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1454800000013

第13章 孔孟孝悌文化的当代阐释

李宜家

从学理与践行结合的层面探索孔孟的孝悌文化的哲学基础,寻绎这一文化形态的基本内涵,给予孝悌文化的价值以科学定位,对于孝悌文化的现代化、世界化,对于构建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国”——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有着特殊的重大的意义。一、人性:孝悌文化的哲学基础

探讨孝悌文化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探索这一文化形态产生的根源,从而科学论定孝悌文化的客观性、合理性及其普适的恒常的价值。

(一)孔孟论孝悌文化的哲学根源

1.孝悌根源于人类的血缘亲情即人的自然属性。孔子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又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而亲仁。”再云:“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孔子倡导“亲亲”,张扬“孝悌”,把体现孝悌为核心的血缘亲情即人的自然属性,作为孝悌文化的哲学基础。

2.孝悌根源于人的自然本能即人的自然属性。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关于孝悌根源的基本思想,也认为这一文化形态的哲学依据是人的自然本性。孟子指出:“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长,无不知敬其兄也。”这就是说,孝悌是人类天生的良知良能的表现。孟子还指出:“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之而委于壑……则孝子仁之掩其亲,亦必有道也。”是论则进一步阐明孝悌是出于人的自然属性。

(二)孔孟孝悌根源论的缺失

孔孟的孝悌根源论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从理论上讲,现代人学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它制约着人的自然性,规定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人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类,血缘关系不过是这两大类关系的诸多分支之一。这种人类早期形成的血缘关系,应该仅仅是萌发孝悌理念的根源,它并不蕴涵多少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孝悌理念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生产方式与思想文化发展而发展。粗略地说,具有伦理意义的孝悌理念形成于周代。孝悌成为道德规范或伦理学说,则要归因于孔子在继承前人孝悌理论的基础上,在新的时代的天才的理论创新。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孝悌理念是“由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综合决定的”。然而从根本上说,人的社会性才是孝悌文化的哲学基础。

不过,孔孟关于孝悌文化产生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思想,也蕴涵着一定的合理因素,正如徐宗儒先生所论:“孝悌作为具有自然属性的根源的道德规范,其自然性是无可争辩的。”确乎如此,血缘关系是产生孝悌理念的生理基础,父慈子孝与兄友弟恭的孝悌是人类的自然天性,是“萌发孝悌理念的根源”。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虽然孔孟的孝悌根源论有着片面之处,但它却阐明了孝悌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它使孝悌这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变成了人的内在的心理欲求,“这种理论模式开启人行孝的自觉,使孝成为一种主体的积极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亲爱:孝悌的基本内涵

(一)孝悌范畴的基本内涵

孝悌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论语》与《孟子》原典中多有论列,据有的学者统计,仅“孝”字在《论语》中就出现过十九次,而《论语》中论及孝悌的文字高达十六章之多。在此不一一征引。对此,古今学者也深有研究。

什么是孝?《尔雅·训释》云:“善事父母为孝。”《说文》云:“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父也。”“孝”的英文是filialpity,从字面上讲,就是“子女(对父母)的虔敬与顺承”。根据孔孟对孝的论述和中外研究家的考论,善事父母就是孝这一范畴的核心意蕴。

什么是悌?贾谊云:“弟敬兄爱谓之悌。”《辞源》云:“兄弟姊妹间的亲密和睦。”据此,可以认定悌的基本内核是兄爱弟敬。

在孔孟的《论语》、《孟子》等原典中,父慈与子孝往往是对举的,兄友与弟恭也是对应的。父母对子女是慈爱,子女对父母是敬爱;兄对弟是友爱,弟对兄是敬爱。这表明孝悌的本质是亲爱,亲爱是孝悌范畴的基本内涵。它也表明父与子、兄与弟在权利和义务方面是对等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除了上述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与兄弟之爱,孝悌还蕴涵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爱天下人直至爱社会、爱国家的所谓“泛爱众”。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二)孝悌理论的基本原则

从践履孝悌文化的角度审视,必须以父慈子孝与兄友弟恭为中心来确定这一文化形态的基本原则。

1.孝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敬爱的原则。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孔子把对父母的敬爱归结为人之为人的人性,提高到对父母精神层面的满足,认为子女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敬爱,使父母精神愉悦才是最大的孝。孟子指出:“孝子之道,莫大乎尊亲。”孟子也把敬爱父母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总之,孔孟一致认为敬爱父母就是充分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它是践履孝的最高原则。

其次是奉养的原则。为人子女必须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这是践履孝的最基本的原则。孔子认为物质上供养父母要做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孟子认为“不顾父母之养”是不孝,要从物质上奉养父母。作为子女必须使年迈的父母在物质生活上有一定保障,这是对父母抚育子女的辛劳的感恩和回馈,也是子女对父母应该而且必须尽到的义务与责任。

