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1539000000027

第27章 给孩子战胜挫折的力量(3)

父母在分析失败的原因的时候,要注意对客观因素的分析,尽量不要对孩子的能力做出过低的评价。另外,也要让孩子对自己的品质、性格和才智等各方面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他才能在生活中过得比较快乐。

2.不说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的话。

作为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你真是顽皮,真没有用”之类的话,因为这不但对孩子的改进提高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因为孩子会这样认为:连爸爸妈妈都不喜欢我,说我没用,我可能真是没用了。

所以,父母一定避免对孩子说诸如“你真愚蠢”、“你到底会不会做”、“数学不好,连加减乘除都没弄清楚”、“你怎么这么笨”等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的话,也要避免说“某某考了100分,比你强多了”、“人家的钢琴弹得真好,看你什么都不会”等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的话。

3.让孩子坚信“我能行”。

父母要让孩子始终坚信“我能行”。在机遇到来时,一句“我能行”就能让孩子紧紧地抓住机会。父母可以让孩子每天早上起来,先大声说一句“我能行”,坚持下去,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

4.要充分相信孩子并鼓励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首先要充分相信孩子,并鼓励孩子。对于处于逆境中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给其过早下定论,因为这无论如何都不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反而会让孩子偏离自信的轨道,越走越远。有人说,耐心等待,冬天会过去,春天就会到来。

可以说,鼓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孩子总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励与夸赞,所以,父母应该利用好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善于对他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和鼓励。这样就能给孩子带来成功的曙光,就能让孩子找到自信的源泉。

5.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在看到孩子不断因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心时,还要注意要随时不断地巩固他的自信心。孩子在这样的自信心氛围中,自然也会每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巩固这种宝贵的感觉,长此下去,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形成高度自信的良性循环。在巩固孩子自信心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不要过分赞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父母只有随时地、恰当地巩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才能真正不断提高自信心。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父母应该像重视孩子学习成绩那样,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尤其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更要重视。

有人曾说,现在的孩子真可怜,身受父母、老师和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其实,这并不不无道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驱使着他们逼迫孩子们“狠狠学习”,而根本不管孩子是不是不喜欢;老师们也把“升学率”的压力转嫁给了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能够承受;社会上的舆论和议论也不放过孩子,“孩子学习怎么样?”“孩子考上什么学校了?”……

但是,遗憾的是,父母、老师、社会重视、真正关心或注意过孩子们健康的声音在哪里呢?父母应该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因为这远比学习成绩、考试高分重要的多。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17岁学生的超重率、肥胖率在城市分别为16.7%和9.6%。我国青少年的肥胖检出率正以每5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成为大城市青少年最突出的问题。在全国,青少年肥胖率东北地区最高,为13.2%。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肥胖儿童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

有关专家解释,肥胖会给孩子带来诸多危害,比如,活动能力差,由此导致身体素质下降;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性发育;动脉硬化、脂肪性肝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更为严重的是,60%~70%的肥胖儿在成年后仍然肥胖。导致目前孩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不合理、不注重体育运动。

有句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一生的资本,是孩子现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事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一生的资本——健康。

某中学在一次全校学生体检中发现,体能不佳的学生比比皆是。验血时,竟有不少同学昏倒。据老师说:一些同学夏天到户外还没有运动几分钟,就叫着太热,要回空调房间;外出远足,没走上多远,就想找个地方休息。由于缺乏运动,一些孩子的体内废物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他们学习时更容易出现焦躁、倦怠状态。

有关专家呼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如果孩子只贪图舒适,忽视体育锻炼,而父母又不重视给孩子更多的运动机会,那么孩子体能变差的情况,将会持续下去。

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使孩子更聪明。孩子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孩子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能量的需要,新陈代谢就会加快,血液循环就会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而且体育锻炼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孩子行动迟钝,学习是不可能超群的。只有精力充沛、注意力稳定、思维敏捷,才有利于孩子的智力的发展。

