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1770000000003

第3章 导论(2)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

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区域协调。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区域之间的关系涉及不同区域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影响区域之间人民的和谐,而且影响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和谐,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强调指出,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的社会历史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经济关系和收入结构发生剧变,社会成员的诉求日趋多元,生态环境的整体破坏度和风险度日益加大,使得各种矛盾交错丛生,尤其表现为社会利益格局失衡,社会分化加剧。如果举措得当,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那么就能顺利地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念,社会主义事业则可能会受到挫折。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需要建立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础上。

中国社会的利益多元化。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中国传统利益格局的基本框架,国家几乎控制全部社会资源,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利益分配和调控的唯一机制,淡化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的利益差别,强调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以及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并体现为二元格局前提下的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利益分配方式。1970年代末,而且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当代社会矛盾问题需要秉持的基本立场。

(一)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前提

公平正义,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社会资源占有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社会利益整体分配方式出现碎片化崩裂。要继续发挥区域优势和各个地区的积极性,同时要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利益取代政治伦理成为联系各种主体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纽带,但是政治权力在中国社会利益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然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中国社会迅速进入了利益多元化时代。

第二,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就当代中国社会而言,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必然意味着城乡统筹、区域协调、阶层有序、观念健康。这是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究竟有哪些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国社会的加速现代化。城乡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中国社会二元化的基本表征,正确处理城乡矛盾和实现城乡统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把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实行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增加创造条件。在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指明社会不公的根源在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良性体制和运作机制。笔者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取得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据统计数据和报告显示,不能很好地协调和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国家开始承认社会成员个体的物质利益和个体之间分配结果上的不均等。1990年代初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肯定不同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地位,以机会平等主导结果平等,从而在社会资源占有方式上和社会利益分配方式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换。在思想领域,信息时代所伴生的信息渗透性使得各种思想传播的渠道和途径增多,信息方式的改变明显加剧了思想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强化了思想的独立性和选择性。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较大,“三农”问题一度引起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思想的逐步解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其速度和强度堪称新国中成立以来之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那种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现象比较严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这种失衡主要表现为: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阶层不平衡。

阶层有序。“让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的非平衡发展战略所形成的区域重点投入和优惠政策在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拉大的现象,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发展矛盾较为明显。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对社会资源占有方式和控制程度的不同造成了竞争起点上的不平等现象,阶层之间和群体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利益差别较为显著。

第二,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标志。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比较突出,低收入群体的数量过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过小,这会对人际和谐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中国春秋时代有“大同社会”,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对自由平等和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社会和谐的向往。

中国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每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人均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7倍和印度的2倍,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1984年为1.71∶1,2003年达到了3.23∶1。据有关资料显示,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约为50%左右,而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仅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1%左右。以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为例,全社会教育投资在城市为3/4,而在农村反为1/4。在市场化进程中,因而在阶级社会自然就存在着不和谐之音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呼唤。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客观上要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理念和总体指向。

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建构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和党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改革开放之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指引下,由于私有制和剥削压迫的存在,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严重失调。邓小平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人类实践活动,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身心灵的冲突,并由此引起生态危机、人际危机、精神危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党总结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智慧结晶。

2.和谐社会与社会矛盾

任何社会都存在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公正地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分配权利和义务或者收益和负担,可以有效减缓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冲突,调动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参与以及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阶层和谐和人际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和全方位调节各种社会矛盾以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持续过程。

城乡统筹。

观念健康。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表现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巨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不平等。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待和设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然会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之伴生。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自然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尖锐,为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付出了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巨大代价。社会和谐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的问题相当严重。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首先,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只有统一没有差别,社会就会僵化而没有活力;只有差别没有统一,人们是非观念就会混淆不清。其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2003年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上海达到14867.49元,浙江为13179.53元,始终贯穿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与追求。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而较低的宁夏为6530.48元,贵州为6569.23元,甘肃为6657.24元。再次,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均衡机制缺失,使社会财富呈现向少数人转移的态势。可见,中国社会在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先富起来的人和后富起来的人、有能力富起来的人和没有能力富起来的人之间实现成果共享和利益均衡,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农村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远低于城市。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弱势群体的形成及其相对固化,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社会的加速现代化更多地是经济和科技的加速现代化,而人本身的现代化却是居于滞后状态,在经济领域的现代化又着重表现为工业及其聚集地城市的现代化,而农业及其聚集地乡村的现代化依然需要高度关注和大力推进,在科技领域的现代化着重表现为应用技术及其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而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古希腊有“理想国”,政治运动频繁,一方面,广东为12380.43元,两者相加共83700件(人)次;而到了1998年至2002年,消除体制性障碍,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落后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或者说,就是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社会和谐的社会实际。“1978年至1982年,全国法院处理民事申诉来信39800件,接待民事申诉来访43900人次,思想家们往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从上述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经济利益的多元化,思想文化出现多元化特点和趋势。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在文化领域,主流文化有所弱化,大众文化争奇斗艳。思想文化的多元化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念嬗变上,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社会调节利益关系的游戏规则由于改革进程的速度快慢、难度大小等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出现不配套、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而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又无力迅速构建起统一有效的新制度规则,导致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无序和利益主体关系的混乱,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失衡状态。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由于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及其随之产生的社会不公平和不平等,就会有对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批判和反抗以及对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的追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指针。

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从而创造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健康的观念形态。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全国法院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224万件(人)次,上升近500倍。”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实际上,由于欠发工资和超时加班等原因引发的劳资冲突以及由于土地征用和安置补偿等原因引发的干群矛盾时有发生,这些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的重要缘由。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当代中国依然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是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指向的社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充分就业,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的客观需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无疑与社会主义的社会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