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1454700000031

第31章 《朱子語類》特色詞研究(2)

按:“存”、“主”是兩個多義語素,“存主”一詞中,“主”即“主張、總領、掌管”,《玉篇·丶部》“主,典也”,《廣韻·麌韻》“主,掌也”,如《墨子·尚賢中》:“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國家,欲脩保而勿失。”“存”與“主”義近,即“掌管、管理”,如《論語·泰伯》:“籩豆之事,則有司存。”清劉寶楠正義:“《周禮·天官》:‘籩人掌四籩之實,醢人掌四豆之實。’”“存主”一詞,宋明理學家在強調道德、學問修養時常常用到,義即“主張、主宰、總領”。

又,“存主”一詞早見於六朝文,如南朝梁武帝《祠南郊恩詔》:“凡民有單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縣咸加收養,贍給衣食,每令周足,以終其身。”此“存主”講為“保存、保全”,為其本義。到了唐文獻中,“存主”產生新義項,義為守持之道,如唐趙蕤《長短經》卷二《理亂》:“勤事守業,不敢怠荒,動以先公,不以先私,是謂存主。’”《漢語大詞典》、《辭源》、《辭海》、《宋語言詞典》等皆未收該詞。

【涵】

涵泳,浸潤。《廣韻·覃韻》:“涵,涵泳。”《字彙·水部》:“涵,沉浸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水部》:“涵,所受潤澤多也。”在道德與學問的培養中,“涵”表達的是一種深入其中,沉浸其中的修養方式。“涵”常與動詞語素“味”、“養”、“泳”等組合,構成“涵味”、“涵養”、“涵泳”等詞。下面分别討論:

【涵味】

涵泳體味。2見:

太凡義理積得多後,貫通了,自然見效。……不然,讀得這一件,却將來排湊做,韓昌黎論為文,便也要讀書涵味多後,自然好。端蒙。(卷9,頁158)

讀《詩》之法,只是熟讀涵味,自然和氣從胸中流出,其妙處不可得而言。僩。(卷80,頁2086)

此詞此義宋時多見,如宋張方平《華山重修雲臺觀記》:“上益重之,下詔曰:‘華山隱士陳摶,晦跡丘樊,棲心巖穴,跌宕世表,涵味道腴。’ ”又宋董嗣杲《題濂溪書院》詩:“未知涵味其中者,誰是元翁得正傳。”又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卷二四《語孟要指》:“朱子曰:‘《論語》一日只看一段,大致明白底看兩段,須是專一。自早至莫,夜雖不讀,亦當涵味,常在胸次。’”

按:“涵”,義即“涵泳、領會”。《廣韻·覃韻》:“涵,涵泳。”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三:“正淵明詩意,詩字少意多,尤可涵泳。”其中,“涵泳”謂“深入領會”。“味”,有“體味”義,如唐錢起《酬劉起居臥病見寄》詩:“味道能忘病,過庭更學詩。”“涵味”是朱熹所提倡的讀書之法。

【涵養】

涵泳修養。主要指涵泳心性,修養性情。190多見,例如:

某此間講說時少,踐履時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會,自去體察,自去涵養。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僩。(卷13,頁223)

欲其權量精審,是他平日涵養本原,此心虛明純一,自然權量精審。時舉。(卷37,頁988)

“根本須是先培壅”,涵養持敬,便是栽培。賀孫。(卷95,頁2450)

另如《二程遺書》卷一五:“學者須是潛心積慮,優游涵養,使之自得。”又宋沈瀛《醉落魄》詞:“致知格物,孔顏學問從茲出。聖言句句皆真實。涵養功深,將見自家得。”又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一〇《黃伯固疏文》:“伏望陛下高拱九重,凝神定慮,屏紛華,斥異端,遠佞人,招延故老,咨訪忠良,可以涵養氣質,薰陶德性,而聖學惟新,聖政日舉矣。”

按:從以上文例可見,“涵養”作為理學家所提倡的一種修養方式,常和本原、心性、性情、氣質類詞搭配,涵養持敬也被理學家推崇為修養之根本。在此基礎上,有了操存涵養之功,進學窮理也有了保障,誠如朱熹對程頤的推崇:“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涵泳】

深入領會,體會。43見,例如:

先看《大學》,次《語》《孟》,次《中庸》。果然下工夫,句句字字,涵泳切己,看得透徹,一生受用不盡。只怕人不下工,雖多讀古人書,無益。謙。(卷14,頁249)

須是讀熟了,文義都曉得了,涵泳讀取百來遍,方見得那好處,那好處方出,方見得精怪。僩。(卷80,頁2087)

所謂“涵泳”者,只是子細讀書之異名。蓋。(卷121,頁2928)

