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川曲艺史话
1454900000007

第7章 盛中寓衰(2)

此事真叫无巧不成书,原来,王琼林在年轻时也曾有过倒嗓的经历。他根据自己多年唱戏的实践,摸索总结了一套恢复嗓音的经验。

王琼林认识了少年的李德才,了解了他的身世经历及演唱情况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大约是同病相怜吧,便将自己复嗓的经验全数教给了李德才。时时耐心指点如何喊嗓、发声、用气等方法,并给予鼓励。加上李德才虚心求教,刻苦练习,慢慢地恢复了嗓音。后因生活所迫,离开广汉,辗转于成都附近郫县等地教票友唱扬琴,教唱时他以旦角配戏。此时认识了一位川戏玩友廖某(绰号廖吹吹,名不详),从廖某学习旦角发声和用气方法。在这辗转的三年间,李德才的演唱及扬琴演奏技巧大为精进,为他后来的成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1年,18岁的李德才重返成都,拜扬琴旦角赵有太为义父,正式改习旦角。李德才此次出道便面临着当时已享有盛誉的三位扬琴旦角“劲敌”。即以唱腔清雅秀丽见长的刘曹霖、戏路颇宽的邢国洪、善创新腔的花腔开派人叶南章,故当时有人说李德才的处境是“三英战吕布”的局面。但李德才却能虚心学三位师长及票友崔白昭等人的长处以丰富自己。将叶南章首创的旦角“疙瘩腔”发展完善而成为四川扬琴重要润腔手法“哈哈腔”。逐渐成为既能演唱又能操五方乐器的“全能手”,并开创旦角坐上首(扬琴领奏)的先例。逐渐形成自然流畅、细腻婉转、华丽妩媚的演唱风格而独步琴坛。

1936年应“胜利唱片公司”之邀与郭敬芝、阚瑞林赴上海灌制了《活捉三郎》《碧莲夜课》《贵妃醉酒》等38张四川扬琴唱片,不仅扩大了四川扬琴的影响,也提高了李德才的声誉。当时成都“五老七贤”之一的刘豫波(咸荥)喜听扬琴,曾为李德才撰写了一副对联:

清雅应在京川上;

德才分乎砚婉间。

上联说四川扬琴之音乐较之京戏、川戏更为清雅、轻细;下联首嵌入了李的名字“德才”,并认为李德才的扬琴旦角演唱艺术与京戏名旦程砚秋(联文中的“砚”)及“名动京师”的秦腔旦角、金堂魏长生(魏字婉卿,联文中的“婉”)亦不相伯仲,对四川扬琴及李德才的演唱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央广播文工团、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曲艺组、四川省曲艺团演唱扬琴并担任教学工作。其代表曲目有《活捉三郎》《三祭江》《祭塔》《贵妃醉酒》等。1979年7月,四川省文联曾举办“李德才舞台生活七十年纪念演出”。1982年2月17日病逝于成都。

生前曾任四川省曲艺队队长,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分会名誉主席等职。198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月秋(1925-1996),女,成都人。出生于成都一家破落的小干杂店。李月秋从小聪明伶俐,爱唱爱跳。几岁时,像《小小马儿郎》《月儿弯弯照楼台》一类小曲小调,她居然唱得有板有眼,不同一般。其时一位江湖艺人蒲光明(绰号蒲子),此人弹得一手好琵琶、月琴(清音的主要伴奏乐器)。他在与其父母的交往中,发现了小月秋一副天生的好“喉咙”(嗓子),征得其父母的同意后便将小月秋带去学唱“琵琶”(即“清音”),其时李月秋年仅七岁。12岁学成出师,即随老师蒲光明流浪于川西各市县卖艺为生,开始了她凄苦的流浪生涯,师徒二人为一夕温饱冲州撞府,在社会底层艰难地挣扎。如1940年,师徒二人在汉州(今广汉市)西门一家茶馆卖艺时,即遭到当地流氓的毒打,李月秋险遭侮辱。师徒二人只好含泪离开汉州,“一帆又向他州飞”(孙源湘《女清音》诗)。由于李月秋自幼聪明好学,刻苦习艺,加上她天生一副好嗓子,演唱技艺日渐成熟,可说是走一路红一路。后来李月秋回到成都,在花牌坊正发店卖艺时,已是红透成都西门一带的民间艺人了。先后与蒲光明、蔡文芳、王华德、黄德君等人同棚(合伙)行艺。但当时社会对民间艺人十分歧视,白天不准进城 ,只能在城外周边茶馆卖艺。晚上方许进城,但也只能在一些僻静街巷的“三馆”(茶馆、旅馆、烟馆)行艺。如《成都通览》便有“棉花街、青石桥之店有弹唱者,夜间入店,以备旅客消闷。唯东大街之客店,不准弹唱,因恐扰及商家生意也”的记载,说明夜晚虽准进城,但仍有诸多限制。

