時。若更小緩,利歸富室,必且增價。豐年難得,古今所惜,臣管見淺陋,竊以為不可蹉失。”又明張丑《真蹟日錄》卷四《米菴》詩:“墨寳不得一近前,生平蹉失竟遊仙。小子收購傾囊錢,寳章待訪聲班班。”

②過失,失誤。名詞。1見:

又言:“聖門以言語次於德行,言語亦大難。若非燭理洞徹,胸次坦然,即酬酢應對,蹉失多矣!”德明。(卷52,頁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