另如宋張載《張子全書》卷六《義理》:“要見聖人,無如《論》、《孟》為要。《論》、《孟》二書,于學者大足,只是須涵泳。”又宋陳埴《木鍾集》卷一〇《近思雜問附》:“又須讀書,涵泳義理,以灌溉滋養之。不爾,便枯燥入空門去。”又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自今而後,擬以純灰三斛,細滌其腸,日取《六經》、《周禮》、《孟子》、《老》……便須銓擇佳者,熟讀涵泳之,令其漸漬汪洋。”

按:從文例看,“涵泳”一詞強調對義理深入體會,反復玩索,以明其意旨。在理學發展中,“涵泳”亦是讀書進學的重要方式。

【敬】

恭敬,敬肅。《說文·苟部》:“敬,肅也。”《玉篇·苟部》:“敬,恭也。”《易·坤卦·文言傳》:“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徳不孤。”唐孔穎達疏:“內謂心也,用此恭敬以直內。”“敬”是理學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朱子語類》文本中,“敬”與語素“誠”、“居”、“主”等組合,構成“誠敬”、“居敬”、“主敬”等詞,成為了理學文化中重要的涵養心性與修持德行的術語。下面分别討論:

【誠敬】

誠實恭敬。60見,例如:

問:“人如何發其誠敬,消其欲?”曰:“此是極處了。誠,只是去了許多偽;敬,只是去了許多怠慢;欲,只是要窒。”去偽。(卷12,頁113)

古人由小便學來如,“視無誑”,如“洒掃、應對、進退”,皆是少年從小學,教他都是誠敬。椿。(卷18,頁403)

因問:“‘誠敬’二字如何看?”廣云:“先敬,然後誠。”曰:“且莫理會先後。敬是如何?誠是如何?”廣曰:“敬是把作工夫,誠則到自然處。”曰:“敬也有把捉時,也有自然時;誠也有勉為誠時,亦有自然誠時。且説此二字義,敬只是箇收歛畏懼,不縱放;誠只是箇朴直慤實,不欺誑。”(卷113,頁2743-2744)

按:關於“誠”、“敬”之義,朱熹與門人弟子進行過深入討論,由以上文例可見。另如卷六榦錄:“妄誕欺詐為不誠,怠惰放肆為不敬,此誠敬之别。”又同卷端蒙錄:“誠只是一箇實,敬只是一箇畏。”“誠敬”此義宋前已見,如《宋書》卷一六《禮志三》:“便可詳考姬典,經始明堂,宗祀先靈,式配上帝,誠敬克展,幽顯咸秩。”到了宋明理學家眼中,尤其強調內在心性的“誠敬”品格,也成為了德行涵養中的重要元素。《漢語大詞典》義項③釋“誠敬”為“程朱學說中所謂存誠與居敬的並稱”,欠妥。

【居敬】

猶“持敬”。守持恭敬。76見,例如:

立志必須高出事物之表,而居敬則常存於事物之中,令此敬與事物皆不相違。言也須敬,動也須敬,坐也須敬,頃刻去他不得。卓。(卷18,頁419)

所謂功夫者,不過居敬窮理以修身也。由求只是這些功夫未到此田地,不若顔子,故夫子所以知其未仁。銖。(卷28,頁720)

問横渠“得尺守尺,得寸守寸”之說。曰:“不必如此,且放寛地歩。不成讀書得一句且守一句!須一面居敬持養將去。”德明。(卷99,頁2538)

按:“居”有“守持”義,《廣韻·魚韻》:“居,當也。”以上文例中“居敬”謂守持恭敬。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論語·雍也》:“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孔安國注曰:“居身敬肅,臨下寛略,則可居簡而行簡。”後一直沿用此義,例不贅。在理學文化中,“居敬”被看作重要的學者工夫,伊川言“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胡五峰言“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由此可見一斑。在此基礎上,朱熹將“居敬”與“窮理”看作學者工夫中的兩件大事,《朱子語類》卷九廣錄:“學者工夫,唯在居敬、窮理二事。此二事互相發。能窮理,則居敬工夫日益進;能居敬,則窮理工夫日益密。”

【主敬】

守敬。41見,例如:

只如主敬、窮理,不可偏廢。這兩件事,如踏一物一般,踏著這頭,那頭便動。如行歩,左足起,右足自來。(卷119,頁2880)

故先生教人,専以主敬、窮理為主;欲使學者自去窮究,見得道理如此,便自能立,不待辨説而明。此引而不發之意,其為學者之心蓋甚切,學者可不深味此意乎!炎。(卷121,頁2940)

若不讀書窮理,主敬存心,而徒切切計較於昨非今是之間,恐亦勞而無補也。(卷122,頁2949)