李月秋的演唱艺术逐渐引起了当时几位自称“暴”(报)徒的记者、文化人的注意。其中车辐、黄是云、木刻家张漾兮等人开始在报纸上进行大力宣传,称李月秋为“成都周璇”,黄德君为“锦城歌后”。经过这些人联络新闻界及社会各界多方奔走活动,终于突破禁令,将长期沦落江湖的民间艺人请进城里。首先在智育电影院(今王府井百货商场)对面的“新新茶厅”演唱,一炮打响,轰动成都,几处书场争相聘请李月秋前去卖艺。

1946年第11期《秋风》刊登了署名黄话的文章——《谈成都周璇——李月秋的琵琶》,文章称赞李月秋的演唱“了不起,了不起,每句都揎板去的呀,每句开腔都在板后或头眼起腔,唱得洒脱自然,深得灵活运用之妙……”由是李月秋的“清音”演唱给四川听众,尤其是成都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那清亮甜美、圆润高亢的嗓音,细腻婉转的行腔,尤其是在蔡文芳所创之“呵呵腔”基础上发展创造之“哈哈腔”,更独具一格,后来成为四川清音声腔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至今仍为人称道。一位美食家曾这样描述他听李月秋演唱的感受:“听一回李老师的清音小调,就好比吃上一碗乌骨鸡汤挂面,挂面一定是中江银丝空心面,加嫩豌豆尖儿的苞苞儿,再撒点儿白胡椒面儿,那么安逸!”更有甚者,一位卖草药的老者,外号“赛月秋”,他常向人讲:“我只要不听月秋老师的清音,就要害病,我的草药都医不好,咋个才好得倒喃,放一张唱片一听,精神就来了。”可见“入人之深”也,称之为“成都周璇”确不过分。

新中国成立后,加入成都市实验书场(后成都市曲艺团)从事清音演唱。1953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的传统曲目《秋江》,受到广泛好评;又应梅兰芳的要求加唱了《尼姑下山》。同年秋及1954年、1956年先后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及全国音乐周等活动,均出色完成了任务。

1957年,受国家委派与琴师熊青云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唱《小放风筝》《忆我郎》《青叶》荣获金质奖章,使“四川清音”这一民间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为祖国、为四川曲艺争了光。

1958年调成都市戏剧学校(今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曲艺班任教。

李月秋的演唱风格柔媚亲切,委婉清丽,表现细腻,生活气息浓郁。其代表曲目有《断桥》《西宫词》《小放风筝》《忆我郎》《青叶》《秋江》《尼姑下山》等;现代题材曲目有《永生的凤凰》《赶花会》《布谷鸟儿咕咕叫》等。

李月秋曾任成都市曲艺团副团长、艺术顾问,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四川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出席全国第二、第三届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刘明德(1896-1961),女,清音演员。人称刘二孃。四川合川人。自幼为伯父刘光耀(刘家班班主)收养,并从其学唱清音。她天资聪颖,伶俐过人,且勤学苦练,功底日渐深厚,便随同伯父及温国桢、廖炳兴等同台演出于合川洛阳门茶馆。当刘光耀为使清音在合川繁荣发展,专程赴渝邀请其业师陈婆婆、师叔陈偏颈(皆为重庆陈家班著名艺人)到合川演出并教授清音弹唱技艺的两三年中,她精心求教,技艺大进,擅长清音大调,唱腔优美动听,声音清脆悦耳,韵味十足;并且唱到动情处,辅以形体动作,声情并茂,浑然一体,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其代表曲目有《庵堂认母》《扯袈裟》《秋江》《貂蝉拜月》《皮金滚灯》等。

民国十八年(1929),刘明德收徒刘桂枝、刘国清、刘绍先、刘小清、陈学君、杨其芳(杨秋菊)、姚金芝、张衡生等。次年,她便率领众徒边学习边演出于合川塔耳门东来阁茶馆,在此基础上,于民国二十一年组成合川明德堂科班。此时,该班的姚金芝(人称“金嗓子”、“金不换”)、刘国清、杨其芳等,已崭露头角,相继崛起,形成了以刘明德为首的“刘派”,而雄踞合川曲坛。

