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罗斯福大传
1664700000022

第22章 运转乾坤——百日新政(2)

在银行重新开业的前一天,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发表了上台后的第一次“炉边谈话”。从3月13日到15日,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经过财政部审核,在政府监督下,分批陆续恢复营业。6月16日,为了使储户放心,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对5000美元以下存款(后逐步增加为两万美元),由政府保证其安全;规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家;参加联邦储备系统的各银行不得从事支持股票市场投机的信贷业务;联邦储备局有更大权力控制全国信贷系统;私人银行接受联邦储备局监督。由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局面、稳定人心起了不小的作用。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

在加强对外经济地位方面,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停止兑换黄金;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贬值是美国进行贸易战经常使用的武器。可是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把金本位看成是强国象征的拜金主义者,把放弃金本位和美元贬值看成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大资本家们从切身利害关系中体会到罗斯福采取这一行动的厉害之处,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又有了强大的竞争力。金融巨头老摩根公开发表声明,赞成放弃金本位和美元贬值。罗斯福采取的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国民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系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整顿农业方面,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该法是在罗斯福的授意下,由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和助理部长特格韦尔根据许多农业专家提出的相互冲突的建议,仓促起草的。其目的是恢复农业收入,减少剩余农产品,企图把农业生产纳入某种计划轨道的一个尝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的规律的作用,调整农业是通过大规模破坏生产力来进行的,这就是所谓“减耕运动”。从1933年5月开始,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物以稀为贵的无情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保持平价的比例从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罗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蓝鹰”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标志。凡是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法》各项规定的企业,一律发给“蓝鹰”,悬挂在显眼处。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为了逐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3月31日罗斯福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护林保土工作队计划。该计划吸收18岁至25岁的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等方面的劳动。由陆军部、内政部、劳工部和农业部共同管理。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25美元作为赡家费。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由25万名退伍军人和25万名有经验的林业工人管理和指导,管区达1400多个,遍及各州。这是“美国和平时期规模最大和最迅速的动员”。这个组织在美国参战前,先后吸收了150万青年,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近20万英亩国有公园,兴建了大量游览设施。罗斯福自我觉得这是他执政时最让他自豪的事情。

整个新政期间,工赈机关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系统:一是由内政部长伊克斯领导的公共工程署,它主要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政府共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另一个系统是由罗斯福的主要顾问霍普金斯主持,包括前期的民用工程署花费近1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的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参加工作。它的特点是工程比较简单,交工快,适宜于吸收广大非熟练或半熟练失业工人。工人工资每月大约50美元,相当于失业救济金的两倍。

新政期间,罗斯福还向国会提交了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法案。1933年4月13日罗斯福提议通过立法使小住宅的抵押不会因抵押品赎回权被取消而受到损失。因为1932年就有25万个家庭失去了住宅,1933年前几个月,每天有1000多住宅被取消赎回权,大批失去房产的人流落街头。该项名为《房主贷款法》的提案在6月初获得通过,依此由联邦储备银行设立一个房主贷款公司,通过它可以按低利息率来调整小住宅的抵押债务,并规定特别困难时可以延期还本付息。抵押人无须按比例缩小其贷出款额,即可将拖欠的抵押借款单交出,以换取有保证的政府债券。该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天,千万人在凌晨就排起长队,等候在房主贷款公司门前换取救命符。1934年的一项修正案将此项担保扩大到债券本金。几年内,房主贷款公司为每5所美国城市抵押出去的私人住宅中的1所重新提供了资助,并把低息债券扩大到30亿美元,从而试行稳定住宅不动产的价值。此举通过维护私人住宅所有权,有力地起到了保障社会与安定经济的作用。

此外,罗斯福于5月4日提议国会通过《紧急铁路法》以救助运输业,特别是铁路运输业。根据此法案,一个“联邦运输协调员”被授权促进或强制运输人的行动,提出精简机构、防止浪费、改善铁路信用、改进财务组织、降低运费的措施,为达到这一目的,必要时可以照常把反托拉斯法搁置一边。该法废除了1920年《运输法令》中形同虚设的政府征收条款,并规定把各个铁路控股公司置于“州际商务委员会”的监控之下,以弥补以前法律上的一大弱点。这些对铁路运输业的良性复兴和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国会两院在1个月内就通过了这一法案。

在“百日新政”期间,全国共提交了15篇咨文,要求对全国的问题立即采取行动;通过了15项重要法案;罗斯福发表了10次重要讲话。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他只是代表资产阶级中自由主义者的一部分,提出一系列“新政”措施,企图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他希望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

“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Raw 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 the 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 the Successful)。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另外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主义。

美国经济学家对“新政”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业的信心方面没有成功,资本主义秩序成功的基本条件是鼓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诱发这种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补偿,“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这种精神的。另一派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或半追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大胆的增大开支的赤字政策,才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复兴的轨道,而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1929~1933年的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