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1728100000029

第29章 坚持理念治校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3)

我们今天要践行的理念治校不是没有实践性的,而是有极强的实践针对性。选择理念治校,顺应了社会的、时代的教育文化趋向,是用文化的视野来衡量理念治校的必然结果。前面,我所以引用了易中天先生的那几段话,并把它归结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同样的情况在教育上也是有反映的,存在着观念的碰撞,其实是文化的冲突。例如,当前的中国教育,有的说是应试教育一统天下,有的说是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究其根底还真不好说清楚。是体制问题还是观念问题,我看还是一种文化问题。因为凡是理念总是表现出一种精神,而精神又都是一种文化体现。正是一种滞后的教育文化建设,重视教育变成了重视考试,重视人才变成了重视名次,重视教育规律变成了急功近利的追求,而且是把这些说法和做法统统都推给了教育或者学校,好像考试只有学校才会似的。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校等社会组织,又以其文化跟进体现着动态变化。凡是成熟的、优秀的学校和优质的教育,一定表现为品牌、品质和服务的成熟和优秀。

但是,学校的改革发展往往处于一种困惑和烦恼中。就以学校及其教师习惯于用的“灌输、考试、考分及位次”的词汇来说,这不是学校及其教师们的自主创新而是一种习惯的东西,是一种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是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它也是经过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的,并变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自我需要。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应试教育的做法也是素质教育应有的,不能说“一统天下”,也不能由此而说“全面实行”。正是这种滞后的教育文化建设,使我们在理念治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出现不同情况,但理念治校毕竟是新的教育文化的需要,体现社会、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意愿。

第一,理念治校体现动态的育人规律。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的载体,必须体现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发展理念,反映变化的社会,体现动态的育人规律。变革的时期,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更新教师的观念问题,然而教师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育人取向、教育方向上要做出调整,并以此反映时代的进步。这种调整不只是表现在技术上,更表现在一种精神状态上。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的引领,更需要观念来帮助教育、学校、教师走出目前的一些困惑,需要以新的文化哲思来理性地把握教育规律,从而以新的理念树立学校在多元文化竞争中特有的取向文化和文化育人的理念。

第二,理念治校的文化载体。理念治校是一种文化治校,是学校文化的表现形态。学校文化的载体是:一是环境载体。包括校园设计、景观建筑。二是理念载体。体现学校的育人取向,是校长教育哲学思想的结晶,它的表现形式有教育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培养目标、价值追求、校训、校歌、校徽等。三是活动载体。是动态的校园文化,包括校节、校庆,班、团、队会,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校会、运动会,以及各种协会、俱乐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四是教学载体。是文化育人的中心环节。是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到课程实施过程中。五是制度载体。这是校长办学理念在制度文化上的建设,是刚性规定,它包括学校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规程、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六是行为载体。主要体现在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具体的行为中。

第三,理念治校的教育的人文化。教育文化是理念治校的核心文化,是教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综合体。教育人自身的文化是教育文化的灵魂。主要有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校长文化起“魂”的作用,统领着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生存与进步,而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又以反作用于校长文化的成熟,并以此推动着学校文化的改进,影响着学校的育人取向文化及品牌的树立。

校长文化是校长在学校文化中所折射出的、独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征。可见,校长文化和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一样,不仅仅是指知识的拥有量。校长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追求体现学校文化的整体要求。校长自身的品格、修养、风范应当成为师生员工的典范。作为现代学校制度下、学习型学校的校长,应该善用哲学的思维、教育智慧来引领学校的文化建设,树立核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文化是包括教师群体公认的教育思想、教育境界、职业情操、文化素质、品格修养在内的教师群体推崇的精神体现。因为名师文化对教师文化建设有引导作用,所以一所名校要有名师,这是各个学科的“招牌”。名师的标准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和教师的职业理念,不仅是外界评价的尺度和衡量的依据、形象与代表,而且是教师行为的准则和从业的范式。名师的文化精神对于广大教师有重大的引导、示范、激励和鞭策作用。作为一名在一定范围内的知名教师,应该是一位创新型教师,能遵循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并进行教育科研,有灵活贯通的知识结构,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独特发散的思维方式,鼓励、宽容的行为方式。说得直白些,书要教得好,学生听不厌,深受学生喜欢,教学成绩一流;还要做得好,要学生做的,自己先做好,要学生学的,自己先学好,要学生遵守的规矩,自己要以身作则;名声好,有良好的个性和德性,善于合作,能得到同行公认;能力强、水平高,有一定的理论造诣,善于思考和总结,教育教学科研有高水平文章发表或著作,或组织学生参与高层次竞赛活动有成果,在公益活动中有特别表现。当前,教师文化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正如《论语·公冶长》中有这么一段话:“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此段是孔子的慨叹,故乡的年轻人大多为狂简(志大而行事粗略)之人。现在不少年轻教师就有这样“狂简”的现象,认为自己有一个本科学历了,眼高手低,做事不脚踏实地。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优秀,只是阅历太少。我们应当从教师文化建设的高度引领他们进步,使他们胸有大志而脚踏实地,既满怀着抱负,又注重细节,把细节做精,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是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尊重学生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二是精通学科知识,并知道如何把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对所教的科目有深刻的理解,知道学科知识的创建、组织方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和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三是负责管理和监控学生的学习,不断创造、丰富教学环境来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最有效地利用时间。四是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应具有宽容、诚实、公正、尊重差异、欣赏不同文化的美德,具有逻辑能力、运用多种视角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教师应成为学习型团队的成员。在教学思想、方针、课程发展和教职工共同发展方面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合作,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教师文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理性层面,是理念治校的人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及今后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文化又是学生文化的直接引导力量,对全体同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起着重大作用。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记某位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但永不磨灭的却是内化在心灵深处的文化取向。