按:《廣雅·釋詁三》:“主,守也。”宋玉《招魂》:“主此盛徳兮,牽於俗而蕪穢。”劉良注:“主,守也。”參《朱子語類》卷一一九:“初投先生書,以此心不放動為主敬之説。先生曰:‘主敬’二字只恁地做不得,須是内外交相養。蓋人心活物,吾學非比釋氏,須是窮理。”不難看出,以上文例中“主敬”猶“居敬”、“持敬”,指的是守持恭敬之心。同時,朱熹將“主敬”、“窮理”作為讀書教人的兩件大事,雖二端猶一本,即卷九所錄:“主敬、窮理雖二端,其實一本。”

又,“主敬”一詞宋前已見,如《禮記·少儀》:“賓客主恭,祭祀主敬,喪事主哀,會同主詡。”唐孔穎達疏:“恭在貎,敬在心,賓客輕,故主恭;祭祀重,故主敬。”可見,“主敬”即貴在敬,以敬為主。《漢語大詞典》等未收此詞。

【索】

探求,探索。《小爾雅·廣言二》:“索,求也。”《周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唐孔穎達疏:“索,謂求索。”在《朱子語類》文本中,“索”與動詞語素“究”、“極”、“窮”、“玩”等組合,構成“究索”、“極索”、“窮索”、“玩索”等詞,表示對義理的研究與探求。下面分别討論:

【究索】

探究,探求。2見:

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說,殊害事。蓋既不得正理,又枉費心力。不若虛心靜看,即涵養、究索之功,一舉而兩得之也。時舉。(卷11,頁179)

書用你自去讀,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箇引路底人,做得箇證明底人,有疑難處同商量而已。僩。(卷13,頁223)

另如朱熹《晦庵集》卷四九《答王子合》:“要當推類究索,拔本塞源,然後心得其正,而可語聖賢之學也。”又元吳澄《吳文正集》卷一〇《趙以文兄弟字説》:“聖人之道,書所具載。首之以學文而講習之,究索之,則能明其道於心矣。”

按:“究索”乃同義複合,《字彙·穴部》:“究,推尋也。”文例中“究索”一詞,是指對文字、義理等的探究,探求。此詞此義宋前已見,如唐蘇源明《元包說源》:“人觀象立言,垂範作則,將以究索厥理,匡贊皇極。”

【極索】

窮究,探求。1見:

要須驗之此心,真知得如何是天理,如何是人欲。幾微間極索理會。此心常常要惺覺,莫令須刻悠悠憒憒。大雅。(卷13,頁226)

另如《二程遺書》卷一八:“《中庸》之書,其味無窮,極索玩味。”又宋呂南公《灌園集》卷七《測幽記序》:“於是深思極索,遂見理數之始終,知古人之於此,言不言各有意也。”又明陳獻章《陳白沙集》卷三《與董子仁》:“只平生問學一事,極索理會,不可悠悠。人一身與天地參立,豈可不知自貴重?”

按:“極索”乃同義複合。“極”有“窮究,探究”義,如漢王充《論衡·問孔》:“聖人之言,不能盡解,説道陳義,不能輒形。不能輒形,宜問以發之;不能盡解,宜難以極之。”其中“難以極之”,是說難以窮究。以上文例中所言“極索”,謂對事理窮究探索。

【窮索】

推求,探求。3見:

擇之問:“且涵養去,久之自明。”曰:“亦須窮理。涵養、窮索,二者不可廢一,如車兩輪,如鳥兩翼。如溫公,只恁行將去,無致知一段。”德明。(卷9,頁150)

但舜是生知,不待窮索。如今須著窮索教盡。莫說道只消做六七分,那兩三分不消做盡,也得。賀孫。(卷58,頁1357-1358)

另如宋陸九淵《象山語錄》卷四:“先生曰:‘讀書不必窮索,平易讀之,識其可識者,久將自明。’”宋陳淳《北溪大全集》卷二五《答郭子從二》:“以窮理言義,又不相似。窮索乃平日之功,非裁度處事時之事也。”又明馮從吾《少墟集》卷一三《眀道先生集抄序》:“不須防檢,不須窮索。先生明言心懈則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

按:“窮索”乃同義複合,皆有“推求、探求”義。“窮”有“推求”義,如北齊顏之推 《顏氏家訓》卷第六《書證》:“大抵服其為書,隱括有條例,剖析窮根源,鄭玄注書,往往引以為證。”《漢語大詞典》釋“窮索”為“苦心思索”,以朱熹《答林擇之書》為引例,未確。

又,“窮索”一詞宋前已見,如唐張讀《宣室志·師夜光》:“是時,玄宗皇帝好神仙釋氏,窮索名僧方士,而夜光迫於貧,不得西去,心常怏怏。”其中“窮索名僧方士”,是說四處訪求或搜求名僧方士。

