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孝道文化新探
1454800000043

第43章 德阳,孝闻名于天下(1)

邹贵兴

从邓小平同志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思想相通,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实践,到江泽民同志受国学儒家启发,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并行“以德治国”的两驾马车,以及江泽民同志渗透着孔子“与时偕行”之思想,提出的“与时俱进”,再到胡锦涛同志秉承儒家理论把“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功与否的标准,向全国乃至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所有这些重要思想无不贯穿了两点,就是人要讲“德”,人与人之间要讲“和”。

一、孝泉:“一门三孝”传天下

德阳德阳,德政如阳,德政广布,民心向往。纵观历史,德阳人几千年都讲“德”,讲“和”,又以“孝”闻天下。孔子在《孝经》开篇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从东汉的当朝史书《东观汉记》,到汉班固的《汉书》,到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到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到南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到宋代学者郑少微的《孝感庙记》,到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等等大量历史书,都记载、传播着我们德阳孝泉镇东汉姜家感天动地“一门三孝”的故事。至于历代版本的《德阳县志》那更是记载了德阳一连串的孝子、孝媳、烈妇、精忠报国的贤臣。

据历史记载,在东汉时期,出现了一对养亲敬老、孝行纯良的夫妇——姜诗、庞三春。姜诗带着母亲妻儿在外为官,而姜母每天想吃家乡鲤鱼、喝家乡的亭江水,于是孝顺的姜诗便辞去官职带着母亲妻儿回到家乡,靠教私垫为生,终日为生计奔忙。婆婆却爱喝江水和吃鲤鱼,媳妇三春就每日挑江水,想方设法买鲤鱼,任劳任怨。但婆婆却受人挑拨,认为媳妇表面孝顺内心奸诈,就想尽办法折磨她,做了两个尖底水桶,每天让她到七里之外的亭江去挑水,不让她歇一歇,并托词说后面那桶水不洁净不能喝。这样三春每天需往返几十里,十分辛苦,却没有一丝怨言。三春的贤德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下凡赠送神鞭,三春依照太白金星说的方法把它放到水缸里,水没有了往上一提神鞭水就满了,味道和亭江水一样。婆婆仍然听信谗言,无端诬陷说那水是野男人帮助挑的,就用石头把水缸砸烂,把神鞭扯成五截。五截神鞭立即变成了五股泉水,并跃出鲤鱼来,这就是“五股泉”、“涌泉跃鲤”的传说。

婆婆继续执迷不悟,以死相逼,让儿子休掉媳妇,孝子姜诗不忍心惹母亲生气只得服从,三春被逼含冤离去。在邻家姑姑的劝说下,三春打消了以死换取清白的念头,暂时寄居在村子附近的白衣庵中,昼夜纺纱织布,卖了钱托邻家姑姑偷偷地接济姜母。姜诗的儿子安安每天到学馆去把自己吃饭的米抓出一把藏在土地庙中,积攒起来去探望母亲,让母亲吃顿饱饭。第一次安安送米,母亲还以为儿子是偷来的米,还打了安安一耳光。安安述说实情,尼姑再看米有陈的,有新的,不像偷来的,也帮安安说情。庞氏也仔细看,见米真不是偷的,误解了千辛万苦为自己送米的孝顺儿子安安,还打了他,于是母子抱头痛哭。后来,安安在替母为奶奶挑水时,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了,姜诗和庞氏担心母亲气坏了身子,还隐瞒了实情,说安安读书在学校,夫妇每年做些童衣童裤投于水中,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这就是传颂千年的“安安送米”典故。

最终,婆婆在邻家姑姑的帮助下,终于知道了真相,幡然悔悟,亲自接三春回家,阖家团聚。他们也感念邻家姑姑的恩德,把她接到家中奉养,姜诗更因大孝声名远播,受到郡守的举荐,得到了汉明帝的重用,任为江阳令。赤眉起义军经过姜诗故里孝泉,也非常尊重“一门三孝”,担心惊动孝子,万马衔枚悄悄回避,说惊动大孝必触怒鬼神,还赠送一些米、肉给孝子。汉顺帝也被姜氏“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事迹所感动,在永建五年(130)颁布圣旨,为他们建祠立坊,来表彰他们的孝德孝行。

后来,唐贞元进士、监察御史、唐宋八大著名散文家韩愈还为姜孝祠撰写碑文。北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邑人开州(今四川省开县)司理参军白寿朋等请皇帝将孝泉姜公庙改名为“孝感庙”。宋徽宗崇宁进士马成辅率诸父老请宋徽宗恩准赐孝子姜诗“广文王”爵,并碑刻“东汉至孝敕封广文王故里”,立于姜诗故里延祚寺。南宋末在德阳县北街庞三春故里,用木石琉璃等材料建成矩形拱门式“孝子牌坊”,上书“东汉孝子姜诗孝妇庞氏故里”。著名诗人、北宋嘉祐年间进士苏轼在《次韵李修孺留别》中写下了“好去江鱼煮江水,剑南归路有姜诗”的诗句。明成祖朱棣还为孝泉姜公庙御制诗一首:“姜诗夫妇孝通神,远汲江流养老亲。舍侧出泉诚异事,每朝况复发双鳞。”明代邑人、进士、广西按察副使曾守身回乡在游孝泉后也写下了《游孝泉登古雒县塔》一诗:“漫谓浮生说大年,且从灵境觅清泉。双鳞迸地仙风远,一塔擎天佛日悬。芳草壶觞淹小海,夕阳车马促先鞭。因问姜庞寿何似,至今神采动山川。”清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奉昭去西藏册封达赖路过德阳,也留下“绵竹环仙山,故宅闻相属,不如一双鲤,孝悌堪型俗”的诗句。清代进士、文学家、罗江人李调元,更是留下“自从跃出双鳞后,百派流泉尽姓姜”等一系列诗句。清光绪年间,德阳县令陶晋绶请准春秋祭祀姜公,光绪皇帝赐姜公祠为“汉至孝广文王祠”。清末,四川第一任都督尹昌衡、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长谢无量、贵州省主席杨森等都盛赞“一门三孝”,并在延祚寺留下墨宝。考古发现,在重庆井口的宋墓,山西、辽宁等地的辽、金古墓中均发现“一门三孝”的图刻。湖北宜昌、江陵,陕西,四川的泸州等也有“姜公祠”。千百年来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在祭祀姜家“一门三孝”。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一门三孝”仍然没有忘记。到孝泉视祭工作的团中央书记王伟,到孝泉来考察参观的前苏联、越南人士,以及著名诗人白航等对“一门三孝”大加赞赏。孝泉镇志编写人员给笔者讲过一个故事: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复出后作为特使去尼泊尔吊唁尼泊尔国王,尼泊尔王子还问起孝泉的龙护舍利塔和姜孝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