第四,理念治校有助于提升教育品质。理念治校的本质在于创造价值,提高教育发展的创新力,提升教育品质、品牌和服务,是一种作用在人才培养上的精神和文化的力量。理念治校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从理念上把握育人取向文化的深刻性;是学校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在目前育人取向千校一统、千人一面,大生产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中,塑造一种个性的、适应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深入灵魂的精神;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碰撞中,高扬现代教育文化育人的旗帜,唤醒教育的灵性,从而冲击保守的思想观念,拨正我们的视角、扩大我们的视野;洞悉人的培养和发展的缺陷,并在理念治校过程中予以矫正,从而造就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

理性世界在不断创造出必然性事物。理念治校也必将创造出理性的学校、理智的校长及其团队、理性的教师及其学生。社会变革中,教师观念和课程很难及时跟进最新知识发展,学校发展不是几幢高楼,教育文化不仅是绿树红墙,理念治校的意义在于人文情怀的管理。理念治校,用民主法制思想管理学校是一种新观念,是支撑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当前最大的变革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毫无疑问,这两项重大变革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及具体的教育组织和学校,难免会有滞后的地方存在,在某些局部甚至还有可能相当滞后,需要我们进行深刻又全面的审视。就社会影响而言,人们的“狂热、躁动、发泄”的社会心理,社会组织的一些无序和无规则的管理,必然影响和制约教育的战略性发展。就单个教育组织而言,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竞争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各个组织参与竞争必须以人为本,我们需要审视一下,这一落实到政策层面的要求,落实到遵守原则,按“规则出招”上,是不是有阳光被遮蔽的现象。就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各种教育思想、观念无不影响着我们的具体行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到办学效果。如,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计办学成本、不管效益的、不管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不讲贡献大小的规则是不是还在影响着我们,也许这就是教育改革发展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世道在变,规则要改。通过选择理念治校,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领导学校,用民主法制思想管好学校,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工作,已经让我们看见了曙光。

理念治校不仅是校长治校的最高选择,是一个治校的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发展,而且要讲真抓实干并干出成就来。2001年,我有一篇题为“理念治校,校长高层次管理的选择”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教育理念是理性领域内反映教育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校长教育理念是校长通过长期的办学实践,从教育的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教育理念具有思想性、实践性、发展性、前瞻性的特征。校长教育理念的思想性特征反映了校长对教育世界的复杂认识和对教育现实的价值判断,其现实意义在于使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做人做事做教育都更加理性;校长教育理念的实践性特征以理性思维形式产生于相应的教育实践,又以能动形式反作用于教育实践,从而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校长教育理念的发展性特征是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观念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更新;校长教育理念前瞻性的特征表现为一种难解的‘乌托邦’情结,它既具有冲破现实的要求,又表达对更美好生活和世界的愿望。‘教育乌托邦设想’的核心是人,它充分描述了教育理想本质,表现了教育对‘不在场’的未来价值和理想的超越性追求。”校长只有具备教育理念,才有治校的理想,才能营造治校的文化,才有治校的良方。学校发展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可能得罪少数人;学校没有发展,教师没能得到发展,那可能得罪的就是多数人,做校长应该认这个理。大凡一件事,都会有八个或十八个不同的评价,这是别人的目光,别人的尺寸。既然如此,你就按照自己的尺寸去生活,活出你自己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但是,人活着就要做正人,干正事,做到对得起一个教育人的良心。

2006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