可是,很多父母却过分地限制孩子的正常活动。比如,父母怕孩子有危险,夏天不让孩子游泳,冬天不让孩子学滑冰,不愿意孩子参加学校的运动会,等等。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要成长必先要成人。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孩子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这对孩子今后在社会中立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防范式教育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因此而限制孩子正常的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孩子的身体会更加强壮,意志力也会得到加强,就会获得战胜挫折的力量。

巴甫洛夫是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他酷爱体育运动,常常从事划船、游泳、击剑、骑自行车等体育锻炼活动。他曾告诫人们:“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能活两辈子,这对你们来说还是不够的。”他认为,一个人要造福人类,就必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智力聪颖……87岁高龄时,他仍然精力旺盛。可以这样说,巴甫洛夫一生伟大的业绩,有一半来自他健康的身体。

镭的发现者、杰出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游泳爱好者。居里夫人也非常注重对孩子的体育锻炼。她一生献身科学事业,没有给儿女留下万贯家产,但她却自豪地说:“我给他们留下的最大财产就是健康的身体。”

居里夫人还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她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身体,也要求两个女儿坚持严格的知识训练和体格锻炼,让她们在锻炼中健康成长。大女儿刚会站立时,居里夫人就带她去河里洗澡。起初,女儿吓得直哭,锻炼几次后,她就喜欢嬉水了。她经常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每天,她都会带两个孩子到外面去,不论天气如何,她们总要步行很长的路,并做各项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她还在花园里装了一个秋千,让孩子们运动。她让她们学园艺、学塑造、学烹调和缝纫,以磨练她们的意志。这样的锻炼,使孩子们得到了应付任何艰苦生活考验的能力。后来,两个女儿都成了科学家,而且大女儿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体育锻炼的实质就是通过肌体的活动,促进某些器官、肌肉的发育,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还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又可以增进快乐,促进学习的效果。

父母应该像重视孩子学习成绩那样,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尤其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更要重视。父母引导孩子锻炼身体,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注重科学锻炼,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美国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认为,孩子应该到户外去运动。她曾这样说:“在户外度过的时刻是清新的,能增加大脑的养分和身体的活力,并使生命本身变得有力量。那些皮肤发烧、头脑作痛的人知道冷空气的抚慰能使他们清爽起来,他们从生活体验中得出一个新规则:如果你能恰当地在户外活动,就不要待在室内。”

孩子的户外运动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关于让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她在《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中这样写道:

一个明智的母亲说:“如果天气允许的话,我要保证送孩子出去活动,冬天每天在户外活动1小时,夏天每天在户外2个小时。”这是很好的,但是这还不够。

首先,不是送孩子出去。无论如何,如果可能的话,要带着孩子一起,因为尽管很多时候孩子应该独处,但是,在户外时间太长,父母还是应该有一些措施,还是应该防止不测发生。从4月到10月,每一个还算不错的好天气,他们都应该在户外活动很长时间,不是2个小时,而是四五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

一位精神过度紧张的母亲说:“这是不可能的!”她每天陪孩子出去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沿着人行道走到附近的伦敦广场。

让我重复一遍,我冒昧向大家进一言,虽然我的建议不会在每个家庭都可行,但是我认为这对孩子绝对是最好的,并且我相信,只要母亲确信她们应该创造奇迹,那么她们就能创造奇迹。坐火车或公共汽车旅行20分钟,带上一篮子食物,到外面去过上一天,这对多数城镇居民来说都是可能的。如果一天可以做得到,那么何妨做许多天,甚至每一个合适的天气都如此呢?