再次是葬祭的原则。父母去世后应该安葬,这是子女践履孝的又一基本原则,孔子指出“丧……宁戚”,孟子指出“唯送死可以为大事”。孔孟都认为应该将父母去世作为大事,对父母去世应该悲戚,子女应该尽力以适当方式安葬父母。这实质上表现了子女对父母的深切怀念。而祭奠已去世的父母则表达了子女的敬爱之心,也是永世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表现形式。

最后是无违礼的原则。孔孟要求事亲必须遵循礼法,这是践履孝的另一基本原则,也是践履孝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孔子指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孟都认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奉养、葬祭都不能违背礼法,善事父母必须以礼法为最高准则。

2.悌的基本原则

(1)兄弟和睦的原则。孔子指出:“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孟子也指出:“义之实,从兄是也。”这就是说,兄弟应该亲密无间,和睦相处,这种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兄弟姊妹之情,是家庭欢乐幸福的基础,应该珍视、巩固和发展同辈人之间的友好和睦的关系。

(2)以义相接的原则。“兄弟去利,以义相接也。”孔孟这一主张是处理兄弟关系的十分重要的原则,把兄弟关系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这种关系才能得到巩固和健康的发展。

(3)互敬互爱的原则。孔孟主张弟子要入孝出悌,兄弟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孔子表彰闵子迁的孝行。孟子认为兄弟与他人的关系应该有所不同,都证明了上述观点。

孔孟围绕孝悌提出了一系列原则,上面只择其要者作了初步检讨。其实在上述原则的统摄下,还有许多践履孝悌的具体要求,诸如侍疾、几谏、继志述事等等。这些具体要求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此外,在孝悌原则中应该而且必须提到的是“推爱”——爱血缘关系之外的众人,爱天下万物,也是孝悌题中应有之义。拟另撰文,恕此不赘。

三、和谐:孝悌文化的当代价值

孔孟的孝悌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和谐,实现“小康”、“大同”之世是这一文化形态的终极目标。如前所述,孝悌文化一方面要求父慈子孝,达于父母子女的和谐;另一方面要求兄友弟恭,达于兄弟姊妹的和谐,而后达于亲族、邻里的和谐,直至实现整个社会、国家与整个世界的和谐。因此,孔孟的孝悌文化的最大价值就是和谐,它是这一文化形态的当代价值之所在。

当今世界困惑人类的精神危机之一,就是家庭伦理道德的失范与失控。在中国,由于资本逻辑的作用而使一些人人格异化,把攫取金钱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为了个人感官享乐,或父(母)子(女)之间亲情淡化,情感疏离,甚至有子女虐待、遗弃、杀害父母;或兄弟反目,姊妹成仇,骨肉相残。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不时见诸报端。在西方,由于个人主义泛滥,拜金主义横行,造成人格异化,只顾个人感官之乐,出现了老人孤独难耐晚景凄凉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幸福安宁,导致了社会、国家甚至人类的严重失和。孔孟孝悌文化是医治这种现代文明病的良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实现这剂良方的价值。下面,再就孝悌文化和谐性的当代价值作点论析。

第一,孝悌文化是构建新型父子关系的借鉴。

建立父(母)子(女)的新型关系,是当代家庭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建设这种新型关系的过程中,平等基础上的父慈子孝的原理是可供我们借鉴的。这条原理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一要抚养,二要教育。抚养是父母对子女的神圣的天职,教育则是父母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把抚养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重抚养轻教育的不良倾向。当代社会在这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诸如把子女当作“小皇帝”加以娇宠等等,就应该予以重视和解决。同时,在平等基础上子女对父母的孝,其最高原则是对父母在精神层面上的敬爱,而奉养即满足父母物资生活的需求也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当代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是养而不敬或不养也不敬。这就得从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层面上加以规范。另外,孝悌文化所提倡的要合理办理父母葬祭事务,孝敬父母要以礼法为前提等等,都值得当代人予以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

第二,孝悌文化是建构新型兄弟关系的参照。

对于当代新型的兄(姊)弟(妹)关系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兄友弟恭的原理是可以参照的。这一原理要求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以义相接与互相帮助,当代的兄弟姊妹间是应该身体力行的。怎样在当代奉行这一原理,真正实现兄弟关系的和谐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思考。

第三,孝悌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孔孟强化孝悌教育的方法,对当代道德教育有极大的启示。如何把孝悌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与基础,把孝悌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将孝悌教育渗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孝悌教育的效应,提高人的整体道德素质,实现个体的身心和谐,也是当代应该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孔孟孝悌文化要求通过以父子和兄弟为中心的家庭和谐,从而实现国家、世界和谐的思想,具有普适性与恒常的价值,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社会公理。它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和谐,让我们高呼:孝悌文化,归来吧!

(李宜家:四川省德阳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