周敬承(1899-1944),曲艺家。重庆市江津县吴滩乡人。江津旧制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江津、永川的九如、宝兴、陈食、普安等乡镇小学任教员、教务主任、校长等职。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任永川县民众教育馆试充馆长,次年3月被正式委任为该馆首任馆长。在职期间,他先后创办了民众学校、贫儿教养团、民众电影院、新剧(话剧)团、武术团等民众教育机构和团体,并举办运动会、音乐会,开展街头宣传和书报阅览等群众文化活动,深受民众爱戴。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民教馆阵地,办壁报、灯笼报、油印小报等,及时报道前方战况,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为了推动对民众的抗战教育,他身体力行,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创作了金钱板《日本强盗太野蛮》《卢沟桥——赵金标》等和采用小调填写新词的《打牙牌》《双叹妹》《单叹妹》《十二月劝郎》《新十二杯酒》《东北风》等宣传抗日的通俗文艺作品。在他的带动下,该馆职工钟虞阶、皮文蔚等也相继写作了《送郎参军》《五更劝郎》《亡国恨》《好男儿要当兵》等曲艺演唱节目,利用逢场赶集进行演唱,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

民国二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路过永川,专门接见了周敬承,对其爱国热忱表示赞许,并为他创作的《抗敌金钱板词》(1-4编合订本)题写了书名。该书在成都出版发行后,流传全川,影响颇大。为此,他还在重庆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和当面嘉奖。

当年4月,周敬承被调任第三行政督察区事务员兼永川民教馆训练班指导员。次年调升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校宣传员。民国三十三年,改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后勤大队部工作。同年12月,又调国民党节约献金总会任干事。是月19日,他自重庆回永川休假途中,与胞弟周定九(永川县普安乡副乡长)于江津、永川交界处之土地垭遭土匪拦劫,二人同时被惨杀致死,年仅45岁。

王秉诚(1902-1955),四川评书演员。本名刘玉声,字启藩。重庆市人。其父曾任重庆裕丰银号经理,家庭富裕。从五岁起,读私塾十余年,打下较深的古文学基础,后到上海,考入中国公学,又受到新文学的熏陶。但不久父亲病逝,家道中落,只得辍学回渝,一度从事新闻纸张贩运,因经营不善致亏本失败,从而弃商习文。

上世纪20年代初,刘玉声在渝当过店员、科员,同时写文章向报刊投稿。民国十一年,被重庆《东方晚报》聘为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又先后担任《新民报》《南京晚报》《商务日报》《国民公报》等副刊编辑和记者。因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经常接触各阶层人士,熟悉重庆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逸闻趣事,人称“重庆通”。民国十五年,他以“然然”笔名在《重庆晚报》上发表长达30万字的惊世小说《如此江州》,连载两年之久。接着,又在《东方晚报》发表该书续集和另一部长篇小说《巴渝春秋》。这些作品都取材于重庆,乡土味浓,深受读者欢迎。早年的重庆新川电影院放映无声片时,他还曾受聘为口头翻译,担任现场解说员。由于他嗓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丰富,解说得声情并茂而大获好评。

刘玉声自民国二十八年起改名王秉诚以说评书为业,首次登台是在药王庙易步云茶社,试讲《天方夜谭》获得成功。从记者改行说书后,他便利用多年收集的当地素材,讲说重庆掌故,每天一回,不仅受到一般市民的喜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赞赏。当时的重庆谷声广播电台曾连续播出而轰动山城。其中《魁星楼的来源》《金竹寺在哪里》《丁三少爷》《四大凶宅》《肖贵与马绍元》《程双刀》等相继在重庆各报刊发表,他辑其十篇以《重庆掌故》书名出版。

王秉诚的讲说艺术,系继承四川著名“清棚”评书家钟晓帆(人称“说书状元”)的传统,以清谈为主,语言雅致,幽默风趣,情节细腻,引人入胜。其书目虽以清谈乡土故事为主,但也讲说《七侠五义》《小五义》《蜀山剑侠》等武侠小说。与众不同之处,是他武书文说,以丰富的细节描述和精彩生动的语言而绘声绘色,在重庆评书界独具一格。重庆解放后,王秉诚先后在杨柳街国安茶社、民国路洁园和解放碑大众游艺园挂牌说书。除继续撰写和讲说《重庆掌故》《巴县教案》外,还讲说了《太平天国》《红楼梦》等新书。1955年,他因患肺病去世,终年53岁。生前是重庆市文联委员、重庆市戏曲曲艺改进会常务委员。其遗著除《重庆掌故》外,还有《宽仁医院》《王长寿与蔺幺姑》《张红鼻子》《普贤堂巷失火》《杀九根毛》《肖贵之死》等38篇自编自说的书目,至今仍在重庆评书艺人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