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1755800000020

第20章 父母树立权威一定要谨慎(2)

爸爸非常喜欢9岁的女儿,对她宠爱有加,妈妈也很爱女儿,但她对女儿比较严格。上楼时,女儿撒娇非要爸爸背,爸爸就背起女儿上楼。妈妈说:“下来!多大了还要人背!”爸爸却说:“我愿意背我女儿,乖女儿,还是爸爸比较疼你吧。”女儿点头说:“就是,妈妈太凶了。”

每当妈妈说女儿几句,爸爸都喜欢接一句:“女儿你瞧,还是爸爸好吧?”久而久之,女儿和妈妈的感情越来越疏远,有一次妈妈批评她后,她竟然愤怒地大喊:“妈妈我恨你!”爸爸不解地问:“你怎么能这样和你妈说话?”女儿说:“我就是恨她,同样是父母,为什么她没有你对我好?”

其实,正是由于女儿经常受到爸爸的“暗示”,所以才会觉得妈妈不够爱自己。但事实上爸爸和妈妈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但对于孩子来说,父爱和母爱同样重要,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所以父母应避免强调“爸爸好”或是“妈妈好”。如果父母一方在孩子心中是不值得尊敬的,孩子以后就不会接受他的教育观点,并且不愿与之沟通。

经常这样问题不但会让孩子说违心的话,还会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一方产生偏见。当孩子对父母一方产生偏见时,另一方应及时帮孩子纠正错误观念,让他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他。

最后,有的父母虽然不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但却喜欢让孩子做家庭是非的评断者。当父母产生矛盾时,会问孩子:“你觉得我们谁的观点对?”把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丢给孩子,并以孩子的论述为砝码,去说服对方。经常这样,会让孩子以为自己说的总是对的,并且养成喜欢对父母的事情指手画脚的坏毛病。

错误7:不允许孩子争辩与解释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有时会为自己辩解,父母往往很反感孩子的这种做法,觉得他做错了事,还没有好的认错态度。但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也不一定就是完全公正的,有时也会误解了孩子。

一天,妈妈下班后看到厨房里一片狼藉,米也撒了,酱油瓶也倒了。锅里有一股焦味,原来是米饭糊了。“凯凯!给我出来,瞧你干的好事!”妈妈生气地喊道。

10岁的儿子从屋里出来,低着头说:“妈妈,其实我……”“其实?其实你就会添乱,以为厨房是实验室吗?不会做饭还瞎折腾!……”妈妈发火了。

凯凯赌气回屋了。妈妈做好饭后叫凯凯吃饭,凯凯还在生气,不肯吃饭。“儿子,妈妈工作一天这么累,实在不想看到家里乱糟糟的样子。”妈妈说。“可是,妈妈,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想学着做饭,让您下班就能吃上饭,但您却不听我解释。”凯凯说。“好儿子,妈妈错怪你了。”妈妈愧疚地说。

有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中会带有自己想当然的成分,仅凭自己的猜测去断定孩子做错事的原因,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所以,当父母批评孩子,他却很不服气时,不妨听听孩子的说法,也许真的事出有因。

如果父母总是武断地下结论,不容孩子争辩,会伤了他的心,他会因此而和父母疏远,不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听了。要知道,孩子之所以与父母争辩,是因为他对父母的观点有异议,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意见。如果不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他是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母教导的。因为他会觉得“也许我是对的,只是你不肯听罢了。”所以,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并帮他分析其观点的利弊,争取让孩子心中没有疑惑。

但是有的孩子非常调皮,他与父母争辩也许只是为了好玩,或者追求能够将父母说服的成就感。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巧妙地回避与其争辩,如转移话题,分散注意力等,都会让孩子忘记要与父母辩论。

可是,并非所有的争论都可以回避。如果孩子对一些原则性的事情有异议,父母就应该一直与他讨论,直到他对事情有了正确的认知,心中没有疑问为止。

错误8:做错了也不给孩子道歉

不仅仅是孩子会犯错,父母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有时甚至会因一时误会伤害了孩子。父母做错事,是否应该给孩子道歉?许多父母表示:“那怎么可能呢?给孩子道歉,以后怎么管教他?父母的威信何在?”事实上,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并不是因为父母从来都不犯错,而是因为父母言行一致,能够实事求是,并且严于律己。