【玩索】

玩味探求。22見,例如:

若年齒向晚,卻須擇要用功,讀一書,便覺後來難得工夫再去理會;須沉潛玩索,究極至處,可也。謨。(卷10,頁169-170)

聖賢說出來底言語,自有語脈,安頓得各有所在,豈似後人胡亂說了也!須玩索其旨,所以學不可以不講。。(卷11,頁194)

致知工夫,亦只是且據所已知者,玩索推廣將去。具於心者,本無不足也。(卷15,頁283)

另如《二程遺書》卷一五《入關語錄》:“所謂日月至焉,與久而不息者,所見規模雖略相似,其意味氣象迥别,須潛心默識,玩索久之,庶幾自得。”又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八《敘畫》:“其家世藏名跡,鮮有比者。朝夕玩索,心領神會,加以遊於畫藝,悟入厥趣,是故鑒賞品藻,萬不失一。”又明薛瑄《敬軒文集》卷一九《雙桂堂記》:“兄弟篤於知行之正學,沉潛玩索,勇猛精進,勤脩於一堂之上。”

按:“玩”有“玩味,體會”之義,如《周易·繫辭上》:“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其中,“玩其辭”、“ 玩其占”,說的是君子就卦爻辭之象反復玩味、反復體會。以上文例中“玩索”,是指對義理、學問等玩味探求。

【體】

動詞,謂“施行、實行”,含有強烈的主觀能動色彩。《朱子語類》中,“體”常與動詞語素“當”、“察”、“會”、“究”、“看”、“認”、“貼”、“驗”等組合,構成“體當”、“體察”、“體會”、“體究”、“體看”、“體認”、“體貼”、“體驗”等詞,表示對義理學問等的體會與踐行。下面分别討論:

【體當】

體會。8見,例如:

或問:“‘知者動,仁者靜’。如《太極圖說》,則知為靜而仁為動,如何?”曰:“且自體當到不相礙處,方是。”人傑。(卷32,頁823)

伊川解“修辭立誠”作“擇言篤志”,說得來寬。不如明道說云:“修其言辭,正為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之實事。學履。(卷69,頁1718)

問《遺書》首卷“體道”之說。曰:“‘體’,猶體當、體究之‘體’,言以自家身己去體那道。”僩。(卷97,頁2488)

除《朱子語類》外,此詞此義宋及以後文獻中有見,如宋張栻《南軒集》卷二七《答舒秀才周臣》:“向者元晦有所講論,其間亦有與鄙見合者,因而反復議論,以體當在己者耳。”又明王陽明《傳習錄》卷下:“心者身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故欲修身在於體當自家心愷,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

【體察】

體會察驗。45見,例如:

如今看文字,且要以前賢程先生等所解為主,看他所說如何,聖賢言語如何,將己來聽命於他,切己思量體察,就日用常行中著衣吃飯,事親從兄,盡是問學。謙。(卷8,頁140)

且先收放心。如心不在,無下手處。要去體察你平昔用心,是為己為人?若讀書計較利祿,便是為人。(卷116,頁2799)

今請歸家正襟危坐,取《大學》《論語》《中庸》《孟子》,逐句逐字分曉精切,求聖賢之意,切己體察,著己踐履,虛心體究。(卷121,頁2918)

除《朱子語類》外,此詞此義宋及以後文獻中多見,如宋陳文蔚《克齋集》卷二《與余正叔書》:“文蔚每日於體察外,尤著意克已工夫,緣有性偏難克處,殊以為撓正。”又明王陽明《傳習錄》卷中:“今必曰窮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諸其心,則凡所謂善惡之機,真妄之辨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將何所致其體察乎?”

【體會】

體察領會。6見,例如:

今人皆無此等禮數可以講習,只靠先聖遺經自去推究,所以要人格物主敬,便將此心去體會古人道理,循而行之。僩。(卷15,頁287)

問:“‘不當以體會為非心,故有“心小性大”之說’,如何是體會?”曰:“此必是橫渠有此語,今其書中失之矣。”可學。(卷97,頁2502)

每日讀書,只是讀過了,便不知將此心去體會,所以說得來如此疏。僩。(卷114,頁2755)

按:“體會”一詞宋前已見,如《祖堂集》中多見,其卷八《曹山》:“若體會不盡,則轉他一切事不去;若體會得妙,則轉他一切事,向背後為僮僕者。”又同書卷二〇《瑞雲寺》:“眾生若發真智,達得真空,即真智是佛,空是淨土。若能如是體會,何處更求他方淨土及佛也?”可見,“體會”也是佛學修行之道。而融匯佛道之學的理學,亦將“體會”之法用於義理探究與學問涵養。此詞此義宋及以後文獻多見,例不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