关于在户外应该让孩子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或运动,夏洛特·梅森认为,板球、网球、棒球,对年龄稍大的孩子都是非常好的运动,不仅给他们的肌肉以和谐的练习,而且可以通过让孩子遵循规则来培养道德。对9岁以下的孩子来说,赛跑和追赶,捉人的游戏,嬉笑蹦跳的游戏等能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

她还认为,更好的是玩铁环、球和羽毛球以及价值无法衡量的跳绳。对于跳绳来说,最好的玩法是让每个孩子跳一根绳子,从后面向前跳,而不是从前面向后跳,这样的活动可以扩展胸部。羽毛球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可以获得竞争的雄心……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身体自然生长得很好了,而且孩子也比较喜欢动,就不需要户外锻炼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尽管如此,也一定要让孩子到户外进行锻炼,尤其像奔跑、跳跃、攀爬、骑车等大运动量的活动,能够发展大肌肉的力量和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丰富自己关于孩子体能锻炼的知识,纠正那种认为给孩子吃好、长胖长高、不生病就是身体健康的糊涂认识,切实地加强对户外锻炼的重视。

挫折教育建议:

1.支持孩子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父母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哪怕孩子并不擅长,但是要记住体育精神是“重在参与”呀,运动细胞也是锻炼出来的。要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源于锻炼。只有让孩子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才能让孩子的身体得到稳定、健康地成长。

2.把双休日和假期还给孩子。

父母应该把双休日和假期还给孩子,让孩子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游泳馆游泳,也可以带孩子去做勇敢者的运动——爬山,还可以带孩子放风筝,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接触大自然中锻炼身体,增长生活情趣。父母甚至可以带孩子玩泥巴,科学研究显示,孩子玩泥巴时,虽然会把身上弄脏,但身体接触泥里的大量微生物,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统“认识”细菌而不会对其过敏。当然,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尽情挖水沟、爬树、找昆虫、玩沙子……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健康。

3.体育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

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有些父母和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身体素质好,也想练出这样的效果。殊不知,一开始就蛮干硬练,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反而还会练出毛病来。所以,如果孩子刚参加体育锻炼,一定要让他的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强度逐渐加强,技术难度也要由易到难。随着锻炼时间的增长,就可以逐步地增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项目的难度,从而达到增强意志力、锻炼好身体的目的。

4.体育锻炼一定要全面发展。

坚持体育锻炼的全面行就是要求孩子锻炼的项目多样化,使孩子的全身各部分都能得到锻炼,从而均衡地发展。所以,孩子体育锻炼的内容应丰富多彩,跑步、跳远、投掷、球类、体操等都可作为他锻炼的内容。

5.体育锻炼一定要持之以恒。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效果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要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断的锻炼,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而且,坚持不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使他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锻炼只能助长孩子的懒惰情绪。

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曾提出“8-1>8”的口号,即每天用一小时参加体育锻炼,学习效率反而大于不锻炼者。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坚持体育锻炼,每天保证一小时,可以让孩子在小区、健身房锻炼,也可以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奔跑。

6.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锻炼。

在孩子学习疲劳的时候,父母应该主动地说:“走,我们出去散散步!”“愿不愿意陪我打打球?”父母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机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当然,父母在带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孩子对于自我肢体的认识还不成熟,运动起来不知深浅,很容易出现意外。在让孩子进行每项运动时,父母一定要保证动作的安全性,避免错误的运动方式误伤了孩子的肢体。

不忘训练孩子的耐力

耐力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耐力体现为坚持不懈,体现为自主控制。如果孩子缺乏耐力,就不可能有意志力,当然也就不会有力量战胜挫折。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具备战胜挫折的力量,父母一定不要忘记训练孩子的耐力。

在心理学上,耐力属于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它与意志品质的其他方面,如主动性、自制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关系。

齐白石先生是中国近代画坛的一代宗师。齐老先生不仅擅长书画,还对篆刻有极高的造诣,但他也并非天生就精通这门艺术,他也经过了非常刻苦的磨练和不懈的努力,才把篆刻艺术练就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年轻的时候,齐白石就特别喜爱篆刻,但他总是对自己的篆刻技术不满意。他向一位老篆刻艺人虚心求教,老篆刻家对他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要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印就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