如果父母常常教导孩子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对方道歉。自己做错事后却淡而化之,不仅不给孩子道歉,而且连认错的意向都没有,孩子会怎么想?身教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言教,教孩子十次,不如为他示范一次。只要父母做对了,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会养成做错事要道歉的好习惯。

有位父亲十分喜欢养鱼,有一天回家发现鱼缸摔碎了,金鱼都死了。他十分愤怒地把儿子叫来说:“看看!你干的好事!”儿子说:“不是我干的。”“不是你?不是你还有谁!”父亲不容分说,把儿子臭骂了一顿。

儿子的母亲回家后,对父亲说其实鱼缸是她中午换水时不小心摔碎的,由于临时有事要出去,没来得及收拾。父亲知道冤枉了儿子,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给儿子道歉,就接连几天都主动和儿子说话,并给儿子买他喜欢的书,但儿子似乎并不领情,还是懒得和父亲说话。

有的父母在无意中错怪了孩子之后不习惯直接向孩子道歉,而是以一种婉转的方式在事后做出弥补,以表达自己的歉意。但孩子往往不理解成人这种婉转的方式,所以还是会心存

有位母亲在与孩子的父亲离婚后移居到国外,将近十年都未和孩子有任何联系。她回国后想看看孩子,并希望孩子原谅自己未能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但孩子却不想见她。为此,她几次三番给孩子打电话,发邮件,表明自己的歉意。最终得到了孩子的谅解。

如果父母犯了很大的错,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也许不是一次道歉就能抚平他心灵的创伤。这时,就需要父母再三向孩子道歉,多与孩子沟通,并给他思考的时间,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原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孩子写封道歉信,将面对面时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心意用书信写出来,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道歉的诚意,会更容易打动孩子的心。

有时,父母也许会在小事情上伤害到孩子。例如,把孩子养的花扔掉了,让他生气了。即使是这样的小事情,父母也应该带着诚意给孩子道歉,不要说“不就一盆花吗?别哭了,再给你买新的不就行了吗?”这样敷衍的道歉是不能取得孩子的原谅的。事情虽然小,但父母也要体谅孩子的心情,不要一带而过,那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错误9:用“权威”的口吻对孩子讲话

由于孩子初来到这个世界时单纯得像一张白纸,所以他事事都要以父母的价值观为标准,去衡量周围的事物,似乎父母就是极具权威的。有时父母也会这样认为,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要有威严,不容许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这样写道:“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利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在90多年后的今天,有些父母这种思想还很严重,觉得自己能够对孩子发号施令,在家中享有特权,甚至任何话都要以权威的口吻来说。

有个男孩问爸爸:“爸爸,仙人掌为什么没有叶子?”爸爸说:“怎么没有叶子,绿色块状的就是它的叶子。”“那仙人掌什么要长刺,它的茎在哪呢?”男孩又问。“刺是仙人掌叶子上的绒毛,茎和根化为一体了。知道了吗?”爸爸说。“哦,可是……”男孩刚要说话就被爸爸堵了回去,“什么可是!不是给你解释清楚了吗?一边玩去吧!”爸爸说。

男孩对爸爸的解释存有疑问,于是自己上网查询,原来仙人掌的刺就是叶子,而绿色多汁的是它的茎,爸爸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考虑到爸爸一向都以绝对权威的语气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男孩不敢去反驳爸爸,只是心里暗暗不服气罢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他不再在盲从父母的意见,坚持自己想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当孩子对父母的观点质疑,他也会试图自己去寻找答案。但如果父母总用权威的口吻否定孩子的想法、限制他的自由,会让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甚至不再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渐变得唯唯诺诺,并会失去自信,或者一见到父母就紧张,没有安全感,面对事情也不知所措。

可是,如果父母不这样和孩子说话,会不会失去做父母的威严呢?父母到底该怎样做呢?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要温和一些。父母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就会听得越认真,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父母的态度温和一些,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不会感到紧张,他就能以平静的心态与父母交流,也会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

其次,要收起父母的“特权”,实事求是地教育孩子。很多时候,父母喜欢以自己的威严来压制孩子,当孩子质疑他说的话时,他就会说:“这个我还不懂吗?听我的没错!”事实上,谁都不是万事通,实事求是地面对问题,孩子才会对父母心悦诚服。

错误10:板着脸装模作样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却又千差万别。有的父母会和孩子做朋友,和他平等沟通,但有的父母却喜欢板起脸来和孩子说话,说的话也都是一些教条的语言,甚至从不和孩子开玩笑。

板起脸来做父母也许会显得比较有威严,但却在无意中与孩子之间建起了一道隔离带,把孩子推的远远的,让他不敢和自己亲近。

妈妈对娇娇很严格,一次吃饭时,娇娇没有把碗里的饭喝完,妈妈没有说什么,只是咳了一声,然后用严厉的目光看着娇娇。娇娇明白妈妈的意思,只好把饭喝完了。和妈妈上街,娇娇要香蕉,妈妈也只是咳一声,娇娇又不敢说话了。

每当娇娇有些事做得不符合妈妈的要求,妈妈便会咳一声,或者瞪她一眼。后来,娇娇听见妈妈咳就紧张,虽然有时妈妈并没有向娇娇示意什么。

即使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或者显得自己比较有威严,父母也不应该像娇娇的妈妈这样板起脸来和孩子相处。这样不但会让孩子远离自己,还容易让他形成孤僻的性格。

可是,不板起脸来孩子会听话吗?父母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孩子沟通呢?

其实,当孩子还很小,喜欢穿上大人的衣服站在凳子上和父母比高低的时候,不但表示他很爱父母,还说明他有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欲望。换位思考,如果有人天天都对自己板着脸,以一副高高在上姿态与自己说话,用命令的语气来要求自己做这做那,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否感到压抑,想要逃离?所以,父母不妨卸下那张“黑脸”面具,明明心里是爱孩子的,为什么要把自己武装成不近人情的样子呢?

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他的爱,让他感到温暖。那样,孩子就会和父母更加亲近,会告诉父母他的感受、理想、观点,甚至每一件有趣的小事,这是多么快乐的情景啊,难道不想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交流吗?

不要让自己高高在上的样子把孩子吓跑,父母这个词从来都是和爱、慈悲等词汇联系到一起的。在孩子心中父母的形象本来就很高大,如果父母肯弯下腰,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对话,他就会感到很高兴。孩子是多么容易满足啊!所以,父母不妨放下自己的架子,用快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也让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

错误11:带着情绪回家,让家人做情绪回收站

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但在外面不好轻易发作,只能忍耐一下,回到家后卸下一身的疲惫,情绪也会随之流露出来。

有位妈妈由于单位改制,成了临时工。由于心理不平衡,她回到家常常呵斥10岁的女儿。她的女儿其实很优秀,还曾在多种竞赛中拿过奖,但这位妈妈却不断提高对女儿的要求,并对女儿百般挑剔。

每次骂完女儿,她自己也很后悔,觉得女儿已经够优秀了,自己却总把严格要求女儿当做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久而久之,女儿一见到妈妈回家就十分紧张,总怕自己做错什么惹来妈妈一顿骂。

家确实是能让人卸下防备,尽情放松的港湾,但我们却不能把家当做发泄情绪的垃圾桶。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渴求片刻的放松,但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学习一天消耗的体力、脑力,绝不亚于父母工作一整天付出的精力。

父母下班后孩子高兴地迎上来,却换来父母一句冷冷的:“我累了,自己一边玩去。”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下次父母再回家,他还会这样高兴地迎上去吗?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无辜的孩子身上,这样公平吗?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情绪确实很不容易控制,心烦的时候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难道就得使劲压抑自己,强作笑容吗?我们不妨学习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小方法。

首先,为了自己的心情愉快和工作顺利,尽量不与人发生矛盾,如果不快已经发生,就尽量忘记,不要一直回想。多想一些快乐的事,来冲淡自己的负面情绪。

第二,如果下班后还没有调节好心情,就先别急着回家,不妨在周围散散步,到热闹或清静的地方转一会儿,或者静思一下,听一段音乐,等心情平和了再回家。

第三,要明确知道家人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不快,所以不要把他们当做发泄情绪的对象,如果特别烦躁,可以在晚饭后向他们倾诉,把压力与不顺心的事说给他们听。这样,亲情的温暖会把所有的不快蒸发掉,让心情变得舒缓许多。

第四,找到让自己振作起来的理由。如想想父母的辛劳,爱人的关怀,孩子的天真可爱和依赖,利用积极的情感代替自己的消极情绪。

第五,在睡前洗个热水澡,释放自己的心情和身体的疲劳,看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